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名人蔡齐介绍
蔡齐(988年—1039年),字子思,先世洛阳人,其曾祖出任莱州胶水(今山东平度)令,遂定居于此 。北宋官员。
蔡齐人物生平
蔡齐祖籍洛阳(今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蔡庄村人)。曾祖父蔡绾,曾为莱州胶水(今山东平度市)县令。蔡齐生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少年时成了孤儿,依托外祖父刘家过活。
大中祥符八年(1015),蔡齐以莱州贡士身份赴汴京,参加中央礼部试。时值宋王朝鼎盛时期、朝廷用人之秋,宋真宗十分重视此次科考,亲自命题《置器赋》,试毕由考官从一万份答卷中选优秀者呈真宗亲阅,蔡齐卷中“安天下于覆,其工可大”的语句令宋真宗大为赞赏,认为有“宰相器”,后“召其高第三四人,并列于庭,更察其行神磊落者”,见蔡齐“堂堂英伟,进退有度”,当即亲点为第一,并连称“得人”,诏令金吾卫士七人,“清道传呼以宠之”。后世状元“跨马游街”之殊荣,自蔡齐始。
蔡齐登第后,先任将作监丞,继任兖州和潍州通判。在潍州任上,他果断地清理了一起已经拖延十余年、株连成百人的“刻伪税印”的积案,使十余人得免死罪,大批无辜者得释。天禧二年(1018)被召还京,任集贤院著作佐郎。
天圣元年(1023),年幼的宋仁宗即位,刘太后垂帘听政。蔡齐历任右司谏、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给事中、起居舍人知制诰、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等职。他刚正廉明,不避权贵,在担任尚书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时,当时率部驻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市南)的钱惟演,请求朝廷额外给他增加一些钱饷。章献太后拟准奏。蔡齐劝谏道:“皇上新登大宝,钱惟演作为外戚,请求格外赏赐以示私恩,不应该批准。”还上表弹劾钱惟演。
任翰林学士时,刘太后派太监罗崇勋主持营建景德寺,并命蔡齐写一篇记事颂德的文章。罗崇勋派人告诉蔡齐:“快把文章写好,可望升任参知政事。”蔡齐却故意迟迟不写。罗崇勋向刘太后进了谗言,蔡齐被免了翰林官职,出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当时密州一带连年荒旱。蔡齐到任后,奏请朝廷免除百姓积年所欠税粮,并请准开放“盐禁”,以此救活了无数饥民。再后,调任南京留守,入京升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
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驾崩后,遗命由亲信杨太妃继续“听政”。蔡齐表示反对,说:“皇上年富力强,熟知天下情况,现在刚刚开始亲政,岂宜再次使女后干预朝政!”百官已准备进宫朝贺,蔡齐去找宰相们力争,避免了太后“垂帘”的重演。蜀地(今四川)有个大绅士叫王齐雄,因为杀人受到处理。但王齐雄是太后娘家的亲戚,不久便被赦免,官复原职。蔡齐知道后气愤地说:“如果照这样下去,法律还有什么用!”第二天,蔡齐入宫见驾,奏道:“王齐雄仗势杀人,不处以死刑,反而又授以官职,这是以恩废法!”仁宗试探着说:“官降一等可以吧?”蔡齐依然当“仁”不让,道:“如果下边都仿效朝廷,以恩废法,天下会成什么样子!”皇帝只得勉从齐意,依法治了王齐雄之罪。
宋景祐二年(1035),蔡齐升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副宰相),成为朝廷的宰执重臣,人称状元宰相。此时黄河溃决北流,朝议多主张堵塞决口,恢复旧道。蔡齐则认为旧河道以北地势低洼,倘顺水势疏导之,既可久免再溃之患,又能把贝州、博州(今冀南、豫北一带)等广大地区改在黄河以南,于国于民都十分有利。其主张被采纳后,果然收到了预期的效益。
