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名人周怀民介绍
周怀民(1906--1996),现代美术家,无锡钱桥人。自小喜爱书画。因家境贫寒,19岁离乡谋生。业余时间自学绘画,逢假日常去故宫观赏和临摹古画,尤爱临摹清代“四王”真迹,同时阅读、钻研绘画理论,向知名画家请教技艺。26岁时临摹的沈子居巨画《桃源图》,以假乱真的地步,京华艺术专科学校校长特聘他去教授国画。应徐悲鸿之聘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执教。他描绘的太湖山水画中,常毕现芦苇、芦塘的质感、气势和神韵,被人们誉为“周芦塘”。代表作品《山水》《芦塘》《葡萄》等。出版《周怀民画辑》《周怀民藏画集》等。
周怀民生平经历
少年的周怀民就以擅画佛像而著称乡里,他早年毕业于无锡吴桥旁的一所技工专科学校,学的专业是“土木建筑”,这时的周怀民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因为姐姐的公公在北平电报局当干部,所以周怀民19岁就离开家乡到北平新街口电报局当了一名小职员。其业余时间坚持自学绘画,逢假日则化一个大洋买张门票去故宫观赏和临摹古画,往往要到掌灯时分才出来,以致后来连故宫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一个大洋在当时可以买半袋面粉。周怀民节衣缩食,潜心艺术,他一有空就往故宫、荣宝斋和琉璃厂跑。他尤爱临摹清代“四王”画迹,同时阅读、钻研绘画理论,向著名画家请教技艺。久而久之,
他练就了一支风骨遒劲、浑厚苍茫的画笔和一双辨别真伪,深邃锐利的鉴画火眼金睛。1926年(20岁)有了绘画基础的他进入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师事吴镜汀学习山水,后任该会讲师、评议。水滴石穿,天道酬勤,六七年的刻苦钻研,其国画已可登堂入室。26岁时临摹的一幅四丈多长的沈子居巨画《桃源图》,已达乱真地步,北平的一些画家见了都交相称赞。京华艺专校长特聘他去该校教授国画,后来又任该校教务长,这时他与黄宾虹、张大千、齐白石等著名画家有了交往。1934年被徐悲鸿聘为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山水画兼职教授。周怀民进京后吴镜汀对其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吴镜汀只比周怀民大三岁。吴镜汀(1904―1972),名熙曾,号镜湖,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北京。17岁加入中国画学研究会,得金城、陈师曾指授,进而涉猎宋、元、明、清各家,50年代后致力于推陈出新。早年曾在京华美专、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后曾任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常务委员、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吴镜汀擅长山水,取法传统,功力深厚,注重写生,其所作笔墨苍润,意境高深,气韵秀美。他深明“得之于心,以心状物”的中国艺术精神所在,强调“格体精微,下笔无妄”。周怀民早年山水用笔精到,坚持写生,主要是受其影响。
辛亥革命以后,随着政体的改变,文化重心开始北移,文化的价值形态也发生重大的变化,北京地区的绘画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在官方的倡导下,美术研究的风气大开。1919年由金城、周养庵、陈师曾等人发起成立“中国画学研究会”,时任民国政府总统徐世昌是画会的支持者。
他批准将日本退还的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作为中国画学研究会专用经费。两年后,会员已达200多人。并编印《艺林旬刊》、《艺林月刊》,多次举办展览。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给年轻的周怀民提供了广泛学习的平台。30年代,北平的文运日倡,不仅绘画的发展日渐辉煌,而且在艺术面貌上进入了“京味”最浓厚的时期。周怀民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自己的绘画面貌的,后来逐渐成了“京派”画家的代表。周怀民的成功与其超人的悟性和少有的勤勉是分不开的。在30年代出版的《周怀民山水画集》上,黄宾虹题其画册云:“怀民先生天资聪颖,学力研深。此册秀逸华滋,洵称杰构”。同乡王昆仑赞周怀民作画“心随画笔到江南”。
抗日战争期间,周怀民回到了无锡,租住在西门的一个破落的叫“大悲庵”的庙里,与居住在四郎君庙巷的荣德生寓所相距不远。这时候他主要是粥画为生,也帮人鉴定古书画。初回无锡,周怀民生活较为困难,据说有一次外出写生竟饿昏在太湖边上,荣德生先生知道这事后特意差人去其住所送去了一石大米。在无锡的几年(后来在48—51年又居住在无锡),荣德生在经济上给予了较大的帮助,同时荣德生与周怀民也成为了好朋友,荣德生不仅邀请周怀民到梅园写生,为梅园补壁,还出资为其办画展。战乱的年代,生活虽然清苦,但这时期大量的写生却为周怀民艺术的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周怀民曾深研马远的画水法,早年他生活在太湖之滨,湖水涟漪,朝夕相亲,忘不了故乡的太湖山水(改革开放后,每次回家乡都喜欢住在太湖边),在他的山水中常常可以看到太湖中常见的“芦荡”,这也形成了其独有的山水面貌。1947年,他在无锡城中公园同庚厅举办画展,一幅幅画面上的芦苇随风摇曳,渔人驾舟捕鱼,一派江南水乡风光…… ,所以他后来竟有了“周芦塘”之雅称。
