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名人房守士介绍
房守士,字升甫,号备吾, 生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卒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万历丁丑(1577)中进士,是齐河县万历年间第一部县志的作序人。
房公任户部陕西司主事时执法如山,公正廉明,铲除贪官污吏。后来他升任户部郎中,重调查研究,体恤民情,雪冤案、讲农桑、办学校,深得民心。离任时百姓跪哭挽留。调外地守边疆期间曾率300兵击溃数倍于己的敌人,两战大捷,斩敌数千人,获马皮辎重不计其数。龙颜大悦,升为山西布政使,惩贪官救民于水火之中,一方安居乐业;转升大同巡抚镇守云中要冲,此地田野荒芜,兵少粮缺,人烟稀少。公到任后不为艰难,励精图治,发动军民开荒种地自力更生,逐渐形成繁荣景象,外敌不敢侵犯。皇帝知情后升公为兵部右侍郎,赐金帛不受,又升兵部尚书,钦命在原籍齐河立碑坊。房守士晚年因病告归,闭门扫迹,于县城西南筑“千楸园”,以藏书,课子为乐。年六十九,卒于家中。
房守士人物生平
房守士 (1537-1604),字升甫,号备吾,山东禹城市伦镇人。他生而颖异,刚刚步入学堂就崭露头角。当地人们曾经认为这是房氏祖先一贯乐善好施的结果,是“上天”对房氏家族的赐予。房守士的祖父非常善良,有人于灾荒年欠他很多钱无力偿还,他竟然当着大家的面将借据烧掉。房守士的启蒙老师为齐河名士王雉堞。王雉堞曾对房守士的父亲讲: “你的儿子(房守士)昂云耸壑,他年必能成就大事业。”于是房守士的父亲也对儿子充满希望。但不幸的是,房守士刚满7岁,其父即因病亡故。母亲王氏很是贤惠,决心将丈夫撇下的两个儿子抚养成才,希冀为房氏家族光宗耀祖。房守士的叔叔,是齐河有名的文学之士。母亲将教育房守士哥俩的任务委托给他的叔父,并叮嘱他们不能违背叔叔的教诲。从此,房守士惟母命、叔命是从。虽孩提年纪,他就放弃了与其他儿童打闹嬉戏的时间,一心埋头读书。不管是炎热的 “三伏”还是冰冷的 “三九”,他从不缺课厌学,每次考试总是成绩第一,在当地可谓是蜚声藉藉。
房守士学生时代就立志以匡世济人为己任,决心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因此,他的学习并不只是局限于科考的课程,而是广泛涉猎有关政治、礼教的书籍,凡国家各个朝代的断代史以及 《资治通鉴》等书,靡不成诵,并旁及哲学和兵书等。知识渊博的他,为了开阔视野,更是喜欢与当时的学者名士交往,彻底改变了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旧时知识分子形象,使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跟社会现实有机贯通,注意从中寻求治国治世的真知灼见。
公正为官,赤胆报国
房守士于万历元年 (1573)考中举人,万历五年 (1577)中进士。先是出任户部陕西司主事,管理杆石桥仓。他针对杆石桥仓内官吏贪污成风、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的现实,严稽查,清额数,追偿过去历任仓官的挪借,使库吏闻风敛迹,不敢再营私舞弊。杆石桥仓的整顿刚结束,户部紧接着又调他去整顿天津仓。到任后的他,又是出禁令、厘弊窦,治贪吏、严制度,很快收到整顿效果,因此升任承天府知府。
