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南通市名人>海安市名人

蒋和森

蒋和森人物照片

海安名人蒋和森介绍

原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

蒋和森,1928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195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同年秋任新华社记者,1953年至1956年任《文艺报》编辑,1956年冬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先后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1996年4月23日,因病于北京去世 。

蒋和森主要经历

考取复旦

1948年,蒋和森以优异成绩考取复旦大学新闻系,在这人才济济的高等学府内,他博览群书,学业精进。他曾以蒋萌的笔名在《文汇报·文学界》发表了他的第一首诗《妈,我告诉你》,诗中表达了他的炽热的爱国热情,此诗为著名电影演员白杨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朗诵播音。此后,他就一发不可收地在《文汇报》《解放日报》《人民诗歌》等报刊发表了许多诗文,开始显露出潜在的文学才华,并于1950年被吸收为上海文艺工作者协会会员。

研究红楼

蒋和森对《红楼梦》的研究,始于1954年在全国开展的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他以敏锐艺术感悟力,沉浸到了曹雪芹所构建的沉博绝丽而又悲婉深远的艺术世界中。在这之前,蒋和森已经读过大量世界文学名著,他感到中国有《红楼梦》这部书实在了不起,即使还不能说曹雪芹已经超过了托尔斯泰、巴尔扎克这些世界文学大师,但至少可以说是各有千秋,而曹雪芹却比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早约一个世纪就登上世界文学高峰。正是怀着对《红楼梦》作者这个伟大艺术心灵近于感激的心情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蒋和森在尚未至“而立”之年,“学生时代的服装还没有在办公的桌子上磨破”的时候,开始了《红楼梦》研究,走上他学者和作家的道路。

发表论文

蒋和森写完《红楼梦论稿》的最初几个篇章,稿子投向何方?在当时可以发表3万字长篇论文的刊物几乎没有。他似乎觉得写过《夜歌》的诗人何其芳与他有某种相通的东西,于是他把稿子寄给这位素昧平生的诗人。不久他即接到了何其芳用小楷写于“夜三点”的5页K信。蒋和森遵嘱将信和稿子寄给《人民文学》。1956年6月号《人民文学》登出了蒋和森的《贾宝玉论》并由《新华月报》作了转载,连同1954年12月完稿、1955年6月发表的《薛宝钗论》,引起了整个文学界的广泛注意,面对这两篇长文新颖精辟的观点,充满激情的诗一般的语言,人们甚至不敢相信这竟出自一位26岁的青年之手。随后蒋和森就被调至何其芳任所长的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前身)古代文学组,与之共事的有何其芳,俞平伯、钱钟书、余冠英等饮誉海内外的一流学者。

在以后的几年中,蒋和森怀着对《红楼梦》深深的挚爱,在一间挂满像旗子似的尿布的8平方米的小屋里,伴着长夜的孤灯。对着那些仿佛可以听到他们呼吸《红楼梦》人物,抒写着他的一篇篇评论。他相继发表了《林黛玉论》、《曹雪芹和红楼梦》等一系列论文,1959年蒋和森终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结集出版了25万多字的《红楼梦论稿》。

刚刚30岁的蒋和森,以他的一部《红楼梦论稿》为红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他把理性分析与美学鉴赏为一体,以诗一样的境界,诗一样的感情,诗一样的结构,诗一样的语言,阐发了《红楼梦》深刻的美学意蕴。在他之前,还没有一部红学著作引起过众多读者的强烈共鸣,引起众多读者的热情回响,以至多少少男少女像读《红楼梦》一样为《红楼梦论稿》而倾倒、而流泪。可以红楼梦论稿》是我国红学研究领域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论稿》给青年蒋和森带来了很高的声誉,确立了他在红学领域里的地位。

正当蒋和森在文学领域里继续探索开拓时,“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风暴使他遽然中辍,《红楼梦论稿》被定为“禁书”,蒋和森也被戴上了“修正主义红学代表”的帽子。他唯恐连累他人,无奈降天南地北的大批读者来信尽行销毁。

“四人帮”倒台后,《红楼梦论稿》重获新生。1981年他将原来各篇作了补充、校订、修改,又新增了1963年纪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以后发表的大部红学论文后再版。1990年又一次增印出版。在重版前后,蒋和森收到了更多的读者来信,女作家叶文玲给森的信中说:“我老早就是您作品的热忱读者,20余年前。您的《林黛玉论》《贾宝玉论》是使我最牵情的篇章之一,您大概不会想到那时在遥远的江南小镇,一个黄毛丫头怎样被您的文笔感动得泪落如珠;虔诚地在笔记本上记下您文中的许多精辟语句……”学者舒芜则感叹:“中国何幸而有《红楼梦》《红楼梦》何幸而有‘红学’!像《红楼梦论稿》这样的书,可惜太少太少了”。一位普通读者在信中说:“在我刚刚被抄了家时,老想着死字。读了你的《林黛玉论》,像一只神奇的手,拨动了我心中从未发过声的弦。我这才发现书是一个伟大的东西,竟是那么圣洁、高尚……著名作家魏明伦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居然能当着蒋和森的面背诵了一段《红楼梦论稿》中的篇章蒋和森不仅以他那支多彩的、理性的、满含感情的笔徜徉于红楼粉黛中,同时还是一位神驰于金戈铁马中的历史小说作家。

