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名人曾虚白介绍
曾虚白(1895年4月19日-1994年1月5日),国民政府政要、报业家。原名曾焘,字煦白。江苏常熟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赴长沙湘雅医学院(现中南大学)、雅礼大学任教授。后任金陵女子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等职。1994年1月5日在台北病逝。
曾虚白生平文件
曾虚白(1895~1994),江苏常熟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曾任金陵女子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军事委员会第五部国际宣传处”处长兼“中央政治学院”新闻学院院长,“行政院新闻局”副局长,中国广播公司副总经理等职。曾创办《大晚报》,为骨干人物。
1927年11月,在上海创《真美善》杂志。《真美善》是32开本,由真美善书店编辑发行,曾朴、曾虚白父子主编。第1至12期为半月刊。第2至6卷各出6期,第7卷出3期,均为月刊。接着又出季刊2期,共出版48期。1931年1月停刊。《真美善》以创作为主。主要刊登曾朴、曾虚白父子的小说和翻译作品。曾连载发表曾朴的长篇小说《孽海花》、《鲁男子》及所译雨果、左拉、莫里哀等人的作品。1928年,他协助董显光办《庸报》,从购置机器到编采作业都参与,也因此引发他对新闻事业的兴趣。淞沪战争爆发时,三十八岁的 曾虚白创办了上海第一份晚报--《大晚报》。由于对战事报导详实迅速,评论国家命运慷慨激昂,使对战事非常关心的民众争相购阅,只发行一周,销售就高达八万份。
这在当时上海新闻界来说是创纪录的。其间,他不像上海的“大老板”,住大洋房、坐大轿车,还是坐包车、住弄堂。“大晚报”最盛时期的曾虚白,对蒋委员长剿匪而不抗日的作法相当不满,因此经常为文抨击。
抗战展开,他就毅然放弃“大晚报”的事业,追随时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副部长的董显光,出任国际宣传处处长,以其宣传特长扭转国际对我抗日的误解,转而支持我国,因此赢得了“爱国报人”的雅号。他的学生、知名女作家徐钟佩说:他的精神就是当时中国人的精神,也就是抗战精神。来台后,他曾任“中央通讯社”社长、中广副总经理,还在中广自制、自播“谈天下事”节目。曾虚白剖析天下局势鞭辟入里,现在四、五十岁的人都曾受其影响。
1954年,政大在台开校,他虽然身兼国民党改造委员会委员、“中央社”社长、文工会主任三职,公务繁忙,但感于新闻教育的重要,还是接下政大新闻研究所所长的重任。当时,他向设在台湾的美国“亚洲基金会”陈述新闻教育的重要,请基金会帮忙聘请国外知名的新闻学教授,因此在他任内,一共邀请到了五位美国教授及两位日本教授。一头白发,记忆一点也不含糊的曾虚白一边回忆创所时的艰辛,一边欣慰的说:“我对新闻系的中外文化交流有如此贡献,自己觉得很高兴。”他对新闻教育的远见与贡献,更可从他奔走筹建东亚第一个新闻馆看出。“我认为新闻记者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才能适时掌握信息,因此我争取设立新闻馆来储存资料。”四十多年前,曾虚白即为新闻馆订下未来努力目标:“树立远东新闻学研究中心,进而促成全世界新闻学研究的交流”。1962年,曾虚白感于国内一直没有一部完整的中国新闻史,于是着手编纂。但由于许多资料遗落在大陆,即使在台湾也是散落各处,因此刚开始编史时,实在是困难重重。但他并不放弃,又向亚洲基金会申请资金支持,再邀集新闻界人才共襄盛举,费时五年终于编成。至今,这部巨著已成全台湾传播科系学生必读的“圣经”。
不论是中国的现代新闻事业或新闻教育,曾虚白不但亲自走过,而且还是开路先锋。著有《民意原理》、《工业民主制度之理论与实施》、《中国新闻史》等。已近百岁高寿的曾虚白,他身上插着导尿管、手扶钢架才能行动,却仍精神矍铄,以铿锵有力的语调阐述新闻理念时,近一世纪来中国报人不畏逆势、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操,一生可说是一部活生生的近代中国新闻史。从北伐那年开始,投身于中国的新闻事业和新闻教育中,这个中国报业的先锋,直到今天,仍坚信: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就是张季鸾主持《大公报》时所展现的“四不”精神--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曾虚白补充介绍
