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南通市名人>崇川区名人

袁翰青

袁翰青人物照片

崇川名人袁翰青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有机化学家、化学史家、化学教育家

袁翰青(1905-1994),男,汉族,江苏通州人。中国有机化学家、化学史家和化学教育家。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第二届中央理事会理事,第三、四、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有机化学研究、中国化学史研究以及科技情报研究的领导和组织工作。1932年首先发现联苯衍生物的变旋作用。著有《化学重要史实》《中国化学史论文集》。

袁翰青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1905年9月7日,袁翰青出生于江苏省通州直隶州(今南通市)的一个职员家庭中。父亲袁助之希望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为知识渊博的人才。因此,袁翰青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南通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完成学业后,随即就读于南通师范学校。

1925年,以优秀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化学系录取。

出国留学

1929年,大学毕业时,被公派到美国深造,就读于伊利诺大学。在学习期间,袁翰青通过研究,发现了联苯衍生物的变旋作用,对立体化学和异构现象的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

1932年,年获伊利诺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1925-1929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29-1932年,在美国伊利诺大学化学系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任教

1933年底,袁翰青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心,回到国内,被聘为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讲授有机化学、化学文献、高等无机化学等课程,并继续进行有机化合物变旋作用的研究,这是他在国外研究工作的延续。

1937年,日军大举侵华,江南沦陷,中央大学等高校和一些科研机构纷纷内迁四川和云南。为了发展中国西北部地区的科学和教育,袁翰青没有随校迁往西南,而是于1939年离开南京去了大西北的甘肃省兰州市,担任甘肃科学教育馆馆长。

1939年,来到大西北的兰州市,担任甘肃科学教育馆馆长。

1944年,袁翰青在兰州参加民主科学座谈会(九三学社的前身),是科技界知识分子为发扬民主和振兴科技事业而成立的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发展新中国科学知识普及工作,任命袁翰青担任文化部科学普及局局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袁翰青回到北京,被聘为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讲授有机化学、化学文献等课程。后来担任北京大学化工系主任,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和辅仁大学教授,讲授化学史等课程。

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需要一整套理工科教材,袁翰青又调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负责组织编写和出版这套教材。

1955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秘书长,在兰州负责筹建分院。同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6年,为了发展科技情报事业的需要,袁翰青调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任研究员。

1980-1988年,他在《化学教育》杂志上介绍了26位世界著名化学家,如拉瓦锡(A.L.Lavoisier)、道尔顿(J.Dalton)、门捷列夫(Д.И.Менделеев)等。此书于出版当年(1989年)就获得首届全国科技史优秀图书荣誉奖。

1994年3月2日于北京去世。

袁翰青主要成就

科学成就

● 科研综述

曾发现联苯衍生物的变旋作用;在立体化学和异构现象的研究、中国化学史的研究、普及科学知识及繁荣科技情报事业等工作中做出了贡献。

发现联苯衍生物的变旋作用:早年,袁翰青主要从事有机化学研究,1932年发表了“联苯的立体化学——光活性2”-硝基-6”-羧基-2,5-二甲氧基联苯及其盐类的变旋作用”一文。他发现,在铜存在下,使1-碘-2,5-二甲氧基与1-硝基-2-溴-3-甲酯基苯进行缩合反应,然后对产物进行皂化,可制得2”-硝基-6′羧基-2,5-二甲氧基联苯。他研究了邻位上带有较大基团的光活性2”-硝基-6”-羧基-2,5-二甲氧基联苯的变旋作用,并用左旋的番木鳖碱、辛可宁或马钱子碱与这种联苯衍生物作用,制成它们的盐,经拆分后就可得到光活性的联苯衍生物,发现它的钠盐在水中的外消旋速率比游离酸在有机溶剂中的慢;以绝对乙醇为溶剂时,钠盐比游离酸容易消旋,从而发现了联苯衍生物的变旋作用。

