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名人李伯元介绍
李伯元(1867-1906),字宝嘉,别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清同治六年生,光绪三十二年去世,享年四十岁。李伯元是个多产的作家,他构思之敏,写作之快,极为少见。著有《官场现形记》等书。
李伯元人物经历
李伯元生于世宦之家,他祖父、父亲、伯父都是科第出身,有的在地方任牧令、监司,有的在京城官居枢要。伯元生在山东,三岁时,父亲去世,由堂伯李念仔抚养。当时念之任山东道员、东昌府知府,伯元从小随伯父在山东长大。伯父对他督教甚严,母亲只此一个儿子,更是把全副心力放在他身上。伯元自幼聪慧好学,兴趣广泛,每当夜深人静之际,淡月孤灯之下,攻读不止。他擅长制艺诗赋,善于绘画篆刻,懂得金石考据,可谓多才多艺。少年时期就考取了秀才,名列第一,但始终未能考中举人,仕途失意,这对他后来思想的变化,痛感官场黑暗,敢于起来加以揭露鞭挞,是有重要意义的。
光绪十八年(1892年),念仔从山东辞官回到常州,伯元一家,同返故乡。此时,坐落在北门外青山桥畔罗武坝的祖宅,已在战乱中毁坏,于是在城内青果巷选择一处房屋居住。过了二年,伯父去世 。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充满着内忧外患,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清统治者卖国求荣,腐败反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戊戌变法被扼杀,清朝一面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割地赔款;一面对人民大众加重剥削,残酷镇压。政事的腐败,社会的黑暗,使青年时代的李伯元不胜忧愤,思图改革。他在诗中抒发抱负道:“世界昏昏成黑暗,未知何日放光明?书生一掬伤时泪,誓洒大千救众生。”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年方三十,在学文学上有扎实根基的李伯元来到上海,创办《指南报》,以此揭露时弊,劝善惩恶。不久,改办《游戏报》,后又改为《繁华报》,并受商务印书馆之聘,编辑出版《绣像小说》半月刊。他是晚清上海小报的创始人,鲁迅先生说他所办报纸“为偕嘲骂之文,记注倡优起居”(《中国小说史略》)。对于清朝末年的官场及社会上的种种腐朽现象,以嬉笑怒骂之笔,绘影绘声,揭露无遗,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发行颇广。后来仿效者甚多,纷纷办起保种小报,但都没有他办的报纸发行量大。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举办经济特科。所谓经济特科,是一种临时设立的特别考试。必须是具有相当资历的人,并经有声望的官员保荐,才能参加这种考试,考取之后,立即就做官,那时虽有官衔而无实职的人是极多的。这时李伯元在上海写小说成了名, 乡侍郎曾慕涛保荐他参加经济特科考试。他却加以拒绝,没有去参加考试,人们赞扬他志趣高尚。后来终因积劳成疾,年才四十,殁于上海。
李伯元主要作品
先后写成《庚子国变弹词》《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中国现在记》《活地狱》《海天鸿雪记》,以及《李莲英》《海上繁华梦》《南亭笔记》《南亭四话》《滑稽丛话》《尘海妙品》《奇书快睹》《醒世缘弹词》等书十多种。其中《官场现形记》更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
李伯元作品风格
常州籍著名语言大师赵元任,在他的《现代吴语的研究》一书中,特别给常州方言指出,有“绅谈”和“街谈”之别。就字面可见,“街谈”即流传于街头巷尾,市井百姓口中的方言;“绅谈”,来自于官宦和绅士口中的方言。李伯元,因为他既生活在市井之中,又受为官多年伯父的抚养,对官场特有的方言,有相当的了解。所以李伯元在《官场现形记》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抖出好多绅谈方言:
带肚子(5.11):清代有一定级别官员在任或新上任,另有人出钱给他而谋个属下的小吏,这现象称之为“带肚子”。
正途(19回标题)、羊毛笔换得来的(19.11):清代谋官有两条途径:其一是出钱给朝廷,按钱多寡,分等得位,这叫捐官;其二是经过科举考试(考试要用羊毛笔答卷)而谋官,故有“羊毛笔换得来的”之说,这被称之谓“正途”。
