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名人秦仁昌介绍
秦仁昌(1898年2月15日—1986年7月22日),江苏武进人,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秦仁昌1925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林学系林科;1924年—1925年任东南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植物学助教;1926年—1927年任中央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植物学讲师;1927年—1932年,任南京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部主任;1945年—1948年任云南大学生物系和森林学系教授;1955年—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7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秦仁昌一生从事蕨类植物学的研究。
秦仁昌人物生平
1898年2月15日,秦仁昌出生于江苏武进。
1914年—1919年,在江苏省第一甲种农校学习林业。
1919年,进入南京金陵大学林学系林科学习。
1925年,从金陵大学林学系林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1924年,任东南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植物学助教。
1926年,任中央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植物学讲师。
1927年,任南京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部主任。
1929年—1932年,进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植物学博物馆学习深造,期间访问了瑞典、德国、法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标本馆,并在英国皇家植物园标本馆和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
1932年,任静生生物调查所研究员。
1934年,任静生生物调查所庐山森林植物园主任。
1938年,任静生生物调查所云南丽江植物工作站主任。
1941年,任农业部丽江金沙江流域国有林区管理处主任。
1945年,任云南大学生物系和森林学系教授。
1948年,任云南省建设厅农业改进所所长。
1950—1954年,任云南省农林厅林业局副局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5年—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1986年7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秦仁昌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秦仁昌从1923年到1928年,他调查研究了江苏南京、浙江南部、安徽南部、湖北西部、青海、甘肃、内蒙古、广西及广东等地的植物,实地考察和采集了大量标本,探索蕨类植物的特性与生长条件,并对标本进行鉴定。
1934年,秦仁昌去江西庐山创建森林植物园,引种栽培了中国国内外植物7000多种,研究阐明了这群植物的发育系统和亲缘关系。1938年他在云南建立了庐山植物园丽江工作站,进行蕨类植物调查研究和采集。
1940年,秦仁昌对“水龙骨科”进行了研究,把100多年来囊括蕨类植物80%的属和90%种的混杂的“水龙骨科”划分为33个科249个属,清晰地显示出了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解决了当时蕨类植物学中难度最大的课题,被称为“秦仁昌系统”。
1955年,秦仁昌对蕨类植物分类和进化的细胞学、配子体形态学、孢粉学以及人工杂交实验等进行了研究,开展结合蕨类植物分类的形态解剖和细胞学等实验研究,使中国的分类学研究从单纯的标本观察扩大到形态、解剖、孢粉、细胞、生态、植物地理、古植物和栽培利用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学术著作
截至1986年7月,秦仁昌共发表论文160多篇,出版专著和翻译书15本。 部分论著参考如下:
[1]吴兆洪,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志[M].科学出版社,1991.
[2]秦仁昌.中国植物志第二卷[M].科学出版社,1959.
[2]秦仁昌.中国—喜马拉雅山区的网眼瓦苇群的正误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83,5(001):1-23.
[4]秦仁昌.中国石松科的分类(二)[J].云南植物研究,1981,000(003):23-37.
[5]秦仁昌.中国石松科的分类(四)[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1982(03):3-16.
[6]W.T.斯特恩,秦仁昌译.植物学拉丁文(上下册)[J].1978.
[7]秦仁昌,吴兆洪.人误研究的历史和发展[J].journal of systematics\&\evolution,1985, 8(6):447-450.
[8]秦仁昌.中国石松科的分类(一)[J].云南植物研究,1981(01):3-11.
[9]秦仁昌,刘正宇.四川南川金佛山蕨类植物新种(二)[J].植物研究,1984(3).
