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扬州市名人>广陵区名人

余友泰

余友泰人物照片

广陵名人余友泰介绍

农机专家,农学家

余友泰,农业机械专家。江苏扬州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艺系。1947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曾任上海机械农垦处技术专员。建国后,历任东北农学院教授、教务长、副院长、院长,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主席,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十年代中期进行土壤与钢铁、木板摩擦系数的测定研究。1959年主持设计出通用耕作机,获全国农具展览会设计奖。

余友泰人物生平

1949年5月上海解放

受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副部长兼沈阳农学院院长张克威之邀,33岁的余友泰于1950年2月来到沈阳塔湾,任沈阳农学院农业工程系(后改为农机系)教授、系主任。1956年他受高教部委托,编写了我国第一本高校通用的农业机械化教材,在学习、引用苏联农机设计理论和方法方面起了带头作用。同年,余友泰在哈尔滨市作为首批高级知识分子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且担任东北农学院教务长,参加黑龙江省组织中苏友好代表团去阿穆尔州进行友好访问,考察该州农业与农业机械化情况。1958年,他主持建立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并且兼任两年副所长,研制出通用垅作机,获全国农具展览会设计奖,为该所以后研制多功能系列垅作配套机械开个好头。1960年,省委决定创办黑龙江农业机械化学院,调余友泰任副院长,全面主持工作。这段时间,他一面承担繁重的行政工作,一面又在教学上狠抓教学质量与教材建设。他提出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要针对农机化和农业机械专业的特点,逐步建立专业体系,力求改变简单搬用名牌工科院校教材的做法,显然,这是一个正确方向。

1964年,余友泰被调回东北农学院任副院长

从国外到国内,由南方到北方,地域的迁改并未影响他立志农业机械化的雄心壮志,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为中国农业机械化道路的早日实现进行大胆的探索与不止息的执着追求。 在这段时间内,他针对东北垅作的特点,组织一个科研小组,着重研究东北垅作与原有畜力耕作机具的特点,探讨建立垅作耕作机械系统和工作部件设计方法。这是他在省农机化所主持研制“通用垅作机”思路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50年代中期,东北大量引进苏联大中型平作机械,引起了农业学术界的“垅作平作之争”。通过实地研究和理论分析,余友泰提出继承垅作的优良传统,吸收平作深耕的优点,以垅作为主,垅平结合的技术方针,并在《中国农业机械学报》上,连续发表3篇关于垅作耕作机械系统的论文,主张平翻、垅耕、深松三者相结合的土壤耕作体系,并采用积木方式设计悬挂多功能垅作耕作机械设想和示意图,为以后全省推广深松耕法和垅作机械设计指出了方向。他还对传统垅作两个基本工作部件三角犁铧和耘耙芯子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出设计参数和方法均为制造部门采用。他还倡议开展土壤耕作力学理论研究,先后建立大小两个试验土槽。 “文革”期间,余友泰被打成“黑帮”,接受批斗,到农村插队落户三年。这些折磨丝毫没有动摇他为农业机械化尽力的心愿。在汤原县香兰农场隔离劳动的日子里,他亲自体会到趟着冰冷的水在稻田干活的艰苦,因而反复思考采用珩架方式进行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方案,他的设想和后来80年代日本研究的方架轨道式自动犁的框架相接近。在巴彦县建华大队插队时,其设计改良耘耙和玉米点播器,并去哈尔滨农机厂参加了两个多月制造和装配,漆成红色,投入生产队实际使用,十分受农民欢迎,人们亲切地称之为老余头的红耘耙。

1972年,余友泰调回东北农学院

不久应中央农机部的邀请,去北京担任《机械工程手册》农机篇主编工作。为此,他在北京住了3年,先后去冀、辽、沪、苏、浙、赣等七、八个省市,召开编写人会议,提出编写要求,并亲自审定修改,力求把建国以来我国各地农机科技工作者在原理和设计制造方面的主要经验准确无误地反映出来。这本手册体现了他近30年来从事农机教育和研究工作的技术总结,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1978年,他调任黑龙江省科协专职副主席

