岚山名人叶连俊介绍
叶连俊(1913年7月19日—2007年12月2日),山东日照人,地质学、沉积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叶连俊于1937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并考入实业部中央地质调查所;1945年,赴美进修,先是在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学水文地质,后到美国垦务局丹佛实验中心参加在那里进行的三峡工程地质条件的实验研究;1947年底回国,返回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1948年在中央地质调查所筹建中国第一个水文工程地质研究室;1951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创建中国第一个沉积学研究室,任主任;1979年倡导成立中国沉积学会,并当选为该会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7年12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
叶连俊从事沉积矿床的形成及展布规律方面的理论研究 。
叶连俊人物生平
1913年7月19日,叶连俊出生于山东日照。青少年时代是在济南渡过的,先后就读于济南鲁东中学、青岛铁路中学和济南齐鲁大学附属中学。
1930年,进入济南第一高中。
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师从李四光、谢家荣、A.W.葛利普(Grabau)等。
1937年,考入实业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抗日战争爆发后,随调查所到南京,开始了对祖国矿产资源的调查工作。先是对湖南湘潭锰矿,后又随黄汲清对水口山铅锌多金属矿做地质调查。之后随地质调查所西迁重庆。
1939年夏,与朱森、吴景桢对四川龙门山区作深入的地质调查,当年秋,与李承三沿叙昆线北段进行地质调查。
1940年,对云南北部的泥盆系及地质构造问题作了报道。9月至次年6月两次穿越秦岭,对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和铁、煤矿产等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
1942年,与何春荪一起做六盘山区地质调查。
1945年,赴美进修,先是在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学水文地质,后到美国垦务局丹佛实验中心参加在那里进行的三峡工程地质条件的实验研究。
1947年底,返回祖国,返回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与同事们一道建立了中国国内第一个工程地质研究室。
1948年,在中央地质调查所筹建中国第一个水文工程地质研究室。
1949年,转入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 。
1951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创建中国第一个沉积学研究室,任主任。
1960年,率先建立中国第一个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实验室。
1979年,倡导成立中国沉积学会,并当选为该会主任。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并担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务副主任。
2007年12月2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逝世,享年96岁 。
叶连俊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叶连俊提出“陆源汲取成矿论”、“沉积矿床成矿时代的地史意义”、“沉积矿床物理富集成矿说”、“多因素多阶段成矿说”和“生物成矿说”等新见解。创建并主持中国国内第一个沉积学研究室。20世纪50至60年代在石油、煤、磷、铝、锰、金以及放射性矿床方面从事研究工作。曾与侯德封等判断了地表高价氧化锰与深部碳酸锰之间的关系,为找到富碳酸锰矿床作出了贡献。开展中国磷块岩研究,系统论证了沉积成矿的“事件性”及多因素多阶段成矿过程,揭示了矿床随沉积相域分带而展布的规律。20世纪90年代开辟“生物成矿”研究,在生物成矿作用、成矿环境和地质背景及矿床的时空定位、成矿预测和成矿标志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性见解 。
叶连俊深入研究华北地台晚前寒武纪至第三纪沉积地层,对其发育史、地壳演化史、沉积盆地类型、沉积建造及序列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在中国国内首次完成了《中国磷块岩》专著,系统总结了中国磷块岩的成矿和分布规律,提出了“工业矿床物理富集成矿论”和“多因素、多阶段”成矿理论,并对“陆源汲取成矿论”做了补充和发展;在中国国内首先开展了生物成矿研究,建立了一套生物成矿作用标志,首次完成了生物作用下磷灰石的合成,建立和完善了有机质成矿模拟系统,建立了不同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模式,提出了生物成矿的生、运、储、保等的有利远景地带等 。
学术论著
叶连俊的代表作有《华北地台沉积建造》《陆源汲取成矿论》《中国磷块岩》《中国锰矿的沉积条件》和《甘肃中南部地质志》 。 1944年,发表与关士聪合著的《甘肃中南部地质志》专著。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网站显示,叶连俊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5年)、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7年、1989年) 。
指导学生
根据2021年7月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网站显示,叶连俊先后培养了近50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等高层次科技人才 。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43年
赵亚曾纪念奖
1980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7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奖)
何梁何利基金
2001年
第七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
叶连俊人物评价
叶连俊从事沉积地质学和沉积成矿学研究成绩突出,为中国地质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评)
叶连俊在中国沉积学界、地质学界享有很高声誉,他一生中既是学者又是教育家,他将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的科教事业,为党和祖国的科学事业所做出了巨大贡献 。(科普中国评)
叶连俊从事地球科学研究70余年,为中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为中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评)
叶连俊补充介绍
叶连俊,地质学、沉积矿床学家 1913年7月19日生于山东日照。1937年北京大学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地学部常务副主任。从事沉积矿床的形成及展布规律方面的理论研究,提出“陆源汲取成矿论”、“沉积矿床成矿时代的地史意义”、“沉积矿床物理富集成矿说”、“多因素多阶段成矿说”和“生物成矿说”等新见解。创建并主持国内第一个沉积学研究室。20世纪50至60年代在石油、煤、磷、铝、锰、金以及放射性矿床方面从事研究工作。曾与侯德封等判断了地表高价氧化锰与深部碳酸锰之间的关系,为找到富碳酸锰矿床作出了贡献。开展中国磷块岩研究,系统论证了沉积成矿的“事件性”及多因素多阶段成矿过程,揭示了矿床随沉积相域分带而展布的规律。90年代开辟“生物成矿”研究,在生物成矿作用、成矿环境和地质背景及矿床的时空定位、成矿预测和成矿标志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性见解。代表作有《华北地台沉积建造》、《陆源汲取成矿论》、《中国磷块岩》、《中国锰矿的沉积条件》和《甘肃中南部地质志》。 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5年)、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7年、1989年)。
“叶连俊”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