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徐州市名人>丰县名人

张陵

暂无张陵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丰名人张陵介绍

道教创始人

张道陵(34—156),一名张陵。东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本太学生,博通五经。曾任江州令。顺帝时入鹄鸣山(一作鹤鸣山,在今四川大邑境内)修道。著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谓逢“天人”,授以正一明威之道,创立道派。受道者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自号“天师”(一说系道徒对他的尊称),亦称“天师道”。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教人思过,从者户至数万。建二十四治,立祭酒分领其户。“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后裔继承道法,世居龙虎山,称“张天师”。

张道陵人物生平

张道陵,沛同丰(今江苏丰县)人,传为张良后裔。因是东汉道教——“五斗米道”(即“正一盟威道”,简称“正一道”)创始人,所以他被道教徒尊奉为“张天师”。

年轻时喜爱阅读河图、洛书、谶纬、天文、地理一类图书。他曾经入太学学习,通达《五经》,义好“黄老之学”。永元十年(98),乘舟游江西鄱阳湖,然后登上云锦山。相传黄帝在云锦山上授予他“九鼎丹法”。从此,他开始修炼外丹黄白术,三年之后炼成了“龙虎大丹”,云锦山也因此显现出龙虎之形,依此改名为龙虎山。

汉明帝时,张道陵曾经担任巴郡江州(今四川重庆)令,后来隐居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修炼长生之道。东汉顺帝时,修道于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撰写《道书》21篇,创立了五斗米道,以《老子五千言》《太平洞极经》为经典,奉老子为教祖并尊称太上老君,还以鹤鸣山为中心设立了二十四治,各治内部设立有名为“祭酒”的道官用来统治道教信徒。后来为了与二十八宿相配,便增加为二十八治,渐渐形成了正一道的基层组织结构。在道教治理方面,高举“廉耻”大旗,依此教导信徒。

南朝的道士都尊称他为“正一真人三天法师”。他曾经被唐玄宗加封为“太师”,唐中和四年( 8811)僖宗加封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熙宁年间(1068-1077)神宗加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加封为“真君”,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加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等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加封为“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

张道陵相关传说

传说东汉顺帝年间某夜,太上老君降临在张道陵住的地方,授给他雌雄剑和许多符箓,要他诛灭横行蜀地(今四川)的六大魔王、八大鬼帅。张道陵精修千日,练成了种种降魔的法术。不久八部鬼帅各领鬼兵共亿万数危害人间,他们带来各种瘟疫疾病、残害众生。张道陵在青城山上设下道坛,鸣钟扣磬,呼风唤雨,指挥神兵和这些恶鬼大战。他站立在琉璃座上,任何刀箭一接近他就立刻变成了莲花。鬼众又放火来烧,张道陵用手一指,火焰又烧了回去。鬼帅一怒又招来千军万马重重包围,不料张道陵用丹笔一画,所有鬼兵和八大鬼士都纷纷叩头求饶。但是他们口服心不服,回去后又请来六大魔王,率领鬼兵百万围攻青城山。张道陵神闲气定,不为所动,只用丹笔轻轻一画,所有的鬼都死光了,只剩下六大魔王倒在地上爬不起来,只好叩头求饶。张道陵再用大笔一挥,一座山被分成两半把六个魔王困在里面,动弹不得,于是魔王只得答应永世不再为害人间。

张道陵天师传承

张道陵为天师派第一代天师,所以在道教中被尊为祖天师。天师职位的继承采用世袭嗣教制度,祖天师化去后,由儿子张衡接任,史称嗣天师。张衡化去后,又由子张鲁接任,是为系天师。到了第四代孙张盛时,回归迁居江西鹰潭龙虎山,子孙世传其业,一般称第几代天师,统称张天师。

张陵补充介绍

  张陵

  (公元34-156年),字辅汉,又名张道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汉文成侯张良九世孙。7岁开始读《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及天文、地理之类的书,继入太学。永平二年(公元59年)任巴郡江州(今重庆市)县令。汉明帝中后期,弃官入洛阳北邙山研习“黄老之道”。汉章帝、和帝诏征皆不就。30岁与弟子王长入江西贵溪云锦山(今龙虎山)研究丹术及民间宗教。汉顺帝(126-144年)时,入蜀郡临邛县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修道。永和六年(141年)作道书24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派,建二十四治,立祭酒以领道民,尊老子为教祖,以“道”为最高信仰。汉安二年(143年)七月,领弟子王长到四川青城山,以德教化,以民兴利,建立道教集团。凡入道者纳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永寿元年(748年)载册赠“太师”。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封为“三天扶教太法师”。宋理宗加封“正一静应显佑真君”。道教尊为张天师、祖天师。

  “张陵”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