并以特邀代表身份参加全国科学大会。会后,他作为代表团成员去意、法、英、丹、美等5国考察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回国后,他发表了《欧美五国农业现代化考察报告》一文,针对当时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搞大农业、抓科学种田、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农民素质、改进农机产品质量等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利用在北京参加全国农业区划会议的机会,与有关专家一道,共同为中国农学会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材料,印发各地讨论参考。在他的倡导下,黑龙江省科协召开了省农业现代化学术讨论会。接着,1979年中国农学会在哈市召开了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学术讨论会,余友泰在会上宣读了《试论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问题》的论文。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鼓舞下,余友泰不遗余力地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而奔波着。

调回余友泰担任东北农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1979年,黑龙江省决定在哈尔滨恢复和重建东北农学院,并调回余友泰担任东北农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全面主持校内工作。当时东北农学院几经搬迁,原有的校舍被外单位占用收不回来。其到任后先刹住教师请调风,积极争取省委和农业部支持,在香坊区加速新校舍建设,亲自起草东北农学院10年发展规划、强调要跳出50年代建校初期着重办农学和畜牧兽医和农机三大系的框框按照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办成一个多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推广三结合的综合性的高等农业院校。他把园艺和兽医专业独立建系;对几经折腾被削弱了的农业经济系和土地规划、农田水利专业,给予了特别的照顾与支持;他亲自带队把几个工科性质的专业合并成立农业工程系,并新建了大豆、动物营养和农业机械化3个研究室;他还带头学习系统工程,在院、系不同范围内做学术报告,讲解系统工程在组织管理学科及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强化教师队伍素质,他从农工、农学、畜牧等不同专业抽调10多名中青年教师,参加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农业系统工程培训班进行学习。此外,百忙中他还抽出时间,亲自参加并主持了在海伦县保卫村进行的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以农牧生产技术规范化为中心的综合试验研究,其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余友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长

1983年,余友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农机农经组组长,是农业机械化学科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那时他已66岁,退出院长岗位,集中精力培养研究生、搞科研、著书立说。他治学严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发现学科发展中的生长点、抓主要矛盾。工作中,他对同志们从严要求,铁面无私;生活中,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老中青几代人亲密无间,形成了优秀的集体。他先后培养了一批硕士和博士,东北农学院原有农机化和农业机械两个博士点,到90年代初已发展到拥有机械化农业生产系统、田间作业机械、收获后加工技术、饲料加工与装备、农机维修工程和农业物料力学等6个研究方向的学科点。1990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勿庸置疑,余友泰在这里起到了学科带头人的重要作用。 1986年以来余友泰连续发表关于农业机械发展规律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学术论文多篇,多次获得中国农机学会和省农机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与二等奖。其在1982年提出要用现代农业生物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武装农业,要提高农业干部和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的“三武装一提高”政策;1987年他进一步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是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搞好 “两个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生产)和3个科技体系(农业生物、工程、管理)的建立的观点。1987年他按照这一思路主持国营852农场的现代化建设规划(1988—2000年),经农场总局评审,认为该规划“全面、系统、科学、可行”,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科技兴省的四大方面

1989年在省领导酝酿搞“科技兴省”时,他以省科协主席身份积极组织讨论,并向省长书面提出“科技兴省的四大方面”的建议,即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技进步、科技教育,被领导采纳。1991年他为黑龙江省“面向21世纪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研讨班、“90年代农业现代化发展”学术讨论会以及中国农业工程学会1991年学术年会撰写了《建立高产、高效、持续的农业模式(YESA),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学术论文。他在文中提出:要用这一目标模式,代替习惯上用的措施模式,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总体方向,显示出中国农业的特色。为此,他专门编写了研究大纲,并积极组织中青年专家,按此设想在农场、农村进行综合试验和推广应用。由此看出,在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这条曲折道路上,余友泰是始终站在现代化“阵地”前沿的,他为此付出了超乎常人的艰辛和努力,“农业现代化拓荒领头人”的称谓对他来讲当之无愧。