承天府原为安陆州 (今湖北钟祥市),是嘉靖皇帝父亲兴献王的封地。嘉靖皇帝当政后,于嘉靖十年 (1531)将安陆州升为承天府,驻地仍为安陆州,属湖广布政司管辖。辖钟祥、京山、景陵 (今湖北天门)、潜江、当阳5县及荆门、沔阳 (今湖北仙桃) 2州。由于此地过去都是兴献王的封地,而今又是皇帝的老家所在,其王府宦官凭借兴献王一家的势力,巧取豪夺,滥杀无辜,但地方官吏哪有人敢管。房守士到此却能执法如山,狠狠打击宦竖们的不法行为,使他们不得不有所收敛。承天府当时洪涝成灾,满目疮痍。房守士一到任,便急忙上书请求蠲恤,使受灾百姓安全度荒。然后雪冤狱,课农桑,整学校,做了一系列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此地有一恶棍,为谋吞家产,竟然用行贿的方式诬陷自己的侄子参与犯罪,糊涂的前任县官已将其侄子抓入牢房。房守士一经审问,觉得此案甚是蹊跷,继续审问才得到实情,随即将陷害者绳之以法。后来,郧阳 (现湖北十堰)发生兵变,湖广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调派房守士前去处理。临行之日,承天府的百姓攀辕遮道数日,请求不让他调走。这时的房守士,谢绝乡亲们的挽留,以单车进入郧阳。他向闹事兵弁晓以利害,尽力解决士卒提出的合理要求,将带头闹事者枭首示众,使兵变很快平息。这次平乱,显示了房守士所具有的大无畏精神和果敢的处事能力,再次因功升任榆林兵备。
榆林,在陕西省的最北部,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南缘的交界处,也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一直是西北重要的军事要地。房守士来到榆林后,首先清除军队中的贪墨现象,其次是督促士兵军事训练,三是打造武器广储粮草,时时以战备作为第一要务。特别是对隶属于他的300名士卒,更是严格训练,使其个个武术超群。当时的蒙古兵匪,常常从东道、神木、榆林三处关口,侵扰内地。朝廷派来的历任兵备,皆以筑墙固守为基本战略。房守士却说:“朝廷用我为边臣,是让我守住边境上的百姓安全和国家的一草一木。如果任蒙古兵匪侵扰掠夺,要我何用?我请愿出战,与那些骄犴的蒙古兵一拼高低。仗打赢了则边境无虞,打不赢时再退守也不晚。现在的问题是敌人侵犯我们的国土,我们不仅占有道义上的优势,而且部队也处于以逸待劳的优势,如果今天不好好教训他们一下,不就是等于放弃成功而长边寇们的志气吗?”于是,他率所部300精兵,主动出击皋兰山下的敌军堡垒。开始,敌方还以房守士的军队人少不足虑。直到勇士们举着战旗、快速冲入敌人堡垒后,敌军士兵毫无招架之力,只顾四散遁逃,蒙古军头领才感到大祸临头。当他们再次集结人马,开始向房部反击的厮杀之中,明朝援军也已赶到,敌军只得丢下辎重逃走。凡两战皆奇捷,斩首数千级,获马匹辎重若干。朝廷知道后,赐金币有差,为房守士晋爵一级,升任陕西布政司参政,不久改任陕西按察使,又很快升任河南布政使。
体恤民情,实力强边
在河南期间,由于河南境内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老百姓该交的赋税拖欠很多,省级行政机构的办公经费都要靠下面县官来赞助。出过赞助的县官,又将这笔费用直接转嫁到老百姓的赋税之中。过去,此类事情都是由官府中的吏卒办理,他们经常是借机豪取巧夺。房守士主持布政使司工作后,根据轻重缓急,采取向邻省借调或者临时挪用其他费用的办法度过危机,始终不曾增加地方和老百姓的负担。不久,他又以政绩突出,转升大同巡抚,镇守云中要冲。
