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名人侯保荣介绍
侯保荣,1942年1月3日出生于山东省曹县,海洋腐蚀与防护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海洋腐蚀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67年侯保荣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68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1994年获得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工学部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199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2000年倡导成立了中日海洋腐蚀环境共同研究中心,担任首届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成立了中科院海洋所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发展中心;2011年6月受聘为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兼职教授 。2013年侯保荣院士海南工作站在海南大学设立 ;2014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21年获联合国世界腐蚀组织(WCO)颁发的首届世界腐蚀成就奖。
侯保荣一直从事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工作,致力于开展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
侯保荣人物经历
1962年9月,侯保荣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1967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 。
1968年7月,进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
1985年3月,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日本,进入东京工业大学工学部学习(至1987年6月)。
1994年,获得东京工业大学工学部工学博士学位,同年6月,担任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室主任(至2001年7月)。
1995年7月,担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至1998年10月)。
1998年10月,担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
2000年,倡导成立了中日海洋腐蚀环境共同研究中心,担任首届主任 。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海洋化学工程) 。
2007年,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海洋工程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控制技术及应用” 。
2011年6月,受聘为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兼职教授 。
2013年12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发展中心联合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设立了“侯保荣院士海南工作站”,开展海洋工程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 。
2018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京博石化侯保荣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京博举行 。
侯保荣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侯保荣在长期海洋钢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机理和控制技术研究基础上,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浪花飞溅区复层矿脂包覆防腐技术,突破了海洋钢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防护的技术瓶颈。该成果已在中石化胜利油田采油平台、青岛港液体化工码头、湛江港、大丰港等进行了工程应用,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研发了海洋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层配套防护体系,开发了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和涂层性能评价技术,系统开展海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状态检测工作,在现场检测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性的采取防护修复及补强措施,实现现场检测结果与涂层防护修复措施的配套研究,为准确合理的采取防护修复措施的提供强大的技术和理论支持。该项成果已经在日照港煤码头、日照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潍坊白浪河防潮闸等工程上得到应用,取得良好防护效果。此外,还在海洋工程阴极保护监检测技术、杂散电流监测与防治技术、新型复合牺牲阳极技术、海洋生物腐蚀与防污技术等方面拥有多项专利成果 。
2007年,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洋工程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控制技术及应用”项目。2012年又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不同海洋重大海洋工程结构安全与腐蚀控制技术及其示范” 。
科研项目&成果奖励
侯保荣共承担国家、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60余项;获国家、山东省、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和青岛市等奖项共8项,其中,《钢铁设施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及其防腐蚀技术》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还获国家授权专利40余项 。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授奖部门
获奖人员
2008年
海洋钢结构的环境敏感断裂与腐蚀过程中的氢渗透行为
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国家海洋局
2002年
钢铁设施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及其防腐蚀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务院
侯保荣、孙虎元、张经磊、郭公玉、马士德、王 佳、黄彦良、李红玲、包万友、段继周
2001年
海洋钢铁设施腐蚀状态跟踪扫描系统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山东省政府
2000年
海洋腐蚀与环境相关性研究及其防腐蚀新技术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山东省政府
1996年
渤海石油开发区海/气与海/泥交换界面区腐蚀与防护研究
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中国科学院
1982年
海龙I型铝基牺牲阳极
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
1981年
电连接模拟海洋腐蚀试验装置与方法的研究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
论文著作&专利发明
截至2017年,侯保荣作为第一作者还撰写了《海洋腐蚀环境理论及其应用》《海洋腐蚀与防护》等专著,主编了《海洋工程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与控制研究》等6本论文集,独立撰写的日文专著《海洋腐食环境と防食の科学》,被日本专家认为“奠定了海洋腐蚀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一本教科书和指导手册”。写出了近200万字的研究论文,已在中国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中SCI、EI论文73篇,已被SCI论文引用150余次,被CSCD引用100余次 。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97.12
《海洋腐蚀与防护》
侯保荣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12
《腐蚀研究与防护技术》
侯保荣主编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9.02
《海洋腐蚀环境理论及其应用》
侯保荣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03
《海洋腐食环境と防食の科学》(日文版)
侯保荣专著
日本海文堂
2000.07
《Marine Corrosion and Control(Ⅰ)》
侯保荣主编
海洋出版社
2006.06
《MarineCorrosionandControl(Ⅱ)》
侯保荣主编
海洋出版社
2009.05
《海洋工程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与控制研究》
侯保荣主编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1.06
《海洋钢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控制技术》
侯保荣等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01
《海洋钢筋混凝土腐蚀与修复补强技术》
侯保荣等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01
《海洋钢筋混凝土腐蚀与修复补强技术》
侯保荣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05
《海洋钢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控制技术 第2版》
侯保荣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10
《中国腐蚀成本》
侯保荣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侯保荣十分重视海洋腐蚀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在他的带领下,先后成立了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室,青岛市海洋环境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腐蚀科学重点实验室;与东京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了中日海洋腐蚀环境共同研究中心;与日本DNT涂料有限公司成立了中日海洋防腐涂料研究发展中心;在海洋所领导支持下,2008年成立了中科院海洋所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发展中心;在学科建设方面,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海洋所腐蚀学科成为中国国内唯一的海洋腐蚀与防护博士点;他所带领的团队已逐渐形成了一个团结向上、结构优化、勇于开拓的研究团队 。截至2014年,培养了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10余名 。
时间
荣誉/表彰
参考资料
1992年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7年
首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0年
青岛市科技拔尖人才
2002年8月
青岛市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荣誉称号
2003年
青岛市劳动模范
2003年
山东省先进科技工作者
2003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
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201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21
世界腐蚀成就奖
2022年
2021年度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侯保荣人物评价
侯保荣是中国海洋腐蚀环境研究和海洋腐蚀与防护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也是中国海洋腐蚀界唯一的一位院士,他不遗余力地开展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努力实现防腐蚀工作的产业化,为中国和山东省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中国科学院评)
侯保荣明确提出了“海洋腐蚀环境”概念,建立了海洋腐蚀环境的理论体系;建立了模拟海洋腐蚀环境的实验方法和在不同海洋环境下控制材料腐蚀的工程技术系统,为发展中国海洋腐蚀研究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金属覆盖层防腐技术研究,开辟了中国海洋钢铁设施防护新路径;海洋腐蚀环境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研究成果;海洋腐蚀控制研究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国海洋腐蚀环境研究与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评)
侯保荣补充介绍
侯保荣(1942.1.3- )海洋腐蚀与防护专家。1942年出生于山东省曹县。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94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第九、十届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主要从事海洋腐蚀与防护技术研究,主持了我国近海腐蚀环境调查与研究,明确提出"海洋腐蚀环境"概念,建立了海洋腐蚀环境的理论体系。致力于海洋浪花飞溅区防腐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层矿脂包覆防腐体系。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十一五”、“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出版专著7本,主编论文集6本,发表论文3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0余篇),授权专利7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余项。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014年何梁何利奖,此外还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2项。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侯保荣”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