[10]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图谱[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30年
第五届国际植物学会
英国
科研奖励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1940年
水龙骨科的自然分类
荷属印尼隆福氏生物学奖
1989年
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1993年
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编译丛书
为了中国植物分类学工作者能更快成长,秦仁昌翻译了80多万字的《植物学拉丁文》一书,编译了《现代科技辞典》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植物学部分,审改了《韦氏大辞典》中植物学部分的译稿。
讲授课程
在庐山植物园,秦仁昌讲授“植物学理论”、“研究方法”、“拉丁文”、“英文”等课程。
培养成果
中国各地的蕨类植物学工作者大部分都是在秦仁昌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他还培养了不少林业和植物学人才。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武素功等。
时间
荣誉表彰
1955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秦仁昌人物评价
“秦仁昌院士是蕨类植物学之父,中国植物分类学的拓荒者。”(中国花卉协会蕨类植物分会会长张宪春评)
“秦仁昌不仅是中国蕨类学之父,也是世界蕨类学之父。”(国际蕨类学会主席亨尼普曼在纪念秦仁昌诞辰90周年大会上评)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秦仁昌不知疲倦地为中国在科学的进步中赢得了一个新的地位。”(美国蕨类植物学权威科泼兰特评)
“秦仁昌是中国蕨类植物研究的‘开山鼻祖’。”(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综合办公室副主任黄瑞兰评)
秦仁昌补充介绍
秦仁昌,字子农,江苏省武进县人,我国现代著名植物学家,中国蕨类植物学的奠基人,中国植物学的一位拓荒着,著名的蕨类学家、植物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秦仁昌于1898年1月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14年考入江苏省第一甲种农业学校林科,在校长陈嵘、教授钱崇澍的熏陶下,立志学习植物分类学。1919年农校毕业后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林学系,1925年毕业并获学士学位。秦仁昌刻苦努力,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得到了师长们的器重。由于家境贫困,在大学毕业前两年被陈焕镛教授介绍到东南大学兼任助教,半工半读直到毕业,1927年任讲师,那时现代植物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才开始传入中国。在教学过程中,秦仁昌发现对中国的蕨类植物研究都是外国的学者、专家,涉及中国蕨类植物研究的文章有200多篇,全是用英、法、日、俄等国文字或拉丁文发表,模式标本也全都分散在国外,我国的学校却连腊叶标本都没有。在此期间秦仁昌对华东、华北和华中的蕨类植物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向陈焕镛教授提出了自己对植物学的一些观点,得到了陈焕镛教授的支持。1926年秦仁昌随同陈焕镛教授到香港植物园标本室工作,有机会查阅了许多标本和文献资料,得到了更深的启发,因此更坚定了秦仁昌研究蕨类植物的信心,便立志研究。为了掌握、研究各国的文献材料,秦仁昌努力学习外语,经过奋发学习,他熟练地掌握了英文、拉丁文和法文,能阅读德文和俄文,秦仁昌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同外国专家、学者和书商通信,通过交换、购买等方式,一点一滴地搜集和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同时采集标本。
1927年秦仁昌受聘于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任植物学技师。秦仁昌搜集资料一丝不苟,通过几年的努力,他基本上掌握了180多年来我国学者发表的有关中国及邻近一些国家的蕨类植物文献。但因中国植物的模式标本也全都分散保存在国外各国的标本馆内,许多问题在国内无法澄清,于是秦仁昌决定到欧洲进修考察。在胡先骕教授的支持下,于1929年到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植物学博物馆,得到当时世界著名的蕨类植物学权威C.科利斯登生(C.Christensen)的指导,开始考察、研究蕨类植物分类学。同时,秦仁昌还经常与美国、英国、瑞士的蕨类植物学家广泛交流联系,也得到了他们的帮助,从而奠定了他研究蕨类植物的坚实基础。1930年秋,秦仁昌代表中央研究院出席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植物学会议。会后,为了彻底查清中国蕨类植物的模式标本,他又到瑞典、德国、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等国的标本馆作了短期访问研究,查阅标本。为了研究中国的植物分类学,又到英国皇家植物园标本馆及大英博物馆进行系统研究,查阅了皇家植物园标本馆所收藏的全部中国产的蕨类和种子植物标本以及邻近国家的蕨类植物标本。大量阅读了该馆珍藏的植物学名著和各种刊物,积累了大量珍贵资料。1932年秦仁昌回国,任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研究员兼标本室主任。1934年创建我国第一个植物园——庐山森林植物园,他在较短的时间内引种栽培国内外数千种植物,同时完成30万字左右的《中国与印度及其邻邦产鳞毛蕨属之正误研究》一文。