曾虚白(1895~1994),江苏常熟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曾任金陵女子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军事委员会第五部国际宣传处”处长兼“中央政治学院”新闻学院院长,“行政院新闻局”副局长,中国广播公司副总经理等职。曾创办《大晚报》,为骨干人物。
1927年11月,在上海创《真美善》杂志。《真美善》是32开本,由真美善书店发行,曾朴、曾虚白父子主编。第1至12期为半月刊。第2至6卷各出6期,第7卷出3期,均为月刊。接着又出季刊2期,共出版48期。1931年1月停刊。《真美善》以创作为主。主要刊登曾朴、曾虚白父子的小说和翻译作品。曾连载发表曾朴的长篇小说《孽海花》、《鲁男子》及所译雨果、左拉、莫里哀等人的作品。1928年,他协助董显光办《庸报》,从购置机器到编采作业都参与,也因此引发他对新闻事业的兴趣。淞沪战争爆发时,三十八岁的曾虚白创办了上海第一份晚报--《大晚报》。由于对战事报导详实迅速,评论国家命运慷慨激昂,使对战事非常关心的民众争相购阅,只发行一周,销售就高达八万份。
这在当时上海新闻界来说是创纪录的。其间,他不像上海的“大老板”,住大洋房、坐大轿车,还是坐包车、住弄堂。“大晚报”最盛时期的曾虚白,对蒋委员长剿匪而不抗日的作法相当不满,因此经常为文抨击。
抗战展开,他就毅然放弃“大晚报”的事业,追随时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副部长的董显光,出任国际宣传处处长,以其宣传特长扭转国际对我抗日的误解,转而支持我国,因此赢得了“爱国报人”的雅号。他的学生、知名女作家徐钟佩说:他的精神就是当时中国人的精神,也就是抗战精神。来台后,他曾任“中央通讯社”社长、中广副总经理,还在中广自制、自播“谈天下事”节目。曾虚白剖析天下局势鞭辟入里,现在四、五十岁的人都曾受其影响。
1954年,政大在台开校,他虽然身兼国民党改造委员会委员、“中央社”社长、文工会主任三职,公务繁忙,但感于新闻教育的重要,还是接下政大新闻研究所所长的重任。当时,他向设在台湾的美国“亚洲基金会”陈述新闻教育的重要,请基金会帮忙聘请国外知名的新闻学教授,因此在他任内,一共邀请到了五位美国教授及两位日本教授。一头白发,记忆一点也不含糊的曾虚白一边回忆创所时的艰辛,一边欣慰的说:“我对新闻系的中外文化交流有如此贡献,自己觉得很高兴。”他对新闻教育的远见与贡献,更可从他奔走筹建东亚第一个新闻馆看出。“我认为新闻记者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才能适时掌握信息,因此我争取设立新闻馆来储存资料。”四十多年前,曾虚白即为新闻馆订下未来努力目标:“树立远东新闻学研究中心,进而促成全世界新闻学研究的交流”。1962年,曾虚白感于国内一直没有一部完整的中国新闻史,于是着手编纂。但由于许多资料遗落在大陆,即使在台湾也是散落各处,因此刚开始编史时,实在是困难重重。但他并不放弃,又向亚洲基金会申请资金支持,再邀集新闻界人才共襄盛举,费时五年终于编成。至今,这部巨著已成全台湾传播科系学生必读的“圣经”。
不论是中国的现代新闻事业或新闻教育,曾虚白不但亲自走过,而且还是开路先锋。著有《民意原理》、《工业民主制度之理论与实施》、《中国新闻史》等。已近百岁高寿的曾虚白,他身上插着导尿管、手扶钢架才能行动,却仍精神矍铄,以铿锵有力的语调阐述新闻理念时,近一世纪来中国报人不畏逆势、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操,一生可说是一部活生生的近代中国新闻史。从北伐那年开始,投身于中国的新闻事业和新闻教育中,这个中国报业的先锋,直到今天,仍坚信: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就是张季鸾主持《大公报》时所展现的“四不”精神--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曾虚白”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