契丹祭天于幽州,以兵屯境上,朝廷震惊,宰相们在宋仁宗面前聚议,多数主张发兵备边,以备不测。蔡齐却冷静而全面地分析了北宋与契丹两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契丹必不叛盟”的结论,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变三策,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应付的办法。事实证实了蔡齐的判断和主张是完全正确的。
宋景祐四年(1037)夏,蔡齐因与权臣意见不和,辞去宰相职务,以户部侍郎归班。旋又出知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据明·正德《颍州志》记载:蔡齐被贬到颍州,并没有消极避世,而是积极为百姓、为地方办实事、办好事。他看到颍州的教育比较落后,而仁宗景祐四年正月刚刚下诏:“非藩镇不立学”(不是亲王的封地不准设立学校),限制了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蔡齐上书认为:颍州地处畿内(距京城开封较近),且是大郡,应该仿照“藩镇”的例子设立学校。仁宗“特批”同意,在颍州设立了儒学,这是宋朝第一个地方儒学。
宝元二年(1039)四月四日,蔡齐病逝于颍州,享年51岁。赠兵部尚书,谥“文忠”。不仅是朝廷褒奖,地方官和百姓也非常爱戴他。史载:“及卒于官,故吏朱寀至颍,吏民见寀,泣指其所尝更历施为,曰:‘此蔡使君之迹也。’其仁恩感人如此。”(在他病故于颍州后,他以前的下属朱寀到颍州料理后事,官吏和老百姓见了朱寀,都哭泣着指着他建设和工作的地方,说:“这些都是蔡知州的遗迹啊!”他的仁德和恩惠感人到这种程度)欧阳修为他写行状,范仲淹为他写墓表。欧阳修称颂他“在大位,临事不回,无所牵畏,而恭谨谦退,未尝自伐,缙绅倚以为重。”范仲淹赞美他“浩然示至公于内外,以进贤为乐,以天下为忧。 见佞色则疾,闻善言必谢。”欧文和《宋史》都说他“生平喜荐士”,他所荐拔的杨偕、郭劝、庞籍、段少连等都成了北宋的名臣。史称蔡齐“精学博文”,平生所著诗文甚多,可惜以后都散佚了。现仅存《小孤山》七律一首,有“月生西海初三夜,潮到东吴第一关”之句,可略见其文采。
蔡齐历史评价
欧阳修:公在大位,临事不回,无所牵畏,而恭谨谦退,未尝自伐,天下推之为正人,搢绅之士倚以为朝廷重。
蔡齐主要作品
小孤山
危峰屹立长江上,势折华胥限百蛮。
鳌背孤撑青玉柱,斗杓斜插翠云鬟。
月生西海初三夜,潮到东吴第一关。
安得扁舟多载酒,放歌击楫浪花间。
小孤索用黄士殷同赋
缆舟宿松县,我友爱奇观。
爱登小孤山,千里瞰江岸。
窄塞峡浪喧,微茫渚沙漫。
临深看泳鱼,思归闻啼雁。
茫茫吊千古,俯仰亦嗟叹。
君侯金玉章,贻我舟中玩。
蔡齐后世纪念
蔡齐墓在今平度城西北十里处。民国二十四年(1935)曾重修过,遗址尚存。
蔡齐补充介绍
蔡齐,字子思,北宋莱州胶水县人。生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中状元。宋真宗读了蔡齐的试卷,就称赞他为“宰相器”;到面试时,见他“仪状俊伟、举止端重”,当即定为第一,并下诏派七名金吾卫士为之清道,“传呼以宠之”。后世状元及第者例受这种荣耀待遇,就是从蔡齐开始的。
蔡齐登第后,先任将作监丞,继任兖州和潍州通判。在潍州任上,他果断地清理了一起已经拖延十余年、株连成百人的“刻伪税印”的积案,使十余人得免死罪,大批无辜者得释。天禧二年(1018年)被召还京,任集贤院著作郎。
