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名人欧阳山尊介绍
欧阳山尊(1914年5月24日~2009年7月2日),男,原名欧阳寿,生于湖南浏阳,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著名戏剧、戏曲、电影艺术家欧阳予倩之子,被称作中国话剧界的“活化石”;新中国成立后,1978年,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兼副总导演, 欧阳山尊参与了创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工作,与焦菊隐、夏淳、梅阡等人一起开创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话剧风格,先后导演了《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三姐妹》《杨开慧》《末班车上的黄昏恋》等50多部话剧;除了话剧之外,他还导演了《关汉卿》《松赞干布》《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红色宣传员》《于无声处》等数十部舞台剧和影片《透过云层的霞光》、电视剧《燃烧的心》等。2007年中国戏剧百年纪念,欧阳山尊曾以年逾93岁高龄最后一次登台演出,在解放军歌剧院朗诵了《过客》。
2009年7月2日下午3点20分,欧阳山尊于北京协和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5岁。
欧阳山尊人物生平
欧阳山尊(1914—2009),中国话剧导演。1914年5月24日,出生于湖南浏阳,自幼受到父亲欧阳予倩爱国主义和进步文艺思想的熏陶,学生时代即参加进步演剧活动。曾多次获导演奖,并先后获文化部及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 。
青少时期
欧阳山尊(1914—2009.7.2)原名欧阳寿,生于湖南浏阳。他的曾祖父是清末湖南才子欧阳中鹄,幼年过继给伯父欧阳予倩,开始受到戏剧的熏陶,学生时代积极参加戏剧活动。参加过影片《天涯歌女》的拍摄。
“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左翼演戏运动,抗战开始后,他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翌年到延安,以后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文工团副团长,战斗剧社社长,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在转战晋察冀过程中,他曾导演过10余部反映敌后斗争的戏,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书信表扬。
学生时代
欧阳山尊比话剧一百年诞辰小七岁,他1914年生于湖南浏阳,原名欧阳寿。从小生活在身为话剧艺术家的伯父欧阳予倩先生身边,深受中国戏剧艺术的熏陶,并对话剧艺术产生浓厚兴趣。早在中学时代,就开始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话剧创作演出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一腔热血的欧阳山尊毅然离开学校,和几位同学一道参与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之中。他先是辗转到杭州,参加“五月花”剧社的话剧演出活动,几个月后回到上海,考入浙江大学。此时,他已经完全痴迷于对戏剧的追求之中,他与金山等人组织剧社,在极其简陋和困难的情况下,演出了《都市之角》《雷电》《油漆未干》等剧目。“九·一八”事变后,上海戏剧界、电影界、救亡协会等文艺组织有十多个演剧队,欧阳山尊在演剧一队,组织并参与演出了许多抗战剧目,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
奔赴延安
像许许多多的热血青年一样,远在中国西北的小城延安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他,为了心中的梦想,欧阳山尊从上海出发,辗转到达西安前线,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后经多方努力,从八路军办事处争取到一百元钱,购买了一辆旧自行车,正是这辆在当时来说算是很“先进”的交通工具,陪伴着他风餐露宿地奔波了800多里,于1938年到达延安。在这里,欧阳山尊被一种全新的生活深深吸引,他以高昂的热情,投身到解放区的文艺工作。1939年,欧阳山尊结束了自己在抗日军政大学的学习生活,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先是在八路军120师战斗剧社工作,后参加游击剧团到敌战区开展文艺宣传。那时他们一共11个宣传员和7个侦察员,每人一条枪30发子弹,带着一架油印机和简单的化妆品,每到一个村庄,就找个庙宇或土台子,把军被当幕布挂起来,然后派人到村子里动员群众出来看戏,群众来了他们就开始演出,演出结束就赶紧收拾摊子赶往下一个村庄。此时的欧阳山尊完全沉浸到了回忆之中,他无限感慨地说:“那时真是年轻啊,心里总像是燃烧着一团火,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每次演出结束,老百姓给递上一缸子白开水,往手里塞把花生或红枣,心里就很满足了。”
参加座谈会
1942年5月,欧阳山尊参与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这引发了他关于中国文艺发展前途的许多思考。欧阳山尊是个心里有事不吐不快的人,经过一番思索,他和几个同事一道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的感想,不久,毛泽东同志就给他们回了信,直到晚年,欧阳山尊依然清楚地记得这封信的内容,他回忆说:“毛主席在信中说,你们的信收到了,感谢你们!你们的剧我以为是好的,延安及边区正需看反映敌后斗争生活的戏剧。”这封回信无疑给了欧阳山尊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更加坚定了他从事抗战话剧创作的热情。
延安岁月