在半个世纪的治学生涯中,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余友泰身上总是闪烁着一股热情、一种精神,那就是为中国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不懈拼搏的精神,就像他对他的学生和助手经常讲的:“我们治学和工作,都要有一个为国家经济建设添砖加瓦的明确目标,脚踏实地,锲而不舍,一步一总结,一步一个脚印,就会为祖国做出贡献,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那么我们的一生也就不算虚度了”。他做到了这一点,也为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树立了一个朴实无华的榜样。

余友泰个人履历

余友泰,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 头桥镇南华村田家庄人。中国著名农机专家,农学家、农业工程学家、教育家,是中国农业机械化学科和事业有杰贡献的带头人。4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东北农业机械化科研教育事业,在培养农业工程和农业机械化方面的高级科技人才,建立垅作条件下的耕作机器系统,探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和途径,以及系统科学在农业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拓工作。

余友泰人物经历

出生头桥

头桥乡贤余友泰先生,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6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头桥乡安阜洲益国洲田家庄(原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 南华村,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南华村田家庄)。余友泰先生的老家头桥乡境,于明代中叶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即为江都(今扬州)辖区,头桥镇的前身是明代江洲古镇“吴家桥”(遗址在今扬州头桥镇南华村大三圩,又名韦三圩一带),这座由古头桥吴氏望族聚族而居的“江洲第一大镇”,于清乾隆四十八年坍入江水,致使集镇两度搬迁,始定今址,并根据清代古桥“江洲头桥”(遗址在今扬州头桥镇头桥村)更名为“头桥镇”至今。

余友泰先生故乡扬州头桥镇原属江都,后属邗江,现属广陵。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史上原名“江都县头桥乡”,头桥乡境在明、清、民国时均为扬州(古称维扬、江都、邗)的行政辖区,余先生的祖居地所在沙洲,在明、清时代史称“维扬安阜洲”、“江都县安阜洲”,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洲为乡,始有“民国江都县头桥乡”的称谓出现,1956年,根据“苏民辛字第27697号”文和国务院“第25次会议”同意,析原“江都县”之一部为“邗江县”,头桥随属。“邗江县”的县名由时任国务院内政部长的谢觉哉查考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史料后确定并沿用至今。2000年,根据“国函(2000)130号”文,撤销原“邗江县”,批准设立“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随属。2011年,经国务院、江苏省批准,扬州市区行政区划再度调整,析原邗江区之一部入广陵区,头桥再次随属至今。故而,余友泰先生的故乡“头桥镇”在民国时属当时“江都县”(“民国江都县”即今“扬州市”,“民国江都县”的县城位于今扬州市中心的“广陵区”一带),便是这个原因。

旧时头桥镇是长江下游靠北岸的一个沙洲,洲上人烟稠密,人均耕地仅0.3亩左右。同当地大多居民一样,余友泰的家庭主要靠长辈在外谋生就业,从小康走向没落的状态。他幼年丧母,由继母和祖母抚养成人。

学习经历

1924-1930年,余友泰先生在当地由吴大观的舅舅王鉴人创办的今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中心小学读书,据《头桥镇志》记载,余友泰先生(头桥镇南华村田家庄人)与同为头桥乡贤的吴大观先生(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头桥镇头桥村九字圩人,本名吴蔚升),系小学同学与幼时好友,乡境史载,余友泰与吴大观这两位昔日头桥小学与扬州中学时的校友,在哈尔滨聚会时“···叙谈舒畅,怀念家乡···”。

余友泰课余也干些零星农活,幼年的农村生活使他熟悉农事,也体验到种地弯腰曲背、肩挑手提之苦,加上沙洲四面环水,排灌不及时往往成灾,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潜育着摆脱艰苦劳作、改变农业环境的心愿。

