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连云港市名人>海州区名人

徐温

暂无徐温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海州名人徐温介绍

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臣
南唐时期追尊皇帝、南唐政权奠基者

徐温(862年-927年11月20日),字敦美(《马氏南唐书》作端美),海州胊山(今江苏东海)人,唐末五代时期吴国权臣,南唐政权奠基人,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诰)的养父。

徐温年轻时贩盐为盗,后投奔杨行密,名列三十六英雄 ,辅佐杨行密在淮南建立吴国,官至右牙指挥使,与张颢共领牙兵。他在杨行密死后,与张颢在兵变中架空嗣主杨渥,又于天祐五年(908年)弑杀杨渥而拥立杨隆演,随即又袭杀张颢,以左右牙都指挥使独掌吴国军政大权,后升任淮南行军司马,领镇海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天祐十二年(915年)出镇润州,以霸府遥控朝政,后移镇于升州(后称金陵),并先后以长子徐知训、养子李昪在广陵辅政。武义元年(919年)尊杨隆演为吴国王,自任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诸道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封东海郡王,次年(920年)又拥立杨溥,进拜太师。顺义七年(927年)在金陵病逝,终年六十六岁,追封齐王,谥号忠武。其养子李昪则继续控制吴国。

徐温控制吴国二十年,架空了杨渥、杨隆演、杨溥三代国主,是杨行密之后吴国事实上的统治者。他奉行休兵息民的政策,主动结束吴国与吴越之间的战争,对内力行善政,使得吴国政权稳定,“三十余州民乐业者二十余年”。李昪建立南唐后,尊其为太祖武皇帝,后改称义祖。

徐温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徐温年轻时是个亦商亦盗的私盐贩子,唐中和二年(882年)时到庐州(治今安徽合肥)投奔庐州刺史杨行密,隶其麾下为伍长。 他平时沉默寡言,虽然不善交际,但却很有威严,人称徐瞋。

光启三年(887年),杨行密起兵攻广陵(淮南镇治,在今江苏扬州),后又转攻宣州(宣歙镇治,在今安徽宣城),至景福元年(892年)时据有淮南、宣歙(宁国)两镇,被拜为淮南节度使。 徐温在此期间一直效力于杨行密,随其攻灭秦彦、赵锽、孙儒等敌对势力,累升至衙内右直都将、左长剑都虞候。 当时,杨行密麾下将领号称有三十六英雄,徐温便位列其中。他虽“未尝有战功”,但却颇有远略。杨行密攻入宣州时,诸将都争相掠取财物。唯有徐温占据粮仓,施粥以济饥民。

渐得重用

乾宁二年(895年),徐温随杨行密平定濠州(今安徽凤阳),升任随身都知兵马使,加检校工部尚书。 当时,杨行密在乱军中掳掠到一个李姓幼童,收为养子,后因其不为杨渥等诸子所容,遂交给徐温抚养,取名徐知诰。

天复二年(902年),唐昭宗以李俨为江淮宣谕使,拜杨行密为东面诸道行营都统,封吴王,希望借助他的力量对抗宣武节度使朱温。杨行密由此建立吴国,并于当年四月北征朱温。当时,吴军以巨舰由水路运送军粮。徐温认为漕运河道已因久未通行而导致水草河泥淤积,大船难行,建议改以小艇运粮。果然军至宿州,恰逢连日阴雨,巨舰重载不能前行,小艇反而快捷先至,解决了前线士卒的部分军粮供应。杨行密这才重视徐温,让他一同参预军议。不久,吴军因久攻宿州不下,乃撤回淮南。

