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常州市名人>金坛区名人

华罗庚

华罗庚人物照片

金坛名人华罗庚介绍

著名数学家,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

1924年华罗庚从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毕业;1931年被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工作;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1938年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1946年任美国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大学教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春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在归国途中写下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之后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1951年当选为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同年被任命为即将成立的数学研究所所长;1954年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至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3年被选聘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华罗庚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并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难题、华林和塔里问题改进、一维射影几何基本定理证明、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等;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

华罗庚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 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

1922年,12岁从县城仁劬小学毕业后,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现江苏省华罗庚中学),王维克老师发现其数学才能,并尽力予以培养。

1925年,初中毕业后,就读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退学回家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此后,他用5年时间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927年秋,和吴筱元结婚。

1929年冬,不幸染上伤寒病,落下左腿终身残疾,走路要借助手杖。

1929年,受雇为金坛中学庶务员,并开始在上海《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

1930年春,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轰动数学界 。同年,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才华后,打破常规,让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图书馆担任馆员。

1931年,进入清华大学数学系担任助理,在此期间他自学了英、法、德文、日文,在中国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

1933年,被破格提升为助教。

1934年9月,被提升为讲师 。

出国求学

1935年,数学家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访问中国,他注意到华罗庚的潜质,向英国数学家哈代(Godfrey Harold)极力推荐。

1936年,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了关键性的两年。这时他已经在华林问题(Waring”s problem)上有了很多结果,而且在英国的哈代—李特伍德学派的影响下受益。他至少有15篇文章是在剑桥的时期发表的。其中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给他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

毅然回国

1937年,回到清华大学担任正教授,后来随校迁至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直至1945年。

1939年—1941年,在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写了20多篇论文,完成了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

1946年2月至5月,应邀赴苏联访问;同年9月,前往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

1947年,《堆垒素数论》在苏联出版俄文版,又先后在各国被翻译出版了德、英、日、匈牙利和中文版。

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正教授至1950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华罗庚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奔向祖国的怀抱。

1950年2月,携夫人、孩子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在途中华罗庚写下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3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了公开信,他在信中说道:“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之后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

1951年8月,中国数学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华罗庚当选为理事长。

1952年7月,受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邀请,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9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3年,参加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赴苏联访问,并出席了在匈牙利召开的二战后首次世界数学家代表大会,以及亚太和平会议、世界和平理事会。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1956年,着手筹建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研究所,他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

1958年,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同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和郭沫若一起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新德里召开的《在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上协调》会议。

文革时期

文革开始后,正在外地推广“双法”的华罗庚被造反派急电召回北京写检查,接受批判。华罗庚凭个人的声誉,到各地借调了得力的人员组建“推广优选法、统筹法小分队”,亲自带领小分队到全国各地去推广“双法”,所到之处,都掀起了科学实验与实践的群众性活动,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69年,推出《优选学》一书,并将手稿作为国庆20周年的献礼送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70年4月,国务院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邀请了七个工业部的负责人听华罗庚讲《优选法》《统筹法》。

1974年,被“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副组长江青在法家著作注释会上公开点名,说他到20多个省市推广“双法”是“游山玩水”。

1975年8月,在大兴安岭推广“双法”时,从大兴安岭采伐场地来到哈尔滨,积劳成疾,第一次患心肌梗塞。他昏迷了6个星期,一度病危。

文革以后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多年的著作成果相继正式出版。

1979年5月,到西欧作了七个月的访问,把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介绍给国际同行。

1979年,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

1979年6月,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11月,第二次患心肌梗塞症。

1983年10月,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邀请,赴美作为期一年的讲学活动。在美期间,赴意大利里亚利特市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成立大会,并被选为院士。

1984年4月,在华盛顿出席了美国科学院授予他外籍院士的仪式,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

1985年4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上,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6月3日,应日本亚洲文化交流协会邀请赴日本访问。

1985年6月12日下午4时,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数学界作主题为《理论数学及其应用》的演讲,由于突发急性心肌梗塞,于当日晚上10时9分逝世。