小学毕业后,考入(附近颇负盛名的)省立扬州中学,因成绩优异免试升人高中。当时扬州中学新建的礼堂题名“树人堂”,教学楼前“读书救国”的醒目标语,和老师们在德育和智育方面的谆谆教导,使他逐渐自觉地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想报国、救国,就必须刻苦读书,掌握知识;对人处事要“言必信,行必果”,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高中毕业后,他同时考取了浙江大学化工系、中央大学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基于他务农的倾向,和家庭经济情况的考虑,决定去中央大学农学院。这是余友泰以“读书救国”具体到“农业救国”迈出的重要一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校去重庆。1940年毕业,以《棉花纤维遗传性状研究》的论文获农学士学位,留校任农艺系金善宝老师的助教。担任作物学、麦作学的实验指导,不久就主讲经济作物学,主持烟草品种培育、栽培和烘烤的试验研究,先后发表了几篇这方面的论文,编译出版农专教材《作物学概论》,1943年兼任四川教育学院农艺系讲师。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余友泰在农业生物科学方面掌握了比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1945年他考取公费农具研究生,去美国中西部的依阿华州立大学,受业于农业工程系主任、被誉为“美国农业工程之父”的戴维生教授,踏上了他研究农业机械化的征程。首先他在附近一个家庭农场进行了两个多月生产劳动,学会了拖拉机和主要农业机械的操作技能,然后投入紧张的补读工科课程和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1947年完成题为《设计和制造一种适合中国农业的小型拖拉机》的论文,获得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又去美国南部考察水稻、棉花、烟草等作物的机械化情况,并在美国《农业工程》杂志中发表题为《中国农业及其机械化》一文,这是余友泰从研究农业生物科学转向农业机械化之后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文中在分析中国农业生产的综合情况后,提出中国农田地块和经营规模太小,是发展机械化的最大障碍,要采取措施促使土地集中,同时要发展乡村工业,引导农业劳动力从种植业向外转移,并积累机械化资金,富有预见性地指出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关键问题。

农业报国

乡贤余友泰先生拒绝了美国著名的勃兰纳特手扶拖拉机公司的高薪礼聘,怀着发展祖国农机化事业与“农业救国”的雄心壮志,于1948年5月回到祖国的怀抱,担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事业委员会上海机械农垦处技术专员,并兼任南通农学院农具学教授。

当时抗战胜利已经是第3年,南京国民政府不顾人民死活,发起向中国共产党在敌人后方建立起来的解放区全面进攻,在他的统治区内,横征暴敛,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根本就谈不上改变农业生产面貌的“宏图大业”。余友泰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想靠机械农垦处这点施舍得来的战后救济物资来启动是根本不可能。东北解放区地块大、人也少,是推行农业机械化理想地方,所以萌生离开江南到东北去,投身于农业机械化建设急切心愿。

名垂故乡

余友泰先生生前非常关心乡里感恩故土,对故乡头桥镇的农业 现代化与家乡建设贡献卓著,故而,他在头桥乡境极有口碑,知名度与美誉度也非常高,故乡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头桥历史上的重要乡贤,在位于头桥镇红平村的“头桥市民广场”之上,专门设立了“中国著名农机专家-------余友泰”生平事迹宣传牌,并与另外三位著名头桥乡贤:“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名律师--------鄂森”的宣传牌一道,永久树立在故乡的土地上,从此名垂乡境,万古流芳。

余友泰个人成就

培养骨干人才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军管会接受了机械农垦处改组为农业工程队,余友泰任研究组组长,开展当时拥有的小型汽油施拉机改烧酒精的试验,创办拖拉机手训练班,手把手地教导学员驾驶技术和田间作业。后来这批学员大都成为华东一些机械化农场场长和农机化事业的骨干。华东军政委员会成立后成为农林水利部的农业工程处,余友泰任专门委员兼设计研究室副主任,工作开始走向正规,但他去东北的愿望一直没有改变。这时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副部长兼沈阳农学院院长张克威和副院长邓叔群,专程来沪招聘专家教授,并邀请余友泰到沈阳农学院主持筹办农业工程系,经双方领导反复协商决定,余友泰于1950年2月来到沈阳塔湾,任沈阳农学院农业工程系(后改为农机系)教授、系主任,时年33岁。同年9月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学院北迁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为东北农学院,农机系与位于香坊的原哈农农机专修科合并为东农二部,余友泰兼任二部教务主任,1952年农机专修科并入农机系,迁到校本部,并由农业部重点投资,向全国招生和分配。1953年请来苏联农机方面的3位专家,在余友泰等中国教授的协助下首先办起农机研究生班,毕业后也向全国分配。因而各省随后创办的农机系的主任和骨干教师多来自东农农机系。1956年余友泰受高教部委托,编写了中国第一本高校通用农业机械教材,在学习和引用苏联农机设计理论和方法方面起了带头和普及的作用。在教学工作以外,余友泰还经常带领农机系师生去国营农场和农村考察实习,开展农业机械化的试验研究。

