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名人石增荣介绍
石增荣,(1897-1976),字欣叔。辽宁省辽阳县人。1914年就读于南满医学堂,1920年毕业后留校工作。1923年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专攻眼科,192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石增荣人物生平
石增荣,1897年9月生,奉天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人。幼年丧父,家境清贫。小学只读几年即辍学,不得不为日本铁路职员当仆人,带孩子。但他聪慧过人,有过目成诵之才。晚间暇时便借月光读书。这种好学精神感动了一位日本国人,把他送到日本就读。1914年回国,以优异成绩考入奉天南满医学堂公费生,1920年毕业留校。1923年留学日本,于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专攻眼科。在市川清教授指导下,从事白内障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留学4年,先后发表了《正常人水晶体的理化研究》、《老年眼病患者血液中类脂质含量的研究》、《眼房水和玻璃体内脂肪含量的研究》等14篇论文。 1926年由日本文部省授予医学博士学位,被接纳为日本眼科学会会员。
1927年回国,任南满医学堂附属医院眼科医师、吉长铁路医院院长兼眼科主任等职。1928年携眷来哈,任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眼科教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日本人的歧视与排挤,多次拒绝公立医院日籍主事人的高薪聘请,于1931年创建了明明眼科诊所;同时倡导成立哈尔滨眼科研究会。
石增荣的寡母中年失明。因此,他对贫困的眼病患者极为同情。在开业行医中,以实施普及医疗为办院宗旨,竭尽全力为平民医治眼病。对一些无力就医,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或减免医疗费用,或施以救济,有的收养。有一无家的叶某,治愈眼疾后被留在诊所工作,帮助他建立起家庭,解决了生计问题。为了救治更多的病人,多次派助手到小城镇和农村施诊,尤其注意为中小学生防治眼病。石增荣高超的医术、仁德的医风,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他和他的明明眼科医院,在东北享有很高的声誉。在逝世后多年,还不时有人慕名来哈尔滨求医。
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后,石增荣参加革命工作,为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分校附属医院眼科博士。1949年改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此后,停办了私人明明眼科诊所。为扩大盲人治疗范围,在缺乏资料和设备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于1949年成功地开辟了角膜移植手术。为推广这一先进医术,多次到哈尔滨市内几所大医院和兄弟省、市作示范表演。1953年拍成“角膜移植”科教片,在全国放映。其后又成功地开展了腮腺管移植手术。1954年应邀参加波兰眼科国际学术会议,归国途中到苏联进行参观访问。晚年又攻读俄文,介绍苏联有关青光眼的防治以及巴甫洛夫学说在眼科应用的文章。
从1950年起,倡导眼科医生到农村去防盲治盲、防治沙眼工作。他以身作则,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医疗方针,经常用白求恩“让病人叩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的话,教育学生。利用假期和农闲季节,组织防盲医疗队,到广大农村、林区、矿山去,为群众防治眼病。开办各种形式的防盲讲习班,为基层培养眼病防治人员。1958年带领学生,到兰西县开展防盲试点工作。
同年9月,中央卫生部为推广这一经验,在哈尔滨市召开了全国防治沙眼现场会议。来自全国的眼科专家和各省、市卫生部门的领导干部,到兰西进行了现场参观访问。会议制定了全国防治沙眼规划,《健康报》为此发了社论。1959年,黑龙江省成立了省沙眼防治所,聘石增荣博士为所长。由于他多年的倡导和努力,到国庆十周年前夕,全省各级防盲医疗队在各地累计治疗盲人70万,半数复明,全省沙眼患病率逐年下降。
在防盲工作中,经过认真调查研究,他认为当时在国内外通用的以视力0.02以下为盲的标准,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不适合生产发展的需要,极力主张以0.06以下做为标准,这与现行的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0.05以下)十分接近。此外,在对盲人的分析统计方法、失明原因的判定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观点,从而为在全国制定统一的分析方法提供了依据。1964年受全国眼科学会的委托,他编写了《中国眼科全书》的预防眼科篇。
1972年,石增荣不顾健康状况的恶化和75岁高龄,带领防盲医疗队到尚志县开展工作,并为重建眼病防治所而奔走。1976年,在病重期间,还叮嘱前来看望他的学生:“一定要把防盲工作搞下去。”1976年2月8日病逝于哈尔滨,终年79岁。
