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苏州市名人>吴中区名人

叶籁士

叶籁士人物照片

吴中名人叶籁士介绍

文字改革专家、活动家、世界语者

叶籁士(1911~1994年)文字改革专家和活动家、世界语者。原名包叔元,笔名叶籁士、罗甸华、索原等。江苏省吴县人。曾就学于上海立达学园和日本高等师范。

叶籁士生平事迹

1911年生于江苏苏州;

1929年在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时,参加了“左联”东京支部;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下属中国世界语者联盟(“语联”),成为该联盟的负责人之一,主编《世界》月刊;

1937年初,为新知书店编辑《语文》月刊;

1938年9月,由冯乃超、胡绳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和几位世界语学者一起创办了世界语国际报导刊物《中国报导》半月刊;

1941年皖南事变后,撤离重庆,前往香港,到港后和香港新文字学会取得联系。香港被日寇占领后,进入广东东江游击区,不久转移到广西桂林;

1945年后,先后在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任编辑部副主任、华东局宣传部编审科科长等职;

1949年后,先后参与接管了国民党在上海的正中书局;

1951年1月,全国出版印刷发行机构实行专业分工,新华书店一分为三,编、印、发分家。华东总分店的编辑部和出版部独立出来成立华东人民出版社(即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前身),他任首任社长;

1952年12月,奉调到北京,任人民出版社第一副社长兼第一副总编辑;

1954年1月,奉调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兼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

1955年,被任命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秘书长,以后又任文改会副主任、党组书记等职,直到1987年离休。

积极投身革命宣传工作

从1946年进入山东新华书店到1954年离开人民出版社,叶籁士在出版界虽然只工作了短短8年,但作为一位有开创性的领导人,他在编辑出版工作岗位上作出的建树,将铭刻在新中国的出版史上。

1946年初,叶籁士到山东新华书店工作。当时解放区的出版工作十分薄弱,设备简陋,条件很差。他和其他同志一起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工作。作为编辑部的负责人,叶籁士首先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规划了高级、中级、初级3类选题,拟订出书总体设想,除了政治理论书以外,还有文艺书、科学知识书、农业生产技术书、教科书等。为广大干部重印了解放社版的《列宁文集》,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的单行本,中央政策文件等。同时组织出版了《大众文库》《新华小文库》《战时小丛书》《文艺创作丛书》等一批适合各类读者需要的书。此外,他们还为工农兵读者编了两种期刊——《群众文化》和《翻身道理》。

在此期间,为了拓宽读者视野,沟通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作者和作品的关系,叶籁士还创编了《新华文摘》,这是全国各解放区出版的最早的一种文摘刊物。他利用山东烟台和上海之间航运的有利条件,搞来并精选了国统区发表的进步文章和介绍国外情况的文章及报道,在《新华文摘》上刊登,还请阿老等美术家创作了彩色漫画、战争形势图等在封页上用石印印出来,增加了刊物的生动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欢迎。

叶籁士还参照日本活页文选的形式,出版了《新华活页文选》,较快地将中央文件、重要社论等及时出版,价格又低廉,出满一年,还编印全年《文选》目录和序号,免费送给读者,为读者服务。

叶籁士编书编刊的基本方针是:在政治思想上,要健康有益并有一定深度;在文字上和写法上,要通俗化和群众化,一定要让读者爱看,看得懂,看了有用。这也是他领导编辑出版工作时的一贯思想,不仅要求大家努力贯彻,他自己也始终身体力行。

山东新华书店(后改为华东新华书店)在他和其他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很快打开了局面,不断派人到上海秘密采购白报纸、铜模和印刷器材,扩大印刷生产能力。以1948年为例,在战争环境下,半年就出版了图书117种、620多万字、110万册。可见当时出书已成一定规模。

制定整套出版管理制度

叶籁士是一位忠厚长者,思想缜密,作风民主,从不疾言厉色,但对工作要求十分严格,绝不放过任何差错。他经常告诫大家的一句话是:“粗枝大叶是编辑工作的大敌”。

叶籁士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制定并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编辑出版工作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切实保证了书稿的质量。在整个出版工作上,叶籁士特别致力于通俗化和群众化工作,注意出版实效和宣传普及。

195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党中央要求各地大力宣传。、叶老立即组织编写《〈婚姻法〉图解通俗本》。初稿写出后,送请有关单位征求意见。他多次亲自多次修改,同时邀请美术界张乐平、赵宏本、特伟等画家配图。全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出版后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全国共发行了1800万册,对《婚姻法》的宣传普及起到了很大作用,这在当时可说是一项盛况空前的创举。

1951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发布后,全国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活动。编辑部立即动员起来,组织编写了3本书,一本是图解本,一本是讲话,一本是说唱。叶籁士亲自抓图解本,在《解放日报》发表的《条例》插图的基础上,以图为主,用简明文字注解、释义,并请原作者和画家补画修改,最后请华东局宣传部有关领导一起审稿,逐字逐幅仔细推敲,在较短时间定稿。发稿后又动员印刷厂和书店大力配合,10天内出书,一个月内发行了600万册,总共发行了900万册,取得很大成就。这两本书开创了通俗宣传党的政策的范例,后来中央宣传部召开通俗读物出版工作会议,还专门请叶籁士介绍上述书稿编写和出版经验,向全国推广。

在华东人民出版社期间,叶籁士特地邀请著名文字学家、通俗文字专家倪海曙到社里担任副总编辑,并成立了以倪海曙兼主任的“文化学习编辑室”,叶、倪两人都亲自指导新同志如何做好通俗读物编辑工作。

