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南京市名人>秦淮区名人

马湘兰

马湘兰人物照片

秦淮名人马湘兰介绍

秦淮八艳,诗人,画家,中国古代十大名伎
明末秦淮八艳之一

马湘兰(1548年—1604年),明代歌妓 ,女画家、诗人 ,本名马守真,因擅画兰竹,故字湘兰。 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号朔兰。 秦淮八艳之一,南直隶应天(今江苏南京)人。马湘兰仗义豁达,曾周济过不少无钱应试的书生、横遭变故的商人以及附近的一些老弱贫困之人。

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在王稚登七十大寿时,马湘兰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

马湘兰人物生平

尤擅画兰

马湘兰曾为南京秦淮歌妓 ,与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门、顾横波、卞玉京、柳如是同称“秦淮八艳”。 她的本名是马守真,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微风吹拂下兰竹摇曳的形貌,是马湘兰喜欢描绘的题材。她不注重对兰竹外在形态的细致刻画,从用笔、施墨到构图看似随意,却内藏机巧,不失韵味。她笔下飘逸野趣的形象不同于闺秀画家精工细描的庭院中的闲花静草,而与男性文人画家的花卉有更多相近之处。 马湘兰所画的兰,多为荒坡辟谷里的香兰或是坡土地上的野生兰花,充满了自然荒朴的气息。在构图上,也不拘泥,而是随势而生。此外,马湘兰还知音识曲,精通音律,培养了一支技艺精湛的戏曲班,能演《北西厢》全本,为北曲在南方的传播做出了很大贡献。

红遍秦淮

马湘兰纤眉细目,瘦弱如柳,却也皮肤白腻,娉娉婷婷。她算不上绝色美人,但凭借清雅脱俗的气质和出类拔萃的才华,门前宾客穿梭如织。马湘兰除了能吟诗作画外,还善谈吐,与人交谈,嗓音明净如春柳早莺,神情开朗清爽,善解人意,博古知今,每能引人入胜。就这样,她在秦淮河畔渐渐成为红人,而且宾客多是些有身份,有教养的文雅客人。靠着客人的馈赠,马湘兰也积蓄了一些钱财,便在秦淮河边盖了一座小楼,里面花石清幽,曲径回廊,处处植满兰花,命名为“幽兰馆”。马湘兰出则高车驷马,入则呼奴唤婢,虽为歌妓,却有着贵妇人一般的气派。马湘兰仗义豁达,曾周济过不少无钱应试的书生、横遭变故的商人以及附近的一些老弱贫困之人。然而在别人心目中,她是一个飘若浮萍的烟花女子,少有深交者,所以马湘兰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寂寞难言的。

偶遇落魄才子

置身繁华之中,独品落寞滋味,马湘兰绝少有知心人。直到她二十四岁那年,认识了一位落魄才子——长洲秀才王稚登。相传王稚登四岁能作对,六岁善写擘窠大字,十岁能吟诗作赋,长大后更是才华横溢。嘉靖末年游仕到京师,成为大学士袁炜的宾客。因当时袁炜得罪了掌权的宰辅徐阶,王稚登受连累而未能受到朝廷重用;心灰意冷地回到江南故乡后,流连于秦楼楚馆。王稚登偶然来到“幽兰馆”,与马湘兰言谈之中,颇为投缘,深交之下,都叹相见太晚。于是,王稚登经常进出“幽兰馆”,与马湘兰煮酒欢谈,相携赏兰,十分惬意。一天,王稚登向湘兰求画,湘兰点头应允,当即挥手为他画了一幅她最拿手的一叶兰。这种一叶兰图,是马湘兰独创的一种画兰法,仅以一抹斜叶,托着一朵兰花,最能体现出兰花清幽空灵的气韵来。马湘兰在记写稺登赠砚之《研铭》中说:“百榖之品,天生妙质,伊以惠我,长居兰室”。这砚应是他们的信物。

寻到知音

因马湘兰是欢场中人,最怕王稚登把她看成是一个水性杨花,并无真情的女子,所以特地作了这副图,表明自己决非路柳墙花,而似悬崖绝壁上的孤兰,非凡夫俗子所能一睹芳泽。王稚登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当然明白马湘兰诗画中的情义,然而他却顾虑重重。他觉得自己三十七岁的人了,依然无位无职,前途茫茫,却壮志不灭,不知何时还要赴汤蹈火,拼搏一番,如此一来,便很难给马湘兰带来庇护和幸福。他深知湘兰是个明敏多情的女人,自己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害,甚至毁灭她,不如早早就不作什么承诺,交往起来还能轻松些。因此,王稚登故意装作不解诗中情怀,随意地收了画,客气地表示谢意。马湘兰只以为他是不愿意接受自己,暗自伤心不已。但她又无法忘却王稚登,于是两人仍像好朋友一样密切交往,再也没谈过嫁娶之事。