天复三年(903年),吴国宁国节度使田頵、润州团练使安仁义皆举兵叛乱。杨行密遣军平叛。其中王茂章攻润州(治今江苏镇江),但因安仁义善战 ,始终无法破城。杨行密又命徐温领兵增援。徐温将所属军队的衣服、旗帜改换得和王茂章的军队一样。安仁义不知吴军增兵,再次出城交战,结果被徐温打得大败,被迫退守孤城。 当时,杨行密的妻弟朱延寿正镇守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也暗中勾结田、安叛军。杨行密采用徐温及谋士严可求的计策 ,诈称因眼疾严重而失明,表示有意要将淮南托付给朱延寿,将朱延寿诱骗到广陵,然后将其擒杀。 朱延寿的随从部下皆惊扰,但在徐温的弹压下,并未引起骚乱。 事后,杨行密升徐温为右牙指挥使。

夺取大权

天祐元年(904年),杨行密命长子杨渥出镇宣州。 徐温对杨渥道:“大王如今正卧病在床,却命嫡嗣出藩,这必是奸臣的阴谋。他日若召您回广陵,除非是我派遣的使者,且持有大王令书,不然您千万不要听命。”杨渥非常感激徐温,哭着道谢后方才去宣州上任。 后来,杨行密病重。判官周隐以杨氏诸子幼弱,建议由大将刘威暂摄军府。但徐温与左牙指挥使张颢都支持杨渥嗣位,他们道:“大王平生出万死,冒矢石,为子孙立基业,怎可传于外姓!”杨行密于是让周隐发牒文召回杨渥。

但杨渥过了很久都没有回来。杨行密只能强撑病体,“忍死待之”。徐温有一次去拜访周隐,等待周隐时却在桌案上看到了写好的牒文,方知周隐并未将牒文发出。他急忙取走牒文,派人送往宣州。杨渥这才在杨行密临终前及时回到了广陵。 不久,杨行密病逝。杨渥承袭其淮南节度使、东面诸道行营都统等职,称弘农郡王。 时为天祐五年(908年)十一月。

徐温虽在杨渥袭位过程中立有大功 ,但他和张颢统领牙兵,最终因此引起了杨渥的反感。 杨渥挑选壮士另组东院马军,又调自己在宣州时的三千亲兵入卫广陵,以对抗徐温和张颢的左右牙兵。他在天祐三年(906年)吞并江西镇南军后,又命亲信指挥使朱思勍、范思从、陈璠随大军镇守洪州(镇南军治,在今江西南昌),以培植自己在地方上的势力。

杨渥此后愈发骄奢,更因私怨杀死周隐,以致勋旧诸将皆不自安 。徐温与张颢曾劝谏杨渥,杨渥怒道:“你们如果认为我不行,那就干脆杀了我,自己坐我的位子吧!”徐、张二人皆惊惧,于是密谋作乱。当时,杨渥为了修建球场,竟将牙城中的数千亲军悉数迁出。徐温与张颢因此无所忌惮。 他们诬称朱思勍等三将在江西谋叛,遣亲信到洪州将三将处死。

杨渥得知三将被杀,准备杀死徐温、张颢。但徐、张二人却抢先发动兵变,率牙兵二百人持刃入宫,声称杨渥身边有奸臣乱政,击杀其亲信十余人,号称“兵谏”。杨渥虽未被杀,但自此大权旁落 。时为天祐四年(907年)正月。徐温、张颢又诛锄异己,控制了吴国军政大权。同年,朱温篡唐称帝,建立后梁。但吴国仍沿用唐朝年号,始终以唐朝的藩镇、封国自居。

独专国政

杨渥虽在政变中失势,但一直计划夺回大权。张颢遂与徐温决定杀死杨渥。 但徐温不愿承担弑君之名,故意以便于统一号令为由,表示要用自己的右牙兵单独行事。张颢果然表示反对。徐温于是顺势提出单用张颢的左牙兵。 张颢遂以左牙兵入府弑逆 ,由党羽纪祥、陈晖等杀杨渥于寝室,对外则宣称杨渥是暴病身亡。时为天祐五年(908年)五月。