华罗庚个人轶事

妙联趣事

1953年,中国科学院组织出国考察团,由科学家钱三强任团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朱冼等许多人。途中闲暇无事,华罗庚题出上联一则:”三强韩、赵、魏,”求对下联。 这里的“三强”说明是战国时期韩、赵、魏三个战国,却又隐语着代表团团长钱三强同志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的传统困难,而且要求在下联中嵌入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隔了一会儿,华罗庚见大家还无下联,便将自己的下联揭出:“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可是,这里的“九章”又恰好是代表团另一位成员、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华罗庚的妙对使满座为之倾倒。

1980年,华罗庚在苏州指导统筹法和优选法时写过以下对联: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落子有悔大丈夫,纠正错误。

推广双法

华罗庚在继续从事数学理论研究的同时,努力尝试寻找一条数学和工农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经过一段实践,他发现数学中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是在工农业生产中能够比较普遍应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管理面貌。于是,他一面在科技大学讲课,一面带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

1964年初,他给毛泽东写信,表达要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决心。同年3月18日,毛泽东亲笔回函:“诗和信已经收读。壮志凌云,可喜可贺。”他写成了《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亲自带领中国科技大学师生到一些企业工厂推广和应用“双法”,为工农业生产服务。“夏去江汉斗酷暑,冬往松辽傲冰霜”。这就是他当时的生活写照。1965年,毛泽东再次写信给他,祝贺和勉励他“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

华罗庚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华罗庚在解决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难题、华林和塔里问题改进、一维射影几何基本定理证明、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等方面获得出色成果 。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

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

华罗庚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水平。

华罗庚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

20世纪40年代,华罗庚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

华罗庚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 。

学术论著

华罗庚一生留下了十部巨著,其中八部为中国国外翻译出版,已列入20世纪数学的经典著作之列。此外,还有学术论文150余篇,科普作品《优选法评话及其补充》《统筹法评话及补充》等,辑为《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 。

出版日期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2019.06

《创造自主的数学研究》

华罗庚,李文林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8.12

《大哉数学之为用》

华罗庚著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11

《走向数学丛书 3 数学模型选谈》

华罗庚,王元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8.09

《数学小丛书 合订本》

华罗庚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01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著 典藏版 第1号 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

华罗庚,王元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12

《华罗庚文集 数论卷 3》

华罗庚著;王元审校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03

《高等数学引论 第1卷 英文》

华罗庚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03

《高等数学引论 第2卷》

华罗庚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01

《华罗庚文集 多复变函数论卷 2》

华罗庚著;周向宇审校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01

《多复变函数论卷 2》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05

《数学模型选谈》

华罗庚,王元著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1.02

《华罗庚文集 代数卷 2》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05

《华罗庚文集 代数卷 1》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05

《华罗庚文集 多复变函数论卷 1》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05

《华罗庚文集 数论卷 2》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05

《华罗庚文集 应用数学卷 1》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05

《华罗庚文集 应用数学卷 2》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05

《华罗庚文集 数论卷 1》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04

《高等数学引论 第4册》

华罗庚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3

《高等数学引论 第3册》

华罗庚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2

《高等数学引论 第1册》

华罗庚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2

《高等数学引论 第2册》

华罗庚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01

《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 华罗庚专辑》

华罗庚著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6.12

《数学小丛书 共18册》

华罗庚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11

《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数学大师华罗庚谈怎样学好数学》

华罗庚著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6.11

《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 数学大师华罗庚献给中学生的礼物》

华罗庚著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09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数学》

