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南京市名人>栖霞区名人

王少舫

王少舫人物照片

栖霞名人王少舫介绍

黄梅戏男演员

王少舫(1920年10月11日—1986年7月19日) ,原名王少芳,原籍江苏省南京市,中国黄梅戏男演员,主工小生,兼演老生。曾任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安徽省政协委员、全国剧协会员 、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副团长 。

王少舫九岁在上海从师鲍小林学京剧,工老生。13岁正式登台演出。自1938年起,与黄梅戏艺人共同在江苏、安徽等省演出,开始出演黄梅戏并尝试对黄梅调的传统唱腔进行修改 。1949年在合肥组织新生平剧社,担任社长,导演并演出过京剧《小仓山》《红娘子》《逼上梁山》等。1950年,正式改唱黄梅戏,参加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任团长,参加整理排演黄梅戏传统剧目《打猪草》《夫妻观灯》《蓝桥会》《路遇》等。1954年,调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任演员(后任副团长),同年参加华东地区戏曲会演,因饰演《天仙配》中的董永获演员一等奖。1956年,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扮演《告粮官》中的张朝宗,获演员一等奖。1975年,赴北京参加部分省、市文艺调演,出演《海港》中的马洪亮一角。1979年,参加安徽省戏曲调演,在《袁璞与荆凤》中扮演老校长,获演员一等奖 。

1986年7月19日,王少舫因病去世,终年67岁。

王少舫把京剧艺术与黄梅戏糅合起来,丰富了黄梅戏生行的表现艺术,铺开了一条黄梅戏生行艺术的发展之路 。

王少舫人物经历

1920年10月11日(农历8月30日),王少舫出生于汉口,原名王少芳。1926年,生父王忠惠去世。1927年9月,被送到上海读私墪,三个月后返回南京家中继续读书 。

1929年八九月间,王少舫被母亲送至上海,正式拜鲍筱麟为师学习京剧。1930年,随师父到江西南昌唱戏。1931年,师父与师母离婚,但王少舫被留在师母家帮佣,在奉师母之命陪师弟学戏期间,他学习了《四郎探母》等多出老生戏;又随师兄到浙江参加水路班子,到南京“大世界”京班参加演出,不但学习了京剧,还领略了扬剧、文明戏、滑滑戏、苏滩、沪剧等多种地方戏和曲艺。后随继父王明山离开上海,来到江西农村 。

1933年,父母带他随安庆皖钟舞台的老板到安庆唱戏。在安庆唱戏时,他接触到黄梅调,随南洋旅馆的洗衣妇学会了黄梅小戏《苦媳妇自叹》,用在京剧《戏迷传》《纺线纱》等玩笑戏里。这是他从事黄梅戏工作的开端。同年,随继父回南京,在“民业公司”大舞台临时救场,演出京剧《捉放曹》,随后与民业公司签约搭班唱戏 。

1935年,加入小京班,移植演出京剧《狸猫换太子》,前半部扮演富有正义感的太监陈琳,后半部扮演包公。1936年年初,小京班解散,其失业在家,闭门读书、学戏,后辗转于芜湖、宣城一带唱戏 。

1938,王少舫一家流落安庆,由继父安排,在皖钟舞台与黄梅调演员合班演出,两个剧种的演员相互帮助,互相客串。这期间,其初次登台演唱黄梅调,在《天仙配》中扮演二姐 。

1939年,继续与黄梅调合班在安庆华林剧场演出,在连台本戏黄梅调《秦雪梅》中扮演男主角商林,开始尝试对黄梅调的传统唱腔进行修改 ,并尝试摆脱一直使用的京剧程式,运用从黄梅调、电影、话剧等艺术形式中学来的手法 。黄梅调本无管弦乐伴奏,他请京剧琴师小喜子用京胡跟腔托唱,开黄梅戏有弦乐伴奏之先河 。同年,与王剑锋、潘泽海等黄梅调艺人合作演出黄梅调《王清明合同记》,在剧中扮演男主角王清明,工小生 。