1023年,年幼的宋仁宗即位,刘太后垂帘听政。蔡齐历升右司谏、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给事中、起居舍人知制诰、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等职。他刚正廉明,不避权贵。任御史时,曾弹劾刘太后的亲信外戚佞臣钱惟演。任翰林学士时,刘太后派太监罗崇勋主持营建景德寺,并命蔡齐写一篇记事颂德的文章。罗崇勋派人告诉蔡齐:“快把文章写好,可望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蔡齐却故意迟迟不写。罗崇勋向刘太后进了谗言,蔡齐被免了翰林官职,出知密州(今山东诸城)。
当时密州一带连年荒旱。蔡齐到任,奏请朝廷免除了百姓积年所欠税粮,并请准开放“盐禁”,以此全活了无数饥民。再后,调任应天知府,入京升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主管中央监察大权的长官)。
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病死,遗命由她的亲信杨太妃继续“听政”。百官已准备进宫朝贺,蔡齐却下令不准御史台的官员们前往。他自己去找宰相们力争,说“皇帝已经成年,岂可再让女主当政!”由于他的带头反对,终于避免了太后“垂帘”的重演。
宋仁宗亲政后,蔡齐升任枢密副使(中央主管军事的副长官)。这时发生了交趾八百余人前来归降的事件,执政者大都认为“蛮夷之人”不可接纳。蔡齐却主张把他们收下,可以安置在荆湖一带开垦闲田,并指出:“如若拒绝,他们既无返回之路,势必聚而为盗,造成后患。”可是他的主张未被采用。不久,这帮走投无路的“蛮夷”,果然在西南边疆的宣桂一带制造了许多麻烦。蔡齐对此并不埋怨他人,而是深以当初未能说服同僚而自责。
景祐二年(1035年),蔡齐升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成为朝廷重臣。这时黄河溃决北流,朝议多主张堵塞决口,恢复旧道。蔡齐则认为旧河道以北地势低洼,倘顺水势疏导之,既可久免再溃之患,又能把贝州、博州(今冀南、豫北一带)等广大地区改在黄河以南,这于国于民都十分有利。他的主张被采纳了,果然收到了预期的效益。
“契丹祭天于幽州,以兵屯境上”,边境传来紧急警报。朝廷震惊,宰相们在宋仁宗面前聚议,多数主张发兵备边,以备不测。蔡齐却冷静而全面地分析了北宋与契丹两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契丹必不叛盟”的结论,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变三策,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应付的办法。事实证实了蔡齐的判断和主张是完全正确的。
景祐四年(1037年)夏,蔡齐因与权臣意见不和,辞去宰相职务,以户部侍郎归班。旋又出知颖州(今河南省汝阴县)。宝元二年(1039年)四月四日病逝于颖州,享年五十一岁。赠兵部尚书,谥“文忠”。
欧阳修为蔡齐写了传记,范仲淹为他写了墓表,元修《宋史》为他立了大传,宋人笔记中也留下了他的的不少传闻轶事,对他的立身行事均表赞扬。欧阳修称颂他“在大位,临事不回,无所牵畏,而恭谨谦退,未尝自伐,缙绅倚以为重。”范仲淹赞美他“浩然示至公于内外,以进贤为乐,以天下为忧。见佞色则疾,闻善言必谢。”欧文和《元史》还都说他“生平喜荐士”,他所荐拔的杨偕、郭劝、庞籍、段少连等都成了北宋的名臣。史称蔡齐“精学博文”,平生所著诗文甚多,可异以后都散佚了。现仅存《小孤山》七律一首,有“月生西海初三夜,潮到东吴第一关”之句。可略见其文彩。
蔡齐是平度历史上唯一的状元,也是北宋一位立朝守正、元见卓识的名臣。他的墓地在今平度城西北十里处,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曾重修过,遗址尚存。
“蔡齐”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