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名人王文卿介绍
王文卿(1087-1153)一名俊,字予道(一说述道),号冲和子,又被称为“王侍宸”。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末南宋初著名道士,神霄派创始人。王文卿传神霄五雷法,为神霄派创始人,在理论与组织上对神霄派的形成与发展作了相当重要的贡献。擅长雷法。其弟子广布大江南北,历宋元至明清,道脉尤存,是神霄派及道教诸宗一致肯定的神霄祖师。有弟子朱智卿,熊山人,平敬宗,袁庭植等,又有萨守坚,见之于青城山,尽得其秘。其在乡,得其传者则有新城(今黎川)高子羽。甥上官氏亦传其法。此外,尚有别传弟子多人。元代,加号为“冲虚通妙真人”,元至顺三年夏,加赐为“冲虚通妙灵惠真人”。
王文卿个人简介
据《临川盱江志》等书记载,王文卿生而神异,长而聪敏,自幼慕道,能诗善文,有“红尘富贵无心恋,紫府真仙有志攀”之句,告其父有方外之志。父殁,辞母远游。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王文卿渡杨子江,行野泽中,雨暝迷路,遇一异人,授以“飞章谒帝之法及啸命风雷之书。每克辰飞章,默朝上帝,召雷祈雨,叱诧风云,久雨祈晴则天即朗霁,深冬祈雪则六花飘空。或人家妖祟为害,即遣神将驱治,俱获安迹。”王文卿自得雷书秘典、飞章谒帝之法后,道法精深,屡显灵异,名闻江湖间。
宣和四年(1122),徽宗遣侍宸董仲允(一说为道录董冲元)同本路监司守臣具礼延聘,候送赴京,赐馆于九阳总真宫。赏赐甚厚,皆不受。后封为“冲虚妙道先生”。宣和七年,加封“特授太素大夫”,凝神殿校籍等,未几,又敕加凝神殿侍宸等,授金门羽客封号,并追赠父母封号。奉诏于广德宫行持南昌受炼司大法,拔度亡魂,旋加两府侍宸,“冲虚通妙先生”,视秩太中大夫,特进徽猷阁待制,主管教门公事,成为当时统领道教的领袖人物。父母叔妻弟皆得封赠。钦宗靖康元年(1126)乞还侍母,还山后怡神山水间。
南宋初期,王文卿大多隐居故乡南丰,著书立说,讲道授徒,仍以宏扬神霄道法为己任。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高宗诏书来召,推辞不赴。
绍兴二十三年(1153)八月,王文卿辞别县宰交游,于二十三日早起,作颂题棺木曰:“我身是假,松板非真,牢笼俗眼,跳出红尘。”颂毕,“隐化于县之清都观许旌阳炼丹之堂,其时雷震一声,师遂化去,弟子熊山人、平敬宗、袁庭植等,奉葬于鸟龟岗。”年六十 。
王文卿人物成就
观王文卿一生,学养甚深,道法精妙。他虽得徽宗宠信,但不交结权贵,干预朝政,且能洞察时事,知进知退,《搜神记》卷二评论说:“长而游四方,履历几遍宇宙。尝遇异人授以道法,能召风雷。宋徽宗号为金门羽客、凝神殿侍宸,宠冠当时,赐赍一无所受。”元人虞集亦说:“昔侍宸在汴京居宫观,见为黄冠者多诣事权贵以自炫,恶之,故多不得其说。”晚年归隐家乡,得其传授者除门徒熊山人、平敬宗、袁庭植外,尚有“新城高子羽,授以临江徐次举,以次至金溪聂天锡,其后得其传而最显者曰临川谭悟真,人不敢称其名,但谓之谭五雷。”谭悟真生当南宋未,据传入元后尚“浮沉人间,隐显莫测”。并传法予卢陵罗虚舟,再传萧雨轩、周立礼,周传其子,萧传胡道玄,人称“神霄野客”,行法于关陕荆襄江淮海闽淅之间。此外,洪迈《夷坚丙志》卷十四记王文卿弟子郑道士行五雷法,“往来筠、抚诸州,为人请雨治祟,召乎雷霆,其响如雷。”可见南渡后王文卿虽未再出入朝庭,但在民间仍以传播神霄雷法、培养后学为己任,其传人不绝如缕,终于延续、壮大了道教神霄一脉。
王文卿勤于著述,所撰雷书多达数十种,并大多仍存在于世。如《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王侍宸祈祷八段锦》两书为王文卿与弟子袁庭植讨论雷法至秘的记录,前书系统地论述了神霄雷法的四十个重大问题,后书全面地概括了雷法修持的八个阶段、丹功玄机及运雷祈雨秘诀,为研修神霄雷法之必读。此外,尚有《玄珠歌》、《上清五府五雷大法玉枢灵文》、《高上神霄玉枢斩勘五雷大法》、《雷说》、《先天雷晶隐书》、《侍宸诗诀》、《上清雷霆火车五雷大法》、《中皇总制飞星活曜天罡大法》、《火师汪真君雷霆奥旨》等雷法要典,或为王文卿自着,或为王文卿编传,皆为神霄派的重要文献。
王文卿著有《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一卷,采用问答形式,专论雷法,强调召雷役神,必须内修为要,至于奏章、符诀等,只不过是符术之末。