1942年,在安庆推行“京戏皖唱”,以黄梅调演出京剧剧目《四郎探母》。1943年,由于“京戏皖唱”《四郎探母》获得观众认可,王少舫又继续排演了《诸葛亮招亲》《游龙戏凤》《汾河湾》等剧目,同时开始进一步学习黄梅调,尝试在音乐方面对黄梅调进行丰富 。

1944年,与刘春同合作演出黄梅调传统剧目《白扇记》中的一折《鱼网会母》,在剧中扮演小鱼网 。他把京剧的一些演唱和润腔方法吸收到黄梅调中,“拜母”一段的唱腔就借鉴了京剧《四郎探母》中“见娘”的唱法 。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成为安庆华林剧院的京剧当家老生。这一年,因为与一位唱旦角的京剧演员同名,他从《扬州画舫录》中取了一个“舫”字,将名字由“少芳”改为“少舫” 。

1946年,因不堪忍受华林剧场老板剥削,逃出安庆,在当涂、无为等县城和乡镇流动演出。1947年,从无为来到芜湖市区,在“大娱乐”剧场演出。1948年,在当涂、合肥新民剧场演出 。

1949年1月,合肥解放,合肥军管会接管了在新民剧场演出的京剧班社,改名“新生平剧社”,王少舫任社长。在王少舫带领下,剧社创作了《逼上梁山》《红娘子》《三打祝家庄》等京戏剧目,受到群众欢迎和领导表扬,并被安庆等地同行移植。12月,成为皖北地区各界人民会议的人民代表 。

1950年,在安庆文联主席王芳松鼓励下,王少舫决心正式“弃京就黄”,从合肥移家安庆,成为民众剧场的主要演员和总负责人。他带领黄梅艺人翻演传统剧目,移植京戏剧目《石头人招亲》,排演连台本戏《二度梅》《左维明巧断无头案》,配合斗争形势需要编排了反映时事的《打灶王》《父子争先》《贪官与恶霸》《仇深似海》。10月21日-25日,作为黄梅戏的代表参加皖北区文艺工作会议 。

1951年,私营剧团改制后,担任民众剧场管理委员会主席,响应政府号召,排演现代戏《劝夫上堤》《罗汉钱》《小二黑结婚》《小女婿》等剧目,并在《小二黑结婚》中扮演二孔明。在排新戏期间进行音乐改革,添加灯光、布景,为黄梅戏的创业打下基础 。

1952年,参加安徽省戏改集训,与严凤英、潘泽海等演员排演了黄梅戏《路遇》《蓝桥汲水》《秦雪梅》,与严凤英、编剧郑立松等整理了黄梅戏传统剧目《打猪草》,移植《柳树井》等剧目,于11月到上海演出 。

1953年,参加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到蚌埠为视察治淮工程的谭震林等中央和华东局领导演出。其后,与严凤英等组成“黄梅戏赴宁演出团”与到访中国的波兰玛佐夫舍歌舞团联欢,6月10日,为波兰客人演出由《游春》《送绫罗》等组成的传统小戏。送走波兰客人后,留在南京公演。10月4日,随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离开北京赴朝鲜慰问演出 。

1954年9月至10月,在华东区戏曲会演大会上,与严凤英合作演出神话剧《天仙配》,在剧中扮演纯朴、忠厚的董永,获得演员一等奖 ;11月,开始排演从越剧移植来的剧目《春香传》,扮演痴情公子李梦龙 。195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石挥执导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上映,王少舫在片中扮演董永 。

1956年,在合肥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中,与王毓琴合作演出黄梅戏《告粮官》,塑造了光明磊落、疾恶如仇的普通百姓张朝宗 ,并凭借在该剧中的表演获演员一等奖 。秋冬之际,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到广州巡回演出,上演了《天仙配》《夫妻观灯》等剧目 。同年,被评为安徽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