基团的极性影响:在“取代基对某些光活性联苯的外消旋速率的影响”研究中,袁翰青制备了五种5′位上带甲氧基、甲基、氯、溴和硝基的2-硝基-6-羧基-2-甲氧基联苯的衍生物,并对这些衍生物和2-硝基-6-羧基-2”-甲氧基联苯的外消旋速率进行了比较,通过对5′位上带有不同基团时对外消旋速率的影响,和5′位上的取代基的作用机理,发现5′位上带氯或溴的游离酸比带甲基或甲氧基的更稳定,但以带硝基的最为稳定,从而提出了外消旋速率受这些基团的极性影响的看法。

1935年后,袁翰青研究了2,2”,4,4”-四溴-6,6”-二羧酸联苯和N-苯磺酰基-8-硝基-1-萘基甘氨酸及其类似物的消旋作用。他发现这类化合物较易消旋,但在碱中最不稳定,他还制得了前人未曾得到过的这种酸的左旋体固体化合物。上述研究,对于发展芳香族化合物的立体化学起过一定的作用。

中国炼丹史探源:50年代,袁翰青开始进行化学史特别是中国化学史的研究,涉及的范围相当广,尤其对炼丹术的研究较为深入。袁翰青认为,中国开始有炼丹术是很早的,据《史记》记载,战国时就有方士炼丹,但现存的最早的中国炼丹的著作则要算《周易参同契》,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炼丹著作。因此,该书的作者魏伯阳应该是留有著作的最早的炼丹家。从《周易参同契》的内容和魏伯阳所处的东汉时代背景,可以大体看出该书的意义。《易经》的思想具有辩证的动的观点,到了西汉末年,利用《易经》来预卜吉凶的所谓“谶纬说”大为流行,魏伯阳一面承袭了“谶纬说”,一面接受了当时已经发展起来的炼丹术。他认为易经、道家哲学和炼丹方术三者是统一的,因此就写出了三位一体的《周易参同契》,成为中国炼丹术的理论基础。在这本书里,记述了中国最早的化学知识,例如汞容易和硫黄化合,生成硫化汞;黄金不易被氧化(“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等等。

考证造纸术发明人: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但是纸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据《后汉书》中“蔡伦传”的记载,蔡伦是中国造纸的创始人,但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说:“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北宋陈樵在《负暄野录》中说:“盖纸,旧亦有之,特蔡伦善造尔。”南宋史绳祖在《学斋拈毕》中也说:“纸、笔不始于蔡伦、蒙恬,但蒙、蔡所造,精工于前世,则有之,谓纸笔始此二人则不可也。”袁翰青认为,唐、宋学者的看法符合历史实际情况和正确的历史观点,他根据考古学家发现的实物证据、史料和工艺发明规律来分析问题,指出:1933年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淖尔的一个汉朝烽燧亭遗址里,得到一小张麻纸,同时出土者有黄龙元年(汉宣帝年号)的木简,则这张纸应当是西汉的故物。1942年劳干和石璋如在西北的额济纳河旁一个汉朝烽燧的废址上做了发掘工作,得到一张有字的纸,请植物学家鉴定,确认是植物纤维做的。同时还得到一些记有年号的竹简,最早的是永元五年(公元93年),最晚的是永元十年(公元98年)。即使把这张纸算是永元十年的遗物,那也比《后汉书》里所记的公元105年蔡伦造纸早了七年。

● 科研方法

探讨中国化学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在多年的中国化学史研究中,袁翰青不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在如何开展研究工作上,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第一,要有正确的历史观点,即必须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对于化学史中每一件事实的论证和评价,都必须结合当时的社会条件来研究。如果我们以今天的丰富化学知识的尺度来衡量古人的成就,从而认为这些成就很微薄,并加以轻视,这就不合乎历史观点。例如,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炼钢水平与战国时代的铁器比较,而应该看到战国时代的炼铁技术确实改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第二,要将发展性研究与发明性研究同等对待。必须重视化学知识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定程度的系统性,不能只是偏重研究发明创造的历史,如造纸术和黑火药的发明史。有好些科学知识和工艺虽不是我们祖先首先发明的,但在中国的发展一定也具有不同于别国的特点,我们应当同样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例如,玻璃究竟是我们祖先发明的,还是从西方传来的?这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即使制造玻璃的方法是外来的,但我们在接受了这种技术之后,有过改进,这仍需加以研究。

第三,对史料必须审慎处理。研究中国化学史要十分谨慎,必须注意史料的可靠性和史实的真实性,孤言片句不足以构成有力的论证,而且也应该识别伪书的存在。

● 主要论著

在科普方面的译著有《溶液》《糖的故事》《铜的故事》《氟的工业制造技术》《硼烷的制备》《只有一个地球》。

1HCYuan,RAdams,Stereochemistry of DiphenylXXIIIOptically Active 2 ,5Dimethoxy2′nitro6′Carboxydiphenyl and the Mutarotation of Its Salts ,JAmChemSoc,1932,54:2966~2973.

