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辽宁省名人>丹东市名人>宽甸满族自治县名人

张海川

暂无张海川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宽甸满族自治名人张海川介绍

东北国民救国军第3军团第6支队司令

张海川(1893-1932),名兴源,字海川,生于宽甸毛甸子洼子沟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为人耿直,性情倔强,结交乡里,颇有声望。九·一八”事变后,张海川深感愤恨,奔走于乡里山间,向群众讲述日军侵华罪行。1931年10月末,张海川舍弃家业,以自家的12名炮勇为基础,拉起抗日队伍。1932年3月,张海川联合了孙广侯带领的山林队,又收编了蔡文耀的大刀会队伍,以及李凤阁等抗日武装。

1932年3月19日,张海川带领抗日队伍,攻打宽甸县城。激战三小时,警察拱手交枪,省防军从东门逃之夭夭。1932年12月17日,张海川率领大刀队北上进入黄花甸子,配合李纯华部,埋伏在磨盘沟、沙岗等地,伏击日军,夺得辎重大车20多辆。18日,张海川率大刀队200余人,冲入日军驻地,一阵激烈断杀,砍死、砍伤日寇30余名,将日寇驱赶出街。20日,日军200余人又冲进了黄花甸子街。当即被张海川等部包围,战斗异常激烈,张海川在战斗中不幸栖性。

张海川人物生平

张海川,名兴源,字海川,1893年出生于宽甸毛甸子洼子沟的一个富裕农民家里。张家有土地百余亩,“义泰兴”商号一处,是远近有名的富户。虽然张海川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但他生性与一般的富户子弟不同,他为人耿直,性情倔强,平素好结交乡里,十里八村颇有声望。

“九·一八”事变后,张海川深感愤恨,整日坐不安席,食不甘味,禁不住拍案而起。他奔走于乡里山间,慷慨陈词,向群众讲述日军侵华罪行,动员和号召乡里乡亲组织起来,共守家园。一次,他到青椅山和老友侯春一谈起国难之事,感慨万端地说:“我们一个堂堂的中华大国,竟被日本欺负到这等地步。国家危亡,黎民倒悬,改籍换种就在眼前,难道我们这些血气方刚的炎黄子孙只能做楚囚对泣吗?论我家业,虽算不上大财主,但也有百亩薄田,一处买卖,生活可谓安闲富裕。但是,哪个有良心的中国人能坐视国破家亡?不把豺狼赶出去,我夜不能寐!”

与其坐谈杀敌,不如组织民众一道抗争。1931年10月末,张海川毅然舍弃家业,以自家的12名炮勇为基础,请老友鲍兴亚做参谋,拉起了一支队伍。数日间响应者云集,很快队伍就发展到100多人。县农会会长唐宝林为其抗日志向所感动,给他写了一封公函,推荐他去北平与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联系。当年12月,张海川怀揣荐书,顶风冒雪,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了北平。张海川的义举受到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支持与鼓励,遂被委任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19路军司令,并向他颁发了委任状与印信。

1932年3月,为了扩大抗日救国实力,张海川联合了在青椅山、毛甸子一带活动的孙广侯带领的山林队,又收编了在宽甸西部活动的蔡文耀(外号蔡老鹞子)大刀会队伍,还有在南土城子一带活动的李凤阁等抗日武装,使队伍迅速扩大到六七百人。

1932年3月19日,张海川带领抗日队伍,于鸡叫前从青椅山出发,七点多钟,队伍从城西南角破墙而入。大刀队员们手执大刀,高声呐喊着由正街从南向北涌进。驻守城内东关的省防军炮队听到喊杀声后,担心武器被夺,急忙将两门迫击炮拉到城北娘娘沟隐藏起来。义勇军发动进攻。这时,逃到娘娘沟的炮队也开回县城,把炮架支在东北城墙上,向城内连开数炮,街内三和堂等6家商号被击中起火。此刻,义勇军一部欲包围驻城隍庙警察所的士兵,也遭到省防军的抵抗,遂在街内发生巷战。张海川见形势危急,一马当先,率义勇军和部分大刀队员冒弹雨冲进警察所,打退顽抗之敌,夺取长短枪31支,子弹2300多粒。最后义勇军撤出县城,向黄椅山退去。

1932年12月13日,日伪军15000余人,分两路对辽南义勇军进行“讨伐”。14日在日天野旅团等日伪军500余人的猛烈攻击下,大偏岭失守。刘景文部主动撤离抽岩城,转移到岩东北的黄花甸子、关门山一带布防。当时配合刘部作战的张海川、王全一等部奉命在黄花甸子周围设伏。

17日,辽阳县伪县长杨显青率警察大队500人带轴重车30辆,由古洞侵入黄花甸子街,进入了义勇军的伏击圈。在激烈的围歼战中,义勇军11炮手击中敌司令部。杨显青见状,慌忙下令逃跑。由于急不择路,30辆轴重车全部翻进山沟。张海川、王全一却乘胜进入街区进行御敌准备。是日晚8时,日军独立守备队第6大队2中队队长冈宽少佐率100余人由海城开来。长冈误认为街内驻军是伪军,便得意洋洋跃马上桥,被我哨兵一枪击落马下,当即能命。

18日,日军为了报复,向黄花甸子发起猛烈攻击。义勇军抵抗不住日军的猛烈火力,当即撤退。是日晚,张海川率大刀队200余人,冲入日军驻地,一阵激烈断杀,砍死、砍伤日寇30余名,将日寇驱赶出街。

20日,日军200余人又冲进了黄花甸子街。当即被张海川等部包围,战斗异常激烈。敌人龟缩在街内待援。夜晚,张海川又率大刀队百余人偷袭日军。当摸入敌阵地后,充分发挥了大刀队的长处,东砍西杀,锐不可挡,敌百余人死伤在刀口之下。是役义勇军获得大胜。关门山、黄花甸子战役,是三角地带义勇军粉碎日伪第一次“大讨伐”的重要战役,史称“关门山大捷”。张海川及其所部,在此次战役作出了重大贡献,不幸的是在混战中,张海川司令壮烈栖性,为光复山河,驱逐日寇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张海川荣誉纪念

2020年9月2日,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张海川补充介绍

  张海川(1893-1932),名兴,字海川,辽宁宽甸县毛甸子乡洼子沟村人,牺牲时任东北国民救国军第3军团第6支队司令。1931年10月举旗抗日,同年12月,被驻北平的东北民辽宁宽甸县众抗日救国会委任为抗日义勇军第19路军司令。1932年6月,被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唐聚五委任为辽宁民众自卫军第9支队司令。同年12月,在岫岩县黄花甸子同日军作战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40岁。

  “张海川”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