1957年,与严凤英等带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到天津、福州、厦门、汕头海防前线演出,历时七个月,行程四千华里 。1958年6月12日,参加安徽省委宣传部召开的戏剧语言座谈会,发表了《词要归功》的发言,谈地方戏曲唱词的编写 。

1959年,参演由严凤英主演的黄梅戏电影《女驸马》,运用俊扮丑演的表演手法塑造了诙谐、风趣的老生角色刘文举 。1960年,与严凤英共同主演的以太平天国事迹为题材的黄梅戏《宝英传》在合肥上演 ,他借鉴京剧“武老生”的经验塑造了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 。

1961年1月,与严凤英主演的《宝英传》在合肥公演。4、5月间,在安庆地区巡回演出,表演了《女驸马》《打金板》《刘三姐》等剧目。同年,当选安徽省第一届人民代表 。1962年,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安庆地区公演 。

1963年,在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中扮演助人为乐的金牛星。同年,参加现代戏的改编和排演,与导演乔志良等人将上海戏剧院创作的话剧《年轻一代》改编成黄梅戏,在剧中扮演老当益壮的革命干部林坚 。

1964年,到望江县宝塔乡农村劳动锻炼,在城内的望江剧场演出《打金枝》《夫妻观灯》等传统剧目。1965年,在皖南山区演出,并上黄山参加招待越南主席胡志明的演出 。

1966年至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被罚为勤杂工,在“牛棚”内外受辱。1970年4月,因《天仙配》被株连,遭巡回批判,随后被送到和县的部队农场劳动锻炼。劳动锻炼结束后,回到黄梅戏演员队,参加了移植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的排演,均无唱词 。

1972年6月,导演小戏《一篮花生》。9月,排演现代戏《奇峰岭》,在剧中饰演老书记。10月,为参加全国篮球分区赛合肥赛区运动员游园大会演出《军民一家》。1973年,导演小戏《主课》《书记搬家》并参加两部戏的演出 。

1974年,在安庆人民大会堂演出小戏《奇峰岭》《向阳花》《军民一家》。1975年,赴北京参加全国部分省、市学习移植革命样板戏的演出,在中山公园中山音乐堂演出《海港》第六场《壮志凌云》,饰演马洪亮。1976年,在广州拍摄黄梅戏电影《红霞万朵》,饰演青山伯。1977年,导演黄梅戏《箭杆河边》,并出演佟庆奎一角 。

1978年3月,赴上海演出黄梅戏《南国锋烟》,在剧中饰演何老爹。6月,导演小戏《人老心红》。9月,黄梅戏《天仙配》恢复公演,在剧中扮演董永。10月,黄梅戏《女驸马》恢复排演,在剧中扮演太师刘文举 。

1979年1月,参加安徽省文艺调演大会,演出现代戏《袁璞与荆凤》,凭借老校长一角获得演员一等奖。2月5日,与潘璟琍合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震演出《天仙配·路遇》。3月21日至5月12日,赴广西慰问参加自卫反击战的官兵,在南宁演出《天仙配》《女驸马》片段和小戏《军民一家》。6月,排练古装剧《陈州怨》,在剧中扮演包公,工花脸。通过此剧排练,他对于黄梅戏花脸表演和唱腔进行了探索,填补了黄梅戏没有花脸唱腔的空白。10月,在《罗帕记》中饰演王科举。同年,恢复排演黄梅戏《江姐》,在剧中扮演叛徒甫志高 。

1980年3月,其出演的古装剧《陈州怨》在合肥江淮大戏院演出20场。5月,在安徽省广播电台录制小戏《普查花开》,宣传第一次人口普查。11月30日,率团赴香港演出,公演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等剧目 。

1982年2月,在南京、九江、南昌、长沙等地公演《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同年,为上海唱片厂录制唱片《山伯临终》(饰梁山伯)、《包公赔情》(饰包公)