2HCYuan,RAdams,Stereochemistry of DiphenylXXVIThe Effect of Substi tution on the Rate of Racemization of Certain Optically Active Diphenyls,JAmCh emSoc,1932,54:4434~4443.

3HCYuan,TTHsu,Optical Isomerism of2,2′,4,4′Tetrabromo6,6′dica rboxybiphenyl,JChinese ChemSoc,1935,3:206~212.

4HCYuan,TTHsu,The Investigation of NBenzenesulfonyl8nitro 1naphthylalycine and Analogous Compounds,JChinese ChemSoc,1936,4:131~41.

5HCYuan and HCLi,Synthesis of αthienylalanine,JChinese ChemS oc,1937,5:214~218.

6HCYuan,Remark on The Dipole Moment and Structure of Dimethyl Tellur onium Diiodide,JChinese ChemSoc,1937,5:219~222.

7HCYuan and KCHua,Determination of Configurations of Some Hydroxami c Acids,Oximes and Bydrazones by Means of Cryoscopic Data,JChinese ChemSoc, 1940,7:76~101.

8HCYuan,Studies on the Hydrogen Bond,ⅡDetermination of Configuratio ns of Some Cistrans Isomers by Means of the Cryoscopic Data,1947,15:102~106 .

9袁翰青,中国化学史的研究概况与参考资料,化学通报,1954,10:493~502.

10袁翰青,周易参同契——世界炼丹史上最古的著作,化学通报,1954,8:401 ~406.

11袁翰青,推进了炼丹术的葛洪和他底著作,化学通报,1954,5:239~244.

12袁翰青,从道藏里的几种书看中国的炼丹术,化学通报,1954,7:339~350.

13袁翰青,中国化学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56.

14袁翰青,蔡伦之前中国已经有纸了,中国轻工,1980,5:12.

15袁翰青,关于豆腐的起源问题,中国科技史料,1981,2:84~86.

16袁翰青、应礼文,化学重要史实,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人才培养

截至2015年,袁翰青已经培养2名硕士,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袁翰青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

时间

题目

作者

类型

2015

火力发电企业EVA关键驱动因素研究

何璐

硕士

2012

三河电厂二期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

何南

硕士

荣誉表彰

1935年获荷兰科学家范霍夫奖,1987年3月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荣誉委员称号,1989年就获得首届全国科技史优秀图书荣誉奖。

袁翰青人物评价

袁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后来人一定要踏着前一代人开辟的道路,为发展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毕生力量。(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评)

袁翰青补充介绍

  袁翰青(1905年9月7日—1994年3月2日),出生于江苏通州。有机化学家、化学史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44年参加民主科学座谈会(九三学社前身)。九三学社第二届中央理事会理事,第三、四、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袁翰青于1905年9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通州市(今南通市)的一个商业职员家庭。父亲是商店职员,略有文化,望子成龙,对袁翰青自幼严格要求。1919年,袁翰青从南通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毕业,考入南通师范学校。1925年毕业,随即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并被公派赴美留学。1929年赴美,在R亚当斯教授指导下研究-衍生物的变旋作用,发表了《-的立体化学——光活性2′-硝基-6′-羧基-2,5-二甲氧基-及其盐类的变旋作用》这篇论文,文中指出在铜存在下,使1-碘-2,5-二甲氧基苯与1-硝基-2-溴-3-甲酯基苯进行缩合反应后,对其产物进行皂化可制得2′-硝基-6′-羧基-2,5-二甲氧基-。他还研究了邻位上带有较大基团的光活性2′-硝基-6′-羧基-2,5-二甲氧基-的变旋作用,并用左旋的 、辛可宁或-与这种-衍生物作用,制成了它们的盐。经拆分后得到光活性的-衍生物,发现其钠盐在水中的外消旋速率比游离酸在有机溶剂中的慢,若以纯-为溶剂时,钠盐比游离酸容易消旋,从而发现了-衍生物的变旋作用。在《取代基对某些光活性-的外消旋速率的影响》一文中,他发表了5种5′位上带甲氧基、甲基、氯、溴和硝基的2-硝基-6-羧基-2′-甲氧基-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并对这些衍生物和2-硝基-6-羧基-2′-甲氧基-的外消旋速率进行了比较,通过对5′位上带有不同基团时对外消旋速率的影响,以及5′位上的取代基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5′位上带氯或溴的游离酸比带甲基或甲氧基的更稳定,尤以带硝基的最为稳定,从而提出了外消旋速率受这些基团的极性影响的看法,对立体化学和异构现象的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1932年,袁翰青获得美国伊利诺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助教。