张颢与徐温原本约定在事成后瓜分吴国,然后归顺后梁。但徐温当夜曾梦见白龙绕柱,次日入宫时恰巧看到杨渥之弟杨隆演白衣倚殿柱而立。他认为梦兆应在杨隆演身上,于是有意拥立杨隆演,遂将此事告诉了严可求。而张颢亦背弃前约,欲据淮南自立,于是集将吏于府庭,严兵以待,逼他们表态支持自己。 但严可求却表示张颢未必能得到庐州刘威、歙州陶雅、宣州李遇、常州李简等外藩重将的支持,力劝其迎立杨隆演。张颢最终妥协,杨隆演由此得以袭位。

张颢随后又排挤徐温,将他外放到润州。严可求对徐温道:“你一旦放弃牙兵兵权离开广陵,必为张颢所害。”徐温向严可求问计。严可求又去见张颢,对他道:“您将徐公外调到润州,大家都认为您是要夺其兵权而杀之,是这样吗?”张颢连忙撇清,道:“这是徐公自己要求的,我也不想这样。现在任命已下达,如何是好?”严可求于是在次日和张颢一同去拜访徐温,假意斥责道:“如今幼主新立,正是多事之秋。您是杨氏宿将,怎可外任自求苟安。”徐温配合着做出谢罪的姿态,顺势留在了广陵。

张颢后来才意识到严可求一直是在帮助徐温,便派刺客去刺杀严可求,但刺杀未遂。严可求于是与徐温及左监门卫将军钟泰章密谋诛杀张颢。钟泰章不久便率死士三十人直接冲入军府,杀张颢于牙堂。此时距杨渥遇弑仅有九日。徐温这才对外公开杨渥是被张颢所弑杀,并将纪祥等凶手车裂于市曹。当时彻查乱党,皆出于左牙兵。时人因此都以为徐温并不知张颢弑君之谋。

徐温自此独专国政 ,以左右牙都指挥使,决断军府一切事务。他随后又率将吏向唐朝所派的江淮宣谕使李俨请命,以唐朝的名义授杨隆演为淮南节度使、东面诸道行营都统、弘农王。 天祐六年(909年),徐温自任淮南行军副使、升州刺史,但一直留在广陵辅政。 他在次年(910年)一度因母丧离职,但很快便被起复为内外马步军都军使,遥领润州观察使。

徐温的专权引起了刘威、陶雅、李遇等外藩的不满,其中李遇表现尤为激烈 。徐温乃于天祐九年(912年)遣军攻破宣州,族灭李遇。 诸将自此多畏徐温之威,杨隆演更是形同傀儡。 刘威、陶雅都主动入觐广陵,以消除徐温的疑心。 徐温对待他们非常恭敬,如同事奉杨行密一样 。刘威、陶雅皆悦服,时人也都因此而敬重徐温。徐温随后又与刘威、陶雅率将吏向李俨请命,承制加拜杨隆演为太师,进封吴王。徐温则任淮南行军司马,领镇海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

出建霸府

天祐十二年(915年),徐温被任命为水陆马步诸军都指挥使、两浙都招讨使,兼侍中,封齐国公,出镇润州,总领升、润、常、宣、歙、池六州之地。他在润州建立霸府,遥决军国大政,后又于天祐十四年(917年)移镇升州(治今江苏南京)。 当时,其长子徐知训被留在广陵统领朝政,但他骄横恣肆,不但凌辱诸将,甚至经常侮弄杨隆演,毫无君臣之礼。 大将朱瑾数次劝说杨隆演寻机诛杀徐氏父子以除国患。但杨隆演对此则无能为力。

