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东省名人>枣庄市名人>滕州市名人

生碧泉

暂无生碧泉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滕州名人生碧泉介绍

中共滕西特别支部原书记

生碧泉(1909—1943),原名生昌溪,滕州市滨湖镇生庄人,共产党员,抗日战争初期中共滕西党组织的创建者之一。

生碧泉人物经历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关头的时候,生碧泉毅然离家,寻求救国的道路。

1932年夏,参加了中共滕县“特支”在县城南门里创办的外围组织——读书会,初步接触了马列主义真理。“七七”事变后,他积极响应滕县党组织的号召,动员和带领滕西部分进步青年,参加了滕东善堌农民抗日训练班。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3月17日,日军攻占滕县城后。生碧泉按照滕县特支的指示,回滕西组织发动抗日武装。

于3月底,在东马村关帝庙成立了滕西最早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滕西农民抗日救国会,他被推举为会长。为加强党对抗日的领导,积蓄抗日力量。

1938年底,又参与组建了中共滕西特别支部,任书记。

1939年9月,经苏鲁豫区党委湖边地委批准,正式在生庄建立了中共滕西县委,生碧泉当选为书记。

生碧泉长期奔波于艰难险恶的斗争环境中,全身心扑在民族解放事业上。无论形势多么险恶,他走到哪里革命的火种就撒到哪里。他曾几次陷入虎口,置生命于不顾,建立了一个个党的组织和政权。在滕西县委成立仅仅一年多时间,他认真履行县委确立的“建立党组织、发展武装、组建农会”三大任务,带领滕西县委一班人,足迹遍及沿湖18个村,扩大抗日武装百余人,发展农会会员2000多人。同时发展了150余名共产党员,组建了3个区委、17个党支部和党小组,为滕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他平易近人,对同志关心倍至,尤其对并肩战斗的战友更是体贴入微。1939年10月的一天,滕西县委宣传部长颜化平因宣传抗日工作劳累过度,哮喘病复发,生碧泉看到后,即对他的病情寻医问药,并节省居家打油吃盐钱换来的几个鸡蛋,给颜化平增加营养。1941年下半年,在极端艰难的日子里,生碧泉又把家中仅有的一元二角钱,送给去开辟新区的同志做盘缠。他为人正直,心胸坦荡,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1940年4月,国民党顽固派周侗借机制造了震惊鲁南的“盖村事件”,将中共滕西地方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严重破坏,生碧泉等党的干部被逮捕,侥幸逃脱后,即将县委机关转移到滕县南颜楼赤绪店寿春堂药铺,生碧泉在此秘密住了约半年,时常冒生命危险,继续指导滕西地下抗日反顽斗争。

1943年7月,按照鲁南区党委指示,生碧泉任中共湖东县委副书记。湖东县委领导下的抗日武装,采取对敌各个击破的战术,消灭、瓦解了南阳湖、微山湖里土匪,除掉了10多个日伪特务,在湖东建立了湖东办事处,生碧泉任办事处主任。在日伪顽严密封锁下,抗日形势愈加严峻,供给无来源,生活极端困难,有时只能吃苇根,食鱼虾,露宿渔舟。但他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仍以坚强的革命意志,鼓舞抗日军民的斗志,战胜困难。他密切依靠人民群众,时常在马坡区(现微山县马坡乡)一带组织地方武装,发动群众进行反霸斗争。尽管敌人采取多种手段,企图杀害他。但他在沿湖群众的掩护下,一次次躲避了敌人的盯梢和追捕。

1943年12月,带队到马坡一带开展工作,由于胡家村伪保长告密,遭邹县伪军大队包围,在突围时身负重伤,为免陷入敌手,饮弹自尽,是时34岁。生碧泉就义后,凶残的敌人用铡刀铡下他的头颅,悬挂在邹县城南门上。日伪军的疯狂残暴,更加激起了抗日军民无比的愤慨和与日军斗争到底的决心。2009年,滕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大坞镇仁山新建的滕州市烈士陵园内为其建了纪念碑亭。

生碧泉对党的工作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尽瘁,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的革命事迹在滕州人民中广为流传。

生碧泉补充介绍

  生碧泉(1909—1943)原名生昌溪。滕县(今滕州市)望冢乡生庄人。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共滕西党组织的创建者之一。历任中共滕西特别支部书记,滕县县委委员、武装部部长,滕西县委书记、鲁南一地委-部副部长,湖东中心县委副书记,湖东县委副书记、湖东办事处主任。1943年12月,带队到马坡一带开展工作,由于胡家村伪保长告密,遭邹县伪军大队包围,在突围时身负重伤,为免陷入敌手,饮弹自尽。凶残的敌人用铡刀铡下他的头颅,悬挂在邹县城南门上。

  “生碧泉”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