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名人吕畴介绍
吕畴,女,江苏南京人,1923年,出生在一个城市平民家庭,中共党员。
吕畴人物简介
吕畴,女,江苏南京人,1923年,出生在一个城市平民家庭,中共党员。她从小聪明勤奋,6岁在城南一所小学就读,高小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初中。她好学上进,求知欲强,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但由于家境贫寒,交不起学杂费,被迫中途辍学。
吕畴主要事迹
1937年12月,南京被笼罩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之中,14岁的吕畴伴着寡母东藏西躲,逃命避难。日军的残暴,在她幼小心灵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她立志要参加抗日队伍,卫国保家,替死难同胞报仇。1943年,20岁的吕畴,熬过了漫漫长夜,终于找到了共产党。当时党派陈扬在南京信府河、中华门一带搞地下活动,结识了吕畴。在陈扬的启发教育下,吕畴的阶级觉悟提高很快,她参加入党的地下活动,以后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更隐蔽地进行工作,她将寡母吕凤英送到厨子营舅父家去,而她自己单独住在中华门外一家杂货店楼上的一间小屋里,秘密地开展地下活动。同年冬,吕畴在南京活动时,被特务发现,幸亏组织上帮助,她才摆脱险境,转移到江宁县龙都镇附近的时村暂避。1945年春,南京地下党组织,通过江宁县委书记陆纲、县委敌工部长林德润,将吕畴介绍到江宁来帮助工作,县委把她派到了秦淮区。秦淮区区委派吕畴协助原陡门口农会主任高立平,负责在禄口的义陵、爱陵、孝陵、信陵4个乡建立农会,实行减租减息,开展扩军等工作。
1945年9月25日,县委敌工部长林德润,派人从殷巷运了7船公粮到禄口杨树湾,暂时存放。吕畴便借用地主蒋兆恒的粮仓存放起来,听候处理。随后,新四军奉命渡江北撤,秦淮区委通知他们迅速变卖这批公粮。在村干部协助下,吕畴记账,高立平称秤,杨树湾村干部焦作恩协助办理卖粮事宜。9月28日,杨树湾的反革命分子刘四福,告诉伪保长王文义“新四军在村上扒稻了”王文义便去秣陵关向伪自卫团团长李宏堂告了密。翌日晨,吕畴等人刚刚开秤,伪保长曹子良的大女儿在圩埂上大声喊叫:“老高,吕畴,赶快跑!敌人来了!”他们闻声知道情况有变,急忙收拾帐本等物,向钱家渡奔去。这时,李洪堂伪自卫团由分队长胡金华率领伪军70多人,已扑向杨树湾,在相距约300米处就向他们开枪;高立平、焦作恩迅速下稻田猫着腰爬上圩埂,跳入水中,泅渡过秦淮河脱险。吕畴刚跑上圩埂,不意被子弹射中腿部,穿透了膝盖骨,顿时一只腿不能行动了。但她仍坚强地向前爬行,敌人追到后,对她胸部又开了一枪,吕畴当即壮烈牺牲,时年22岁。
吕畴补充介绍
吕畴(1923~1945),女。民国12年(1923年)生,南京市人。烈士。日军侵占南京后,面对血腥大-,她立志要参加抗日队伍,替死难同胞报仇。民国22年,她在南京信府河、中华门一带,结识地下党员陈扬,在陈扬的启发教育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工作需要,她将寡母送往厨子营舅父家,秘密开展地下活动。是年冬,她身份暴露,组织上把她转移到江宁县龙都的一个村庄暂避。民国34年初,南京地下党组织通过江宁县委书记陆纲,让她到江宁县帮助工作。时组织上派她协助原陡门口农会主任高立平,负责禄口的义陵、爱陵、孝陵、信陵4个乡建立农会,实行减租减息,开展扩军等工作。她经常晚上要跑20多里路,两只脚磨起水泡,但总是微笑着不叫一声苦。一次她和高立平到敌人据点附近的章山王去开会,章山王距敌人据点秣陵关仅2华里,敌伪军随时可去。但她大胆发动群众,号召妇女组织起来,向敌伪和土豪作斗争。在章山王开展工作后,她不顾疲劳,又与高立平一起赶到10多里外的洋桥后圩去开展工作。经过3个月的艰苦努力,义陵等4个乡的农会组织全部建立起来。她和高立平还积极动员群众参军,向青年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经过动员有37名青年报名参军,连普真寺的2个小和尚也毅然走出山门,投入抗日洪流。
民国34年9月,吕畴等人按上级指示,在禄口的杨树湾办理变卖公粮事宜,被坏人告密,是月底,秣陵关伪军70多人向杨树湾扑去,吕畴在撤退中牺牲,时年22岁。人们把她葬在焦家岔的大堤上,1965年,南京市政府将她的遗骨迁到雨花台下花神庙公墓安葬。
“吕畴”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