带头人

生产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带头人

1956年,余友泰在哈尔滨市作为首批高级知识分子,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东北农学院教务长,参加黑龙江省组织的中苏友好代表团去阿穆尔州进行友好访问,考察该州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情况。1958年主持建立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并兼任两年副所长,研制出“通用垅作机”,获全国农具展览会设计奖,为该所以后研制多功能系列垅作配套机械开了个好头。1960年省委决定创办黑龙江农业机械化学院,调余友泰任副院长,不久院长另有任用,由余友泰主持全面工作。这段时间,他一面承担繁重的行政工作,一面又在教学上抓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出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要针对农机化和农业机械专业的特点,逐步建立专业体系,狠抓教材建设,力求改变简单搬用名牌工科院校教材的做法。显然,这是一个正确方向。1964年农机化学院下马,余友泰被调回东北农学院任副院长,仍继续强调提高教学质量的观点,在精简基础课教学内容上,起了积极作用。

在科研方面,余友泰针对东北垅作的特点,组织了一个科研小组,着重研究东北垅作和原有畜力耕作机具的特点,探讨建立垅作耕作机械系统和工作部件的设计方法。这是他在省农机化所主持研制“通用垅作机”思路的深化和提高。50年代中期东北大量引进苏联大中型平作机械引起农业学术界“垅作平作之争”,直到60年代才趋向统一。余友泰主张继承垅作的优良传统,吸收平作深耕的优点,提出以垅作为主,垅平结合的技术方针。通过实地研究和理论分析,在《中国农业机械学报》上,连续发表3篇关于垅作耕作机器系统的论文。提出平翻、垅耕、深松三者相结合的土壤耕作体系,并采用积木方式设计悬挂多功能垅作耕作机械的设想和示意图,为以后全省推广的深松耕法和垅作机械设计指出了方向。他为传统垅作的两个基本工作部件,三角犁铧和耘耙芯子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的设计参数和方法均已为制造部门所采用。他还倡议开展土壤耕作力学的理论研究,先后建立了大小两个试验土槽。1965年曾招收以土壤耕作力学为主攻方向的研究生,后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成“黑帮”,接受批斗,又有3年在农村插队落户。这些折磨丝毫也没有动摇他为农机化尽力的心愿。在汤原县香兰农场隔离劳动的日子里,他亲自体会到顶着冰凌在水稻田干活的艰苦,因而反复思考采用珩架方式进行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方案,和未来80年代日本研究的方架轨道式自动犁的框架相接近。在巴彦县建华大队插队时,他设计改良耘耙和玉米点播器,并去哈尔滨农机厂参加了两个多月的制造和装配,漆成红色,投入生产队实际使用,很受农民欢迎,并称之为“老余头的红耘耙”。

1972年余友泰调回东北农学院,不久应中央农机部邀请,去北京担任《机械工程手册》农机篇的主编工作。为此,他在北京一连住3年,先后去冀、辽、沪、江、浙、赣等七八个省市,召开编写人会议,提出编写要求,并亲自审定修改加工,力求把建国以来我国各地农机科技工作者在原理和设计制造方面的主要经验,准确无误地反映出来。这本手册体现了他近30年来从事农机教育和研究工作的技术总结。1978年