天祐十五年(918年),朱瑾设计杀死了徐知训,但随后便遭到徐温党羽的围攻,被迫自刎而死。徐温养子徐知诰时任润州团练使 ,在润州闻变,当日便引兵入据广陵,并在徐温赶至之前稳定了城中秩序。徐温因亲生诸子皆幼弱,于是承认了既成事实,以徐知诰接替徐知训统领朝政。他怀疑有将吏与朱瑾通谋,杀死了宣谕使李俨及大将米志诚,还打算在广陵大行诛戮。徐知诰与严可求乃将徐知训的过恶尽皆告知徐温。徐温这才知道徐知训的胡作非为,怒气稍解,最终只追究了徐知训的僚佐“不能匡救”之罪。不久,徐温归镇升州,“总军国大纲”,其余政务皆交由徐知诰决断。

武义元年(919年),徐温自以为权重位卑,于是以杨隆演的都统之职不足以节制地方镇将为由,请杨隆演称帝。 杨隆演拒绝称帝,被尊为吴国王,改元建制。吴国由唐朝封国正式演变为独立王国。徐温被拜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诸道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守太尉兼中书令,封东海郡王,仍镇升州。徐知诰以宰相居中辅政。 吴国逐渐形成了“祭则弘农(杨氏),政由东海(徐氏)”的政治格局。

武义二年(920年),杨隆演因长期受制于徐氏父子,抑郁成疾,很快便病势严重。徐温自升州入朝,议立嗣君。有人建议他趁机取代杨氏,徐温道:“我若有此意,早在当初诛杀张颢的时候就做了,何必等到今日。就算杨氏没有男丁,有女亦当立之,有敢妄言者斩。” 当时依次序应由杨隆演三弟杨濛即位。但徐温素与杨濛不和,且不欲国有长君,乃越次而立其四弟杨溥。 不久,杨隆演病逝。杨溥继任吴国王,他改升州为金陵府,以徐温为金陵尹,次年(921年)又进拜徐温为太师。

病逝金陵

徐温晚年时,徐知诰因长年在朝辅政,声望日渐攀升,甚至到了“温虽遥秉大政,而吴人颇已归属于知诰”的地步。 当时,严可求与行军副使徐玠等都多次劝徐温以亲子徐知询代徐知诰执政。 徐知询亦有取代徐知诰之意。但徐温因徐知诰素来孝谨,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至顺义七年(927年)十月,徐温终于决定易嗣。他准备赴广陵劝杨溥称帝,然后让徐知询留朝辅政,但却在临行前患病,于是让徐知询代己入朝,奉表劝进。 不久,徐温病逝于金陵,终年六十六岁。

徐知诰虽一直都在力求摆脱徐温的控制 ,但当他获悉徐温决定易嗣之时,仍是大为惶恐,准备上表乞罢政事,退而求镇江西。 结果就在他上表的前一夜,传来了徐温病逝的消息。徐知询半途折返金陵,主持徐温的后事。徐知诰这才得以继续执政,并以杨溥的名义追封徐温为齐王,赐谥号忠武。

身后及追尊

杨溥在徐温死后不久,便按其临终推举称帝,仍以徐知诰在朝辅政。 徐知询则承袭了徐温的诸道副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金陵尹等职,掌握了徐温留在金陵的军队,此后一直试图取代徐知诰。徐知诰后将徐知询诱入朝中,悉夺其兵 ,这才彻底掌控了吴国军政大权。 他在太和三年(931年)时又效仿徐温旧例,在金陵开设霸府,以长子徐景通留广陵辅政。

天祚三年(937年),已经被封为齐王的徐知诰正式在金陵建立齐国(吴封国),立宗庙、社稷,追尊徐温为太祖武王。 是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国号为齐(即徐齐),又追尊徐温为太祖武皇帝,称其墓为定陵。

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诰自称是唐朝宗室后裔,改国号为唐(即南唐),并恢复李姓,改名李昪。他将徐温的庙号改为义祖,但为了表示不忘徐氏之恩,仍将徐温供奉于七庙之内,以义祖与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同为不祧之祖。