解放前周先生曾先后在北平、天津、上海、广州、青岛、徐州、无锡、南京等地举行个人画展17次。五十年代,又在京、津、沪、穗等地举行10余次个人山水画展。
改革开放后,周怀民年事已高,但还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和文化交流,这使得他忙得不亦乐乎。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残疾人基金会在香港举办筹款画展。期间,周怀民的一幅葡萄竟被竞价高达一百万元,由于两位港商争夺此画又互不相让,残联主席邓朴方只得央求周怀民再画一幅。周怀民二话不说,立即提笔又画了一幅,至此,周怀民的两幅画就为残联募得了两百万港币。
1991年,周怀民在妻弟;旅美定居於丹佛市之台湾音乐教育家、台湾低音提琴之父计大伟教授一番努力下,促成应美国丹佛大学、纽约东方画廊等单位的邀请开始访美之旅,并在美国举办了多次画展,在外甥女丹佛大学杰出校友计安琪推荐下,还荣任美国丹佛大学的荣誉教授,成为推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据庄栩先生提供给我的资料看,当时有几十家报纸报道了周先生访美和展览的情况,媒体盛赞周怀民为“国宝级画家”、“无私的中国人”、“真正伟大的公民”。
1992年周怀民应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又赴日举办画展,以纪念中日邦交20周年。周老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还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监察委员、北京政协委员、中山书画社副社长等职。一生共在国内国外举办过35次画展。
周怀民去世后,前去吊唁的有千余人,乔石、荣毅仁、钱其琛、王兆国等都送去了花圈。周老曾遗言,要把他葬在家乡的太湖之畔。按照其遗愿,他的骨灰被安葬在无锡马山华侨公墓,背靠灵山,面朝太湖,其墓上方是荣智健为其家人修建的墓。其生前是荣家的座上客,死后还是和荣家毗邻而居。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里则存放着周先生的部分遗物,在公墓名人墙上镌刻着先生的名字。(参考文章:双良《著名画家周怀民生平及其故居》、周国晴《怀念父亲周怀民》、顾一群《芦塘葡萄周怀民》、庄亦正《我的舅公周怀民》等。)
周怀民简介
周怀民(1907-1996)曾用名周仁,一九〇七年生,1996年逝世。江苏无锡人。擅国画。1926年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师事吴镜汀,後留任该会教授 1934年起,相继在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和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任教 1956年参加文联西北参观访问团,后多次到各名山大川写生 1958年被聘为江苏省美术馆宋元明清画展鉴别艺术顾问,苏南文管会鉴定委员北京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2年在北平中国画研究会和湖社学山水画。曾任北平中国画研究会讲师,京华美专教授、教务长,北平国立艺专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监察委员、中山书画社社长,苏南文管会鉴定委员,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作品有《山水》 《芦塘》《葡萄》等。出版有《周怀民画辑》《周怀民藏画集》等。?
周怀民个人评价
无锡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书画艺术领域中,历来人材辈出,各领风骚,其中不乏志向高远、才情超凡的画家,周怀民就是其中之一。
周怀民作为无锡乡贤画家,又是民国“京派”画家代表,还是著名的收藏家和鉴定家,其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较大。先生生前生活简朴,为人谦和,淡泊名利,乐善好施。
周怀民补充介绍
周怀民 (19077—1996824) 原名周仁,江苏无锡人。擅长中国画、古画鉴定。1962年在北平中国画研究会和湖社学山水画。曾任北平中国画研究会讲师,京华美专教授、教务长,北平国立艺专教授。1949年后历任苏南文管会鉴定委员,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作品有《山水》、《芦塘》、《葡萄》等。出版有《周怀民画辑》、《周怀民藏画集》等。
“周怀民”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