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吉林省名人>长春市名人>二道区名人

刘英俊

刘英俊人物照片

二道名人刘英俊介绍

雷锋式的共产主义战士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吉林长春市人。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1960年入长春市第十八中学读书。196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驻黑龙江佳木斯市某部重炮连任战士。入伍后工作积极,先后受到营、团6次奖励。1966年3月15日,驾驶炮车外出训练时辕马受惊,危急中奋力拉住缰绳,绊倒惊马,使6名儿童脱险,自己却身负重伤牺牲。所在部队党委追认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一等功1次。1966年7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向其学习的通知。同年7月28日,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人民的好儿子》的社论,把学习活动推向全国。为了永久纪念,吉林省将其家乡改名为“长春市二道河子区英俊乡”。

刘英俊人物生平

刘英俊(1945-1966),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共党员,拦惊马救儿童壮烈牺牲的著名烈士,1962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65444部队重炮连战士。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刘英俊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刘英俊把忠诚于党作为人生最高的价值追求。入伍后,他担任部队驻地附近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经常给小朋友讲革命传统,还用节省的津贴给学校购买图书。他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在连队,他是“业余修理员”,主动修理损坏的桌椅、门窗。在医院住院,他是“劳动休养员”,帮助重病号打水、端饭,协助医护人员扫地、刷痰盂。出差途中,他是“义务勤务员”扶老携幼,急人所难,好事做一路。

刘英俊同志1966年3月15日早晨,刘英俊和战友们驾着3辆马拉炮车外出训练,在佳木斯公共汽车站附近,他驾的炮车辕马被汽车喇叭声所惊,突然向人群冲去,情况十分危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刘英俊用肩膀猛抵惊马,惊马被迫拐上公路旁侧小道。恰在此时,离炮车前面不远处,正走着6名儿童。孩子们被飞奔而来的惊马吓呆了,不知所措,生命受到威胁。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刘英俊把缰绳在胳膊上缠了几道,猛力一拉,使惊马前蹄腾空而起,紧接着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手撑辕杆,从辕杆下面用双脚猛跺马的后腿。马突然倒下,车翻了,他却被压在翻倒的车下,身负重伤。目睹这场舍己救人英雄行为的群众,一拥而上,急忙将他救起,把他抬送到附近的职工医院抢救。这时,许多候车的乘客、上班的工人、上学的学生,都被刘英俊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关心地紧跟在后面。几百名群众和战士,纷纷要求为他献血。由于伤势过重,刘英俊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1岁。

刘英俊热爱人民,以雷锋为榜样,为部队驻地的职工、居民做过许多好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名实姓,直到他牺牲之后,群众看到他的遗像才知道他叫刘英俊。许多人打电话或亲自到当地报社,要求大力宣传刘英俊烈士的光辉事迹。合江地区、佳木斯市各界人民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佳木斯人民要求把刘英俊同志的遗体安葬在佳木斯。他们派代表向前来参加追悼会的英雄的妈妈朱秀兰请求说:“刘英俊是您的儿子,也是我们佳木斯30万人民的儿子,他为我们牺牲了,我们要永远纪念他,向他学习,让他这颗红心永远和我们佳木斯30万人民连在一起。”刘英俊的妈妈说:“孩子参军保卫祖国,是我送去的;现在佳木斯人民需要他,我就把他留给佳木斯人民吧!”清明节前后,佳木斯市近1万人自动到刘英俊墓前祭扫,一批又一批的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在这里庄严宣誓:要像刘英俊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纪念英雄,群众在刘英俊牺牲的地点,栽上了一棵青松。

青松的周围建造了一个五星形的花坛,老人、孩子常来浇水培土。人们经过这里,都用敬仰的目光观看青松,怀念英雄。刘英俊所在部队党委做出决定,根据刘英俊同志生前的志愿,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追记一等功,并号召干部战士开展向刘英俊同志学习的活动。1966年7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向刘英俊学习的通知。同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人民的好儿子》的社论,把学习刘英俊同志的活动推向全国。为了永久纪念刘英俊烈士,吉林省将他的家乡改名为“英俊乡”。1996年,为纪念刘英俊烈士牺牲30周年,佳木斯市在烈士牺牲地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塑了烈士的雕像。

