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名人扬无咎介绍
杨无咎(1097年~1171年)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扬无咎(1097—1169) 字补之,自名村梅,又号逃禅老人或清夷长者。大桥街道南上人,两宋之际著名画家,尤擅画梅,开墨梅之派先河。
无咎平生耿介,不慕荣利,秦桧当权时,耻于附势,屡征不起。其文学造诣也很高,著有《逃禅祠》一卷,颇有盛名,但被其画家名气所掩盖。游骋瀚墨,堪称一绝。
无咎所画墨梅,为世所重。宋范成大在《梅谱》中书道:“近世始画墨梅,江南杨补之尤有名,其徙效之者实繁。”明解缙在《跋五侍郎所藏杨补之梅》一文中有如下记述:“予乡先辈杨君补之,世家清江。所居萧州有梅树大如数间屋,苍皮藓斑,繁花如簇,补之日临画之,大得其趣,间以进之徽庙,徽庙曰‘村梅’,因自署‘奉敕村梅’。更作疏踪枝冷叶,清意逼人。”
无咎画梅,以墨线圈花,以重墨点蕾,以泼墨画梢,老干一笔抹,墨间留出飞白,虚实相间,纵横如意,把苍皮斑驳的老干表现得真实而生动,画出的梅花朴素而有雅韵。其画与诗词书法相配合,画面神形兼备,情景交融,风味淡泊,荒寒清绝,故享有“冷蕊缀疏枝,元气自融结”的赞誉。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谓杨无咎所画之梅:“一幅价值,不下数千金。”据道光《清江县志》记载宋室南渡后,宫中以无咎的梅花图张挂壁间,常招来蜂蝶集其上,大使朝廷惊怪,求补之,而已物故,不可得矣。可见无咎的画梅造诣之深。
无咎的画,其真迹多已不复存,仅有《四梅花》和《雪梅图》传于世。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纸本墨笔《四梅花》图,是其六十八岁时的杰作。图分未开、欲开、盛开、将残四幅,并各赋词一首,画面生气盎然,书体遒劲秀丽。同治《临江府志》称:“赏鉴家至今宝贵”。杨无咎《四梅花》图,笔法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影响深远,直接影响到元、明、清的许多画家,即使现代画家画的梅花,也常能见其笔法的痕迹。
无咎所画之梅,历代均有文人作诗咏赞。如刘洗《题杨补之梅》云:“补之之梅不易作,况乃藏自澹翁阁,澹翁千载忠,补之一世雄。元气擘裂乾坤冬,开卷洒然见二公。孤山之月罗浮风,淡云万古吹不融。黑埃黯淡翠羽失,小窗滉漾重湖东。尘心萧萧淡若水,卧看青天露如洗。”又如吴澄《题逃禅翁画梅词后二首》云:“小圃梅花能几时,只余豆粒缀青枝。禅翁寿得花如许,二百年来雪月姿。”“天与才情个样清,前身端是老梅精。妙词难作人间唱,梦断罗浮翠羽声。”宋徽宗评之:实为后世宗师,并在御书“‘杨’字为‘扬’字”。因宋徽宗赐姓,其礼堂匾额为《杨氏宗祠》,其族谱记载:礼堂楹联“翰墨提香种九重0 ,御笔赐姓甫荫百代恩光”。
无咎除墨梅外,还善水墨人物,木、石、松、竹、水仙等,都为当世一绝。《画继》、《画素》、《画史会要》等书画典籍中均有记载。
无咎乡里亲宗惧写墨梅。子杨季衡,画墨梅得家法,也能作水墨翎毛。甥汤正仲,字叔雅,喜画梅竹、松石、亦工墨梅。
大桥街道 大桥街道位于樟树市东北部。面积11.9k㎡,人口5980人。管理东村、南上2个居委会。--邮编代码[邮编]331201[代码]360982004:~002东村社区 ~003南上社区 ~200大桥村 ~201枧头村 ~202土塘村 ~203毗泽村 ~204彭泽村 ~205湾里村 ~206下汽村 ~207张家村 ~208松湖村 ~2……
“扬无咎”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