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南省名人>邵阳市名人>邵阳县名人

吕振羽

吕振羽人物照片

邵阳名人吕振羽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

吕振羽(1900年1月30日-1980年7月17日),名典福,字行仁。 学名振羽,曾化名柳岗,笔名晨光、正于、曾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教授、历史教研室顾问。 湖南省邵阳县(今属邵阳)人。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和有奴派的五大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之一。

192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1936年,吕振羽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他来到重庆,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抗日统一战线、理论宣传和历史研究工作。1948年9月-1949年6月任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副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委员,大连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东北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东北人民大学校长、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教授及历史教研室顾问,中央军委顾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委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民族历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等。1980年7月17日,吕振羽在北京逝世。

吕振羽的论著中涉及经济史、社会史、哲学史、思想文化史、民族史、史学史、革命史、农民战争史等诸多方面。主要著作有《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简明中国通史》及《中国民族简史》等 。

吕振羽人物生平

早年探索

中国历史学家吕振羽,1900年1月30日(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三十)诞生于湖南武冈(今邵阳县)。吕振羽名典爱、字行仁、学名振羽,曾化名柳岗,笔名晨光、正于、曾与。吕振羽出身世代农家,却怀怀"工业救国"志,入湖南大学,攻电机工程,1926年夏毕业。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他抵北平,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尤精研经济学和哲学,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外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之规律与特点,参加了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论战。

“九一八”事变后,吕振羽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曾任中共北平市委领导下的“自由职业者大同盟”书记。

自1930年冬至1932年初,相继发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趋势之推测》《中国国民经济的三条路线》《中国革命问题研究》等论文。于1932年出版了《中日问题批判》与《最近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两书,皆被当局列为禁书。后入中国大学任专任教授,主讲中国经济史、农业经济学、计划经济、中国社会史、社会科学概论、中国政治思想史,兼任民国大学的中国经济史、朝阳大学的殖民地问题等课程,有"红色教授"之誉。

抗日时期

1936年3月,吕振羽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34年6月至1937年6月,相继出版了《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等专著和数十篇论文。

他根据考古发掘材料和古文献中全部神话传说性记载,系统地论证了殷以前为中国史的原始公社制阶段;提出殷代是奴隶制阶段、西周是初期封建制阶段的论断;论定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外,还提出了殷代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工具是青铜器的论断;探讨了中国社会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确认它发生于明末和鸦片战争之前。

"七七"事变后,他在从事抗日活动的同时,总结了3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批评和论述了存在于当时中国史研究方面的问题。他这批文章后辑集为《中国社会史诸问题》,1942年出版。

吕振羽所著《简明中国通史》上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通史著作。1948年,《中国民族简史》问世,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中国各民族历史的重要著作。同年,完成《简明中国通史》下册,连同上册一并出版。

建国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大连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东北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委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民族历史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此外还担任中央高级党校兼任教授及历史教研室顾问、中央军委顾问、中国史学会理事和一些重要刊物的编委等;陆续撰写了有关史学理论建设的大量论文,部分辑入《史学研究论文集》《史论集》《吕振羽史论选集》。

1963年,吕振羽蒙不白之冤,失去自由,但坚持史学研究,写下了二十万言的《史学评论》和三千首诗词(辑为《学吟集初草》)。"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投入监狱达八年之久,身致重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的冤案得到平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

1980年7月17日,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

为了学术研究,吕振羽曾收藏了数万册古今书籍;去世后,这些书籍由其家属捐献给北京大学和吉林大学。捐赠的这批藏书中,有线装书1519种,19880册;精平装书1973种,5506册;总数为3432种,25386册。其中,如元大德本《大宗地玄本论》、明万历套印本《孟子》、明毛氏汲古阁本《陆放翁全集》、康熙武英殿本《渊监类函》、清稿本《根儒日记》及傅山等人的字画及金石拓片、文人学者手迹、乾隆帝御笔诗、有稗史、笔记、札记、游记和金石考古、地方志书等。

另外,为了纪念吕振羽先生,学校在长春和北京两地分别建立“吕振羽纪念室”。

吕振羽主要作品

吕振羽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拓荒者之一,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事历史研究50年﹐对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行了广泛而艰苦的探讨﹐从经济史﹑社会通史﹑思想史﹑民族史等方面构成了一个体系﹐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民族史研究作出了贡献。

他生平著述很多﹐主要史学著作有《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简明中国通史》《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中国民族简史》《史学研究论文集》《史论集》《吕振羽史论选集》《中国历史讲稿》等书行世。

吕振羽补充介绍

  吕振羽(1900—1980),名典福,字行仁,武冈州(今邵阳县金秤市乡溪田村)人。清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三十日(1900年1月30日)生。曾祖父为太平军旗卒,祖父是自耕农,父亲为乡村塾师,性皆疾恶怜贫,常为吕振羽兄弟讲社会黑暗。