1952年12月,叶籁士奉调到北京,担任人民出版社第一副社长兼第一副总编辑。当时担任社长兼总编辑的胡绳同志因忙于中宣部的工作,除大政方针外,实际上不管社内具体事务,故由叶籁士主持人民出版社的全面工作。

人民出版社是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和社会科学著作出版机构。工作重、任务紧、要求高,叶籁士为此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他特别重视图书质量和编校工作,指导建立了从选题规划、组稿、审稿、发稿、装帧版式设计,到排版、校对、印制、发行等一整套规章制度。特别是三审制和三校制,发稿齐、清、定等制度,都是在叶籁士时代打下基础的。

倡导将书籍竖排本改为横排本

叶籁士在人民出版社虽然只有短短两年,但在领导全社同志完成重要的出版任务,树立优良社风等方面,起了很好作用。叶老细心、敬业、善于钻研,不断地向老同志请教、学习,对出版工作付出了很大心血。特别是下放五七干校时,叶老与林汉达、周有光、倪海曙、陈光尧等文化名人经常探讨书刊、稿件及出版工作,并常常同周有光交流语言文字改革意见。

作为一位语言文字学专家,叶籁士在人民出版社期间还有一个重大业绩,就是积极倡导将书籍竖排本改为横排本。早在1937年他主编的《语文》月刊上,就采用横排的形式了。但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这一倡议时,却遭到有关部门和著作界不少同志的反对。他们认为汉字从来都是竖排,横排不符合古代延续下来的文字阅读传统,不能随意改变。当时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斯大林全集》以及其他出版物,几乎都是竖排本,其他出版社也很少用横排形式的。

但叶籁士力排众议,在社内社外不断宣传解释,从文字排列的必要性,阅读方便,甚至眼睛看横排比竖排舒服等角度,反复说明正文用横排的种种好处。最后终于在胡愈之、叶圣陶等出版总署领导和专家们的赞同和支持下,报请中央批准后,先在人民出版社试行,并很快在全国推广普及。这一造福中国人民的文字出版重大改革的实现,叶籁士功不可没。殷女士还找出当时一些照片和有关文字记录,反复讲述叶老对出版工作的认真态度及文字改革的严谨精神。

1954年1月,叶籁士调到中央宣传部,从此离开了出版界。随后他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秘书长,以后就一直在文改工作的领导岗位上辛勤耕耘,直到1987年离休,时年76岁。

1994年2月,时年83岁的叶籁士因病去世。叶老病重期间还不停探讨中国语言文字改革,时常把一些书刊、杂志放在枕边、床头,反复阅读并提出问题。家人和学生将这些问题一一书写在稿纸上,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还将自己对每个问题的意见阐述给大家听。听完殷女士的讲述,我的眼圈也红了。我为我国有这样优秀的人才而骄傲和自豪。叶籁士先生在1969年到1972年下放在我市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期间常常与倪海曙、周有光、林汉达、陈光尧等交流汉语言方面的问题,一边劳动一边探讨,回去后还写出了《中国简化汉字一夕谈》《叶籁士文集》。他对中国语言文字研究改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资料来源:丁淑萍 叶籁士:与我国出版和文字改革事业共成长)

叶籁士职务履历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历任中国左翼世界语者联盟(简称“语联”)的负责人,上海世界语者协会机关刊物《世界》的编辑,华东新闻出版处副处长,华东新华书店编辑部主任,华东人民出版社社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秘书长、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顾问,汉语拼音方案 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副理事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

叶籁士文化贡献

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中,他积极参加讨论,提出“只有实行拉丁化才是解决大众语问题的正确途径”的主张,得到广泛支持,从而掀开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序幕。在这方面他著有《中国话写法拉丁化——理论·原则·方案》 《工人识字用的拉丁化课本》(均为上海中文拉丁化研究会,1935年)、《拉丁化概论》《拉丁化课本》(均为上海天马书店,1935年)4本书。其中《中国话写法拉丁化——理论·原则·方案》一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拉丁化新文字的书,是新文化运动初期印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共分5部分:中文拉丁化概说;中文拉丁化的原则;北方话拉丁化的方案;拉丁化和知识分子的使命;附录——拉丁化和汉字的对译读物。《工人识字用的拉丁化课本》是国内第一本拉丁化课本。《拉丁化概论》一书重理论介绍,《拉丁化课本》重实践讲解,两书互补,从中可获得拉丁化新文字理论和技术的坚实基础。在宣传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方面,他著有《汉语拼音方案草案问答》(1958年1月30日始在《人民日报》连载,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和《汉语拼音入门》(北京出版社,1964年)两书。其中《汉语拼音方案草案问答》是最早讲解汉语拼音方案基本理论的书。《汉语拼音入门》则是一本帮助读者自学汉语拼音的课本,内容编写以音节为学习的重点。

叶籁士补充介绍

  叶籁士,原名包叔元,笔名叶籁士、罗甸华、索原等。江苏省吴县人,1911年生于江苏苏州。1929年在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参加“左联”东京支部。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下属中国世界语者联盟(“语联”),为该联盟负责人之一,主编《世界》月刊。1937年初为新知书店《语文》月刊。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办世界语国际报导刊物《中国报导》半月刊。1941年进入广东东江游击区,不久转移到广西桂林。1945年先后在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任部副主任、华东局宣传部编审科科长等职。1949年后参与接管国民党在上海的正中书局,先后任华东新闻出版处副处长,华东新华书店部主任,1951年1月任华东人民出版社社长,1952年12月任人民出版社第一副社长兼第一副总。1954年1月奉调中共中央宣传部兼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1955年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秘书长、后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顾问,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副理事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1987年离休。1994年2月2日在北京逝世。

  “叶籁士”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