显德五年(958年),周世宗柴荣在淮南之战中攻取南唐的西都广陵,还特意遣使祭拜杨行密与徐温二人的陵墓。是年三月,元宗李璟(即徐景通)被迫向后周称臣,取消帝号,改称国主。柴荣又下诏为杨行密、徐温各置民户,为他们守墓。

徐温轶事典故

猜忌刘信

徐温奸诈多疑,但善于任用将吏。镇南节度使刘信在天祐十五年(918年)时围攻虔州,久攻不下,派人劝说守将潭全播出降,又派使将此事上报徐温,徐温发怒说:“刘信以十倍于敌之众,攻不下一城,反而派人劝降,凭什么威震敌国呢?”他笞打使者,说:“我这是笞打刘信。”使者被遣回。又令增派军队,于是攻破谭全播。有人诬陷刘信逗留,私下放走谭全播,并说刘信要谋反。刘信听到这些话后,亲自到金陵见徐温,报告战绩,徐温与刘信赌博,刘信拿起骰子高声祈祝说:“刘信若要背叛吴国,愿为恶彩,如果没有二心,一定是浑花。”徐温赶忙阻止。刘信一掷,六个骰子都是红面,徐温很羞愧,亲自斟酒给刘信喝,但始终对刘信有疑心。等到后唐进攻前蜀时,徐温急忙将刘信召到广陵,任为左统军,假托在国内防备敌军,实际上剥夺刘信的守地。

徐温历史评价

欧阳修:① 温虽奸诈多疑,而善用将吏。② 温亦自喜为智诈,尤得吴人之心。

胡三省:① 张颢、徐温以兵谏自文,鬻拳之罪人也。② 原情定罪,徐温宜与张颢同科;而徐温得免弒君之名,遂专吴国之政,殆天启之也。③ 古人有言:“盗亦有道。”然盗货者小盗也,盗国者大盗也。观徐温之盗国,斯言岂欺我哉! ④ 徐温以善事杨行密而窃吴国之权,徐知诰以善事徐温而窃徐氏之权,天邪!⑤ 刘威镇洪州,陶雅镇歙州。徐温事威、雅如事杨行密,贵而不敢忘旧者,能矫情为之;至于遣威、雅归镇,不特时人服之,威、雅亦心服矣。自古以来,英雄分量固自不同,至于随其分量以制一时之事则一也。善观史者毋忽诸!

王夫之:① 必不得已,于斯时也,而欲推一人以为之主,其杨行密、徐温、王建、李昪、钱镠、王潮之犹愈乎!尚有长人之心,而人或依之以偷安也。② 徐温大破钱镠,知诰请乘胜东取苏州,温念离乱久而民困,因鏐之惧,戢兵息民,使两地各安其业,而曰“岂不乐哉”?蔼然仁者之言乎!自广明丧乱以来,能念此者谁邪?而不谓温以武人之能尔也。

蔡东藩:① 温与颢实是同谋,不过颢为傀儡,转被温所利用,强中更有强中手,就是这事的注脚哩。② 淮南之乱,首恶为张颢,徐温其从犯也。颢既弑渥,而仍不得逞其志,是由严可求达权之效,迨与温定谋,结钟泰章,手刃逆颢,虽未免存右袒之心,使温得避弑君之罪,然微温不能除颢。颢岂长肯为隆演下乎? ③ 徐温颇有莽操手段。④ 李遇自恃旧勋,蔑视徐温,不过骄矜之失,无甚大恶,且既夸命出降,黜其官而赦之,可也,即不赦之,而家族何辜,宁必诛夷而后快!周文王治岐,罪人不孥,方卜世至八百年,盖不嗜杀人,方垂久远。李存勖已为过暴,而徐温尤甚。是欲垂裕后昆,其可得乎? ⑤ 权兼内外总兵屯,报国犹知戴一尊,试看入朝排众议,徐温毕竟胜朱温。⑥ 隆演幼懦,内外军事,亦赖有徐氏主持,观吴越之大举侵吴,幸温用火攻计,转败为胜,淮南得以无恙。厥后隆演病剧,且使杨氏无男有女,亦当拥立之言,宁得以父子专政,遽谓其罪大功小哉?