之后又创建了静生生物调查所云南丽江植物工作站并任主任。1938年,由于抗日战争的影响,九江一带被日寇进逼,形势危急,秦仁昌教授把一些有关蕨类植物研究方面的图书和标本寄存在庐山美国小学里,转辗-到昆明。他充分利用云南这个“植物王国”的有利条件,不畏艰难困苦,广泛调查和采集植物标本,展开对植物的研究,走遍了整个云南,他建立了庐山植物园丽江工作站,在昆明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蕨类植物研究中心。1940年在昆明期间,秦仁昌发表了《水龙骨科的自然分类系统》一文,他从蕨类植物的演变规律出发,根据系统发育理论,清晰地显示出蕨类植物的演化关系,大胆提出自己的创见,将水龙骨划分为30多科、200多属。这一划分动摇了长期统治蕨类植物分类的经典系统,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争论,震动了国际蕨类学界并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解决了当时世界蕨类植物系统分类中最大的难题,是世界蕨类植物系统分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因而当年获荷印隆福氏生物学奖,从而一个崭新的经典的自然分类系统诞生了,后来被国际上统称为“秦仁昌系统”,填补了中国对蕨类植物系统分类方面的空白。1945年,秦仁昌被聘为云南大学生物系和林学系教授兼主任,同时,兼任了一些其它行政职务。1949年后,秦仁昌又兼任云南省林业局副局长。
1952年,秦仁昌教授率领考察队,深入到云南西部的中缅边界,踏遍了中缅边界的山山水水,在芒市坝建立林场,并开始投入了橡胶林的育苗和造林工作。1953年,秦仁昌又到云南东南部的中越边界,参加营造巴西橡胶林的勘察设计工作,选定了橡胶宜林地,在云南诞生了新中国的橡胶林。1954年,秦仁昌教授发表了《中国蕨类科属名词及分类系统》。1955年,秦仁昌教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同年,调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兼植物分类与植物地理学研究室主任。秦教授对中国蕨类植物的研究开始了新的部署,以蕨类植物形态分类为基础,深入调查我国的蕨类植物资源,并开展解剖学、孢粉学、细胞学及引种栽培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从而提高科学研究水平。1959年,秦仁昌教授被选为中国植物志编委会委员兼秘书,同时担任第二卷至第六卷的主编,他主编的《中国植物志》(第二卷)于当年首先出版,这是我国最先出版的一卷《中国植物志》,是《中国植物志》这部历史性巨著的第一本,对发展中国和世界的植物系统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73年,秦仁昌教授完成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杜鹃花科属部分,得到了中外植物学家的高度评价,美国将这部著作翻译出版。他还翻译了国外植物学最新成就的文献资料和一部近77万字的英文版《植物学拉丁文》,为我国植物学工作提供了一本极其重要的工具书。1978年,80高龄的秦教授发表了《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这一重要论文,他积累了数十年的工作经验,用新的研究成果对自己过去的分类系统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和补充,对错综复杂的蕨类植物系统发育问题作了更深入、细致的探讨。次年,秦教授完成了《近代科学技术大词典》(植物学部分)的翻译工作。相继又组织翻译《韦氏大词典》(植物学部分)及完成《西藏植物志》中的蕨类植物志的工作。在“文革期间”,虽然环境、条件极其艰苦,面对重重困难,秦仁昌教授也从未停止过对蕨类植物的研究工作。
秦仁昌教授早在20年代曾任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部主任。曾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植物分类与植物地理学研究室主任,并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及华南植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顾问、《植物分类学报》主编。先后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副理事长及名誉理事长。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被选为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被选聘为国家科委林业组成员及国际植物学会分类和命名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及蕨类植物学小组成员。被印度蕨类植物学会授予名誉会员。曾出席过全苏植物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是20世纪世界上对蕨类植物系统学有卓越贡献的权威之一,因此被称为中国的蕨类学之父。1989年秦仁昌教授被授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3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秦仁昌教授从事我国植物学研究60多年,对数千种蕨类植物,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著有许多关于中国蕨类植物的专著和论文。同时,在林业学、植物学、蕨类分类植物学方面为祖国培养了不少人才。对蕨类植物学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对中国蕨类植物提出了更客观的分类观点,从而创建了最完整的中国蕨类植物分类系统。对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秦仁昌”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