他计划创作的表现唐朝末年黄巢农民起义的三部曲已出版两部,它们是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分别于1980年、1985年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风箫箫》与《黄梅雨》。小说出版后,电台连续广播,受到全国各大报刊好评。认为小说“通过个性鲜明的人物、跌宕生姿的情节和雅俗共赏的语言”化为“一首优美动人的史诗”。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老作家沙汀称书中人物“都写得有声有色,可又并未随意拔高”,并从小说的结构、真实性等方面盛赞“是一部好小说”。

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还出版蒋和森的《红楼梦概论》一书,并连续重版3次,被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小川阳一译成日文(改名《红楼梦入门》),于1985年东京都出版。继被台湾《国文天地》杂志社重排出版。此外,蒋和森还发表有关杜甫诗、陆游诗和其他文学评论多篇,并参加《中国文学史》《唐诗选注》等书的编写工作。1982年应邀赴日本东京、京都、仙台、奈良等地讲学。

蒋和森已被载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所编的《国际名人辞典》第22版,《有成就的人》第15版及《杰出的男子和女士》第4次世界版。还载入了美国ABI所编之辞书多种。

蒋和森在文学的道路上跋涉了40多个春秋,“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蒋和森40多年治学、写作生涯的写照,他接受记者采访说:“我将在研究和创作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写出更好的作品,无愧于读者,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文学的神圣”。然而不幸的是蒋和森因病于1996年4月23日在北京逝世,年仅67岁。

蒋和森人物评价

编剧周岭

蒋和森的才华为人公认。据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剧周岭透露," 《红楼梦》剧本是当时中央电视台领导和《红楼梦》剧组共同酝酿的。一九八二年,剧组特地来上海召开了学术界和红学界的会议,作为红学研究者的我也在其中。当时先请的《红楼梦》编剧是著名红学家蒋和森,但是因为他工作太忙外加身体欠佳,试写一集后觉得力不从心,就放弃了。他向剧组推荐了我,因此我成了《红楼梦》剧的编剧。"

蒋和森风清云淡,是受人尊敬、爱戴的红学家。他故去后,很多知名人士曾写文章怀念他,高度评价他的人品与文品。冯其庸作《哭蒋和森》一文,以四首诗作引子,叙述与他交往的历程以及对他的认识。

周汝昌

蒋和森形象很好,天生一块吃文化饭的料——年轻时喜穿中式对襟衫,围白围巾,如玉树临风,如园中竹亭亭玉立;老来高高瘦瘦,有遗世独立的飘逸。蒋和森具平实风范,和风细雨、温婉多情,善倾听而不是倾诉,善低首而不是扬眉。蒋和森属观察型人格——心智退缩,游弋在想法中,有极高层次的心灵境界,满足温饱的生活,不愿作出承诺,为人不自伐,不论人长短。重视人格、慎独、隐忍方面的修炼,崇尚俭朴、清洁、节制的生活方式。何永康说,蒋和森到南京师范大学讲学,"拎着简单的行李,坐在站外的台阶上,跟普通的过往旅客一般无二。他住宿在我们学校的宾馆,离开时执意要结交宿费。" 周汝昌亦说,蒋和森"为人极和厚"。

蒋和森个人著作

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论《红楼梦论稿》《红楼梦概说》(日文为《红楼梦入门》),长篇历史小说《风萧萧》《黄梅雨》,编撰《中国文学史》(3卷本,合著)、《唐诗选注》(合注),杜甫研究论文集《伟大的时代歌手》《碧海掣鲸手》《论“三吏”、“三别”》(均合集),论文《贾宝玉论》《林黛玉论》《〈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和成就》等。

蒋和森补充介绍

  蒋和森 (1928~1996)

  江苏海安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训班学员,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中国作协《文艺报》,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文学研究所第四届学术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全国第七、八届政协委员。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论《红楼梦论稿》、《红楼梦概说》(日文为《红楼梦入门》),长篇历史小说《风萧萧》、《黄梅雨》,编撰《中国文学史》(三卷本,合著)、《唐诗选注》(合注),杜甫研究论文集《伟大的时代歌手》、《碧海掣鲸手》、《论“三吏”、“三别”》(均合集),论文《贾宝玉论》、《林黛玉论》、《〈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和成就》等。

  “蒋和森”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