云中一带当时田野荒芜,垂烟稀疏,兵少粮缺,外敌始终虎视眈眈。房守士到任后不畏艰难,励精图治,发动军民开荒种地自力更生,使该地逐渐形成繁荣景象。他曾上10多条备边建议,朝廷都予以采纳;又疏请修建北关城、灵丘诸堡,但因经费不落实,未能修建。他还针对万历年间新增加的矿税、籽粒、名马三税和实行的采榷制度上书道:“大同屡岁不登,民不自保,至于野无爨烟。而矿税、籽粒、名马、采榷仍行,我独忧之。一镇不堪四征,天变人穷可虑,特请旨蠲除。”但贪得无厌的万历皇帝面对国库空虚,为了给郑贵妃和福王朱常洛积攒财富,怎能轻易放弃他的生财之道呢?于是,房守士的上书,不得不被搁置在一边。当房守士看明白了这一切的时候,他已经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加上宦官们不断地向万历皇帝打房守士的小报告,于是他多次上书请求病归。一连5次的疏请,方得批准归里。
致仕归里,造福乡梓
房守士为官26年,曾整顿粮仓,知府承天,平乱郧阳,兵备榆林,按察陕西,布政河南、巡抚大同,可谓功绩卓著。他对大明王朝可谓忠心耿耿,对士兵、对百姓爱护有加,对贪官污吏的斗争从不妥协,深得百姓爱戴。他走过的地方,有4地为他建生祠,有2地入名宦祠。史书称他, “所至好为经久计,膺大任。节俭如平民,故屡奏成效,而独以忠贞契枫宸”。当然,他的付出,也赢得了朝廷的信任,从而职务不断得到升迁,有两个儿子恩荫授官,本人死后获赠兵部尚书。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还身体力行,带出了明末军事战略家、忠贞的爱国者、著名的民族英雄孙承宗这样的高徒。孙承宗很长时间生活在房守士的幕府中,既为他教授两个儿子读书,又不断地向房守士讨教军事战略和施政之道。孙承宗的成功,也是房守士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古语讲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史可法在 《明巡抚大同、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赠兵部尚书房公传》中称房守士 “立德、立功直兼之矣”。
房守士归家之后,闭门扫迹,以读书和教授子孙为娱。他与乡亲们处得十分融洽,一点没有当过高官的样子,深得家乡人们的喜爱。他曾于齐河老县城西南筑 “千楸园”,用以藏书、课子、会友。史书记载他在弟兄两人分立门户时,曾主动让产于兄。在齐河的房氏家族中,凡粮食不够吃、衣被不足用,或是急需用钱者,都能得到房守士的及时资助。他还曾置族田以赡养宗亲,对待别人的困难经常是当作自己的事做,街坊四邻受到其恩惠者,数不胜数。房守士曾为家族创修《房氏族谱》,为万历 《齐河县志》作序。年69,病逝家中。治丧期间,万历皇帝发来谕祭文,史可法为其撰写行传,孙承宗为其撰写墓志铭。同时,在齐河老城西关修建一座高达12米的骑街石牌坊,额曰 “恩荣坊”,即当地人俗称的 “房家牌坊”。此坊历经500多年的风风雨雨,直到1973年县城搬迁时被毁,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不小的遗憾。
房守士轶事典故
孙承宗为房守士家庭教师,房守士死后,孙承宗为其撰写墓志铭记载于族谱,还有万历皇帝的谕祭文同样见于族谱,包括史可法撰写的一篇《明巡抚大同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 御史赠兵部尚书房公守士传》。
房守士为家族修创《房氏族谱》后经过4次大整修,延续至今,民国19年是第四次修订。《房氏族谱》共分5卷,卷首、卷一、卷二、卷三、卷四。这是老人偷偷在文囗革时保存下来的。卷首主要记载房氏起源、房氏族谱序、敕旨、敕命、诰命、祭文、谕祭文、墓志铭、房守士的疏一篇,宅居志、墓葬志等。其余四卷则是记载世次排列。
家族辈分
咸丰三年其后世家族定家族辈分:嗣后命名以“昭锡承嘉若,伯良懋念从”为序一世按一字排列,不得任意另用别字致世次蒙混难辨,如有故违族长舆众公议从重责罚!”
民国十九年又序: 如先命十世之字若是完尽,再用此“在修俊安祥,有德树荣光”为序一世按一字排列,如有任意自改者,合族人等公议纠罚,绝不容恕!