1986年1月,抱病随团深入大别山革命老区慰问演出,在小戏《军民一家》中扮演热情风趣的张大伯 。4月,在上海莎士比亚戏剧节演出改编自莎翁剧作的黄梅戏《无事生非》,扮演风趣、幽默、为青年男女牵红线的将军唐德隆 。7月17日,病情加剧,被送往医院抢救。7月19日,因病抢救无效,在合肥逝世,终年67岁 。

王少舫人物评价

王少舫铺开了一条黄梅戏生行艺术发展之路,大大提高了生行表演艺术,提升了生行舞台位置,扩大了生行的表现领域。他把京剧与黄梅戏的艺术精华融会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生动的艺术形象。他有整体意识,大局为重。在任何戏中,他都找准自己角色的位置,尽力演好自己的角色,不以角儿欺人,作红花则尽展风采,作绿叶则甘作扶持,把自己融入整体中,为艺术之大局尽心尽力。他不论角色大小,演来都十分认真。他自己是黄梅园林中的秀森奇葩,又为梅林培育和秀木繁花,造就了“无派之派” 。(安徽省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金芝评)

王少舫为人谦和,很好相处,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不含糊。在演出中遵守纪律,一丝不苟。他认真演戏,不怕苦,不怕累,是青年人的榜样。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处处以身作则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安徽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陆洪非评)

王少舫把自己学到的戏毫不保守地教给别人,对自己不会的戏也肯虚心向别人请教。他大胆启用青年演员,把他们推上第一线。他自己是小生行当,但却从不霸戏,总把许多年轻人推上去。他终生致力于黄梅戏改革,特别是在男声唱腔的革新上做出重大贡献。他虚心好学,注意旁人的长处,不管是谁的演唱他都认真听。演《女驸马》刘大人时采用了老艺人马老四的唱腔,这位老艺人的这段唱腔很一般,经过王少舫加工后用在“朱笔头上一点红”里,唱得悠扬圆润,有滋有味。在《海港》中,他把老艺人程积善的唱腔用得非常贴切、自然,很适合剧中人物。(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黄梅戏演员丁紫臣评)

王少舫将自己在京剧舞台上积累的经验带入了黄梅戏,来自于大剧种规范化流程的带入加速了黄梅戏在剧目和表演上的成熟,大大缩短了黄梅戏的“草台期”。他以身作则,并带头执行严格的排演制度。令全剧团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作为一个黄梅戏的实践者和探索者,他给予其他演员很多帮助和指导,这带来了人才上的活跃,令黄梅戏艺术打破了传统套路,得到质的创新和提升 。(安徽省文联组联处处长、戏剧评论家王长安评)

