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西省名人>吉安市名人>吉水县名人

陈诚

陈诚人物照片

吉水名人陈诚介绍

明代官吏旅行家
中国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

陈诚(1898年1月4日—1965年3月5日),男,字辞修,别号石叟。浙江青田人。 保定军校毕业。抗日爱国名将厉尔康的学生,曾师从武学泰斗施承志。

1924年任黄埔军校特别官佐。后任国民政府军第十一师师长、第十八军军长。九一八事变后,任第二路、第三路军总指挥,参加对中央苏区的“围剿”。1935年授中将衔。次年加上将衔。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兼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指挥淞沪会战。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武汉卫戍总司令兼湖北省政府主席,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参与指挥武汉会战。1939年授二级上将衔。次年7月调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1943年2月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制订滇缅作战计划。不久因病辞职。1944年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军委会军政部长。

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参谋总长,1947年授一级上将衔,1948年12月任台湾省省长。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任台湾当局“行政管理机构”院长、副领导人,国民党副总裁。

陈诚人物生平

陈诚早年经历

陈诚,字辞修,号石叟。1898年1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青田县,先后入高市小学、丽水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学和浙江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读书,1917年毕业,二十岁的陈诚经同乡同学吴子奇的媒介和吴的妹妹吴舜莲结婚。

后北上谋职途径杭州投靠时任国会议员杜志远(同乡),由他代进北京。1919年,陈诚借了一张处州中学的毕业文凭,冒名顶替报考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但因考试成绩差,身材矮小,不能录取。后经杜志远向陆军部军学司司长、主试官魏宗翰疏通,以备取生名义进了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直皖战争爆发后,军校停办。他南下广州,在新建粤军第一师第三团服务,并于1920年加入了中国国民党。不久,保定军校复课,仍回校继续学业。1922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被分配至浙江第2师第6团任少尉排长。

1923年3月,陈诚随邓演达去广东参加革命,在邓任团长的建国粤军第1师第3团任上尉副官,旋调上尉连长,负责警卫大元帅府。5月陈诚随孙中山出征西江沈鸿英叛军,在作战中胸部负伤,幸为邓演达亲自率部抢救而脱险。他在肇庆医院养伤、治疗期间,适逢大元帅行营参谋长蒋介石来院慰问伤员。这是陈诚与蒋介石匆匆而过的第一次接触。

1924年1月,任炮兵连连长;1925年9月, 参加第二次东征,炮轰惠州城,立了战功,升任炮二营少校营长;6月,黄埔军校正式建立。陈诚被该校教练部副主任邓演达、学生队副总队长援引,于9月调到学校任上尉特别官佐(即候差军官),担任教育副官之职。第二年,学校设炮兵科,因陈诚系保定军校炮科出身,就改任炮兵科教官,兼炮兵队区队长。

陈诚北伐时期

主词条:棉湖战役龙潭战役

1925年2月,广州国民政府由许崇智任总司令,廖仲恺为党代表,组织第一次东征,挺进粤东,扫荡军阀陈炯明,陈诚被任命为校军炮兵第1营第1连上尉连长。1925年2月中旬,陈诚的炮兵连在棉湖之役中将叛军火力压倒,使战局转危为安。棉湖一战,默默无闻的陈诚受到了蒋介石、何应钦的赞赏。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组成了以蒋介石为总司令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陈诚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中校参谋。1927年1月,第二十一师进抵浙江衢州,担任中路作战任务,在龙游、兰溪一带,与孙传芳、孟昭月部展开激战。陈诚率第六十三团在桐庐西北浪石埠过江,与敌三师之众背水苦战数日,伤亡巨大。后来,他带领一支特务队,在深夜突袭敌之司令部。第二十一师乘势追击,克服新登,继入杭州,浙江乃定。北伐军分三路进攻苏皖。第二十一师随东路军取淞沪,陈诚率第六十三团攻占吴江。三月,二十一师在浙江龙游、桐庐战役中击败孙传芳主力部队,一举拿下苏州,陈诚的六十三团出力最大。四月,任二十一师少将副师长。六月,任二十一师师长,10月,被何应钦借故免职,后被保荐担任军事委员会军政厅副厅长。