在延安,欧阳山尊先后担任过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文工团副团长、战斗剧社社长等职。1943年12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成立,贺龙点名将欧阳山尊调入。这期间,他导演了10余出反映敌后斗争生活的剧目。60多年后,欧阳山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心中还隐隐有些激动,他说:“我常常带着剧团到村子演出,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出当时的条件有多么简陋,我们演出的时候,没有灯光就往喝水用的缸子里倒点儿菜籽油,放上一根棉花捻子点燃照明,即使这样,我们演出得也特别卖力,老百姓很喜欢看。有时候突然下起雨来,我们不停,老百姓就站在雨中看戏,一直到演出结束还不肯离去。”
创建人艺
新中国成立后,欧阳山尊参与了创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工作,他与焦菊隐、夏淳、梅阡等人一起开创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话剧风格,这期间尽管经历了无数的政治风浪,但欧阳山尊始终没有放弃对话剧艺术的追求与探索,他曾先后导演了《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三姐妹》《杨开慧》《末班车上的黄昏恋》等50多部话剧,没有人知道这些作品倾注了他多少心血,从而成为一代人心中无法抹去的深刻记忆,成为中国话剧史上不朽的经典作品。
导演影剧
除了话剧之外,他还导演了《关汉卿》《松赞干布》《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红色宣传员》《于无声处》等数十部舞台剧和影片《透过云层的霞光》、电视剧《燃烧的心》等。
改革开放
从北京人艺建院到1978年,他一直任副院长兼副总导演。在此期间,他曾导演过《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李国瑞》等十余部大戏。
他自称是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以耄耋之年活跃在戏剧战线上,在80—90年代他应邀来人艺导演了《巴黎人》、《末班车上黄昏恋》。此外,他还为许多剧团导过戏,并执导过电影《透过云层的霞光》和电视剧《燃烧的心》。他的导演风格气势磅礴,感情浓烈,节奏鲜明,富于时代精神。
2009年7月2日下午3点20分,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始人之一、著名导演艺术家欧阳山尊于北京协和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5岁。欧阳山尊的逝世是中国戏剧界的悲痛,无数戏剧人和老观众将为其悼念。
历史评价
欧阳山尊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著名戏剧、戏曲、电影艺术家欧阳予倩之子。欧阳山尊在解放前开始从事演艺事业,解放后参加组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并担任副院长、副总导演。与焦菊隐、夏淳、梅阡三人公称“北京人艺四大导演”,代表作有《白毛女》《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其导演著作以及排练计划书成为了一代一代戏剧人学习的范本。
2007年中国戏剧百年纪念,欧阳山尊曾以年逾93岁高龄最后一次登台演出,在解放军歌剧院朗诵了《过客》。在结尾处他毅然从轮椅上起身,昂首向前走去,让人潸然泪下,见证了中国“戏剧魂”。二、中国戏剧的奠基人和北京人艺的创始人之一
纪念话剧百年
欧阳山尊离休之后,他的心却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心爱的舞台,他还在苦苦思索着中国话剧的现状与发展。2008年4月份,94岁高龄的欧阳山尊同85岁高龄的朱琳、80岁的周正等老一代话剧艺术家同台演出了《纪念话剧百年经典话剧片断欣赏》。演出中,欧阳山尊是第一个登台演出的演员。他被人用轮椅推上舞台,表演了鲁迅先生创作的《过客》中的一段独白。这段台词不多,却充满了激情,欧阳山尊用尽气力,努力朗诵得声情并茂,赢得了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朗诵结束后,欧阳山尊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竟然一下子从轮椅上站了起来,转过身来,拄着手杖,在人们惊诧的目光中,一步步自己走下了舞台。夫人笑着说:“他平日里从轮椅上起来,都要别人搀扶的,谁也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做的,当时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这么大能量。”欧阳山尊则颇有豪气地说:“能从奋斗了一辈子的舞台上自己走下来,那种感觉真是开心啊。”说到这里,脸上的笑容开心得像个孩子。
激情源自话剧
与欧阳山尊先生交谈,常常会被他澎湃的生命激情所感染,让人感觉面前不是一位九旬老人,而是一位充满朝气的人。谈及养生之道,他说:“我已经90多岁了,身子骨还算硬朗,常有人问我长寿的秘诀,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说得不好反而会产生误导。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踢足球、游泳,还学过拳术,后来又练了健身气功。主要是拍打健身法,就是通过适度、有节律地拍打身体,强身健体,阻遏衰老。拍打最好在早晨进行,拍打的部位可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确定,一般每个部位拍打三五分钟,一天一次。我感觉这个方法对我的健康很有益处,可以通经、活血,消除气滞,促进新陈代谢。”
对于自己的晚年生活,欧阳山尊说:“几年前,医生跟我约法三章,让我做到‘三不’:活动不能多,不能疲劳,不能激动。这对我来说,实在很难做到,对我来说,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总觉得自己是在和时间赛跑,就是想停也停不下来啊。我常常对人说自己是生于忧患,老于安乐,留得余年,报效祖国。”