获奖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50年代,余友泰先后倡导并参加全国和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的建立,任副理事长。1964-1966年参与制定《1956-1967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的农业机械部分。1978 年调任黑龙江省科协专职副主席,并以特邀代表身份参加全国科学大会。会后作为代表团成员,去意、法、英、丹、美等5国考察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这是余友泰在国内从事农业和农机近30年工作后,带着许多问题出国考察的一次良好机会。回国后,发表《欧美五国农业现代化考察报告》,针对当时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搞大农业,抓科学种田,制定国家政策,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农民素质,改进农机产品质量等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哈尔滨、沈阳、大连、扬州、贵阳、武汉等地作学术报告,在《光明日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科技报》等发表文章。利用在北京参加全国农业区划会议的机会与有关专家一道共同为中国农学会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材料,印发各地讨论参考。在余友泰的倡导下,黑龙江省科协召开了省农业现代化学术讨论会,接着1979年8月20-29日中国农学会在哈市召开了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学术讨论会。余在会上宣读了《试论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问题》的论文。为了扭转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形成的对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片面认识,余友泰编写了《农业现代化概述》一书。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的鼓舞下,余友泰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不遗余力地参加了1979 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关于农业现代化学术问题的大讨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为农业现代化

为祖国实现农业现代化

1979年黑龙江决定在哈尔滨恢复和重建东北农学院,并调回余友泰担任东北农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书记暂缺),主持全面工作。当时东北农学院几经搬迁、肢解,原有的校舍,被外单位占用收不回来,教师大量调离,人心涣散,是个烂摊子。余友泰到任后先刹住教师请调风,积极争取省委和农业部的支持,在香坊区加速新校舍的建设,亲自起草东北农学院10年发展规划,强调要跳出50年代建校初期着重办农学、畜牧兽医和农机三大系的框框。按照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办成一个多学科的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的综合性的高等农业院校。把园艺和兽医专业独立建系;对几经折腾被削弱了的农业经济系和土地规划、农田水利专业,予以支持和加强;并亲自主持,把几个工科性质的专业合并成立农业工程系,新建了大豆、动物营养和农业机械化3个研究室。带头学习系统工程,并在院、系不同范围内做学术报告,讲解系统工程在组织管理学科及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并从农工、农学、畜牧等不同专业抽调10多名中青年教师参加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农业系统工程培训班学习。还亲自主持在海伦县保卫村进行的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农牧生产技术规范化为中心的综合试验研究,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他兼任以软件科学为主的农机化研究室主任,发表《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深入开展农业现代化的综合试验研究》等论文多篇,总结我国农机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论证农机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科技体系,提出“农业机械化(管理)工程”的新概念,主编教材,为发展这一软件学科奠定了师资和教材基础。

1983年余友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论组农机农经组组长,为农业机械化学科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那时他已66岁,退出院长岗位,集中精力培养学位研究生,搞科研,著书立说。以他为首的农机化研究室的教师梯队,由他三代的学生和兄弟院校的毕业生组成,他治学严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发现学科发展中的生长点,抓主要矛盾。对同志们要求很严,但关心同志,热情诚恳,平易近人,老中青几代人能团结无间,形成很好的集体。他先后培养了一批硕士和博士。90 年代初,在东北农学院的这个原有农机化和农业机械两个博士导师的博士点,已发展到包括机械化农业生产系统、田间作业机械、收获后加工技术、饲料加工与装备、农机维修工程和农业物料力学等6个研究方向师资设备比较齐全的学科点,1990年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余友泰在这里起到了学科带头人的重大作用。由他主持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农业机器系统综合优化设计”的课题,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年以来,余友泰连续发表了关于农业机械发展规律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学术论文多篇,多次获得中国农机学会和省农机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他在1982年提出要用现代农业生物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武装农业,要提高农业干部和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的“三武装一提高”的基础上,1987年进一步提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是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搞好农村经济和生产“两个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物、工程、管理”3个科技体系的建立。1987年他按照这一思路主持国营852农场的现代化建设规划(1988-2000年),经农场总局评审,认为该规划“全面、系统、科学、可行”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余友泰总结这一工作,在《中国农业工程学报》上发表论文,介绍了制定农业现代化规划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促使省农垦系统农场相继进行类似规划,推动了国营农场生产管理走上科学决策的轨道。1989年在省领导酝酿搞“科技兴省”时,余友泰除以省科协主席身份积极组织讨论外,还向省长书面提出“科技兴省”应包括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技进步和科技教育四大方面,并应从科学决策做起的建议,被领导采纳。