1928年初,蒋介石复出。4月,蒋任命陈诚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司令。陈诚就任警卫司令后,大力扩充实力,共组建三个警卫团,节制两个炮兵团, 指挥两个宪兵团,其实力超过杂牌军的一个军。1929年春,蒋任命陈诚为十一师师长,中原大战后再升为十八军军长。由此,陈诚在蒋军中的地位正式确立。

陈诚军阀混战时期

主词条:蒋桂战争中原大战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陈诚与罗卓英负责拟定作战计划。4月,出敌不意,进兵贺胜桥,将桂系与湘鄂的联络截断,致武汉顿陷孤立。这时,冯玉祥部虎踞中原。第十一师又奉蒋介石命令,于5月开往鄂北的襄、樊等战略要地驻防。不久,师长曹万顺因处事失当,被调任新编第一师师长,陈诚即升任师长。陈诚一上任就对第十一师进行整顿。他公开提出选拔使用干部的条件是“不贪财,不怕死”、会带兵、能打仗、没有不良嗜好、忠于蒋介石,服从其命令。他大量罗致黄埔学生,用为中、下级干部,裁汰曹万顺的旧部。同时,对部队加强整训,提高作战能力。10月,冯玉祥部东出潼关,进兵洛阳。蒋介石兵分两路迎击。陈诚受第二路总指挥刘峙节制,率领第十一师扼守襄阳、南漳。在襄阳城郊与冯军激战两天,将张维玺部击败。

1930年4月,在蒋、阎、冯中原大战中,任讨逆军第二军副军长。率十一师进攻济南,8月,升任十八军上将军长,成为蒋介石嫡系部队的王牌军。中原大战结束后被派往江西参加“围剿”中共革命根据地。

1930年初,第十一师开赴武汉。2月间,陈诚派部队将驻武昌的曹万顺之残部第六十六团包围,实施武力解散,将军官资遣回籍,士兵则拨补第十一师所管辖各团。4月,又奉蒋介石命令,收编湖北的徐声钰独立第十三旅,将第十一师由原来的两旅六团扩充为三旅九团制的甲种师,实力大为增强。5月,中原大战爆发。9日,蒋介石令全线发起攻击后。这时,几经进攻兰封、杞县的蒋介石部队,遭到晋军依托坚固工事的抗击,伤亡很大。陈诚便自告奋勇,采用中间突破战术,企图在杨固集打开缺口,再向两翼卷击。但猛攻两天,迄未得手。随后,他又协同蒋鼎文、赵观涛师向左翼推进,却遭到孙良诚、吉鸿昌等部从杞县方面的阻击,连攻数日,也无进展。后又从杞县以南迂回,企图经通许、陈留奇袭开封,也遭到庞炳勋、梁冠英等部的抵抗,在魏寨、陈庄一带展开了争夺战。1930年6月24日,第六十一团阵地被梁冠英部夜袭失守。次日,陈诚即令旅长李默庵督第六十一、六十二团反攻,激战终日,伤亡很大未能攻下。

7月,陈诚奉蒋介石命令,率第十一师开往津浦线,参加对晋军作战。7月底,总攻开始后,他又率部相继击溃晋军丰玉玺部,进占宫里、楼德镇;击溃李生达军,进占莲花峪、华丰、磁窑,激战傅作义部,攻占界首,白马寺。随即,沿铁路线,经万德、张夏、崮山、党家庄,向济南追击。1930年8月15日,在蒋光鼐、蔡廷锴之第六十一师、第六十师之后进入济南。克复济南后,津浦线战事告一段落,蒋介石犒赏各军。第十一师领到奖金二万元,陈诚晋升为第十八军军长,仍兼第十一师师长。时年三十四岁,人以“童子军”相称。8月下旬。蒋、冯、阎在郑州展开决战。陈诚与夏斗寅师,奉蒋之命,编为一个纵队,担任前锋穿插任务。