  1933年底,袁翰青辞去美国伊利诺大学助教职务回国,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任教授,讲授有机化学、化学文献、高等无机化学等课程。同时,继续他在美国时关于有机化合物变旋作用的研究工作。在研究2,2′,4,4′-四溴-6,6′-二羧酸-和N-苯磺酰基-8-硝基-1-萘基甘氨酸及其类似物的消旋作用时,他发现这类化合物较易消旋,但在碱中最不稳定,并得到了前人未曾得到过的这种酸的左旋体固体化合物,对发展芳香族合化物的立体化学起了一定的作用。

  他还合成了α-噻吩丙氨酸,研究了二甲基二碘化碲的偶极矩和结构。在1940年发表的《用冰点降低值测定某些异羟肟酸、肟和腙的构象》论文中,他应用冰点降低法,通过比较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的缔合因子来确定它们的分子内部的空间排列。他用这种方法区别了两对异羟肟酸(顺式和反式-氧肟酸,顺式和反式乙基-4-甲基苯氧肟酸)、两对肟(顺式和反式-肟,顺式和反式3--亚氨基-d-樟脑肟)和四对腙(顺式和反式硝基-苯腙,顺式和反式樟脑醌苯腙,顺式和反式樟脑醌乙酰腙,顺式和反式樟脑醌腙)的构象。1947年他在发表的《氢键的研究Ⅱ用冰点降低值测定某些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构象》一文中指出,用冰点降低法可以确定顺式和反式β-氯巴豆酸及顺式和反式1,2-环-的构象。这被认为是氢键理论在立体化学上的应用。

  1937年,日军大举侵华,江南沦陷,中央大学等高校和一些科研机构纷纷内迁四川和云南。为了发展我国西北部地区的科学和教育,袁翰青没有随校迁往西南,而是于1939年离开南京去了大西北的甘肃省兰州市,担任甘肃科学教育馆馆长。针对当时西北地区教育情况,他在馆内设立了实验室,供当地中学生做实验,使学生联系实际学习书本知识,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1944年,袁翰青在兰州参加民主科学座谈会(九三学社的前身)。

  抗日战争胜利后,袁翰青回到北京,被聘为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讲授有机化学、化学文献等课程。后来担任北京大学化工系主任,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和辅仁大学教授,讲授化学史等课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袁翰青于1950年被任命为文化部科学普及局局长。1952年调任商务印书馆总。1955年又调任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秘书长。1956年后历任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员、代理所长。参加翻译了大量的苏联各种文摘和文献资料,向不懂俄文的科技人员和干部介绍了当时苏联的科学技术成就,这对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到一定作用。袁翰青在我国科技情报事业中担负组织、领导工作,使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但收藏了大量国内外情报资料,还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该所现已建成具有世界水平,并能与世界先进国家进行联机的科技情报中心,成为发展我国科技事业的一个重要部门。这些成绩的取得,袁翰青倾注了数十年的心血。