  吕振羽7岁入乡塾。少怀凌云之志,学习勤奋。一次塾师点书太少,他哭了起来,要老师多点。13岁时,曾作《咏榴花》诗言志:“门前榴花树,花开血样红,何时结硕果,此日莫摇风。”民国5年(1916)以优异成绩考入武冈县立中学,在教师肖石城的影响下,他广阅康梁著作,崇信改革,尤慕邑人蔡锷。在《曷各言尔志》的作文中写道:“如国泰民安,暮年有茅屋两间得以卧读唐诗足矣;若国不得救,民不得安,即拜告0,与恶势力拼杀,血溅沙场,见轩辕于地下。”民国8年6月,“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即联络当地一些学校,组成武冈县中学生联合会,并被选为学生会会长,领导学生实行自治,开展“反日仇货”运动。

  民国11年,吕振羽怀抱“工业救国”的理想,考入湖南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后改为湖大工科)攻习电机。民国14年5月,吕振羽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毕业前夕,经湖大青年团组织决定,加入-。

  民国15年7月,北伐军光复长沙,刚由湖大工科毕业的吕振羽立即投笔从戎,转战江西,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师政治部宣传科长,代理师政治部主任。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他离开部队,经上海东渡日本,入明治大学攻习政治经济系,因经济拮据,半年后重返上海。民国17年秋抵北平,任教于民国大学、朝阳大学,并受聘主编《村治》月刊。翌年,离开《村治》月刊社,与0党员郑侃、杨刚、刘思慕等人先后创办《新东方》杂志,成立“东方问题研究会”。不久,均遭-查禁。“九一八”事变后,吕振羽投身抗日救亡活动,任0北平市委领导的“自由职业者大同盟”-,参与筹建热河抗日义勇军,营救被捕学生和0党员的活动。同时以笔为枪,写成《中日问题批判》和《最近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上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外实行扩张的原因,痛斥蒋介石-0-投降政策。民国23年,他参与当时的史学论战,继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之后,写成《史前时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两书,首创殷商奴隶说和西周封建说,给反马克思主义的流派以沉重打击。民国14~15年,他受0北方局--和周小舟委派,不避艰险,赴南京与国民-表曾养甫、谌小岑进行国共合作的谈判,忠实地执行了0联合抗日的主张。在谈判间隙,他还写成《中国政治思想史》一书,民国25年3月,经周小舟介绍,吕振羽加入中国0。

  抗日战争爆发后,吕振羽奉命回湘,组织“湖南文化抗敌后援会”,与翦伯赞等人创办“中苏文化协会长沙分会”,出版会刊《中苏文化》。民国27年夏,日寇陷徐州,围武汉,攻湖南,局势严峻,他又奉命回家乡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实行坚持抗战,培养抗战干部的教育。在该院发展0党员40余人,民族解放先锋队员100余人。-惊呼该院为0的“西南抗大”,于翌年4月强行解散。他奉命转入农村,领导组建武冈、新宁、城步、绥宁等县0地下组织。民国28年8月,又奉调重庆,在-领导下从事理论、历史研究和-工作,并受聘为战时迁渝的复旦大学教授。民国30年2月,他的《简明中国通史》(上册)在重庆完稿。“皖南事变”后,吕振羽化名柳岗,奉调苏北,执‘教于0华中局党校,兼任华中局编审委员,被学员们称为“老夫子”。民国31年初任0华北局--的政治秘书,跟随-长途行军,历时10月抵延安,后改任-学习秘书,并兼任中央研究院特别研究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吕振羽任冀、热、辽救济分会副主任,协助解放区救济总会代表伍云甫与联合国救济总署、国民0行政院救济总署谈判。民国36年2月,他的《中国民族简史》脱稿于哈尔滨,成为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中国多民族历史的著作。次年2月《简明中国通史》(下册)脱稿于大连,同年全书出版,被0中央宣传部定为干部读物和高等学校教材。东北解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吕振羽历任0辽东省委常委,大连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校长兼-,东北人民0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民委委员等职,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并兼任0中央高级党校教授和历史教研室顾问。

  1963年,吕振羽蒙不白之冤失去自由。“文化革命”中,-、-一伙为构陷-,广事株连,污蔑1935年的南京谈判是“勾结蒋介石消灭红军”,审讯吕振羽700余次。他身陷囹圄,在1日报纸上写了20余万字的“读史随笔”和上千首诗词。当得悉-被开除党籍时,他义愤填膺,挥笔成诗:

  二十世纪风波寒,三顶帽子绝代冤,

  忠0功罪全颠倒,吁天辩诬董狐篇。

  1975年,经国务院副总理-批示,吕振羽获释,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平反。1980年7月病逝。8月9日,0中央在八宝山公墓举行追悼会,悼词中称他是“我国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吕振羽”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