1930年10月6日,肖团在二里岗击溃冯军的掩护部队后,便跑步由郑州南门入城。这时,已近黄昏,石心志看到占领郑州已成定局,便飞驰回到师部。陈诚立即填上时间发出告捷电报。当日黄昏,上官云相的第四十六师的便衣队也搜索到郑州东站,但没有进城。蒋介石收到第十一师先占领郑州的电报大悦,当即发给奖金二十万元。陈诚为了表示“不称功,不贪财”,他将所得十万元,发给每个官兵二元,约用去四万元,其余收作公积金。后来创办了“十八军南通残废军人工厂”和“吉安农场”,以收容残废军人和老弱士兵。11月,陈诚以观操武官身份,陪同蒋介石前往日本观看军事演习。还参观了军事学校,访问了侨界,使政治身价大为提高。

陈诚“围剿”红军

1931年初,陈诚将教导第三师改编为第十四师,归第十八军建制,自兼师长,周至柔任副师长,罗卓英任第十一师师长,形成了陈诚军事集团的基础。不久,开赴武汉,分驻鄂南、鄂东和平汉南段。七月,第三次反共“围剿”中,陈诚任第二路进击军总指挥。9月,他奉命接过被红军打垮了的第五十二师番号,以第十一师独立旅和第十四师攻城旅编成一个师,自兼师长,升任周至柔为第十四师师长。不久,又以两个旅和两个团的兵力,对驻吉安西南地区的第四十三师采取包围态势,威逼其师长郭华宗离开,任刘绍先为师长,归第十八军建制。12月,由蒋介石和宋美龄主婚,陈诚与谭祥在上海结婚。

1932年冬,蒋介石陆续调集三十多个师的兵力,开始部署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大规模“围剿”。次年1月,陈诚从南京回到杭州做准备。

1932年3月20日,第四次“围剿”失败后,陈诚遭到同僚各方面的弹劾。5月,陈诚回到杭州,拟订了两个方案,即:“继续进攻”和“分区清剿”。为了适应军事形势,陈诚将总指挥部移驻崇仁,主力仍摆在中路军方面,调罗卓英回第十八军任副军长。经过整顿,在第四次“围剿”中严重受挫的陈诚军事系统的实力,又得到恢复和扩充。7月,蒋介石在庐山开办军官训练团,自兼团长,陈诚任副团长,他负实际责任处理军训团的重要事务,协调顾问、教官和营长的工作,指挥政治和军事训练的正常进行,侍奉经常来团训话的蒋介石和来团观察的其他党政要人,对教官和学员作精神和军训讲话。在这期间,陈诚先后作了三十多次讲演、训话,强调要“服从统帅”,“信仰领袖”。要求学员凡听到“蒋总司令”、“蒋委员长”时,要立即肃静立正。在讲演中,还宣传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方针。至9月上旬,办了三期,受训人员达七千五百九十八人。

9月下旬,蒋介石调集五十万兵力,开始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陈诚奉派为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第三路军总指挥。正值陈诚部开始向苏区逼进时,“福建事件”发生。蒋介石亲赴南城,与陈诚举行秘密会议。为截断闽赣两省红军的联系,陈诚先命薛岳率领五个师占领东坪墟,进攻营前之红三军团。12月,令薛部东进黎川,修筑熊村、湖坊、黄土关、杉关、邵武、光泽、飞鸢、洵口等地碉堡线。

1934年4月陈诚以优势兵力攻占广昌;接着分兵六路向兴国、古龙岗、石城步步推进,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遭受到重大损失。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诚所部先后进占石城、宁都、长汀、瑞金。

同年,蒋介石决定筹办庐山训练团,陈诚奉调去庐山,担任训练团副团长。

1934年10月6日,陈诚回到广昌,不久,他抵宁都,得知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便保荐薛岳为“追剿”军前敌总指挥,率吴奇伟、周浑元等三个军,及万耀煌的第十三师追击。自任驻赣预备军总指挥。