大帽子(3.6):清代官员戴尖顶、圆边沿的大帽,由此大帽子便成了官员的别称。大帽子在官场上也成了有背景有后台的代称。
一底一面、有底有面、连底连面(4.14等):清代官吏贪污,有明里面子上的一份,还有暗底里的一份。故有一底一面、有底有面、连底连面之称。清代商人赚钱也有明里暗里之别,故亦有一底一面、有底有面、连底连面之类的说法。
出……花样(9.12):清代官场有你出我的花样,我出你的花样之类的勾心斗角。于是官员之中经常口吐:“出……花样”之类言谈。
罩(15.13):清代官员说谋官,说掌权,好比如渔翁执罩,罩住官、罩住权,去玩弄权势,作威作福。他们把如此谋官、弄权,说成是“罩官”或“有几个差使身上罩住……”。
腰把子(20.6):比喻靠山、后台。
经络(30.8):清代官员关系,如人体经络,也如一张织网,这儿牵到那里,此处通向彼地,错综复杂,沆瀣一气。
折个干(36.11):收受实物贿赂,令人惹眼且不实惠;为避人耳目而又能达到实惠目的,将实物折成钱币,此之谓“折个干”。
尽管以上这些绅谈方言数量不多,但经李伯元巧妙运用,它们在《官场现形记》长篇中,辅助其整体共同铸成了一面历史镜子:它照见了封建制度的腐败特征,照见了官场上实施腐败的种种卑鄙伎俩,更照见了封建王朝日落西山的发展趋势。李伯元抖出这么一些绅谈方言,确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透过字里行间窥见封建社会岌岌可危的世态,以及那日渐衰败的颓势。
李伯元作品赏析
《官场现形记》
从中举捐官的下层士子赵温和佐杂小官钱典史写起,联缀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长吏、省级藩台、钦差大臣以至军机、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们为升官而逢迎钻营,蒙混倾轧,可以说为近代中国腐朽丑陋的官场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画卷。书中一些章节如制台见洋人等,把人物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读来令人捧腹。
《活地狱》
是晚清谴责小说中的上品,全书由十五个各自独立的短篇小说组成,作者以犀利的笔锋暴露了官僚的贪婪无耻,衙役的横行无忌,刑罚的残酷恶毒,如果说在中李伯元是全景式地向官僚机构全面猛轰的第一人,那么,《活地狱》应为特写式地集中暴露衙门黑暗的第一书。
《文明小史》
本书没有固定的主人公,而是以流动的、不断变换的许多人物的故事做干线,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维新运动期间的特定时代面貌,表现了大变革前夜的中国社会现实。地域背景亦相当广阔:除中国各地外,还有日本、美洲;所涉问题广泛:从维新派到守旧党,从官宦到百姓,从内政到外交诸多人物和事件纷至沓来,集中暴露了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和假维新派的投机把戏。
《海上繁华梦》
取材于十里洋场的上海晚清时期的社会生活,它以描写妓院、赌馆为中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封建阶级、买办势力在半殖民地的上海滩狂嫖滥赌的恶习,揭露了娼妓、嫖客、赌徒之间形形色色的欺骗、敲诈、坑害的卑污行径。这部作品是晚清狭邪小说中颇有影响的一部,它所描写的十里洋场中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对了解那个时代、那个世界,具有形象性的认识价值。
李伯元补充介绍
李伯元(1867--1906)江苏武进人,自幼聪慧好学,兴趣广泛,每当夜深人静之际,淡月孤灯之下,攻读不止。他擅长制艺诗赋,善于绘画篆刻,懂得金石考据,可谓多才多艺。少年时期就考取了秀才,名列第一,但始终未能考中举人,仕途失意,这对他后来思想的变化,痛感官场黑暗,敢于起来加以揭露鞭挞,是有重要意义的。先后写成《庚子国变弹词》、《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中国现在记》、《活地狱》、《海天鸿雪记》,以及《李莲英》、《海上繁华梦》、《南亭笔记》、《南亭四话》、《滑稽丛话》、《尘海妙品》、《奇书快睹》、《醒世缘弹词》等书十多种。其中《官场现形记》更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
“李伯元”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