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南省名人>常德市名人

吴相淦

吴相淦人物照片

常德名人吴相淦介绍

中国农业机械学专家

吴相淦,男,于1915年5月生于湖南省常德市。

吴相淦生平

1915年5月 出生

1919年入湖南常德区立初级小学

1922年父亲从日本回国后,举家迁至长沙,即转入长沙楚怡小学

1926年小学毕业后又升入楚怡中学,马日事变后楚怡中学停办

1927年转入长沙明德中学以继续学业,从初中一年二期一直读到1933年春季高中毕业

1933年春季高中毕业后在家温习功课自修半年,于同年九月进入南京金陵大学农艺系农具组学习

1937年夏 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后留校任教。

1938年春随学校一起西迁到汉口后被遣散返湘,任湖南高级农业学校作物教员兼农科主任。

1940年2月返回已迁至成都的金陵大学,任农具助教。其间返湘奔叔婶之丧,遭遇日寇侵占宜昌,不得返川

1940年秋至1942年春只得在湖南安江国立十一中职业部任农业教员、教务主任

1942年春至1943年2月仍回湖南高级农业学校作物教员兼农科主任

1943年春返回成都金大后任讲师

1944年起还兼行华西大学、川康农工学院农具课程

1945年成为邹秉文先生促成的,美国向中国农业导入的农业工程“教育计划”奖学金二十位获得者中的一员,赴美国爱渥华州立大学农业工程系学习(投考获取原来学农的10名是吴湘淦、吴起亚、李翰如、余友泰、崔引安、蔡传翰、张季高、何宪章、方正三、徐明光;原来学机械工程的十名,除陶鼎来外,分别为曾德超、王万钧、水新元、吴克‘马周’、陈绳祖、高良润、张德骏、李克佐、徐佩琮。20人分两批于1945年5月和8月前往美国。)

1945年5月,吴相淦由重庆飞至印度再乘船赴美,在爱渥华大学农业工程系研究院学习l 1945年至1949年参加美国农业工程师学会年会

1947年春获硕士学位后去各工厂、农场实习

1948年回国后在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农业工程组任教,并筹建农业工程系。

1948年12月任金陵大学农业工程系主任、教授。

1949年与1932年就来金陵大学讲授农具课的美国人林查理(C·H·Riggs)先生合著《农业机械学》问世,是我国一部重要的高等农机教科书,也是20世纪40年代我国早期农机学者对农机专著,特别是高校农机教科书的重大贡献

1950年5月完成《农业拖拉机》成为我国50年代重要的农机著作之一。该书年内11月即出修订版,主要是增加了苏联拖拉机的介绍。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历任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系、农业机械化分院、镇江农业机械学院(现江苏大学)农业机械化系教授、名誉系主任。

1957年在南京召开的民盟座谈会上,吴教授因提出“应恢复农业工程系,学习苏联建立农业机械化系面太窄了”的意见,被以“反对学习苏联”为由,定为“右派分子,同时取消区人大代表职务。

1964年主编的《农机运用学》成为重要的高校教材

1981年以中方技术委员会成员在北京参加中美能源资源会议

1982年在长沙参加国际支农会议

1983年在杭州参加国际小规模农业机械化会议,同年作为中国科协赴印度农业工程代表团团长参加中印农业工程学术讨论会,为国际农业工程技术与知识交流做了重要工作与贡献。

1985年以后任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教授兼农村能源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并作为中国科协赴印度农业工程代表团团长参加中印农业工程学术讨论会。

1987年主编《农村能源》,同年在中国申请“高力发电机组”实用新型专利

1988年与张松明合编《农业机械运用学原理》充实了农业机械学科,传播了农业机械知识,促进了中国农业机械学科的发展。同年单独申请“畜力及风力联合发电及提水机组”实用新型专利。积极研究我国水稻栽培机械化问题,并进行改进方法试验及水稻旱地移植机设计与试制

1991年7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12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成为暂缓退休的高级专家。