  20世纪50年代,袁翰青开始从事化学史,特别是中国化学史的研究。他认为研究工作应遵循3个原则:(1)要有正确的历史观点,即必须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论证和评价化学史中每一事实。(2)发明和发展并重。必须重视化学知识在发展过程中的积累和突破的相关性,既不能偏重研究最令人兴奋的发明和创造,如造纸和 ,又不能偏废化学知识的积累和传播。(3)对史料必须审慎处理。首先要注意史料的可靠性和历史的真实性,孤言片句不足以构成有力的论证,同时还应该识别伪书的存在。在研究古代的化学工艺时,尤其需要用实物来证明。

  炼丹术是中国化学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袁翰青考究了炼丹术的历史和人物,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袁翰青指出,有关我国炼丹术的文字记载绝大部分都搜集在道教的丛书《道藏》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1)《太清石壁记》介绍炼丹的方法;(2)《丹房须知》介绍炼丹的场所(龙虎丹台)和炼丹的注意事项;(3)《石药尔雅》解释了炼丹家所用的许多药物的隐名;(4)《金石簿五九数诀》讲述炼丹所用药物、产地、提炼方法和鉴别真伪的方法;(5)《感气十六转金丹》介绍点汞成金的方法。炼丹术无论在实验操作技术的发明或无机药物的应用方面,都替近代化学做了一些开创性工作,是化学发展的开端。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但纸是谁发明至今仍有争议。袁翰青认为,许多古代的发明创造都是劳动人民从生产实践中得到的,往往无法归功于个人。这些发明在出现一定时间后,有可能被某些人予以总结,并在技术上提高一步。造纸术的发明也不例外。推想起来,西汉时的漂洗丝绵工人很早便采用蚕丝纤维制纸,并用于书写,这就是纸字有“纟”旁的由来。后来纸的原料才由动物纤维变为植物纤维,这是发展的必然。《史书》里曾记载,东汉宦官蔡伦以鱼网为原料,把民间发现的纸加以改良后献给皇帝,所以蔡伦只能是造纸术的改良者,而不是发明者。造纸术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在蔡伦之前就已有纸的说法更合乎史实。

  袁翰青曾研究过豆腐的起源问题,他指出:我国历代关于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并在刘安所著《淮南子》一书中有记载的传说是不可靠的。据袁翰青初步查考,书中较早提及豆腐者是在宋朝。11世纪末,寇宗所著的《本草衍义》中有“生大豆……又可为腐,食之”一语。同期苏轼所做的诗有“煮豆为乳脂为酥”一语,并在注释中说明“谓豆腐也”。12世纪陆游曾在诗中写道:“拭盘推进食,洗鬴煮黎祁”,并注明:“蜀人名豆腐曰黎祁。”由此可见,制造和食用豆腐自然是在11世纪的宋朝,不能证明会早到唐朝或汉初。

  袁翰青对中国化学史的许多方面都有过深入的考究,根据他的3个原则,表述了他独到的见解。他在其著作《中国化学史论文集》中介绍了中国古代陶器的制造工艺;中国古代的炼铜技术;中国古代哲学中有关物质的理论;中国制糖的历史,以及历代几种重要本草中的无机化学知识等,对研究我国的化学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袁翰青还对今后中国化学史研究的方向和方法提出了4点建议:(1)文献的查考要与实验工作相结合。化学史的实验工作可分两类,一类是根据古书里的方法进行重复实验,如选择几种《抱朴子内篇》里所叙述的炼丹方法,在实验室进行验证,看看究竟发生什么变化,这样做能更客观地总结炼丹家的成就。另一类实验是对古物进行化验,从而为考证提供可靠的科学根据。(2)注重民间手工业传统技术的调查研究,这对化学史研究很有帮助。因为我国至今仍有一些生产方法和几百年前的方法大同小异,如果我们将调查到的民间传统技术去与古书的记载对照,就可以追寻出这项技术发展演变的轮廓。(3)古代科学技术知识不像近代科学技术分类严谨,古代学者往往涉猎多种学科,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有关于天文、数学、地质、地理、化学、矿冶等方面的论述,所以研究古代化学史的人不能忽视对其他学科历史的了解。(4)外国研究科学史的学者曾对我国的化学史料做过一些研究,可以借鉴和参考。袁翰青的这些建议有助于化学史的研究。

  袁翰青历任第一至第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第六届、第七届常委,长期担任中国化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袁翰青”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