华罗庚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11

《华罗庚:下棋找高手》

华罗庚著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2.05

《从杨辉三角谈起》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05

《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05

《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05

《数学归纳法》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05

《谈谈与蜂房结构有关的数学问题》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12

《数学模型选谈》

华罗庚,王元著;王克译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11

《计划经济大范围最优化数学理论》

华罗庚著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7.04

《高等数学分析》

华罗庚著

凡异出版社

1986.09

《数学家谈怎样学数学》

华罗庚著;颜秉海选编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4.07

《高等数学引论 余篇》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1.06

《高等数学引论 第2卷 第1分册》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1.04

《优选学》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0.11

《爱国与信仰》

华罗庚等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11

《数论导引》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10

《二阶两个自变数两个未知函数的常系数线性偏微分方程组》

华罗庚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01

《谈谈与蜂房结构有关的数学问题》

华罗庚著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78.10

《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

华罗庚,王元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8.02

《数学归纳法》

华罗庚编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1977.05

《“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

华罗庚编

山东省推广优选法统筹法办公室

1977.02

《从单位圆谈起》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5.07

《统筹法话本》

华罗庚著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75.05

《华罗庚同志关于推广应用优选法的报告》

华罗庚

山西省长治市革委科技局情报室

1975.05

《华罗庚同志关于推广应用优选法的报告》

华罗庚

浙江省推广优选法领导小组办公室

1975.04

《华罗庚同志关于推广应用优选法的报告》

华罗庚

成都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1975.04

《统筹方法话本》

华罗庚著

1975.01

《推广应用统筹方法资料》

华罗庚执笔

成都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1974.09

《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

华罗庚执笔

山西省东南地区革委会科技局

1973.09

《华罗庚同志在湘潭地市推广应用优选法报告大会上的报告》

华罗庚著

湘潭市革委会推广优选法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1973.08

《华罗庚同志在河南省郑州市优选法报告大会上的报告》

华罗庚讲

河南省革委会优选法报告大会

1973.08

《华罗庚同志在开封市推广应用优选法报捷大会上的讲话》

华罗庚讲

开封市革委会推广优选法办公室

1973.03

《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

华罗庚执笔

河南省安阳市革委会计委

1972.08

《华罗庚同志关于推广应用优选法的报告》

华罗庚

柳州市革委会生产指挥组

1972.09

《统筹方法话本》

华罗庚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72.06

《华罗庚同志关于推广应用“优选法”的报告》

华罗庚编

兰州市革命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

1972.11

《华罗庚同志在沈阳市推广优选法大会上的报告》

华罗庚著

沈阳市革命委员会推广优选法办公室

1971.05

《介绍优选方法》

华罗庚著

镇江市革会生产指挥科技组

1972.04

《数学归纳法》

华罗庚著

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

1971.05

《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

华罗庚执笔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71.02

《优选法》

华罗庚

国营红卫机械厂技术情报室

1965.03

《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典型的调和分析》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5.07

《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

华罗庚著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1965.03

《多复变数函数论中的曲型域的调和分析》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4.03

《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

华罗庚著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4.02

《从杨辉三角谈起》

华罗庚著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4.02

《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

华罗庚著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3.11

《数学归纳法》

华罗庚著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63.11

《高等数学引论 第1卷 第2分册》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3.09

《数值积分及其应用》

华罗庚,王元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3.09

《数值积分及应用》

华罗庚著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3.08

《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3.07

《高等数学引论》

华罗庚著

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3.07

《典型群》

华罗庚,万哲先著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2.06

《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

华罗庚著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1.11

《积分的近似计算》

华罗庚,王元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9.12

《数学的性质与作用》

华罗庚著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58.09

《多复变数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7.07

《数论导引》

华罗庚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7.09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专刊 堆垒素数论 修订本》

华罗庚,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7.09

《堆垒素数论》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6.07

《给青年数学家》

华罗庚著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3.06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专刊 甲种 第1号 堆垒素数论》

华罗庚著

中国科学院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奖励名称

1956年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人才培养

华罗庚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 。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48年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数理组)

1955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2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3年

首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85年

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1990年

第三届陈嘉庚奖物质科学奖(和王元共同获得)

2009年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法国南锡大学荣誉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

华罗庚人物评价

华罗庚先生作为当代自学成长的科学巨匠和誉满中外的著名数学家,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和发展,并以科学家的博大胸怀提携后进和培养人才,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投身科普和应用数学推广,为数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付出了毕生精力。

华罗庚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 。

华罗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

劳埃尔·熊飞儿德说:“他的研究范围之广,堪称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受到他直接影响的人也许比受历史上任何数学家直接影响的人都多”,“华罗庚的存在堪比任何一位大数学家的价值。”

