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南省名人>株洲市名人>醴陵市名人

刘型

刘型人物照片

醴陵名人刘型介绍

北京地质学院原院长、中纪委原常委

刘型(1906年3月19日-1981年8月7日),原名硎,幼名绍新,江西萍乡人,祖籍湖南醴陵。1926年参加革命并加入共青团,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北伐战争时期投身革命,后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28年5月下旬,刘型率部上井冈山,是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的指战员之一,毛泽东多张与井冈山斗争时期同志们的合影中都能找到刘型的身影,此后刘型随中央红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中,刘型历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八路军政治学院政治部主任、南下支队政治部主任等职。建国后,先后任湖南省委常委兼秘书长、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北京地质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国家农垦部副部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1981年8月7日,刘型因患癌症,在北京不幸病逝,终年75岁。

刘型人物生平

1906年3月19日,刘型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一个佃农家庭。刘型幼时家境贫寒,童年时就帮助父兄干活,拔草、砍柴、放牛。

1925年,刘型以优等成绩考入江西省萍乡中学,在此期间,刘型接触到一些反映“五·四”新思潮的刊物,还读了李大钊《今》和蔡元培《劳工神圣》等进步文章,思想进步较快。

1926年3月20日,孙中山逝世周年纪念,以及同年3月18日段祺瑞政府开枪杀害北京爱国群众等事件,都给刘型的思想以极大的震动。于是与邓贞谦、陈铁铮(孔原)、钟邦武等进步同学成立了进步组织——互助社,继而改组发展为“策群社”。8月,北伐军攻克湖南醴陵,向江西萍乡进发,刘型被萍乡各界推举代表之一赴萍醴边界去迎接北伐军。10月,北伐军攻克湖北武昌。11月,刘型被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录为该校第六期入伍生。

1927年3月下旬,武汉军校正式定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刘型和他的同学在校领导的发动和组织下,积极参加了反帝反蒋斗争。5月,经共产党员游雪程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与南京蒋介石公开“分共”、“反共”,中央军政学校被迫解散。大革命失败后,受党组织派遣回家乡江西萍乡,搞农民运动,秘密发展党员,恢复党的组织,建立农民武装,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928年1月20日(农历除夕),刘型、张汝全等人率领游击营和农协会员200多人,袭击萍乡排上石家坊张姓大地主,俘虏了5名武装团丁,缴获了10多支枪,把没收张家的谷米财产分给穷苦农民。1928年春,刘型任湖南醴陵游击营党代表,在当地坚持斗争。2月,反动军阀何键派重兵“清乡”,他率游击营转战湘赣边界,5月上井冈山,任红4军11师31团第1营第1连党代表,参加了保卫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黄洋界保卫战中,率兵坚守哨口阵地,多次奋勇击退疯狂进攻的敌人。

在中央苏区创建时期,任红12军第1纵队第1支队政委、102团政委。在红四军第9次代表大会后,积极参加反对流寇主义、单纯军事观点的斗争,注重调查研究和总结实践经验。

1932年后,任红13军第38师政委、红15军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红一方面军第5军团后勤部政委。

1935年冬随军团南下川康边,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敌工部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长。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八路军政治学院政治处主任、359旅南下第1支队政治部主任、中原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东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副政委、中共嫩江省委常委兼齐齐哈尔市委书记等职。南征北战,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历尽千辛万苦,作出了贡献。

1949年8月随军南下到湖南,参加和平解放湖南和建设新湖南的工作,历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兼秘书长、省委城市企业部部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解放后,1952年10月,北京地质学院成立,刘型出任首任院长兼党委书记。在办学规模、筹建规划等问题上,他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意见:如学院的规模要“大而重(点)”,专业要“少而精”,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学制,为新中国的建设,多培养人才。刘型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以惊人的毅力学习俄文和专业课程,由门外汉变成了内行,刘型的精神风范和身体力行给全院教职员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8年10月,刘型调任农垦部副部长,分管橡胶和热带作物的生产工作。刘型虚心向专家请教,深入海南、云南等地考察,孜孜不倦地攻读了许多专业技术著作。在两年内,刘型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访问数千人次,主持起草和修改了第一部橡胶生产技术规程。刘型为我国天然橡胶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年动乱期间,刘型被下放到江西劳动,长期没有担任什么职务。身处逆境的他自觉地从事党史研究工作。刘型亲自校对、订正毛泽东《寻乌调查》的几个版本,为中央文献研究室整理出这篇重要历史文献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刘型先后收集整理党史资料30多万字,并将其中一些重要的资料送呈党中央。刘型关心家乡的各项建设,身居异地仍热爱着这片红土地,关心着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多次接待家乡党史研究人员的专访,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特别是江西萍乡革命历史方面的历史资料。

1976年后,刘型担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刘型为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端正党风,维护党纪,忘我工作。晚年体弱多病,仍以顽强的意志,搜集整理党史资料几十万字呈送党中央。他说:“林彪之流为了篡党夺权篡改历史,我有责任让青年和后代懂得党的历史。”

1981年8月7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5岁。

全国第三、第四届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刘型人物评价

刘型在55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保持着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保持着高尚的美德和情操,充分体现了一位老一辈革命者、老共产党员的崇高风范。(萍乡台办)

刘型是“历尽艰险、久经考验、艰苦奋斗一生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日报》.1982年7月22日.王首道、何长工、萧克)

刘型主要著作

著有《安源和萍乡初期的革命斗争》、《秋收起义前后有关史实的片断回忆》、《黄洋界保卫战》等30余篇。

刘型补充介绍

  刘型

  (1906-1981)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国家农垦部副部长。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06年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一个贫苦农家。北伐军进入萍乡,他正在萍乡县立初中读书,开始积极参加农-动,后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27年5月,随军校参加讨伐夏斗寅叛变,作战勇敢,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受党组织派遣回萍乡,秘密发展党员,恢复党的组织,建立农民武装,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8年春任醴陵游击营-表,在当地坚持斗争。1928年2月,反动军阅何键派重兵“清乡”,他率游击营转战湘赣边界,5月上井冈山,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第一营第一连-表,参加了保卫和巩固井冈山革0据地的斗争。在黄洋界保卫战中,率兵坚守哨口阵地,多次奋勇击退疯狂进攻的敌人。在中央苏区创建时期,任红十二军第一纵队第一支队政委、一0二团政委。在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后,积极参加反对流寇主义、单纯军事观点的斗争,注重调查研究和总结实践经验。1932年后,任红十三军第三十八师政委、红十五军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后勤部政委。1935年冬随军团南下川康边,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敌工部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八路军政治学院政治处主任、三五九旅南下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中原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东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副政委、中共嫩江省委常委兼齐齐哈尔市委书记等职。南征北战,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历尽千辛万苦,作出了贡献。

  1949年8月随军南下到湖南,参加和平解放湖南和建设新湖南的工作,历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兼秘书长、省委城市企业部部长、省人民-检察长。1952年任北京地质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1958年任国家农垦部副部长。

  “文革”期间,遭受林彪、--集团的破孩,他刚正不阿,坚持斗争。反对林彪篡改井冈山斗争的历史,按历史事实介绍井冈山的斗争情况。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常委。后又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其时,他为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端正党风,维护党纪,忘我工作。晚年体弱多病,仍以顽强的意志,搜集整理党史资料几十万字呈送党中央。他说:“林彪之流为了篡党夺权篡改历史,我有责任让青年和后代懂得党的历史。”

  1981年8月7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5岁。1982年7月22日,王首道、何长工、萧克在《人民日报》发表怀念文章,称他是“历尽艰险、久经考验、艰苦奋斗一生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刘型”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