2005年6月24日去世于南京,享年91岁。

吴相淦主要著作

1. 1949年 与金陵大学讲授农具课的美国人林查理合著《农业机械学》是我国一部重要的高等农机教科书,也是20世纪40年代我国早期农机学者对农机专著。

2. 1950年 《农业拖拉机》主要内容是欧美的农业动力机械,成为我国50年代重要的农机著作之一。该书年内11月即出修订版,主要是增加了苏联拖拉机的介绍。

3. 1951年 翻译《耕作原理》

4. 1964年 《农业机器运用学》(又叫《农机运用学》)

5. 1973年 参与编辑《农机手册》五分之二工作量

6. 1974-75年 主编《驾驶员教材》

7. 1977-78年 参与编辑《拖拉机维修》五分之二工作量

8. 1987年 《农村能源》

9. 1988年 与张松明合编《农业机械运用学原理》

主要论文

1. 1937年金陵大学毕业论文《犁之设计与拉力研究》

2. 1947年硕士论文《中国水稻机械化的初步探索》

3. 1955-56年《瓦尔采夫犁在江苏盐渍土上应用》

4. 1962-63年《水稻直布机试验报告》

5. 1979年《我国能源结构分析与农业现代化》

6. 1980年四人合著《八十年代我国农业机械化展望》

7. 1981年《八十年代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决择》

吴相淦补充介绍

  吴相淦(1915—2005),湖南常德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中国著名农业工程、农业机械专家,农村能源学科的奠基人。金陵大学农业工程系首任系主任,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系首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经人事部批准为暂缓退休的高级专家。

  成长经历

  吴相淦,1915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一个地主兼商人的大家庭中。父亲是清末秀才,曾留学日本宏文师范,在日本参加过中国同盟会。1919年,5岁的吴相淦进入湖南常德区立初级小学读小学,在那里读到三年级。1922年,随父亲举家搬到湖南长沙,随即转入长沙楚怡小学继续就读。1926年升入楚怡中学。1927年“马日事变”后,汪精卫集团叛变,楚怡中学因为参加街头宣传等活动而被停办。他随即转入长沙明往中学,读至1933年春季高中毕业。毕业后在家自修了半年,1933年秋季考入金陵大学农学院,跟随美籍教授林查理(C.H.Riggs)修读农具学专业。1937年毕业,成为我国最早的农具学专业3个本科毕业生之一。

  毕业后,吴相淦留在金陵大学担任农具学助教。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南京沦陷,金陵大学被迫西迁。吴相淦被学校遣回湖南老家,在湖南高级农业学校任作物学教员兼农科主任至1940年春。

  1940年2月,落址于四川成都的金陵大学发信给吴相淦,邀请他到四川成都金陵大学继续从事农具助教工作。他应邀前往。可是,在他到成都金陵大学后不久,因为家里叔父婶母去世,他返家奔丧。后在湖南安江国立十一中(后改为湖南省立第十职业中学)职业部任农业教员,后任教务主任,一直工作到1942年2月。后转入湖南省立高级农业学校任作物教员兼农科主任,工作至1943年2月再次得以返回金陵大学任农具学讲师。1944年兼授华西大学川康农工学院农具课程。

  1945年,吴相淦获得美国向中国导入农业工程计划奖学金。该计划由时任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副主席和国民政府农林部驻美代表邹秉文先生与万国农具公司倡议并支持,由国民政府教育部在中国重庆、昆明、成都、西安四地同时公开招考,共组织10名毕业于农科大学和10名毕业于工科大学机械工程系、并且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共20名学生去美国学习农业工程,由万国公司提供包括学费、生活费、购置书籍仪器费和离校实习的差旅费等在内的全额奖学金。这20个人是中国首批赴美学习农业工程的研究生,学成归国后,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农业工程专家。

  1945年,吴相淦按照计划安排,由重庆登机飞往美国,进入艾奥瓦州立大学(IowaStateUniversity)农业工程系,补学工程课程。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农业工程学硕士学位,并利用假期和完成学业后的一年时间到美国农场实习。1948年9月回国,成为首批按时回国的18个留学生中的一员(原20人中,一人未曾成行,一人转专业从而滞留美国)。按照邹秉文先生预先的安排,回到金陵大学从事农业工程教学工作。