王文卿补充介绍
王文卿(1087-1153)一名俊,字予道(一说述道),号冲和子,又被称为“王侍宸”。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末南宋初著名道士,神霄派创始人。王文卿传神霄五雷法,为神霄派创始人,在理论与组织上对神霄派的形成与发展作了相当重要的贡献。擅长雷法。其弟子广布大江南北,历宋元至明清,道脉尤存,是神霄派及道教诸宗一致肯定的神霄祖师。有弟子朱智卿,熊山人,平敬宗,袁庭植等,又有萨守坚,见之于青城山,尽得其秘。其在乡,得其传者则有新城(今黎川)高子羽。甥上官氏亦传其法。此外,尚有别传弟子多人。元代,加号为“冲虚通妙真人”,元至顺三年夏,加赐为“冲虚通妙灵惠真人”。
据《临川盱江志》等书记载,王文卿生而神异,长而聪敏,自幼慕道,能诗善文,有“红尘富贵无心恋,紫府真仙有志攀”之句,告其父有方外之志。父殁,辞母远游。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王文卿渡杨子江,行野泽中,雨暝迷路,遇一异人,授以“飞章谒帝之法及啸命风雷之书。每克辰飞章,默朝上帝,召雷祈雨,叱诧风云,久雨祈晴则天即朗霁,深冬祈雪则六花飘空。或人家妖祟为害,即遣神将驱治,俱获安迹。”王文卿自得雷书秘典、飞章谒帝之法后,道法精深,屡显灵异,名闻江湖间。
宣和四年(1122),徽宗遣侍宸董仲允(一说为道录董冲元)同本路监司守臣具礼延聘,候送赴京,赐馆于九阳总真宫。赏赐甚厚,皆不受。后封为“冲虚妙道先生”。宣和七年,加封“特授太素大夫”,凝神殿校籍等,未几,又敕加凝神殿侍宸等,授金门羽客封号,并追赠父母封号。奉诏于广德宫行持南昌受炼司- ,拔度亡魂,旋加两府侍宸,“冲虚通妙先生”,视秩太中大夫,特进徽猷阁待制,主管教门公事,成为当时统领道教的领袖人物。父母叔妻弟皆得封赠。钦宗靖康元年(1126)乞还侍母,还山后怡神山水间。
南宋初期,王文卿大多隐居故乡南丰,著书立说,讲道授徒,仍以宏扬神霄道法为己任。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高宗诏书来召,推辞不赴。
绍兴二十三年(1153)八月,王文卿辞别县宰交游,于二十三日早起,作颂题棺木曰:“我身是假,松板非真,牢笼俗眼,跳出红尘。”颂毕,“隐化于县之清都观许旌阳炼丹之堂,其时雷震一声,师遂化去,弟子熊山人、平敬宗、袁庭植等,奉葬于鸟龟岗。”年六十
。
观王文卿一生,学养甚深,道法精妙。他虽得徽宗宠信,但不交结权贵,干预朝政,且能洞察时事,知进知退,《搜神记》卷二评论说:“长而游四方,履历几遍宇宙。尝遇异人授以道法,能召风雷。宋徽宗号为金门羽客、凝神殿侍宸,宠冠当时,赐赍一无所受。”元人虞集亦说:“昔侍宸在汴京居宫观,见为黄冠者多诣事权贵以自炫,恶之,故多不得其说。”晚年归隐家乡,得其传授者除门徒熊山人、平敬宗、袁庭植外,尚有“新城高子羽,授以临江徐次举,以次至金溪聂天锡,其后得其传而最显者曰临川谭悟真,人不敢称其名,但谓之谭五雷。”谭悟真生当南宋未,据传入元后尚“浮沉人间,隐显莫测”。并传法予卢陵罗虚舟,再传萧雨轩、周立礼,周传其子,萧传胡道玄,人称“神霄野客”,行法于关陕荆襄江淮海闽淅之间。此外,洪迈《夷坚丙志》卷十四记王文卿弟子郑道士行五雷法,“往来筠、抚诸州,为人请雨治祟,召乎雷霆,其响如雷。”可见南渡后王文卿虽未再出入朝庭,但在民间仍以传播神霄雷法、培养后学为己任,其传人不绝如缕,终于延续、壮大了道教神霄一脉。
王文卿勤于著述,所撰雷书多达数十种,并大多仍存在于世。如《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王侍宸祈祷八段锦》两书为王文卿与弟子袁庭植讨论雷法至秘的记录,前书系统地论述了神霄雷法的四十个重大问题,后书全面地概括了雷法修持的八个阶段、丹功玄机及运雷祈雨秘诀,为研修神霄雷法之必读。此外,尚有《玄珠歌》、《上清五府五雷- 玉枢灵文》、《高上神霄玉枢斩勘五雷- 》、《雷说》、《先天雷晶隐书》、《侍宸诗诀》、《上清雷霆火车五雷- 》、《中皇总制飞星活曜天罡- 》、《火师汪真君雷霆奥旨》等雷法要典,或为王文卿自着,或为王文卿编传,皆为神霄派的重要文献。
王文卿著有《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一卷,采用问答形式,专论雷法,强调召雷役神,必须内修为要,至于奏章、符诀等,只不过是符术之末。
“王文卿”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