王少舫主要作品

代表剧目

剧目

所饰角色

《天仙配》

董永

《女驸马》

刘文举

《夫妻观灯》

王小六

《宝英传》

石达开

《罗帕记》

王科举

《陈州怨》

包拯

《袁璞与荆凤》

老校长

导演作品

《一篮花生》

《主课》

《书记搬家》

《箭杆河边》

《人老心红》

-

参演电影

王少舫后世纪念

2010年9月29日,纪念王少舫诞辰90周年座谈会在合肥召开 。

2017年5月13日,《王少舫谈黄梅戏》在安徽合肥首发。该书是安徽省文史馆历时5年,根据王少舫生前讲课、采访、讲话录音资料,抢救性整理出版的谈艺录 。

王少舫补充介绍

  王少舫(1920~1986),黄梅戏演员,民国9 年(1920 年)农历八月三十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京剧艺人家庭里。民国18 年,他于江西省南昌市拜京剧艺人鲍怡庭为师,后随师回上海学艺。民国22 年于安徽省安庆市皖钟大舞台正式登台演戏,首次演出的剧目是《南阳关》。同年夏季随父母顺长江而下,先后辗转于苏皖两省的南京、盐城、芜湖、宣城、合肥、三河镇等城镇演出。民国27 年日军侵占了三河镇,王少舫及家人逃难到安庆,紧接着安庆也沦陷了,不能组班唱戏,生活无法维持,-做苦力度生。同年秋,皖钟大舞台组织王少舫等京剧艺人和困居在安庆的丁永泉等黄梅戏艺人开业唱戏,因双方的角色演员奇缺,只能联合演出,京剧、黄梅戏各半,演员相互支援。这就是黄梅戏史上的“京黄同台”。民国34 年,日本投降后,王少舫在安庆华林戏院唱戏期间,物价高涨,艺人要求增加薪水,戏院经理依仗国民党势力欺压艺人,并将唱花脸的演员抓进 局,以示压服众人。大家不服,王少舫领头起来-,一方面罢演,一方面到 局要人。事后,王少舫处处受到经理的挟制,-离开安庆,流动于三河、庐江、无为、芜湖、当涂、合肥等地搭班唱戏。民国38 年初合肥解放,组建新生平剧社(即今安徽省京剧团之前身),王少舫被推选为社长。当时,平剧社除演一些旧戏外,在王少舫的主持下还排了一些改编的新戏,诸如《逼上梁山》、《九件衣》、《小仓山》等。当时的王少舫在安徽城乡观众中已是一位知名度较高的京剧演员了,1950 年,他却毅然宣布参加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改唱黄梅戏。这是王少舫艺术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王少舫选择黄梅戏,既非轻率之举,亦非偶然所为,早在民国22 年王少舫随父母住在安庆南洋旅社时,听到旅社里一位洗衣大姐唱黄梅戏,曾好奇地向那位大姐学会了《苦媳妇自叹》,一直哼唱了好几年,对黄梅戏有所了解,也产生了几分兴趣。抗日战争中又与黄梅戏艺人在患难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京黄同台”、“演员相互支援演出中,又有了更多更好学习观摩与艺友切磋黄梅戏艺术的机会以及串演角色身体力行的尝试。他曾在《天仙配》中饰演过花旦二姐,在《秦雪梅》中饰演过小生商林等角色,从中体味到了黄梅戏所蕴蓄的旺盛艺术生命力和丰厚的发展潜力,感到了黄梅戏浑厚的生活气息、田园牧歌的风韵、纯朴真实的本质。因此,他爱上了黄梅戏,愿为黄梅戏这个年轻的剧种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此举是一个具有20 年之艺术经历,有抱负有见解的成熟演员经过长期思考后所作的慎重抉择。

  王少舫投身黄梅戏时,正逢冬去春来,黄梅戏从山乡来到城市“落户”,艺术上需要加以修饰、革新,以适应新的时期、新的环境,发展壮大。王少舫一边虚心学习黄梅戏艺人注重从人物出发、从生活出发的优良传统,在艺术实践中加深领会,从而获得艺术素养的提高与完善;一边又针对黄梅戏传统表演程式和唱腔相对缺乏的不足之处,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京剧艺术和技能,有选择地吸收,与黄梅戏表演程式和唱腔加以糅合,从而丰富了黄梅戏艺术并扩展了黄梅戏的表现能力,增添了黄梅戏艺术的光彩。1952 年,他按照黄梅戏传统音乐旋律及锣鼓的节奏要求,吸收京剧程式动作,设计了《打猪草》、《夫妻观灯》活泼优美的舞蹈,并导演了这两个戏,首次主演《夫妻观灯》,使其艺术水平较之传统形式有了显著提高。50 年代初,黄梅戏脱颖而出并逐步为全国观众所注目,《打猪草》、《夫妻观灯》曾为此起过不可轻估的作用。在黄梅戏音乐方面,王少舫曾因客串《秦雪梅》中的商林而不适应黄梅戏“三打七唱”(3 人用锣鼓帮腔,7 人登台演出)的演唱形式,请京剧琴师用京胡为他唱腔拉个音、托着唱。这种有益的尝试,逐渐影响到黄梅戏艺人,弦乐也就逐渐地进入黄梅戏,丰富了黄梅戏音乐色彩。王少舫当时在安庆有“京托子”之称。1954 年12 月,王少舫被调入原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88 年改建剧院)后,尤为重视并支持艺术革新,在同编导及作曲人员密切合作中获得教益、扩大了视野,并进一步参加创腔实践。在《罗帕记》中,他饰演的王科举,前为小生,后为老生,为了准确刻画人物,在“描容”一段唱中,他吸收了徽剧曲调和岳西高腔,创造出类似京剧倒板、回龙的板式和反二黄的调式,大大增强了那一段唱腔的表现力。黄梅戏没有花脸的唱腔,王少舫在晚年积极主动地与编剧、作曲共同创作出一出包公戏《陈州怨》,同时又移植一出《包公赔情》,由他主演包公,精心设计人物的唱腔,为创造黄梅戏的花脸唱腔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箭杆河边》等现代戏的声腔创作中均有突出成就。他一贯主张:“黄梅戏年轻,需要多多吸收借鉴。”他深信:“黄梅戏肚子大,也能够吸收借鉴!”