房守士主要成就
《明巡抚大同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 御史赠兵部尚书房公传》史可法撰
夫太上立德,其次立功。然或德修而未能以淑世,功懋而致感于遗行。虽足传之不朽,未为品之完焉。如房公者直兼之矣。
公讳守士,守升甫,号备吾,山东齐河人也。始祖庭训有四子(此处有误。这里的的始祖庭训应该是大槐树移民的第一代房延壁和房延训兄弟俩。房延壁生房经和房伦,房延训生房三,房四),其四(房四)生迪,迪生培(世系记载是房迪生璿,珍,瑄,没有培,此处应该是璿),培生巍,公为巍之仲子。祖父培敦侠好义,遇岁歉,尝焚千金券,更借粟米以济里中人,至今诵义。以嘉靖丁酉七月朔生公于伦镇里。
公生而颖异,自髫龄即嗡岩露头角,识者谓千金之券,天之偿房氏者,定在公。少师邑名士王雉堞。雉堞尝谓公父日:是儿昂云耸壑,他年公辅望也。父亦咄咄私异之。甫七岁,父即见背。母太夫人王氏最贤,日夜暗涕滇,望公与兄两弱子庶几乎成人,无愧夫子。束倚之暇,务以义方为训迪。公天性纯笃,恪承意旨。母一食,亦一食,母再食亦再食,不敢怠,不敢忘。公叔,齐之文学士也。母令公凛承之,且诫之日:“父早殁,祖老矣,慎自为,勿辜若叔教。”公惟叔命是从。虽孩提,绝儿戏,以听贤母之训已也。
稍长,知奋志攻苦,下帷不辍寒暑。弱冠补博士弟子员,试辄弟子冠,于是乎蜚声籍籍二东间。然公初不屑以艺文自命也。为诸生,即以匡济为已任。邃贯官礼诸书,并旁及黄石、孙吴之学,慨然以古豪杰自期。然衿怀磊磊。又不以公(功)名为急,故一时交游者,莫不以大器诩公。尝从颖川邹颖泉游,邹亦甚伟之。及其由恩贡领京闱,乡荐中癸酉第六名,丁丑成进士。除授户部陕西司主事,管浑石桥仓。内多宦寺耗蠹,法禁久坏,公严稽查,清额数,毫无所贷,闻风皆敛迹,浮石之弊除。再管天津仓,一时吏胥髋法,其扰如市。公出禁令,厘弊窦,收骫法者,悉案之两司,会计所至,风烈凛如也。历转户部郎中,出守承天。
承天故汤沐地,其中贵人凭陵寝之势,往往格杀人,吏不敢问。大硝藉楚相之寄,纵肆尤甚,吏亦不敢问。公独执法,悉调之,皆惕然不敢犯。承天当昏垫之后,疮痍未起,公下车便亟请蠲恤,使郢计不得于岁,犹得于君。雪冤狱,课农桑,整学校,更加百计拊循,常如不及。郡有伯父谋产,用贿陷其侄子,业已成狱,公一谳得其情,将诸陷害者置之法,出被陷害者。会郧阳兵变,两台以公才请调繁,郢之士女不忍使公去,攀辕遮道者数日,为公之实利吾郢也。公谕以不可留之义,终不得留,相向皆失声,公亦为之泪下。遂之郧,以单车直驰人郧,人犹不知公之来也。
人,先谕诸徒党,君命安民,意无他。然后讯其魁而歼之,故斩哮卒而人不惊,兵不用而定郧乱,易于反掌。寻迁榆林兵备。榆林号天下精兵;天下承平日久,武备久驰。公任榆林,除诸耗蠹,勤简阅,严走嘹,造器械,备粟刍,时时以战守为要。隶本部兵有三百名,前任往往坐食其粮,徒开空名人册。公则一名亦不侵食,更教以战伐,务使精练。东道,神木、榆林之要冲,敌人寒盟,侵扰内地,兵犯东道。当事者皆以高垒固守为便。公毅然日:“朝廷用边臣,毋亦为是封疆,尽听其侵扰而不一顾,如委任何。愿破敌。胜则边境无虞,不胜退守未晚。且敌人犯我关隘,劳逸之势既分,主客之理又殊,失今不击,是弃成功而长边寇也。”遂决计赞制府击之。环甲冒矢石,为士卒先,引三百兵作乡导。所部三百兵皆公平日所精练者,遇敌于皋兰之下,莫不鼓勇向前。敌犹欺其兵之少也。直驰敌垒,麾旗大呼,莫不以一当百。敌众大骇,溃乱遁去。遂进剿。敌再合;及再战,大军并至,共击之。有两战皆奇捷,斩首数千级,获马匹无数,敌远遁。事闻上,赐金币凡差,晋爵一级,升山西布政司参政,备兵紫荆等关。寻改按察使,寻又升河南左布政使。