  1948年,南京城内人心惶惶,逃往台湾的想法比比皆是。吴相淦为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实现中国的农业振兴,毅然决定留在南京,继续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同年,金陵大学农业工程组改为农业工程系,吴相淦成为首任系主任,同时在系内开设主系课程。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吴相淦一直工作在农业工程科研和教育的第一线,历任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系、农业机械化分院、镇江农业机械学院(今江苏大学)农业机械化系教授、系主任、名誉系主任。

  1992年吴相淦突然昏倒,醒来后生活不能自理。在与病痛抗争多年后,于2005年6月24日不幸逝世,享年91岁。

  主要成就

  第一,三个专利。1947年11月18日,他的研究成果“拖拉机双向行驶设计”获得美国专利,1951年4月17日被正式颁发专利证书。这是他在农业机械方面首个个人获得的专利,也是中国人首次在美国获得农业机械方面的专利。

  1988年,他与学生丁为民(后任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一起研发的“农牧区畜力发电机组”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989年,他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再次深入,在畜力发电的基础上,综合利用风力能源发电并进行提水利用,发明“畜力风力联合发电提水机组”,并申请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第二,翻译编写农业著作。1948年吴相淦回国后,就开始与一直在金陵大学教授农具学的美国人林查理(C.H.Riggs)一起编著《农业机械学》一书,该书于1949年问世。1950年,吴相淦又单独编著了《农业拖拉机》一书,并于同年对该书进行修订,增加了苏联拖拉机的相关内容。这两本书与当时清华大学教授刘仙洲的著作一起,形成了“北刘南吴”高等农机教科书的局面。

  由于我国的农机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刚刚起步,所以农机专业相应的教科书也相当匮乏。致力于此的吴相淦笔耕不辍,在相继问世了两本教科书后,他又翻译了国外教材《耕作原理》来对农机教学进行补充。1964年,他的《农业机械运用学》问世。十年- 期间,他还参与编写了《农机手册》、《驾驶员教材》和《拖拉机维修》等书籍。80年代起,吴相淦开始致力于农村能源的开发与利用,1988年出版了《农村能源》一书,成为农村能源方面的重要书籍。同年,他还与张松明一起编著了《农业机械运用学原理》一书。

  第三,论文发表。1937年,吴相淦在金陵大学学习农具学时的毕业论文题目为《犁之设计与拉力研究》。论文对犁做了简单介绍,然后分亚洲、欧洲和美洲三个地区来介绍犁的演变历程。吴相淦想从犁在世界各地的演变过程中、特别是在中国的演变过程中找到犁被人们不断改进以增进工作效率、合乎地域需要的过程,从前人的思想中获取设计适应新时期、新国情的犁的设计灵感与改进方法。1947年,吴相淦在美国留学时的硕士论文题目为《中国水稻机械化的初步探索》,回国后仍然在水稻机械方面做了延续性研究。

  20世纪50~60年代,吴相淦相继发表了论文《马尔采夫犁在江苏盐渍土上应用》、《水稻直佈机试验报告》。进入80年代后,又相继发表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回顾与前瞻》、《我国能源结构分析与农业现代化》、《八十年代我国农业机械化展望》、《八十年代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抉择》、《我国2000年农村用能与农业机械化预测研究》等论文。

  20世纪90年代左右,吴相淦又带领学生对农村能源的利用进行研究。发表了《立轴V形风力机气动模型的建立及实验验证》和申请课题《超细煤粉与碳5混合气及甲烷等作为内燃机代换燃料的研究》