刘英俊热爱人民,为当地职工、居民做过许多好事,和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在一封信里写道:“一个人无论是活多长时间,他的死,只要是献给党的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那就是无限光荣的,有价值的。雷锋能,我也能,请相信我吧,一百个能!”刘英俊牺牲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追记一等功。《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人民的好儿子》的社论,社论提出“人民的好儿子刘英俊同志万岁!”一场学习英雄的活动,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了。中共中央东北局发出通知,指出:学习刘英俊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刻刻密切联系群众,克服一切私心杂念,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生为革命生,死为革命死”,为保卫人民的利益,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一切,直到献出自己的生命。

用刘英俊学习雷锋的精神学习刘英俊,使学习英雄活动扎实持久地向前发展。英雄模范的高尚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成为时尚。为了永久纪念。吉林省将其家乡改名为“长春市郊区英俊人民公社”(现为二道区英俊镇)。2002年10月,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为刘英俊题词,“刘英俊精神永放光芒”。2009年9月10日,在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中,刘英俊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刘英俊精神的实质就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的结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刘英俊精神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刘英俊补充介绍

  刘英俊,1945年4月8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二道河子区一个农民家庭。解放前,一家人住在一座破砖窑里,缺衣少食,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194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春,刘英俊一家分得了田地,过上了幸福生活。

  1953年,刘英俊进了二道河子车站完全小学校读书。他从小爱学习、爱劳动、遵守纪律,曾被学校评为“勤工俭学模范”、“优秀少先队员”,多次受到共青团长春市委、共青团二道河子区委的表扬和奖励。

  1962年6月,刘英俊在父母的支持下主动报名参军。因他是独子,当地政府和亲属都劝他留在父母身边,可刘英俊参军的志向坚定,他的请求终于得到了批准,光荣的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沈阳军区驻佳木斯市某部炮兵连当战士期间,刘英俊听从指挥,刻苦训练和学习军事本领。一次他到师部组织的训练班去学习,结业考核时,他取得了七个科目的三项优秀和四项良好的优异成绩,受到了师-的表扬。

  刘英俊经常为群众做发好事而从不留名。在佳木斯市西区(今永红区)第37居委会,有位老红军和老伴年老体弱。刘英俊知道后,每到休息日,他就一个人主动地为老人担水、劈柴、买粮,并把老人的居室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老人和邻居只知他是个小战士,直到刘英俊牺牲后,人们才听说他的名字。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刘英俊路过新立桥时,见一辆拉菜的牛车陷在河中。他奋不顾身地跳到河里迅速地帮助农民把菜卸下来,将牛和车拉上岸后,又把菜装上。然后,他穿着淋透了的军装默默地返回营房。

  在刘英俊的心中铭刻着这样一句至理名言:“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所以,只要碰到困难的人和事,他总是热心相助。有一次在候车时,刘英俊见一位中年妇女抱着孩子焦急地寻找什么东西,便热心地上前询问。当他得知这位农村大嫂进城给孩子看病后准备返回,不慎丢了仅有的买车票的钱时,立即掏钱给这位大嫂买了车票,并且还给她们母子俩买了在路上吃的食品。大嫂感激得热泪盈眶,目送眼前这位素不相识、做好事又不留下姓名的解放军战士。刘英俊曾在日记中写道:“为人民服务,为革命贡献一切的人,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雷锋同志能做到,我也能……”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表现了一位优秀的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1966年3月15日,刘英俊和战士赶着三辆炮车外出训练。当行至佳木斯纺织厂附近的公路时,他驾驭的炮车辕马被汽车喇叭震惊,拖着炮车掉头往回猛跑。此时,正是工人上班、学生上学的时候,如不及时控制住惊马拖着的炮车,就会造成人员重大的伤亡事故。于是,刘英俊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用力扛着战马的脖子,迫使战马拐到公路左侧的小道。路旁的群众看着这非常危险的情景都焦急地喊“快撒手!”然而,刘英俊并没有撒手。他蓦地发现炮车前不远的地方有六名儿童被惊马吓呆了。在这紧急关头,他把缰绳往胳膊上紧缠几道,猛力一拉,就在距马前蹄腾空的一刹那间,刘英俊手撑辕杆一跃而起,双脚用力猛踢战马的后腿,顿时马倒车翻。离车前仅3米远的六名儿童得救脱险了,可刘英俊却被翻倒的车马压在底下,身负重伤,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而光荣牺牲,年仅21岁。

  刘英俊牺牲后,《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赞誉他是“人民的好儿子”。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军向刘英俊学习,刘英俊所在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的志愿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给他追记一等功。中共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在他牺牲地建立烈士纪念碑和事迹陈列馆,让人民群众永远纪念和学习这位“雷锋式的共产主义战士”。

  (程鹏汉)

  “刘英俊”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