哈贝斯坦:“华罗庚是他这个时代的国际领袖数学家之一。”

克拉达:“华罗庚形成中国数学。”

莱麦尔说:“华罗庚有抓住别人最好的工作的不可思议的能力,并能准确地指出这些结果需要并可以改进的方法。他有自己的技巧,他广泛阅读并掌握了20世纪数论的所有制高点,他的主要兴趣是改进整个领域,他试图推广他所遇到的每一个结果。”

丘成桐:“先生起江南,读书清华。浮四海,从哈代,访俄师,游美国。创新求变,会意相得。堆垒素数,复变多元。雅篇艳什,迭互秀出。匹夫挽狂澜于即倒,成一家之言,卓尔出群,斯何人也,其先生乎”

吴耀祖:“华先生天赋丰厚,多才好学,学通中外,史汇古今,见识渊博,论著充栋。他的生平工作和贡献,比比显示于他经历步过的广泛数学领域中,皆于可深入处即深入探隽,可浅出的即浅明清澈,能推广的即面面推广,能抽象的即悠然抽象”。

华罗庚后世纪念

华罗庚纪念馆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逝世后,他的家乡——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即在区中心的中山公园内兴建了一座设有3个展厅、总面积615平方米的华罗庚纪念馆。作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年来,华罗庚不仅没有被人们淡忘,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1985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金坛县中学”更名为“华罗庚中学” 。

“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

1986年,为了纪念华罗庚教授,由中国少年报社(现为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社)、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主办了“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这是全国性大型少年数学竞赛活动 。

华罗庚数学奖

1991年,由湖南教育出版社捐资,与中国数学会共同主办“华罗庚数学奖”,该奖是为缅怀华罗庚先生的巨大功绩,激励中国数学家在发展中国数学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 。

纪念华罗庚逝世25周年大会

2010年6月12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举办了“纪念华罗庚逝世25周年大会”,来自院内外的数十位嘉宾、华罗庚的学生与家属30多人、多家媒体应邀参加了活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福州师范大学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远程参加了此次活动 。

纪念华罗庚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2010年11月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华罗庚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座谈会 。

华罗庚补充介绍

  华罗庚,著名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小商人家庭。他6岁进入仁劬小学读书,12岁进入县立初级中学,在数学方面就显示出惊人的天赋。初中毕业后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但因家中经济困难,学习还不到一年他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助父亲打理一间小杂货铺,他利用难得的经营间隙争分夺秒地进行着数学演算。

  1929年12月,华罗庚在《科学》这本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Sturm氏定理之研究》。在这篇论文中,他对求代数方程实根数的Sturm定理进行了简化,并定义了由已知函数及其导函数组成的所谓“Sturm函数”。1930年12月他又在《科学》杂志第15卷第2期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这篇论文不但是对苏家驹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的否定,也是对他自己未发表的《代数的六次方程式之解法》的否定,他的这种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和诚恳求实的风格受到了当时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青睐。1931年秋熊庆来把他调到清华大学算学系担任了系图书管理员,之后的几年里,他被提升为半薪助理、助教直至讲师。他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争分夺秒地工学兼顾,用6年半时间读完高中至大学的全部课程,同时学习英、法、德三国语言发表10多篇论文,其中5篇发表在美、德、日、印度等国权威性的杂志上。1934年他成为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的研究员。

  1935至1936年间,法国著名数学家J.Hadamard与美国著名数学家N.Wiener到清华大学讲学,华罗庚听了他们的演讲并得到他们的指导,受益非浅。N.Wiener很欣赏华罗庚,并把他推荐给剑桥大学著名数学家G.H.Hardy。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以一个访问学者的身份到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了非常有意义的2年。在这期间他参加到一个优秀的数论集体之中,发表了很多论文,这些论文大多数都是论述堆垒数论问题的,他还彻底解决了欧洲数学之王高斯提出的完整三角和估计这一历史名题,他关于三角和的积分平均公式还导致了对Wiring问题的重要改进,这一成果轰动全世界。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被当时的最高学府西南联合大学聘为教授。1938年8月,华罗庚的恩师、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听说他到了西南联大,就聘请他到云南大学兼课。以后的几年里,他都在云南大学授课。1942年,他被聘为数学系兼任教授,他在云南大学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给数学系高年级的学生上课。而且,华罗庚还非常愿意培养年轻的数学家,他组织了代数讨论班,讲授他的堆叠数论,跟他一起工作的如