  第四,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981年,吴相淦以中方技术委员会成员身份在北京参加中美能源会议;1982年参加长沙国际支农会议;1983年参杭州国际小规模农业机械化会议。1985年,吴相淦受中国科协委任,担任中国赴印度农业工程代表团团长之职,赴印度参加中印农业工程学术讨论会,代表中国提交了《中国当前农村能源的开发与研究》、《中国的设施农业》、《农业工程技术在中国棉花生产上的应用》和《安徽省水稻种植》等论文,与印度就农村能源、农业食品加工技术、某些农业工程技术的计算方法以及中国农村科普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

  第五,献身中国农业工程事业吴相淦943年在成都加入中华农学会,始终致力于中国农业振兴事业。1947年在美国留学期间,经他的老师、艾奥瓦大学教授戴维生介绍,加入美国农业工程师学会成为初级会员。虽然回国后失去了联系,但是对其影响深刻。在美留学期间,他与其他留美学生一起组织了中国农业工程师学会筹备会。该组织成为后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的起始点。吴相淦曾历任农业能源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留学归国后,在金陵大学执教期间,吴相淦积极推动院系改革,将农业工程组升级为农业工程系,担任首任系主任,同时开设主系课程。他建议,在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农业工程概要课;还提出将此课程分为农业土木工程学概要和农业机械工程学概要两大部分。他在《“农业工程学”在我国农学院之地位及其内容》中写道:“在大学农学院中普遍开设农业工程课程,自为将来实现农业机械化之有效及必经之方法。短时期内,或将为人物议此课程全属空中楼阁,但日后之成效,非可以一日论短长也。”农业工程系成立之初,主要经费是由单位及个人捐款,较为紧张。吴相淦节俭使用,建设农业工程馆,并游说美国农机公司赠送教学用农业机具。同时,利用展览会等多种形式,鼓励青年学子学习农业工程。在他的努力下,农业工程系的报考人数逐步增加。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立南京农学院,同时成立了南京学院农业机械化系。吴相淦继续担任教授及系主任一职,同时承担着教学与科研两项工作中国成立之初,政治运动频繁,由于吴相淦之前的国民党党员身份和与美国人士之间的交流与交往,使他一度陷入反复的政治学习之中,耽误了许多科研精力。1952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在1957年的一次民盟座谈会议上,他先见性地提出“应恢复农业工程系,学习苏联建立农业机械化系面太窄了”的意见,结果被民盟划定为“ 分子”,理由是“反对学习苏联”。为此,他失去了农机系系主任、运用教研组主任、人大代表、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南京分会理事长等职务,甚至从三级教授降为四级教授。直到70年代末才恢复名誉。但是,吴相淦对此并未感到后悔,当他在80年代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一次农机化学术报告会上,看到他美国的同学时说:“看到班上的同学,今天到中国作报告很有感触。无端的政治打击,耽误了我和许多优秀知识分子的工作时间,确实可惜。但是,我对于放弃美国的高薪、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回到祖国,献身于农业工程、农机化事业一事绝不后悔。”

  1958年,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系迁到浦口与江苏省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分院。“十年- ”期间,学校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摧残。1970年10月,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分院迁至镇江,与当时镇江农业机械学院(今江苏大学)合并,吴相淦任农业机械化系教授兼名誉系主任。1985年迁回南京市浦口区,成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此时,吴相淦已经70高龄,但仍笔耕不辍,辛勤地工作在农业工程教育和科研事业上。

  进入20世纪80年代起,吴相淦开始对农村能源问题进行研究,着力开发并利用农村能源。1982年农业机械化系成立农村能源及动力教研室,1985年经农牧渔业部高教司批准成立农村能源研究室,吴相淦任研究室主任,负责培养博士研究生。在他的学生中,有金陵大学农业工程系首届本科毕业生蒋亦元院士、原东北农业大学校长史伯鸿、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副院长彭嵩植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诸慎友等农业工程专家。

  吴相淦教授卧病后,他的儿女为了继续其未了的农业工程教育事业,向他所在的工作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捐款,在学院设立了吴相淦奖学金。吴相淦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奖励20名同学,每人奖学金1000元。吴教授去世后,该项奖学金依然向在校学生发放。

  “吴相淦”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