  王少舫嗓音宽厚明亮,吐字清晰,更因富有深厚的戏曲演唱功底,且十分注重以声传情,唱腔风格独树一帜。他的表演洒脱凝重,举手投足,浑身是戏,且十分注重从人物出发,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他先后参加过50 多个大小剧目的创作演出,在《天仙配》、《夫妻观灯》、《春香传》、《碧玉簪》、《打金枝》、《女驸马》、《牛郎织女》、《罗帕记》、《江姐》、《红色宣传员》、《陈州怨》等剧中,塑造过众多不同年龄、性格、职业的人物形象,个个栩栩如生,深得方家称赏,群众欢迎。其中《天仙配》中忠厚纯朴的董永、《夫妻观灯》中风趣乐观的王小六、《女驸马》中谋谀圆通的刘文举、《罗帕记》中骄矜自恃的王科举等脍炙人口的艺术典型,无论就其性格刻划之深刻细腻,或就其表现技能之精巧丰满而言,都堪称是黄梅戏生角表演承先启后的艺术精品,多年来一直是后辈演员学习的楷模。《天仙配》1954 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王少舫获得演员一等奖和金质奖章;电影《天仙配》获得文化部1949~1955 年优秀影片奖,他获得金质奖章。影片曾发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次参加国际电影节展映,标志着黄梅戏的一度辉煌。他还参加演过电影《女驸马》、《牛郎织女》、《龙女》均受到海内外的欢迎。

  1953 年7 月,王少舫作为主要演员被抽调参加全国赴朝慰问团黄梅戏演出队奔赴朝鲜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慰问演出十分成功,受到了广泛而热烈的欢迎。归国后,于1954 年元旦之夜,他与潘璟琍合作演出的《夫妻观灯》,首次将黄梅戏送到北京,演于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了演出。黄梅戏在首都引起注目,反响较为强烈。

  “一个不讲‘戏德’ 的演员,不是一个好演员。”这是王少舫从艺60 多个春秋信守不渝的信条,60 多年如一日,他不论与什么演员同台演出,从不因自己的技艺娴熟而自我表现,抢别人的戏,即使演配角,为青年演员配戏,也不因自己的名望高而喧宾夺主,他总是从戏出发,从整体出发,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表演分寸,甘做绿叶衬托着红花。他演出作风严谨,无论是在硝烟才息的朝鲜战场上,还是香港的豪华舞台上;也无论是在庄严的怀仁堂,还是山乡的土丘上,表演都是同样的认真,一样的动情。他担任配角也同担任主角同样地认真研究,一样地精心创作。

  王少舫于196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当选担任过安徽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徽戏剧家协会第一届理事,曾任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副团长。1986 年7 月19 日卒于合肥。

  “王少舫”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