陈垣:徐温淮南贩盐,为杨行密所与起事三十六英雄之一。辅杨氏四世,多智得民心。至养子徐知诰即李昪,遂移吴祚为南唐。不可谓非乱世英雄也,故曰“盗亦有道”。

吕思勉:① 梁以钱镠兼淮南节度使,马殷兼武昌节度使,各充本道招讨制置使,盖意在于来讨。故颢、温初约分吴地以臣于梁,盖既免大国之讨,且可借梁力以定己位也。② 虑晋之灭梁,而先谋建国,此乃饰说。朱邪氏岂足缵李唐之统?以此诳天下,其谁听之?盖温久欲割据自尊,前此朱梁尚强,有所顾忌,此时梁已无足畏,篡夺之谋,因之益急,而欲谋自尊,不得不先隆隆演之位耳。

徐温补充介绍

  徐温(862年—927年11月20日),字敦美,海州胊山(今江苏东海)人,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臣,南唐烈祖徐知诰(李昪)的养父。

  人物生平

  功升谋议

  徐温,字敦美,是海州胊山(今江苏东海)人,青年时以贩盐而为强盗。杨行密在合肥起兵时,徐温隶属其帐下,与杨行密共同起事的刘威、陶雅等人,号称三十六英雄,但唯独徐温未曾有战功。

  天复二年(902年)六月,杨行密发兵讨伐朱温,以副使李承嗣暂时主持淮南节度使府中事务。军吏想要用大船运送军粮,时任都知兵马使的徐温说:“运路很久没有通行,芦苇堵塞,请用小艇,也许容易通行。”军队到达宿州,适逢久雨不停,载重的大船不能前进,兵士面有饥色,然而小艇先到。杨行密因此认为徐温才能出众,开始与他商议军事。

  天复三年(903年)八月二十五日),杨行密派润州行营招讨使王茂章攻打安仁义,没有攻克,于是派徐温率兵会同攻击。徐温改换所率军队的衣服旗帜,都像王茂章的军队,安仁义不知道对方增加军队,再次出战,徐温奋力攻击,把安仁义打败。 同年九月,杨行密要诛杀朱延寿等人,徐温采纳其门客严可求的计策,让杨行密假装眼睛有病,事情成功之后,徐温因功升任右衙指挥使(一作右牙都指挥使),开始参与谋议。

  袭杀张颢

  天祐元年(904年)八月,宣州观察使台濛去世,杨行密任命其子牙内诸军使杨渥为宣州观察使。徐温对杨渥说:“吴王卧病,而令嫡子出藩,这一定是奸臣的阴谋。他日召您回来,不是我派遣的使者及吴王的令书,千万不要立即回来!”杨渥哭着道谢而上路。

  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病重,平生的旧将都在外作战或防守,只有徐温一人在内,于是参与拥立杨渥之事。同年十一月,杨行密去世,杨渥继位。

  天祐四年(907年),徐温与左衙指挥使张颢发动政变,共掌军政,杨氏大权旁落。天祐五年(908年),徐温与张颢弑杀杨渥,不久与张颢有矛盾,派钟泰章袭杀张颢。钟泰章同意后,挑选三十名壮士,宰牛烹羊,刺血立誓。徐温还是怀疑钟泰章不果断,半夜派人试探钟泰章的意图,佯装对钟泰章说:“徐温上有老母,害怕事情不成功,不如暂且中止。”钟泰章说:“话已经说出口,难道还可以停止吗?”徐温于是放下心来。第二天,钟泰章刺杀张颢,徐温趁机将纪祥等人全部杀掉,并把弑杀杨渥之罪嫁祸给张颢,将这些事禀告杨渥的母亲史氏。史氏胆战心惊地哭着说:“我儿子年龄小,居然遭到这样的祸乱,若能保护我们全家归还合肥,就是你的大恩大德。”

