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西省名人>赣州市名人>寻乌县名人

吴之章

暂无吴之章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寻乌名人吴之章介绍

清代文人

吴之章,,“贞堂九子”之一,著有诗集《泛梗集》。字松若,号槎叟,江西省长宁县篁乡堡(今属江西省寻乌县晨光镇)人,祖籍福建漳浦。生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卒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享年77岁,完整地经历了康熙与雍正两个皇朝。

吴之章生平简介

吴之章出身于书香门第,“少颖敏”,“工诗古文词”, “旁通诸艺能”。但吴之章“挺然不屑就时”,“年未壮,弃举子业,为汗漫游”,且游涉甚广,“放浪闽、越、吴、楚间”,足迹遍及江南各地。

吴之章因其高风亮节和过人才情,成为一个文化区域内的名流,“诗名于赣上者数十年”,“才陵轹侪辈,诗坛酒社非君以执牛耳”,被推为当地文人圈子中的灵魂人物和精神领袖,而且其诗名随游踪而远播于湘、粤、闽一带。吴之章还擅长书法和绘画,“书工行草,得二王家法”,“善草书,雄放淋漓,得长史神韵。寄兴泼墨,虬松牡丹其最擅也”,“每一落墨辄为人传诵,珍宝之”。

吴之章曾参与编纂《赣州府志》。“值郡志之修,太史为总裁,发凡起例,未尝不质诸君,君为之搜罗放失,参考订次”,“用力最多”。因与合修者张尚瑗、黄文澍、黄文汾、邱成和等九人合称为“贞堂九子”。

除此之外,吴之章还为家乡的文化事业用力勤勉,“屡倡修《长宁县志》,不果。殁后,知县沈涛举修,以其所辑稿本为据。”

据《长宁县志》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后,吴之章再次“泛槎海内,浪迹江湖”,遍游名山古刹,拜会文坛耆老,历时五载。此时,吴之章已年近花甲,于是回家后便结庐隐居于篁乡灵山,过着隐人居士的清虚生活。

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吴之章卒于灵山,葬于枫山,墓向峦山,终年77岁。遗书中曾命其子,题其墓碑曰:“大清逸人吴之章,字松若,号槎叟。”

吴之章补充介绍

  吴之章(1661~1738)字松若,号槎叟。寻乌篁乡堡(今晨光乡)香山村人。他自幼聪慧、能诗善画。清末曾名噪一时,斐声文坛。著有《泛梗集》四卷。

  吴少年时,刻苦好学,既学词章句法,又学碑帖绘画。据光绪三十三年《长宁县志》载,吴氏“生而慧敏,博涉多通”,尤其对文学、书法造诣颇深,时称“小学大师”。但身处乱世,仕途不佳,以至“位卑力薄”、“大器晚成”。直到37岁,才被“补为县学博士子弟”,40岁(1700)应诏与赣州府名流张尚瑗、黄文澍、黄文分、邱成和等九人合修《赣州府志》。时称这九人为“贞堂九子”。

  吴氏中年,干戈扰攘,兵匪四起,长宁境内田园荒芜,路无商旅。此时,适逢其父逝世,家境衰落,加上吴氏怀才不遇,屡困科场,便放荡闽、粤、湘、赣间,寄情于名山大川。漫游中,常与百姓闲聊,不仅饱览了名山胜景,而且了解庶民疾苦,为其后的书画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奠定了思想和生活基础。

  吴氏诗作,颇负盛名,曾博得晚辈名流称颂。其诗如行云流水,堪称绝妙,状物、抒情,都言简意赅,泼墨豪放、潇洒自如。他还善于熔铸题材,巧用文字,刻意描绘山川风物,尽情讴歌祖国河山的雄奇壮丽,寻乌五修县志中,曾收录其诗作。

  雍正十二年(1734)冬,提督王某,县学政吴用今,县教谕饶循文等乡党名流,一同荐举吴之章应试博士鸿词,但抵南昌府后,突然病魔缠身,只好带病返乡。翌年冬,病痊愈后,奋发整理旧作,集诗千余首,然在其诗集脱稿前,便瞌然长逝,遗书令其子题墓碑曰:大清逸民吴之章,字松若,号槎叟。葬于晨光乡司城西面的枫山。终年77岁。

  “吴之章”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