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东省名人>威海市名人>环翠区名人

孙学悟

孙学悟人物照片

环翠名人孙学悟介绍

化工专家
化工专家

孙学悟,化工专家,中国化工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他主持创办中国第一个化工科研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开创了中国无机应用化学、有机应用化学及细菌化学的研究,促进了久大盐业公司和永利化学工业公司的生产建设及西南地区化学工业的发展。他先后提出了一系列联系实际、结合生产的科研工作指导思想,积累了组织管理科研工作的丰富经验,团结和培养了一大批化工科技人才,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学悟个人简历

1888年10月27日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县威海卫。

1902—1905年在威海安里甘堂学校读书。

1905—1906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

1907—1910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

1910—1911年在北平清华留美预备学堂读书。

1911—1919年在美国哈绋大学攻读化学;191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助教。

1919年在天津南开大学筹建理学系。

1920—1922年任开滦煤矿总化学师。

1922—1952年任塘沽久大盐业公司化学室主任,创办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任社长。

1952年任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所长。

1952年6月15日在北京病逝。

孙学悟主要论著

1孙学悟.考察四川化学工业报告.黄海社调查研究报告第一号,1932

2孙学悟,方心芳.改良高梁酒酿造之初步试验.黄海社调查研究报告第三号,1932

3方心芳,孙颖川.酒花测定烧酒浓度法.黄海社调查研究报告第六号,1933

4方心芳,孙颖川.汾酒用水及其发酵醅之分析.黄海社调查研究报告第八号,1934

5孙颖川,方心芳.山西醋.黄海社调查研究报告第十一号,1934

6孙颖川,方心芳.高梁酒曲之改良.工业中心,1935,4(4)

7孙颖川,方心芳.诗书二经关于酒的描写.黄海发酵与菌学特辑,19401(5)

8孙学悟,二十年试验室.黄海二十周年纪念册,1942

孙学悟补充介绍

  孙学悟 (1888—1952)字颖川。威海市孙家疃人。化学家。9岁读私塾,后在英国人开办的学校读书。17岁东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学读书,参加了同盟会。1906年回国参加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1910年考取清华大学官费留美预备学堂,翌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化学。191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助教。1919年应天津南开大学聘请回国为该校筹备理学系。1921年被开滦煤矿聘为总化学师。1922年任久大盐业公司化学室主任,协助经理范旭东创立我国第一个私立化工研究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简称黄海社) ,并任社长。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10月黄海社社长室由上海迁到北京。孙学悟敦促分散在国内外的黄海职员和在美国深造的子女尽快集聚北京,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孙学悟一生淡泊名利,献身科学,早在20年代,就曾与范旭东提出:“要有一班人沉下心,不趁热,不惮烦,不为功名富贵所惑,至心皈命为中国创造新的学术技艺。”在黄海社曾主持改造永利碱厂的碳酸塔,精心研究碱、酸、盐,推动了国际闻名的“侯氏制碱法”的诞生。他曾领导黄海社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块工业铝,在盐的生产改良方面,系统地对长芦苦卤、内蒙碱湖、河南硝盐和四川井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写出了许多专题报告。在四川发现盐含钡量大(钡有剧毒),致使许多百姓患痹病丧命,后经科研人员用芒硝(硫酸钠)把盐卤中的钡除掉,痹病从此根除。孙学悟针对当地落后的熬盐技术,试用太阳能熬盐,节省燃料三分之二。此法后来一直被推广到川东、云南。在三十年代前后,领导黄海社研究海藻30多种,对藻类进行碘、钾的化学分析,选择丰产藻类,以期生产利用。尔后又研究出高粱酒、龙口粉丝、麦芽糖的现代生产工艺和化学肥料三要素制取法。还充分利用四川盛产五倍子,研究发酵生产出倍酸,而且进一步研究生产出多种倍酸的衍生物,医药用的铋黄、焦倍酸等。他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同事、学生尊称他“西圣”,“化学界可敬的导师”。范旭东赞扬他是以“孤臣寡子心情”为中国化学工业而默默奉献的。孙学悟亲自领导参与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自撰论文有《考察四川化学工业报告》《高粱酒之研究》《酒花测验烧酒浓度法》《为何我们要提倡海的认识》《二十年实验室》《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发酵部之过去与未来》等。1951年10月,列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第三次会议。1952年黄海社并入中国科学院。同年病故于北京同仁医院,时年64岁。

  “孙学悟”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