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南通市名人>海门区名人

沈其韩

沈其韩人物照片

海门名人沈其韩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

沈其韩(1922年4月27日~2022年11月27日),出生于江苏淮阴,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 。

沈其韩长期从事早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岩石学等研究 。1946年,从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后进入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担任实习员和技术员;1949年至1952年担任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技术员;1953年至1956年担任湖北大冶地质部429队工程师、地质组长、分队技术负责;1956年至1978年担任北京地质部和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和地质矿产研究所高工、副主任工程师,青海研究队队长,铁铜队副队长,第一铁矿队副队长等;1978年至1983年担任地矿部地质研究所所行政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员;1983年3至1986年担任地矿部地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导师;1986年担任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2022年11月27日,沈其韩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周岁。

沈其韩人物生平

1922年4月27日,沈其韩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现淮安市),祖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

中学时,沈其韩对地理学产生了兴趣,希望有机会考察祖国锦绣河山。但彼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中学毕业那年家乡江苏已全省沦陷,各类学校停办,求学无门。1941年,他在堂兄资助下与人结伴,从上海转赴浙西,冲破日军封锁线,历尽艰辛,抵达重庆,在当地参加短期进修班后参加大学入学考试。次年,20岁的他考入重庆大学地质系。

1946年,从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 。

1946年4月—1949年4月,担任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实习员和技术员。

1949年4月—1952年12月,担任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技术员。

1953年1月—1956年10月,担任湖北大冶地质部429队工程师、地质组长、分队技术负责;在山西垣曲华北地质局214队任工程师、地质科副科长。

1956年10月—1978年9月,担任北京地质部和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和地质矿产研究所高工、副主任工程师,青海研究队队长,铁铜队副队长,第一铁矿队副队长等 。

1978年9月—1983年3月,担任地矿部地质研究所所行政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员。

1983年3月—1986年5月,担任地矿部地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导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所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6年5月,担任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 。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2022年11月27日,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沈其韩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周岁。

沈其韩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沈其韩于20世纪50年代从事铁、铜详勘;参与中国前寒武系首次总结和1:300万前寒武纪地质图编制。20世纪60年代致力于早前寒武纪地质,同位素年代学和变质岩区方法研究。20世纪70年代在青海、陕西进行铁铜矿产调查。20世纪80年代在华北地台对深变质岩和重大地质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参与主编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及其总结。20世纪90年代对早前寒武纪麻粒岩和地层(构造)年代格架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小组多次发现最古老陆块 。

沈其韩的重要学术观点与贡献:1.认为变质作用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是各种地质作用综合控制的结果,但深部热流在动态条件下的活动起到了主导作用。2.变质反应不是简单地固相矿物之间的相互反应,含水矿物的脱水熔融以及熔体的参与反应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3.认为前寒武纪至少在新太古代已存在板块,新太古地体是由不同微板块拼贴而成,但与显生宙以后的板块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4.太古宙下地壳主要由20-25%的基性麻粒岩和75-80%的深成紫苏花岗质岩石组成,总化学成分相当于中性成分 。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网站显示,沈其韩先后正式发表专著15种(包括图一种)论文120余篇 。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63.09

《变质岩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工作方法》

沈其韩,程裕淇等著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1982.12

《山东太古代雁翎变质火山沉积岩》

程裕淇,沈其韩,王泽九著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7.04

《中国变质地质图编制与研究论文集 第1辑》

董申保,沈其韩主编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8.03

《中国变质地质图编制与研究论文集 第2辑》

董申保,沈其韩主编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2.07

《中国早前寒武纪麻粒岩》

沈其韩,徐惠芬等著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6.08

《中国地层典 太古宇》

沈其韩等编著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8.03

《华北地台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论文集》

沈其韩,程裕淇主编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8.03

《中朝古大陆太古宙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

伍家善,耿元生,沈其韩,等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0.06

《山东沂水杂岩的组成与地质演化》

沈其韩等著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8.08

《沈其韩文集》

沈其韩著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16.04

《中国变质地质图 1:5000000》

沈其韩,耿元生,刘福来主编

北京:地质出版社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网站显示,沈其韩先后获得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同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 。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8年

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1989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3年

内蒙古中南部太古宙变质岩

国家科技成果奖(第一完成人)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沈其韩尤其注重科研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前一阶段到后一阶段,不断推向前进的。科技工作者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回忆一生的科研事业,他认为,年轻的时候什么工作都要做一点,现在年轻科技工作者学历很高,在某一个专业领域钻研得很深,但是也应该具有战略性的长远的思维,应该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

荣誉表彰

1991年,沈其韩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沈其韩人物评价

沈其韩在早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岩石学和早前寒武纪同位素年代学以及铁铜矿产研究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评)

沈其韩是著名的地质学家,他对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地质学和矿产勘查研究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学问、学识、学养广为业界所赞誉。他虽已过鲐背之年有六,仍勤于工作,笔耕不缀,不断有诸多重要成果问世,其成就令人敬仰,其精神令人敬佩 。(中国科学院院士翟明国评)

沈其韩补充介绍

  沈其韩,地质学家 1922年4月27日生于江苏淮阴,籍贯江苏海门。194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早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岩石学等研究。20世纪50年代从事铁、铜详勘参与中国前寒武系首次总结和1∶3000000前寒武纪地质图编制。60年代致力于早前寒武纪地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变质岩区工作方法研究。70年代在青海、陕西进行铁、铜矿产调查。80年代在华北地台对深变质岩和重大地质事件进行深入研究,主编(第二主编)1∶4000000中国变质地质图并参与总结。90年代对早前寒武纪麻粒岩和地层(构造)年代格架进行系统研究。2000年以来对中国北方地球早期陆壳形成与演化及动力学模型和中国西北地区若干重点前寒武区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的划分对比及年代格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小组多次发现最古老的陆块。代表作有《中国早前寒武纪麻粒岩》和《山东沂水杂岩的组成与地质演化》。1988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沈其韩”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