石增荣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连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医学杂志编委。历任黑龙江省政府委员会委员、省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中华眼科学会委员。多次被评为院、校和省、市各级优秀教师、人民功臣、劳动模范。为了中国眼科医疗事业的发展,为了解除盲人的疾苦,石增荣博士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誉为我国防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石增荣人物简介
1927年归国后,仍回南满医学堂医院眼科。1928年应聘任吉长铁路医院院长兼眼科主任,1929年到哈尔滨任东省特别区市立医院眼科主任兼任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眼科教授。"九一八"事变后,辞去公职而自行开设"明明眼科医院",但仍然兼哈尔滨医专眼科教授工作。1931年牵头成立了哈尔滨眼科研究会,同时主编《启明眼科杂志》。解放后,于1948年出任哈尔滨医科大学眼科主任、教授。为扩大治疗盲人范围,克服各种困难,于1949年在我国成功地开展了角膜移植手术。1953年拍成《角膜移植》科技片,在全国放映。其后,又成功地开展了腮腺管移植手术。1950年至1953年主编了《眼科学术汇刊》。自1950年起积极倡导向农村开展防盲、治盲工作。组织防盲医疗队到农村、林区、矿山开展治病防病,并开办各种形式的防盲讲习班,为基层培养大批眼病的防治人员。1958年中央卫生部为推广黑龙江省防盲治盲、防治沙眼的经验,在哈尔滨召开了全国防治沙眼现场会议。1959年兼任黑龙江省沙眼防治所所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受全国学会的委托,编写了《预防眼科学》。曾连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任黑龙江省政府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委员,中华眼科学会委员、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等职。曾多次获得人民功臣、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出席过全国群英会。1976年2月8日病逝于哈尔滨。
石增荣补充介绍
石增荣,字欣叔,男,汉族,1897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县。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先就读于私熟,后考入公立中学,1915年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满医学堂,1920年毕业,1923年留学于日本,在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专攻眼科。他在留学期间,由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四年时间,先后发表了《正常人水晶体的理化研究》、《眼房水和玻璃体内脂肪含量的研究》等14篇论文,1926年获日本文部省授予的医学博士学位,并成为日本眼科学会会员。他在1927年回国后,任南满医学堂附属医院眼科医师、吉长铁路医院院长等职,1928年来哈,在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任眼科教授,因不满日本人的排挤,辞去了公职,并多次拒绝日本人的高薪聘请,于1932年6月在中国头道街创办了明明眼科医院。
石增荣在开业行医中,由于他高超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赞誉。他出身于贫苦家庭,对于一些无力就医的穷人和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非常同情,有的减免医疗费用,有的无尝增药,有的予以收养。因此石增荣和他的明明眼科医院在哈尔滨,乃至全东北享有盛名。解放后,石增荣参加了革命工作,l 948年担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和眼科主任,并把自己的房产献给了国家。同年,他成功地在我国进行了首例角膜移植手术。抗美援朝时他捐献一门大炮(人民币7万元)。1953年他"角膜移植"拍成科教片电影在全国放映。1954年他应邀代表我国赴波兰参加眼科国际学术交流会,为新中国争得了荣誉。1959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府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委员,中华眼科学会会员。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和劳动模范。
石增荣从事眼科研究,行医几十年,重视沙眼的预防工作。他以身作则,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方针,多次奔赴农村防盲治盲。在教学中,他言传身教,为我国培养了很多著名的眼科医学人才,1964年受全国眼科学会的委托,编著了《中国眼科全书》的预防眼科篇。
石增荣晚年不顾体弱和高龄,多次带医疗队去农村开展防病工作。1976年2月8日病逝,终年79岁。
“石增荣”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