  独揽大权

  徐温杀张颢之后,拥立杨行密次子杨隆演继位。从此徐温一人独揽大权,后逐步翦除杨氏旧将势力。徐温拥立杨隆演后,升任升州刺史,并在金陵训练水师。大将李遇对徐温的专权很愤怒,说出不恭敬的话,徐温派柴再用在宣州诛杀李遇。杨行密的旧将人人自危,徐温假装卑下,见到这些人如同见到杨行密,恭谨备至,诸将方才放心。天祐八年(911年),徐温升任行军司马、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天祐十年(913年),派遣招讨使李涛进攻吴越,会战临安,副将曹筠投降吴越军,李涛战败被俘。徐温暗中派人对曹筠说:“我用你为将,你军有所求,我没有给你,这是我的过错。”并赦免曹筠的妻子儿女,不仅不杀,还厚待他们。同年秋天,吴越进攻毗陵,徐温与之战于无锡,曹筠被徐温以前的话所感动,临战奔归徐温,于是打败吴越军。天祐十二年(915年),徐温受封齐国公,兼任两浙招讨使,开始镇领润州(今江苏镇江),以升、润、宣、常、池、黄六州为齐国。徐温居住升州,设立大都督府。天祐十四年(917年),徐温迁治金陵,以其子徐知训在广陵辅佐杨隆演,但大事都是徐温遥为决定。徐知训被朱瑾杀死,徐温的养子徐知诰(李昪)从润州先入广陵,得-事。

  猜疑刘信

  徐温虽然奸诈多疑,但善于任用将吏。天祐十五年(918年),江西刘信围攻虔州,久攻不下,派人劝说守将潭全播出降,又派使将此事上报徐温,徐温发怒说:“刘信以十倍于敌之众,攻不下一城,反而派人劝降,凭什么威震敌国呢?”并笞打使者,说:“我这是笞打刘信。”使者被遣回。又令增派军队,于是攻破谭全播。有人诬陷刘信逗留,私下放走谭全播,并说刘信要谋反。刘信听到这些话后,亲自到金陵见徐温,报告战绩,徐温与刘信-,刘信拿起骰子高声祈祝说:“刘信若要背叛吴国,愿为恶彩,如果没有二心,一定是浑花。”徐温赶忙阻止。刘信一掷,六个骰子都是红面,徐温很羞愧,亲自斟酒给刘信喝,但始终对刘信有疑心。等到后唐进攻前蜀时,徐温急忙将刘信召到广陵,任为左统军,假托在国内防备敌军,实际上剥夺刘信的守地。

  信任严骆

  徐温的门客众多,其中最受信任的只有骆知祥、严可求二人。严可求擅长出谋划策,骆知祥擅长聚财兴利。军旅之事,徐温经常询问严可求,国家财用,则经常请教骆知祥,吴国人称之为“严骆”。徐温也高兴自己被认为有智谋,特别赢得吴国民心。起初徐温跟随杨行密击败赵锽时,其他将领都争抢金帛财物,唯独徐温占据余留的粮仓,煮粥给饥饿者吃。天祐十六年(919年),徐温呈请杨隆演即皇帝位,杨隆演不许。又请即吴王位,杨隆演才接受。于是建国改元,任命徐温为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封东海郡王。武义二年(920年),杨隆演去世,徐温越位拥立杨隆演弟杨溥继位。顺义七年(927年),徐温请杨溥即皇帝位,杨溥尚未同意,徐温即病死,时年六十六岁,追封齐王,谥号武。其养子徐知诰建立南唐后,追谥徐温为忠武皇帝 ,庙号太祖。徐知诰恢复原姓,改名李昪后,再改庙号为义祖。

  “徐温”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