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名人刘代娥介绍
刘代娥,女,土家族,出生于1955年12月14日,湖南龙山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织锦工艺大师。2019年9月27日,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刘代娥人物经历
刘代娥11岁便跟随祖母彭妹学织土家锦。她生性聪慧,悟性灵敏,在45年的织锦生涯中,收集整理了220种传统纹样,将土家织锦中各“流派”、“风格”、“技法”等精髓融会贯通,掌握了100多种土家织锦传统图案及其织造工艺,在继承中求创新,其产品形式亦古亦今,品种繁多,走俏市场。
1986年,刘代娥与姐姐刘代玉、妹妹刘代英在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创建织锦厂。
1990年,《岩墙花》、《船船花》等在湘西自治州民间工艺美术大赛中获得二、三等奖。
1992年,刘代娥被授予“中国民间艺人”荣誉称号。
1998年,他和刘代英合作的土家织锦系列挑花服饰,在昆明的中国民族服饰博览会上获得“最佳展品奖”。
2005年,获得“湖南民间工艺美术事业突出贡献奖”。
2006年,《四十八勾》、《蝴蝶牡丹》等7件作品入选《湘西风情 书法美术摄影民族民间工艺展》赴上海参展。
2007年,被文化部授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代娥人物成就
她的作品《椅子花》、《粑粑架》、《珍兽图》、《椅子花》、《船船花》、《四十八勾》多次获奖。《椅子花》等5件作品连续被中央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所收藏。2007年被国务院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20年12月,入选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候选名单。
媒体采访
“织锦是我从小的爱好,干这一行也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就是要做好。不过能代表我们大山里的土家织锦获奖还是很高兴的。”在谈到获得“薪传奖”的感受时,土家族织锦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代娥这样说。
土家织锦民间称为“打花”,传统织锦多作铺盖用,主要原料是丝线、棉线和毛绒线等天然材料。11岁时,刘代娥就跟着奶奶学习织锦,如今已有40多年。1986年,她和姐妹在家乡——湖南省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办起了织锦厂,屋里屋外几十张织机,周边寨子来领料加工的近300人。1995年,由于材料和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织锦厂垮了下来。后来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开始重拾传统,尽量少用化学纤维材料,注重用丝、棉等天然原料来编织传统图案,这一改变让土家织锦渐渐走出了困境。由此,刘代娥认识到了传统工艺的优势,特别是传统图案更受市场欢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搜集民间传统图案的刘代娥,通过此事后,更加紧了搜集传统图案的工作。她经常要走20里的山路,到很远的寨子、大山里挨家挨户去寻访,花钱将旧的、要丢弃的织锦买下来。“早些时候,有的地方没有桥,碰到发洪水,我一个多月都要在外面呆着没法回家。”刘代娥说,“很多传统图案的样式虽然没有刻意记,却很清楚地印在脑子里,对织锦以外的事却很容易忘记。”20多年来,刘代娥搜集到210多种传统图案。她将宝贵的纹样从破烂的织锦上“复制”下来,让它们重生。
如今,土家织锦面临的尴尬是,愿意做传统精细斜纹织锦的人越来越少。刘代娥说,土家织锦传统上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一幅1.8米宽以丝为材料的传统精细斜纹织锦作品,要用两个月才能完成。而平纹织锦的织法和图案,由于做工相对简单,价格便宜,一般消费者在购买旅游商品时更容易接受,所以大家更愿意做平纹织锦。刘代娥担心地说:“很怕斜纹织法会失传,所以我现在做一些,希望能留给下一代。”刘代娥还将传统织锦图案运用到日常生活用品中,她说:“这样可以扩大传统织锦的销售范围,更有利于传承。”
2010年,当地政府在捞车河村提供了5间厂房给刘代娥,她便建立了土家织锦传习所。2011年,该传习所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习所现有织机90余台,从业人员120余人,每年举办免费传习培训活动30期,培训人数达600余人次。“学会土家织锦技艺花不了太长时间,一两周就能学会,但想要织出好的作品来则需要积累。”刘代娥说,“这是国家级的示范基地,在这里我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把土家织锦的传统技艺传下去。”
刘代娥补充介绍
刘代娥,女,1955年12月14日出生。1981年至1985年刘代娥应聘在湘西州花垣县民族织锦厂带徒授艺,先后授艺徒20多名。1987年3月应聘在张家界市担任工艺技术指导,传授艺徒10多名。1987年4月至1990年回村创办“龙山县捞车河土家织锦厂”,员工达16O多人,其中经她口传心授的织锦艺徒达32人。1990年至1995年与湘西自治州轻工业局工艺美术研究所合办试制工场。1995年至今在家设立“捞车河土家织锦工艺坊”,基本上是订单产销,订户主要有湘鄂黔渝四省(市)各县民族事务局、民族宗教局、湖北民族学院、宜昌三峡大学、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区以及相关客商。
土家织锦历史悠久,从秦汉至唐、宋、元、明,史籍上曾有寅布、斑布、溪布、峒布、贡锦等称。这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民间手工技艺,或经纬皆丝,或丝经棉纬,在古老的斜织机上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织成。其工艺独特,织造精细,以绚丽多彩而著称,以设色浪漫而见长,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纹样构成的题材内容及色彩运用的形式法则上。其图案有以动、植物为题材的,有以天象地舆及日常生活用具为题材的,亦有寓意吉祥及受汉文化影响的字画类。在构图中多以菱形、横式长方条形、斜式交叉等表现手法,组成几何形图案,以抽象而显其神韵。其图案十分丰富,仅流传在龙山洗车河流域的传统土家织锦图案就达160多种。
刘代娥生活在“女勤于织、户有机声”土家织锦之乡,从12岁开始学织锦,在40年的织锦生涯中,她师承祖传,又能博采广积,仅她搜集收藏的土家传统织锦就有100多幅。她功底深厚,工艺精湛,所使用的原料仍按传统工艺丝经棉纬或经纬皆丝的要求精心制作,显得精密细腻,很受市场欢迎。
“刘代娥”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