余友泰个人作品

余友泰先生生前主要置立于农业科研,故诗作存世不多,查考现载于余老故乡头桥镇的《头桥镇志》 和《头桥诗辞·开沙文萃》,存有诗篇两首,均表达出余友泰先生当时虽已年迈,但仍心胸豁达,壮志未已的报国情怀。两诗俱体如下:

余老诗辞(1)·五绝

《五绝·即席》

余友泰(1976)

旧友聚金华,喜庆人妖刹。

不辞桑榆晚,殷勤起暮霞。

【注】:该诗现收存于《头桥诗辞·开沙文萃》之中,系乡贤余友泰先生于1976年10月,在首都北京与几位留美同学聚会时即席而作。

余老诗辞(2)·七绝

《七绝·感怀》

余友泰(1988)

远适龙江四十春,东农新厦更宜人。

喜看朋辈鲲鹏展,不须惆怅近黄昏。

【注】:该诗现收存于《头桥镇志·余友泰传略》(《著名农机专家余友泰》)和《头桥镇志·文卫编·文化艺术》之中,系乡贤余友泰先生于1988年东北农学院校庆40周年(同时也是余友泰教授从教50周年)盛会时所作。

余友泰个人论著

1 余友泰.作物学概论.重庆:正中书局,1944.

2 余友泰,程万里.农业机械的构造、理论及计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3 余友泰,杜锡禄.铧式犁及浅耕犁(俄译中).上海:科技书刊出版社,1966.

4 余友泰,孙玉珩.农业机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3.

5 余友泰.欧美五国农业考察报告.哈尔滨:黑龙江科技报1-3月连载,1979.

6 余友泰,胡中主编.《机械工程手册》中的第65篇农业机械.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7 余友泰.农业现代化概述。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8 余友泰,万鹤群,戴有忠等.农业机构化工程.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

9 魏恩文(Wittwers.),余友泰,孙颔,王连铮.温饱十亿人(FEEDING A BILLION)英文版。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出版社,1987.日文版,日本农文协,1989.中文版,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余友泰补充介绍

  余友泰先生,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6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头桥乡安阜洲益国洲田家庄(原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南华村,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南华村田家庄)。余友泰先生的老家头桥乡境,于明代中叶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即为江都(今扬州)辖区,头桥镇的前身是明代江洲古镇“吴家桥”(遗址在今扬州头桥镇南华村大三圩,又名韦三圩一带),这座由古头桥吴氏望族聚族而居的“江洲第一大镇”,于清乾隆四十八年坍入江水,致使集镇两度搬迁,始定今址,并根据清代古桥“江洲头桥”(遗址在今扬州头桥镇头桥村)更名为“头桥镇”至今。余友泰先生故乡扬州头桥镇原属江都,后属邗江,现属广陵。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史上原名“江都县头桥乡”,头桥乡境在明、清、民国时均为扬州(古称维扬、江都、邗)的行政辖区,余先生的祖居地所在沙洲,在明、清时代史称“维扬安阜洲”、“江都县安阜洲”,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洲为乡,始有“民国江都县头桥乡”的称谓出现,1956年,根据“苏民辛字第27697号”文和国务院“第25次会议”同意,析原“江都县”之一部为“邗江县”,头桥随属。“邗江县”的县名由时任国务院内政部长的谢觉哉查考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史料后确定并沿用至今。2000年,根据“国函(2000)130号”文,撤销原“邗江县”,批准设立“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随属。2011年,经国务院、江苏省批准,扬州市区行政区划再度调整,析原邗江区之一部入广陵区,头桥再次随属至今。故而,余友泰先生的故乡“头桥镇”在民国时属当时“江都县”(“民国江都县”即今“扬州市”,“民国江都县”的县城位于今扬州市中心的“广陵区”一带),便是这个原因。

  旧时头桥镇是长江下游靠北岸的一个沙洲,洲上人烟稠密,人均耕地仅0.3亩左右。同当地大多居民一样,余友泰的家庭主要靠长辈在外谋生就业,从小康走向没落的状态。他幼年丧母,由继母和祖母抚养成人。