1935年3月,蒋介石在武昌成立军委会委员长行营陆军整理处,综理陆军整理事宜。陈诚被任命为这个处的处长。他一面派员到附近各省区校阅部队,一面在武汉设立军官团,轮训各部队的军官,并选调高级将校为整理处干部。19日,赴北平军委会拜谒军政部长何应钦,商定华北驻军整理方案,并检阅东北军的商震部、万福麟部,以及第二、第二十五师。4月底,赴贵阳晋谒蒋介石,报告华北、东北军情况,请示整军方针。

1936年春,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后,陈诚奉蒋介石之命,任晋绥陕宁四省边区“剿匪”总指挥,率大批国民党中央军到山西堵击红军。六月,奉命赴粤设立“广州行营”,解决陈济棠、李宗仁联合反蒋的“两广事件”。十二月在“西安事变”中,与蒋介石一起被张学良扣留,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又参与东北军和西北军的整编。

陈诚全面抗战期间

1937年春,陈诚任军政部政务次长,兼武汉行营副主任。4月,他邀张发奎、黄琪翔等到温州、台州沿海视察地形。部属问他,内战停止了,国家总算统一了。国共两党曾经合作北伐,今后是否能合作抗战呢?陈诚回答说:“抗日迟早要抗日,但委员长的政略、战略思想,不是我们能够揣度的。我们只有服从命令,不好随便揣测。”

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当局抗战之议未决,陈诚以为,“与其不战而亡,孰若战而图存”。并提出牵制日军主力,使敌自东而西,不使其由北而南的战略。日本侵略军进犯上海,陈诚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第十五集团军司令,死守昆山一线,多次组织指挥大会战。7月初,蒋介石兼团长,陈诚为教育长,又在庐山办训练团。聘请名流学者、大学校长、教授为讲师,轮训部队的中、上级军官和文职人员的中学校长、国民党各省市党部委员,以及县长、专员等,以统一国民党内对抗战的思想。可是只办了两期,“八·一三事件”发生了。

主词条: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8日,陈诚奉蒋介石电召抵达南京,策定抗战计划与战斗序列。第二天,与熊天翼赴沪视察,于20日返回南京。蒋当即发布陈诚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并增调部队赴沪参战。8月22日晚,日军以大将松井石根为司令官,率第三、十一师团等部,在吴淞、川沙强行登陆。陈诚率第十五集团军进行阻击。他以八十七师之一部及教导总队之一团、上海保安总;团一部向张华浜登陆之敌攻击,令在吴福线之第十一师及在杨行、宝山方面的第九十八师转向狮子林、川沙口方面之敌攻击,用汽车输送在昆山、吴县附近集结的第六十七师向罗店挺进,并急调正向常熟、福山前进之第十四师,向太仓、罗店方面前进,以求会歼登陆之敌。但各部赶到战场时,日军主力已登陆成功。看到敌军增援不绝,未能将敌压迫在江中而歼灭,已失去战役初期的主动权,便建议转移阵地,逐次抵抗。9月17日,中国军队即退守北站、江湾、庙行、罗店、浏河口一线,转入防守。

1937年9月21日,中央军委会调整第三战区作战部队。陈诚率第十五、第十九两集团军组成左翼作战军。第二天,日军为确保其侧背安全,在战车、火炮掩护下,向浏罗公路猛扑。中国守军奋力抵抗,死伤惨重。

1937年10月11日,日军向蕴藻滨中央作战军发起攻击,以控制大场、南翔,切断闸北、江湾、庙行中央作战军归路。这时,中国军队的第五军,及第一七一师、一七三师、一七四师和一七六师,正陆续向上海输送。于是,陈诚对这次作战提出了三个意见:第一是以第五路军由蕴藻滨北岸,同时以两个师由蕴藻滨南岸,各以一部由南岸及罗嘉公路以北取攻势,对敌实行歼灭战。第二是以第五路军据守蕴藻滨南岸,以第十六军和第六十六军之一部,再另抽调几个师,由蕴藻滨北岸突击,将渡过蕴藻滨南岸之敌包围歼灭。第三是暂取守势,待第五路军集中后,再相机出击。经统帅部决定采用第三条。但因情况所迫,乃决定乘敌攻击疲惫之机,突予猛击,以求击破渡过蕴藻滨南岸之敌。

