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名人王肇勋介绍
(1898—1987) 男,内科学教授,心血管病学专家。中国心电图学创始人。
王肇勋个人生平
1919年考入湘雅医学专门学校,读预科、本科八年。
1927年初,北伐战争期间投笔从戎,在叶挺部任军医,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转战江西、福建等省。
1928年元月与友人一起辗转香港、上海,回到湘雅开始执教,颜福庆校长颁发给他湘雅医科大学第七届医学博士毕业文凭。
1930年,曾赴上海医学院进修人体解剖1年3个月,返校后即主教人体解剖至1958年,张孝骞院长审听过他的讲课后组织其他教师观摩,教学水平得到一致好评。
他于1933年在湘雅开创了心电图学。1938年,学校迁贵阳期间,主讲解剖学、兼讲内科诊断学。
1940年晋升为教授。先后撰写有关心血管病方面论文20多篇,译著外文期刊30多万字。曾赴波士顿马萨诸塞医院师从师世界著名心脏病学专家保罗·怀特(Paul White)专修心脏病学两年。国内率先引进和采用心电图心音图同步技术教学,培养了一批地方和军队心脏病学专门人才和心电图专业技术人员。为国内、省内许多高级领导干部的医疗、诊断作出了贡献。
1956年后历任湖南省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民革省委顾问等。
王肇勋个人简历
汉族,又名王芳藻,生于1898年农历2月10日,祖籍湖南省浏阳县。几十年来经他正确诊断、治疗的患者更是难以计数,在众多患者和学生的心目中,他享有很高荣誉。他恪守业精于勤的信条,酷爱读书,连星期天也常常是半天呆在图书馆,80多岁还争着要去查房看病,在家也总是看文献,修改他人的文章,帮助后辈校审著作。仅以他的读书笔记为例,文革前,他积累的外文笔记有四、五十本之多。“文革”中,被人查抄丢失;文革后,他又写了十几本。热爱学习、热爱自己的医学专业,为患者服务始终是他心灵中最闪光的长明灯。曾担任过湖南医学院教育长、医疗系主任、内科主任等职。
王肇勋所获荣誉
1979年获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荣誉证书。
1981年1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首批享有带博士研究生的资格,系国内知名医学家。
王肇勋补充介绍
王肇勋
(1898~1986)
王肇勋,又名芳藻,测阳县上洪双溪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1919年人湘雅医学专门学校预科,半工半读以维持学业。1927年他本科毕业后获美国康州政府授予的医学博士学位,同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军医处少校军医,随部参加南昌起义。
1928年5月返湘,历任湘雅医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附属医院医师。1939年6月被学校派遣参加“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三期受训一个月,回院后任湘雅医学院训导主任,晋升为教授。1942年加人中华医学会,1945年奉派赴美国在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医学院心脏病学系进修两年,1947年回国后受聘为湘雅医学院内科系教授。1948年,他第一个在湘雅医学院运用心脏导管检查术,使该术后来成为常规诊断法。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湖南医学院教育长、内科主任、医疗系主任,1955年后当选为第一届、二届湖南省政协委员和第三届、四届、五届湖南省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湖南省委顾问。1986年11月15日因病逝世。
王肇勋是中国著名心脏学专家,在医学教育和救死扶伤岗位上工作近60年,是1981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生导师。其主要论著有《恶病与专卖品》、《高血压病在中国》、《心动电流图在伤寒病中的改变及其临床价值》、《心力衰竭与洋地黄治疗》、《产后心脏病》、《冠状动脉之病理变态及其治疗研讨》、《近四年来所见人体解剖变异》、《艾森豪威尔症丛》、《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临床尸体解剖记录的分析》、《冠脉栓塞与心肌梗塞630例分析》等。
“王肇勋”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