  学习经历1924-1930年,余友泰先生在当地由吴大观的舅舅王鉴人创办的今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中心小学读书,据《头桥镇志》记载,余友泰先生(头桥镇南华村田家庄人)与同为头桥乡贤的吴大观先生(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头桥镇头桥村九字圩人,本名吴蔚升),系小学同学与幼时好友,乡境史载,余友泰与吴大观这两位昔日头桥小学与扬州中学时的校友,在哈尔滨聚会时“

  ·叙谈舒畅,怀念家乡

  ·”。

  余友泰课余也干些零星农活,幼年的农村生活使他熟悉农事,也体验到种地弯腰曲背、肩挑手提之苦,加上沙洲四面环水,排灌不及时往往成灾,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潜育着摆脱艰苦劳作、改变农业环境的心愿。

  小学毕业后,考入(附近颇负盛名的)省立扬州中学,因成绩优异免试升人高中。当时扬州中学新建的礼堂题名“树人堂”,教学楼前“读书救国”的醒目标语,和老师们在德育和智育方面的谆谆教导,使他逐渐自觉地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想报国、救国,就必须刻苦读书,掌握知识;对人处事要“言必信,行必果”,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高中毕业后,他同时考取了浙江大学化工系、中央大学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基于他务农的倾向,和家庭经济情况的考虑,决定去中央大学农学院。这是余友泰以“读书救国”具体到“农业救国”迈出的重要一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校去重庆。1940年毕业,以《棉花纤维遗传性状研究》的论文获农学士学位,留校任农艺系金善宝老师的助教。担任作物学、麦作学的实验指导,不久就主讲经济作物学,主持烟草品种培育、栽培和烘烤的试验研究,先后发表了几篇这方面的论文,编译出版农专教材《作物学概论》,1943年兼任四川教育学院农艺系讲师。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余友泰在农业生物科学方面掌握了比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1945年他考取公费农具研究生,去美国中西部的依阿华州立大学,受业于农业工程系主任、被誉为“美国农业工程之父”的戴维生教授,踏上了他研究农业机械化的征程。首先他在附近一个家庭农场进行了两个多月生产劳动,学会了拖拉机和主要农业机械的操作技能,然后投入紧张的补读工科课程和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1947年完成题为《设计和制造一种适合中国农业的小型拖拉机》的论文,获得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又去美国南部考察水稻、棉花、烟草等作物的机械化情况,并在美国《农业工程》杂志中发表题为《中国农业及其机械化》一文,这是余友泰从研究农业生物科学转向农业机械化之后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文中在分析中国农业生产的综合情况后,提出中国农田地块和经营规模太小,是发展机械化的最大障碍,要采取措施促使土地集中,同时要发展乡村工业,引导农业劳动力从种植业向外转移,并积累机械化资金,富有预见性地指出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关键问题。

  农业报国乡贤余友泰先生拒绝了美国著名的勃兰纳特手扶拖拉机公司的高薪礼聘,怀着发展祖国农机化事业与“农业救国”的雄心壮志,于1948年5月回到祖国的怀抱,担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事业委员会上海机械农垦处技术专员,并兼任南通农学院农具学教授。

  当时抗战胜利已经是第3年,南京国民政府不顾人民死活,发起向中国共产党在敌人后方建立起来的解放区全面进攻,在他的统治区内,横征暴敛,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根本就谈不上改变农业生产面貌的“宏图大业”。余友泰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想靠机械农垦处这点施舍得来的战后救济物资来启动是根本不可能。东北解放区地块大、人也少,是推行农业机械化理想地方,所以萌生离开江南到东北去,投身于农业机械化建设急切心愿。

  名垂故乡余友泰先生生前非常关心乡里感恩故土,对故乡头桥镇的农业现代化与家乡建设贡献卓著,故而,他在头桥乡境极有口碑,知名度与美誉度也非常高,故乡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头桥历史上的重要乡贤,在位于头桥镇红平村的“头桥市民广场”之上,专门设立了“中国著名农机专家-------余友泰”生平事迹宣传牌,并与另外三位著名头桥乡贤:“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名律师--------鄂森”的宣传牌一道,永久树立在故乡的土地上,从此名垂乡境,万古流芳。

  “余友泰”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