1937年10月25日晚,开始总攻。经过三日激战,撤至苏州河南岸到小南翔一线。

1938年1月,南京政府迁至武汉,湖北成为四川大后方的门户,陈诚任湖北省主席、武汉卫戍司令和第六战区司令长官,负责武汉防务。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抗日统一战线中,陈诚兼任武汉中央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当时周恩来为副部长。

南京失守后,国民党的军政领导机关大部分迁移武汉。这年春,成立武汉卫戍总司令部,陈诚任总司令。同时,还奉命兼任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部长、湖北省主席、航空委员会委员、中央训练委员会主任委员、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书记长、中央训练团教育长等职。国民党内部称他是“蒋介石的替身”、“第二号人物”。

武汉沦陷后,陈诚将九战区军事交由薛岳代理,自己赴渝请训。他向蒋介石报告说:“以兼职过多,不仅招致物议,抑且有误事公。请就可能,畀以专职,或可无大遗误。”当即受蒋面谕:“以办理政治部事宜为主,鄂省主席则令严立三兼代。”但实际上,仍不时奉派赴湘、粤、桂等地指挥战事。

1939年9月,日军以赣北、鄂南两路策应湘北主力军,会攻长沙。陈诚奉命和白崇禧抵湘,协助薛岳指挥作战。出发前,他曾提出长沙“守”与“不守”两条,奉批“不守”。因此,一到达渌口,就将蒋介石的旨意转告给薛岳。薛不以为然,说:“长沙不守,军人之职责何在?”虽一夜之间,九次电话命薛退出长沙,而薛不听。陈诚怕彼此争论过久有碍戎机,在向薛询问部队的情况后,乃一面与白商定,命薛岳反攻;一面将薛之决心及当时情况报告蒋介石。取得了湘北抗战的第一次胜利。

抗战期间,陈诚先后还兼珞珈山军训团教育长、航空委员会、中央训I练委员会主任委员、军委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第一团副团长、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和中央训练团教育长。在抗日作战中,所部取得上高战役、湖北战役的胜利。

1943年,陈诚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同年五月,离滇返鄂,指挥对日作战,取得鄂西大捷。1944年11月,任军政部部长。1945年1月,兼任后勤部总司令。民国三1946年6月,任国防部参谋总长兼海军总司令。

陈诚解放战争期间

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发动全面内战,陈诚跟着喊“三个月内消灭共军”,辅佐蒋调兵遣将,并先后去郑州、徐州、济南、北平、张家口及苏北等地督战,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一年之内,国民党军队即被歼灭112万人,陈受到各方责难。蒋介石被迫自己出面指挥战局,命陈诚以参谋总长兼任“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主任,去接替熊式辉主持东北战局。

1947年9月,陈诚飞抵沈阳就职。到职后声言“要消灭共匪,建设三民主义的新东北”。为此他大力扩充部队,把在东北的国民党正规部队由9个军增加到14个军,又新增了炮兵、战车、汽车等部队,想集中优势兵力与人民解放军决战。10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发动“秋季攻势”,陈诚指挥频频失误,50天内被歼六万九千余人,不得不把主力部队收缩在四平、沈阳、营口、锦州等狭小地区。

