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名人张启龙介绍
张启龙(1900-1987) 曾用名张复生、佐平。1900年4月出生,湖南浏阳人。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还曾当选为第二、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87 年6 月3 日在上海逝世。
张启龙人物生平
1925年冬在当地小学教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与组织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
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革命时期曾任中共湖南浏阳永和区委书记、县委工运委员。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参与组织工农武装,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三团中共支部组织委员。后因患病返回浏阳。
1928年春任浏阳县游击队党代表,后兼任中共浏阳县委书记。同年10月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二纵队党代表、中共湘鄂赣特委委员、湘鄂赣边区军事委员会主任、中共湘东特委书记兼湘东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湖南省委委员、湘鄂赣苏区办事处组织部部长。
1931年秋任中共湘赣省委常委兼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执委会副主席、党团书记,省军事部部长。
1932年1月任湘赣军区总指挥,参加领导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1934年8月起任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总务处处长、革命委员会秘书长。随红六军团西征,后参加创建和保卫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5年10月起任红二方面军六军团供给部部长。
1935年11月参加长征。
1936年到陕北后任红六军团党委常委兼军团统战部部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底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任党总支部书记、校管理委员会委员。
1938年调马列学院学习,任党总支部书记。
1941年夏任中共中央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1943年夏任中央党校第四部主任。
1943年9月起任陇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政治委员。
1944年6月起任中共中央党校第四部主任。1945年4月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一旅组成的八路军南下第二支队政治委员,和司令员文年生率部到河南。
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1946年1月起任中共吉辽省委、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书记,吉东(东满)军区、吉林军区副政委、政委。
1947年5月至1949年5月任中共合江省委副书记、书记,合江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1949年5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黑龙江省财委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3月任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兼辽东军区政治委员,后兼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东北人民政府委员,辽东省财经委员会主任。
1956年9月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1952年8月至1958年2月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1958年9月至1965年1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62年到山东、安徽等地做甄别工作。
1965年9月任江苏省南京市副市长。
“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长期被关押。
1977年12月至1979年7月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任职至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
1984年3月起享受中央国家机关正部长级待遇。
1956年9月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1959年4月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60年1月起任国务院业余教育委员会委员。
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87年6月3日在上海逝世。
张启龙人物评价
张启龙始终坚信我们的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坚信真理一定能够战胜谬误。他一生襟怀坦荡,开朗豁达,一直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情绪,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地为党为人民工作。几十年来,张启龙同志经受住了成功和失败,顺利和挫折的各种考验,不愧为我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张启龙同志党性很强,坚持原则,为人忠厚,公道正派。60多年来,为革命做了大量工作,有过重要的贡献。但是,在错误路线影响下,屡次遭到不公正的对待。1933年,遭到王明错误路线的无情打击,曾被开除过党籍,并撤销湘赣苏维埃副主席职务,罚做劳役,被迫与妻子李贞(开国女将军、少将)离婚。王震同志主持正义,坚决反对这种错误做法。1936年,二方面军党务委员会恢复了启龙同志的党籍。60年代初,为编写“浏阳县革命史”,张启龙同志被扣上为彭德怀翻案等帽子,受到过错误批判和降职处理。十年动乱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张启龙同志进行了严重的迫害和打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张启龙同志蒙受的不白之冤,全部昭雪。艰难困苦的斗争环境和坎坷多舛的经历,磨砺了这位老革命家的意志。
张启龙补充介绍
张启龙
(1900-1987)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00年4月8日生于浏阳县永和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五四时期在浏阳乙种师范读书,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毕业后执教小学,亦参加革命活动,1925年冬加入共青团。1926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浏阳永和区委书记、浏阳县委 委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其家牺牲了6位亲人。他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三团党支部组织委员。进军井冈山途中,因重病返回浏阳坚持革命武装斗争,任县游击队-表、浏阳县委书记,1928年后任红五军纵队-表、湘鄂赣边特委委员、湘东特委书记、湖南省委委员、湘东革命委员会主席。湖南省委遭敌人破坏后,他参与组建省委办事处,任组织部长,为恢复边区斗争局面作出很大贡献。
1931年到中央苏区汇报工作,苏区中央局派他到湘赣苏区工作,任省委常委、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党团书记、湘赣军区总指挥。他按照毛泽东在井冈山制定的革命政策办事,发动群众,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和发展了湘赣苏区。在肃反中,能够坚持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法, “左”倾领导者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1933年4月因反对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判刑一年两个月。毛泽东收到报告后,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名义复电:“判张启龙一年零两个月徒刑不轻。”批评处理太重了。后幸得省委书记任弼时的过问才予释放,随军西征,避免被害。红二、六军团会合后,任六军团供给部长、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总务处长。长征到达陕甘以后,才恢复党籍,任六军团-部长。他背着处分长征,对革命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任劳任怨地完成党分配的任务。1939年毛泽东亲自给他平反,成为中共七大代表。毛泽东在七大讲话中特别称赞他受打击仍走完了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央党校总支书记、校管理委员会委员,参加学习。1941年任中央管理局局长、中央党校四部主任。1944年任抗大七分校政委、党委书记。1945年6月,任南下支队政委兼党委书记,第二批挥师南下作战。途中收到毛泽东的电报,告知日本投降,令他率先遣队转向东北挺进。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省委书记、军区政委、吉辽省委副书记、东满军区副政委、合江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黑龙江省委书记、省财委主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打击日伪势力,同国民党作坚决的斗争,保护人民胜利成果,为全东北的解放、为全国解放战争提供强大的支援。
新中国成立以后,任辽宁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东北局委员、东北人民政府委员、省财经委员会主任。1952年8月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58年9月以后,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他是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62年,奉命到山东、安徽从事甄别工作,对反右斗争和反右倾运动造成的错案进行班甄别平反。1965年,因支持家乡人民和浏阳县委编写地方革命史,受到错误的批判,下放到南京市任副市长。“文革”中遭受残酷破孩,被长期关押。在逆境中,仍坚持原则,敢于斗争,表现了真正共产党人的气节和品格。
1978年恢复工作,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会副书记。在中共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在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和全国代表大会上,又主动提出不再担任中顾委委员。
1987年6月3日在上海病逝,终年87岁。中共中央对他的评价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张启龙”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