  王元、陈景润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很有名的数学家。这期间,他一刻也没有放松自己,继续他的数论研究,发表了20多篇论文,并结合他自己的完整三角和估计与三角和的积分平均公式及Vinogradov的Weyl和估计在一起,系统地研究了堆叠素数论这一课题。1941年,他完成了他的第1本专著《堆垒素数论》,此书处理了Warning问题与Gold Bach问题及与之有关的一些问题。此后,他将工作重点转到自守函数论、矩阵几何学、多复变函数论与典型群论方面的研究,其成果震动了世界,完全确定了他作为纯粹数学若干分支的世界领袖人物之一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华罗庚接受了访问苏联的邀请,在这几个月里,他与Vinogradov一起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他们对三角和方法的发展改变了解析数论的中心主题。1946年,华罗庚赴美国访问,先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搞研究并讲授数论,1948年转入依利诺大学,除了继续他的矩阵方面的工作外,也对Vinogradov的中值公式做了重要的简化、改进与应用。1950年,华罗庚率全家回国。他的主要工作为定出四类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得到了四类典型域上的A.L.Cauchy核等,在矩阵几何与典型群上的研究也有很大进展,并写成了2本专著《典型群》和《多复变数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后者还获得中国科学院的自然科学一等奖。1952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成立,他被任命为所长。

  1957年,华罗庚的《数论导引》出版,书中包括了不少未发表的结果及关于三角和、丢番图方程、模变换及Wiring与Tarry问题的基本材料。这一年对于华罗庚来说是个转折点,他把研究重心从纯粹数学转到了应用数学上,工作场所也由中科院数学所转到中国科技大学,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并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建应用数学与电子计算机系,这是他为培养应用数学人才的第一次尝试。华罗庚意识到面对大众的数学普及工作对发展中国应用数学的重要性。他以“CMP”方法为核心,经过提炼加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一个数学普及方法“统筹方法”,并取得很大的成功。华罗庚受到了很大鼓舞,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并寄上一本他的《统筹方法平话及其补充》,毛泽东很快给他回信,这更坚定了他走普及数学方法的道路,为探索和发展中国应用数学奠定了基础。华罗庚普及“优选法”的想法的是在乌蒙山铁路工地上,当时因为一个-引线的问题牺牲了2个工人的生命,他想如果利用“优选法”事先将参数优选好,就不出或少出废品,也就不会白白牺牲2条生命了。他的“优选法”的第1次报告还是在云南大学作的。这2个方法后来被称之为“双法”。从此,华罗庚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以数学普及工作为主的生涯,同时也为中国应用数学发展探索道路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革”期间,华罗庚处在沉重的政治压力之下,度过了极为困难的时期,他继续为运用和普及数学方法而奋斗。他的大量手稿,包括未完成的《高等数学引论》、《投入产出法》和《运输问题中的数学方法》都被查抄并遗失了。毛泽东曾几次写信给华罗庚,鼓励他继续为工农大众工作。“文革”结束后,华罗庚完成他的著作《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运用》,并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第三世界科学院及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120年来第一位中国籍院士,被香港中文大学、Nancy大学与Illinois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被选为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0年,华罗庚被允许接受Livingston教授的邀请访问英国,作为英国科学研究委员会的高级研究员访问1年,开始了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一生写了10多部著作,200多篇论文。晚年时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科学普及工作,经常深入工厂学校,进行具体的指导或作学术报告。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华罗庚教授作了十分生动活泼而又精彩的报告。当他讲完最后一句话时因心脏病复发倒在了讲台上。当晚,因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5岁。

  “华罗庚”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