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南省名人>永州市名人>宁远县名人

乐雷发

乐雷发人物照片

宁远名人乐雷发介绍

南宋后期政治家诗人
南宋后期诗人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汉族,湖南宁远人。 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1253年,理宗皇帝下旨召乐雷发廷试,他对答如流,条对切直,赐为特科状元,授翰林馆职。因秉性耿直、不畏权贵、议论时政的时候,不附幸臣,受到排斥,不得重用,自觉报国无门,毅然辞官归隐九嶷山。

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乐雷发生平简介

年少崇尚正直,以诗励志

嘉定三年庚午正月十六日(1210年2月11日),乐雷发出生在湖南宁远下灌乐家山(今明月山),当时正雷声大作,天降甘霖,闪电划破长空,一声炸雷,惊天动地。其父亲与母亲,以“春雷震天,雷霆万钧,甘霖落地,滋润嘉禾”之意,为其取名乐雷发。

其父乐公明,南宋进士,为人正直,有志报国,做官清廉。乐雷发从小受舜文化熏陶,心里就滋生了崇尚正直的朴素英雄观,在父亲的教导下,他博览群书,精通经史,长于诗赋,少年时代便立下了收复国土、振兴民族的志向,11岁的时候,父亲乐公明带着他拜会在永州做官的杨孟溪。见面就背起杨万里的《小池》,并绘声绘色地说起了诗意。杨孟溪见乐雷发年少聪明,十分动情,即兴铺纸磨墨,题赠诗文以之鼓励。乐雷发也作了《谢杨孟溪县丞惠以章墨》表示感激和敬仰,表决心要西窗磨穿铁砚,书斋探求真经。

青年四海漫游,以诗交友

二十岁开始,乐雷发四海漫游。在游山玩水之中了解民生民怨,了解官场现状,陶冶自身情操,广交各界朋友。

乐雷发所交的朋友大多为文人墨客和在职官员,交友的方式也主要是作诗相赠。针对不同的交往对象,他在诗中或者思情叙旧互相勉励,或者称赞其往昔的建树,激励为民做主,建功立业;或者展望未来,寄言励志,劝勉友人珍惜建功立业的机会;或者借题发挥,为自己没有机会为国尽力唏嘘慨叹。如《舜祠送桂林友人》《送桂帅钟尚书赴召》《送李焕云起恭城主簿》《送丁少卿自桂帅移镇西蜀》等。乐雷发对桂林友人说“诗交应不计穷能”,夸赞桂帅钟尚书“赖有老臣经济在,快呼桂醑饯篙师”,寄言即将赴任为恭城主簿的老乡李焕云“事业无穷要自强”,期盼李焕云忧国忧民建树伟业;在元兵侵犯蜀地,朝廷拟调友人丁少卿去成都任制使时,赠诗提醒友人丁少卿蜀地防务的重要,指出“三边形势全凭蜀”,叮嘱丁少卿要学三国姜维挫败钟会的阴谋、由剑阁入蜀的做法,言之切切,义之真真。

中年授业解惑,寄情学子

当时,国家偏安于江南一隅,江北大片领土沦陷,外患严重,经济凋敝,民不聊生。乐雷发主张以收复国土为己任,拥护抗击金元,文章直抵时弊,而投降派史弥远执掌朝纲,乐雷发北上抗金的政治主张不能为权臣们所容,虽满腹经纶,却屡试不第。他对此十分愤慨,遂放弃功名,转而收徒讲学,在湖南道州,江西吉州、筠州、袁州等地开馆授徒,把救国的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在讲学中,他极力宣传抗金救国的道理,斥责那些只读书不救国的腐儒,号召学生上前线去抵抗入侵之敌。

钦授特科状元,退隐九嶷

理宗宝祐元年(1253),门人姚勉登科,上疏让第。理宗召见亲试。金銮殿上,理宗问以“学、术;才、智;选、举;教、养。”八事,乐雷发“条对切直”,留下了著名的“廷对八策”。“文章天子”宋理宗大悦,当即赐以“特科状元”,赐田八百亩,敕建状元楼一座,授翰林馆职。时值元兵大举进攻西北,乐雷发作《乌乌歌》、《车攻赋》等,抒发抗元的壮志,指斥权臣昏庸,因而不得重用。乐雷发对腐朽的南宋政权十分绝望,于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愤然称病回乡,隐居九嶷,寄情山水,用诗词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他在读书岩著书,在象岩讲学,遗址至今犹在。

乐雷发人物轶事

少年立志

乐雷发11岁的时候,父亲乐公明带着他拜会在永州做官的杨孟溪。小雷发毫无陌生感,一见面就说:“叔叔,我读过杨万里爷爷《小池》《新柳》,说完,乐雷发就背起杨万里的《小池》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并绘声绘色地说起了诗意。杨孟溪见乐雷发年少聪明,十分动情,即兴铺纸磨墨,题赠诗文以之鼓励。