河南大梗,赋逋欠,诸藩廪禄并各项公费俱仰给于县官,公为酌缓急,挪移调停,民不称病。首革赃吏出纳之弊,州邑便之。上贪墨不职,吏并得报罢去,是公之遗爱于中州也。转升大同巡抚。朔方之役,震邻扯力克,藉佛僧西助。公以恩威谕诸降人,檄日:“西陲祸若矣,若蔑三十年大德也。自蹈于危而冀遂之安,智者不取”。敌折箭誓不往。公初至云中,云中乃大敌窥伺要冲,见其土地凋敝,兵储空虚,遂画(划)战守之策。即疏日:“臣愿歙为縻,战守为经。”并上备边数十策,上皆嘉纳之。又请建北关城、灵邱诸堡,以备不虞。大同采榷三监相继纵恣,不亚楚档。公概调之以法,不悛即章奏罢之。大同屡岁不登,民不自保,至于野无爨烟。而矿税、子粒、名马、采榷仍行,公独忧之。疏陈一镇不堪四征,天变人穷可虑,请旨蠲除。未得。乃极力挪移调停,使民不病。当公之任,大同敌不敢犯,然公亦未尝遣一将用一兵也。因材而用之,相时而处之,裕其策,握其算,自闻风而远迹。
上屡褒之,赠王父母,父母如公官,加兵部右待郎。荫其长子,入胄监。赐白金文绮,倚任甚重。然操节公正,凡有建白。后终为宵小所沮,以疾力乞休。疏凡五上,始得归。归家闭门扫迹,课子之余,尝狎于野老,不自以为已贵者。以病卒于家。卒之后,铨部犹以大用,请加兵部尚书起公。不得,先是上加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起用公,以公疾不得起。至是适有边警欲起公,公已卒。上闻之,痛悼如有所失。议恤典,仍赠兵部尚书,再荫其次子。
公生平好德,不邀功而功自立。尝日:匡世者才,坚才者守,不廉者不才。少孤,事王父母孝。丁内艰哀毁三年尽礼。尝让产于兄。敦族人,凡薪水不给者,多取给于公,公一无所吝。乡党虽甚愚,不敢以才智相先。莅任二十六年,驭下最严,无少贷;然非犯法处,寻常待人,则又甚宽。不争口角,较财利,故中贵人客啮,边谢不问;内臣诬奏,付不辨例。有题请之,公费而不题。所至好为经久计,膺大任,节俭如平民,故屡奏成效,而独以忠贞契枫宸。
公享年六十有九,配刘氏,封淑人。子三,长美轮,以廪生荫;次美奂,廪生,即恤典所又荫者;次美俗,早卒。轮娶府庠生齐河颜公仕进女,生泰亨,廪生,承祖荫,历官刑部郎中。公忠,有祖父风。以恤刑出东林,故忤内宦斥归,遂终身不再仕。奂娶山阳令德平郭公璐亨女,生乾亨、谦亨(此处有出入,世系表记载,美奂生乾亨,生芝,而不是乾亨和谦亨)。
房守士补充介绍
房守士,字升甫,号备吾,生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卒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万历丁丑(1577)中进士,是齐河县万历年间第一部县志的作序人。晚年因病告归,闭门扫迹,于县城西南筑“千楸园”,以藏书,课子为乐。年六十九,卒于家中房公任户部陕西司主事时执法如山,公正廉明,铲除-污吏,万民有口皆碑。后来他升任户部郎中,重调查研究,体恤民情,雪冤案、讲农桑、办学校,深得民心。离任时百姓跪哭挽留,无奈君命难违,调外地守边疆。期间曾率300兵击溃倍于己的敌人,两战大捷,斩敌数千人,获马皮辎重不计其数。龙颜大悦,升公为山西布政使,惩-救民于水火之中,一方安居乐业;转升大同巡抚镇守云中要冲,此地田野荒芜,兵少粮缺,人烟稀少,外敌虎视眈眈。公到任后不为艰难,励精图治,发动军民开荒种地自力更生,逐渐形成繁荣景象,外敌不敢侵犯。皇帝知情后升公为兵部右侍郎,赐金帛不受,又升兵部尚书,钦命在原籍齐河立碑坊。
来源:齐河县史志办
“房守士”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