登舟北上

不久后,京都大学士赵志皋举荐王稚登参加编修国史工作,王稚登以为幸运降临,意气风发地准备登舟北上,去奔前程。心里还盘算着,等到在京城有所发展后,再回来接马湘兰同享此生幸福。马湘兰心情复杂地为他设宴饯行,她既为王稚登的离别而伤悲,又为他的得意而欢喜,悲喜交加,不知所以。王稚登稍稍透露了一些将来要与她共荣的心意,但马湘兰限于上次的隐伤,没敢接口把事情挑明,只是暗暗在心中种下了希望。辞行席上,马湘兰百般叮嘱,依依不舍,并即席赋了一首“仲春道中送别”诗相赠。

独守寂寞

送走王稚登后,马湘兰闭门谢客,以期静待他仕途得意而归,自己也好相随左右。她有一首《怆别》诗,诗曰:“病骨淹长昼,王生曾见怜。时时对萧竹,夜夜集诗篇。寒雨三江信,秋风一夜眠。深闺无个事,终日望归船”。 独守寂寞,百无聊赖之际,马湘兰也曾想借酒消愁,举杯却慨然而叹:“自君之出矣,不共举琼卮。酒是消愁物,能消几个时”。春去秋来,寒意渐浓,虽不见王稚登的音讯,但马湘兰仍在“幽兰馆”中牵挂着他的冷暖,吟一首秋闺曲。

不料这次王稚登进京并不得意,因宰辅徐阶手下一批文人的排挤,他虽然参加了编史工作,却尽派给他一些打杂的事,他忍气吞声,日子很不好过。勉强撑到岁末,看到实在无什么前程可言,索性收拾行装,铩羽而归。王稚登回江南后,不愿再面对一片痴情的马湘兰,索性把家搬到了姑苏,以绝与马湘兰相守终生的念头。

难为同林鸟

两人虽不能成为同林鸟,马湘兰却依然是一往情深,打听到王稚登失意而归,连忙赶到姑苏去安慰王稚登。也许是两人那种朋友似的相知太深,反而无法结为夫妻。王稚登定居苏州后,马湘兰每隔一段时日,总要到姑苏住上几天,与王稚登畅叙心曲,却始终没有发展到嫁娶那一步。不知情的人都不理解他们那种特殊关系,只当他们兄妹之类的亲戚,许多人还把马湘兰误认为姑苏人氏。

岁月便在这种清淡如水的交往中流逝着,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三十余年。这三十年的日子,马湘兰除了偶尔去姑苏作客外,便是这样度过的“时时对萧竹,夜夜集诗篇,深闺无个事,终日望归船。”年岁渐老,华颜日衰,门上宾客也愈来愈少,天天陪伴着马湘兰的是落寞和凄怆,正如她的一阕“鹊桥仙”词所记。

油尽灯枯

就这样,马湘兰为王稚登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自己却像一朵幽兰,暗自饮泣,暗自吐芳。王稚登七十岁寿诞时,马湘兰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 ,为他举办了隆重的祝寿宴会,宴会上,她重亮歌喉,为相恋三十余年的王郎高歌一曲,王稚登听得老泪纵横。后来,他有过这样的描述:“四座填满,歌舞达旦。残脂剩粉,香溢锦帆,自夫差以来所未有。吴儿啧啧夸盛事,倾动一时。”在姑苏盘桓了两个月后,马湘兰返回金陵,归后一病不起 ,已是心力交瘁,油残灯将熄。不久的一个午后,已有预感的马湘兰,仔细地沐浴更衣,然后端坐在“幽兰馆”的客厅中,走完了她五十七岁的人生。临终前,她命仆人在她座椅四周摆满含幽吐芳的兰花。当死讯传到王稚登那里,他悲痛不已。