1948年1月6日,他下令新五军向沈阳集结,结果这支国民党精锐部队于7日一个晚上即被全歼,军长陈林达和师长谢代蒸、留光天均被俘。陈诚闻讯,星夜电蒋介石告急。蒋第二天亲飞沈阳,陈向蒋承认“自己指挥无方”,表示“决心同沈阳共存亡”。但眼看形势严峻,他让谭祥去南京求宋美龄,要蒋介石将他调离东北。2月5日陈诚悄然飞回南京,旋因胃疾去上海求医。4月召开的“第一届行宪国民大会”上,许多人对陈诚群起责难,“声色俱厉”,有些人要求蒋介石“杀陈诚以谢国人”。陈诚闻讯,急忙住进陆军医院。5月20日,他请辞参谋总长本兼各职。

此后,国民党统治在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打击下摇摇欲坠,蒋介石于1949年元旦被迫发出求和声明;在退居幕后之前,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兼台湾警备总司令。陈于1月5日到台湾就职,锐意经营。7月9日,陈又被委兼“东南军政长官”,名义上辖台、苏、浙、闽四省和潮、汕沿海区域。

陈诚败退台湾

退到台湾的蒋介石,更加倚重陈诚。1950年3月,陈诚任台湾国民党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院长,翌年1月兼“行政管理机构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1954年3月任“副领导人”,1957年10月任国民党“副总裁”。1963年12月辞去“行政管理机构”院长兼职,专任“副领导人”、“副总裁”。陈诚在台湾期间,注意吸取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教训,努力缓和与当地农民之间的矛盾,推行“三七五减租”和以工商企业股向地主赎买土地的办法进行“土地改革”。他还主持兴建了石门水库。

1965年3月5日,陈诚因肝癌在台北逝世。

陈诚去世后,蒋介石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并亲自到灵前献花圈,并指令张群、何应钦等元老和“五大院院长”诸位大员组成治丧委员会,按国民党最高级的级别发丧。按他生前的意愿,以家乡传统的仪式,安葬在台北县泰山乡同荣村。

陈诚人物轶事

蒋系人马

陈诚接到台湾省主席任命的几天之后(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布了求和的文告,宣布下野。陈诚之所以会去台湾,是源于蒋介石的安排,蒋介石在最关键的时刻把开辟最后退路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陈诚。

蒋介石提拔人的时候有三条不成文的规定:一是重用黄埔系出身的军人,因为蒋是靠黄埔系起家的;二是重用同乡;三是重用对蒋介石个人十分忠诚的人。陈诚是三者兼备。此外,他还是蒋介石的干女婿。

每次陈诚与蒋介石意见相左,只要蒋介石作了决定,陈诚总是默默执行。此外,陈诚还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他能够代蒋受过。因为这一点,他深得蒋介石的赏识。抗战胜利之后,陈诚成为一级上将,在黄埔系中,地位仅次于蒋介石。

捐赠事迹

在1931至1941年(民国二十年至三十年)间,每年乐助1400银元为给学校开支费,直接资助到解放前夕。并赠送石门中学的图书:《古今图书集成》1627册,全国省县志3234册,《四部丛刊》、《万有文库》各一套。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支持刘耀东编造《栝苍丛书》九十卷,由陈诚资助付梓完成。

陈诚社会评价

周恩来:“陈辞修是爱国的人,他坚决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可惜他身体不好……他临终时留有遗嘱。台湾当局要修改发表,他夫人反对,说要动就不发表,要发表必须原文。”。(周恩来评

是少数不要钱肯苦干将领,应多亲近。(戴笠

陈诚补充介绍

  陈诚

  明代官吏、旅行家。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位吉安市东北)人。字子实。太祖朱元璋洪武间进士,授行人。尝出使安南(今越南),令其还所侵之地思明(今厦门市)。1414年(成祖朱棣永乐十二年)以吏部员外郎同中官李达、户部主事李暹出使哈里(今阿富汗、赫拉特)。十四年再次出使遍历哈里赛马尔堪(今苏联乌兹别克、撒马尔罕)等中亚十七国,他在旅途中曾注意观察了沿途各国山川、村镇、城廓、房舍、各族人物衣着、风俗习惯、物产以及花草树木等景物。他回国后,著有《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陈竹山文集》等。

  “陈诚”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