回首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欧阳山尊备感欣慰,他说:“中国话剧诞生于1907年,我出生于1914年,可以说是中国话剧的同龄人,我这一辈子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风雨雨,却从来不曾离开过话剧,我的生命是属于话剧的,我愿做中国话剧最忠实的守望者。”
欧阳山尊补充介绍
欧阳山尊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导演艺术家。
原名欧阳寿,辛亥革命志士刘人熙为他取名“山尊”。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14年5月24日生于浏阳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过继给话剧艺术家欧阳予倩为子,父子俩为中国的话剧艺术和导演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传为艺坛佳话。1920年他家由长沙迁往上海,欧阳予倩以搭班唱戏和写稿收入维持家计,生活十分清苦。他先后进入博云小学、南充五小、长沙师范附小、上海吴氏小学读书,尽管频繁转学,仍然获得好成绩。小学毕业后在复旦大学附中、沪江附中读完初中、高中。他曾两次跳级,学习成绩仍经常是名列第一。由于是“戏子”的儿子,常受阔人们的冷嘲热讽,他从不自卑,反而引起兴趣,利用业余时间跟父辈学戏学曲。7岁曾登台演戏。在《咖啡店之一夜》、《威尼斯商人》等话剧和《天涯歌女》中担任了角色。当时他的理想是-迪生那样既能发明科技成果又懂艺术的科学家。
1931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广州国民大学土木工程系,又想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由于日军侵袭上海,破灭了他的科学救国梦,迫不得已在杭州电厂勤工俭学两年多,业余时间参加左联领导的五月花剧社演出活动。1933年夏,考取上海大夏大学数理系,与同学一道组织大夏剧社,开展救亡演出活动,还组织大夏歌咏团,教唱抗日歌曲。由于特务的破坏,他们不得不转变演出方式,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演艺工作。欧阳予倩从莫斯科国际戏剧节归来,发现儿子的演剧才能,马上向他灌输苏联戏剧艺术理论和风格。在其父的指点下,他对苏联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加了中苏文化协会,通过在苏联领事馆观看电影《夏伯阳》等,从而开始了自己的表演、导演艺术生涯。他为学生剧团、工会剧团导演、排戏,也参与发起40年代剧社,演出夏衍编剧的《赛金花》、《自由魂》等著名剧目。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他大学毕业,毅然投身抗敌演剧队,赴华北抗日前线演出。他见到朱德、彭德怀、任弼时等八路军将领,直接受到教育和影响。1938年春,他到延安,见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先后在陕甘宁边区文协、抗大总校文工团工作。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文工团副团长。他编、导、演、唱样样都干,还自编自演3部戏。后任八路军五纵队宣传队副队长,一二○师战斗剧社副社长、社长,导演了一批具有浓厚抗日战争气息的剧目。1942年春,他参加延安 ,亲聆毛泽东的教诲。毛泽东听他的发言、看他导演的戏后,写信表扬他们的抗日演剧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回到上海戏剧界工作。1946年11月,又奔赴东北,任军区军工部科长、沈阳汽车总厂副厂长、东北工业部机械局计划处长,搞了一段时间的工业。
新中国成立后,他重返戏剧岗位,从1950年起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党组书记,兼副总导演,直到1978年。他导演的著名剧目《王贵与李香香》、《日出》、《霓虹灯下的哨兵》等40多部戏,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交口称赞。他是文化部剧本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艺术二局顾问,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曾率中国青年文工团出访苏联、东欧,随其父和梅兰芳为首的中国京剧代表团访问日本。他导演的苏联名剧《带枪的人》,以磅礴的气势和史诗般的艺术形象震撼人心,获得极大的成功,使列宁的伟大形象深入中国观众的心。他导演的《关汉卿》、《三姐妹》也成功地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作为社会主义艺术家受到广泛的尊敬。他还受聘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所培养的一批学生,后来有很多人成为中国当代著名导演和教授。
“文革”中被迫停止导演工作。粉碎“-”以后,他焕发了艺术青春,花甲之年指导演出话剧《曙光》和《杨开慧》,导演《于无声处》,导演电影《透过云层的霞光》,还担任《松赞干布》总导演。1983年离休后,还应邀导演电视剧《燃烧的心》,获飞天奖荣誉导演奖。他导演的日本话剧《饥饿海峡》等一批形式不同、风格迥异的剧目,显示了炉火纯青的艺术才华。他主编《剧本园地》、《中外电影》和外国著名电影专集《中国魂》书刊。由于他对中国戏剧艺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许多荣誉。红旗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落叶集》一书。他年逾古稀,奋斗不息,自称是“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还以诗明志:“名利轻似水,事业重如山。老夫无大志,只为翻两番。”“天生犟性不想改,为了战斗喝牛奶。活到八十有精神,老而不死请莫怪。”
2009年7月2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95岁。
“欧阳山尊”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