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东省名人>聊城市名人>东昌府区名人

杨以增

杨以增人物照片

东昌府名人杨以增介绍

清代藏书家

杨以增(1787~1855) 清代藏书家。字益之,号至堂,别号东樵。聊城县城里(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 人。出身诗书世家。17岁入县学。道光二年(1822)中进士。初在贵州任荔波县知县、后任松桃直隶厅同知、贵阳府知府。其间,在清理积压公文中,发现一个贿赂顶凶、错杀无辜的疑案,即查明案情,重新审处,惩办原凶,为受害者昭雪。

杨以增人物简介

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后赴贵州先后任荔波、贵筑知县,兴义、贵阳知府,再任广西左江、湖北安襄荆郧道员。河南开归陈许道任职。在河南时,每逢黄河汛期,便率众督促加固堤坝,视察汛情,使当地百姓免受水患。后升任两淮盐运使、甘肃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在陕西时,与陕西巡抚林则徐友谊甚笃。道光二十九年(1848)升为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咸丰五年(1855)卒于于江苏清江浦任所,

道光十八年(1838)为父守丧,家居时开始建“海源阁”藏书楼。服阕,调任河南开封陈许道员,后转任两淮盐运使、甘肃安察使。升任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后又代理陕甘总、江南河道总督。为官先重教化,后施刑政,人称有“两汉循吏风”。谥号“端勤”。葬于聊城城西田家庄。

杨以增补充介绍

  杨以增(1787~1856)清代藏书家。字益之,号至堂,别号东樵。今东昌府区人。出身诗书世家。道光二年(1822)中进士。初在贵州任知县、知府。后调广西、湖北、河南等省诸道供职。他任河南开旧陈许道时,正遇上黄河决口,他率众督促加固堤坝,使当地百姓免受水患。后升任两淮盐运使、甘肃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在陕西时,与陕西巡抚林则徐友谊甚笃。道光二十九年(1848)升为江南河道总督。咸丰五年(1855)卒于任。葬于聊城城西田家庄。杨以增一生热爱藏书。早在读书时即秉承父业立志藏书。道光五年(1825),开始收藏宋、元珍本秘籍。步入仕途后,多次易地任职,广交文士,接触和收集许多珍本古籍,尤其得苏州黄丕烈“士礼居”藏书最多。后得到文学家梅曾亮、包世臣协助,于道光二十年(1840)创建藏书楼——海源阁。曾辑印《海源阁丛书》。其子杨绍和,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又得清室弘晓“乐善堂”藏书。其孙杨保彝,曾任山东省通志局会纂,又使藏书有所增加。至清末,海源阁藏书达3236种、208300余卷,成为中国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海源阁所藏图书,在军阀兵乱和日军侵略中大部散失,少部辗转北京图书馆、山东图书馆保存。1986年,聊城(今东昌府区)市人民政府在杨氏宅院故址重建海源阁。

  “杨以增”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