马湘兰人物轶事

晚清吴郁生题守真画云:“承平菊部多风韵,尚儿江南马四娘”,说:“京师梨园盛时,名优有演马姬画兰,当场画以赠客者”。马湘兰的擅兰竟被编入戏剧,真是流芳千古了。因此伪作便大量出现,其伪作甚至进入了清代宫廷,《石渠宝笈初编》就载有马守真的《画兰卷》赝本。当然清宫还是藏有马湘兰的真迹的。无锡博物馆藏品《花卉卷》,即属清宫旧藏品,亦著录于《石渠宝笈》,还钤有“乾隆御览之宝”椭圆印。

马湘兰人物评价

总评

马湘兰在美女如织的秦淮河畔并不以姿貌出众,而是以其如兰品性和超逸的画兰造诣以及对爱情的痴情坚守脱颖而出位列八艳的。万紫千红中她独独钟情于兰,画兰功夫旷古烁今堪称一绝,借物言志的兰花诗更不胜枚举,因此她的诗文和画作被当时文人雅客争相收藏,她也成了许多江南才子王孙贵胄追逐的对象。

马湘兰之所以能把兰花描绘得出神入画,栩栩如生,全赖于她的爱兰、知兰,她不但将院宅里种满各色兰花,日日勤加灌护,而且凭着自己的兰心蕙质,能深悟兰花清雅脱俗的气韵,所以才能将兰花的品态展现于画笺和诗笺上。而她自己的品格,因受兰花的熏陶,也如兰花一样圣洁。

名人评价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历代画史汇传》中评价她的画技是“兰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袭其韵”。

姜绍书《无声史诗》:“兰仿赵子固(孟坚),竹法管夫人(道升),俱能袭其余韵。其画不仅为风雅者所珍,且名闻海外,暹罗国使者亦知购其画扇藏之”。

汪中赞曰:“丛兰修竹,文弱不胜,秀气灵襟,纷披楮墨之外,未尝不爱其才。”又说:“天生此才,在于女子,百年千里,又不可期”。

王稚登为马守真《湘兰子集》所作的序中,倾情赞美她:“有美一人,风流绝代。问姓则千金燕市之骏,托名则九畹湘江之草。轻钱刀若土壤,居然翠秀之朱家;重然诺如丘山,不忝红妆之季布”。又说:“六代精英,钟其惠性;三山灵秀,疑为丽情。而其搦琉璃之管,字字风云;擘玉叶之笺,言言月露。蝇头些怨,而览者心结;鱼腹缄情,而闻者神飞。寄幽悰五字,音似曙莺之啭谷;抒孤抱于四韵,情类春蚕之吐丝”。

王稚登挽诗:“歌舞当年第一流,姓名赢得满青楼。多情未了身先死,化作芙蓉也并头”。

《历代妇女著作考》:“书若游丝弱柳,婀娜媚人;词如花影点衣,烟霏著树,非无非有”。

马湘兰主要作品

诗集:《湘兰子集》诗二卷

剧本:《三生记》,也名《三生传玉簪记》,已佚,《群音类选》中存有佚曲

绘画:《墨兰图》《潇湘清逸图》《花篮仕女图》《英雄独立图》《兰竹册》《花鸟图》等

马湘兰后世纪念

作品收藏

马湘兰绘画造诣高,当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共72句,记载在曹寅的《栋亭集》里。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间杂着马氏的兰花册页,发着独异的光彩,她的绘画在国外一直被视为珍品。

日本东京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幅中国明代的“墨兰图”,此画并非出自名家大师之手,而是明神宗时期的秦淮名妓马湘兰所作,被日本人视为珍品。

玩月桥

“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

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马湘兰补充介绍

  马湘兰(1548—1604)可以称为明代的女诗人、女画家。据《秦淮广记》载,她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马氏在绘画上造诣很高,当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共72句,记载在曹寅的《栋亭集》里。《历代画史汇传》中评价她的画技是“兰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袭其韵”。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间杂着马氏的兰花册页,发着独异的光彩,她的绘画在国外一直被视为珍品。在文学上马氏亦颇具才华,曾撰有《湘兰子集》诗二卷和《三生传》剧本。马氏多才多艺,还通音律,擅歌舞,并能自编自导戏剧。在教坊中她所教的戏班,能演出“西厢记全本”,随其学技者,备得真传。

  马氏生长于南京,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在王稚登70大寿时,马氏集资买船载歌伎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马氏死后葬在其宅第,今白鹭州洲公园的碧峰寺附近。

  “马湘兰”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