人物评介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乐雷发:“人品颇高”说其诗“风骨颇遒,调亦浏亮,实无猥杂粗俚之弊,视江湖一派迥殊……尚有杜牧、许浑遗意。

”钱钟书对乐诗评价说:“所读晚宋小家中,《雪矶丛稿》才力最大,足以自立。

”岳麓书社1986年出版了钱锺书先生编的《宋诗选注》,选入了《乌乌歌》等诗。

乐雷发主要成就

文学特点

乐雷发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少年时候,就表现出了惊人的诗歌创作才华。

家国情怀

所留存于世的直接抒写九嶷山的诗中,最为直白地表达对九嶷山的家乡情结的有《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在《舂陵道中望九疑》中,乐雷发写道:“九歌悲咽九疑峰,万里孤臣怨莫从。楚雨那归汾水曲,岭云别向洞天封。祠宫秋老哀回雁,寝苑春寒响夜松。待向寒来携玉琯,月明吹乇几芙蓉。”在《九疑紫霞洞歌》中,乐雷发讴歌慨叹“借问此何地,指言太虚天。”在《象岩铭》中直白地表达“我爱斯岩,原象之美。”诗中,乐雷发情系九嶷山的花草、玉琯、楚雨、岭云、祠宫、回雁、夜松,还亲自为九嶷山象岩命名作铭记。

释、道意蕴

九嶷山有很多诸如“何侯炼丹”“拔宅升天”“玉带围陵”一类来自尧舜时代、有着浓郁佛家与道家情怀的传说故事,这些发自远古的不失诡谲幻诞的故事,使九嶷山人乐雷发心灵深处平添了一种烂漫主义情怀。

《离骚》遗风

宋代理学融合了释、儒、道三教的思想体系。乐雷发在诗中对号称北宋理学五子的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发展和推广者朱熹、张栻等非常敬慕,对理学的内在精神也很有独到见解。

如《九嶷紫霞洞歌》此诗既有儒家风采,亦有释、道情怀,还有屈子楚骚遗韵啊!”

文学创作

乐雷发属江湖派诗人,然其诗风骨遒劲,在江湖诗人中较为突出。七言歌行,如《乌乌歌》、《壶中天歌赠侯明父》,雄深老健,激昂奔放。前者感慨书生误国祸世,无补于国家危难,尤为淋漓尽致。近体诗大多不脱江湖派窠臼,但也不乏优秀之作,如《逃户》反映出宋末社会民不聊生的现象;《寄雪蓬姚使君》、《寄许介之》、《送丁少卿自桂帅移镇西蜀》、《读系年录绍兴八年以后事》等,感怀国事,寄慨深长。又有一些诗作写得清丽可读,如《秋日行村路》、《夏日偶书》。

所著《雪矶丛稿》5卷,清乾隆时选入《四库全书》。有《南宋群贤小集》本;有《雪矶诗评》及《廷对八策》遗世。

乐雷发补充介绍

  乐雷发,南宋后期诗人。字声远,号雪矶,湖南宁远县麻池塘村。生于1208年,卒于1283年;一说生于1210年,卒于1271年。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特科状元。

  生平简介

  其父乐公明,南宋进士。当时,国家偏安于江南一隅,江北大片领土沦陷,外患严重,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在父亲的教导下,他博览群书,精通经史,长于诗赋,少年时代便立下了收复国土、振兴民族的志向。当时投降派史弥远执掌朝纲,乐雷发北上抗金的政治主张不能为权臣们所容,虽满腹经纶,却屡试不第。他对此十分愤慨,遂放弃功名,转而收徒讲学,把救国的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在讲学中,他极力宣传抗金救国的道理,斥责那些只读书不救国的腐儒,号召学生上前线去抵抗入侵之敌。

  理宗宝祐元年(1253),门人姚勉登科,上疏让第。理宗召见亲试。金銮殿上,理宗问以“学、术;才、智;选、举;教、养。”八事,乐雷发“条对切直”,留下了著名的“廷对八策”。“文章天子”宋理宗大悦,当即赐以“特科状元”,赐田八百亩,敕建状元楼一座,授翰林馆职。时值元兵大举进攻西北,乐雷发作《乌乌歌》、《车攻赋》等,抒发抗元的壮志,指斥权臣昏庸,因而不得重用。乐雷发对腐朽的南宋政权十分绝望,于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愤然称病回乡,隐居九嶷,寄情山水,用诗词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他在读书岩著书,在象岩讲学,遗址至今犹在。

  文学创作

  乐雷发属江湖派诗人,然其诗风骨遒劲,在江湖诗人中较为突出。七言歌行,如《乌乌歌》、《壶中天歌赠侯明父》,雄深老健,激昂奔放。前者感慨书生误国祸世,无补于国家危难,尤为淋漓尽致。近体诗大多不脱江湖派窠臼,但也不乏优秀之作,如《逃户》反映出宋末社会民不聊生的现象;《寄雪蓬姚使君》、《寄许介之》、《送丁少卿自桂帅移镇西蜀》、《读系年录绍兴八年以后事》等,感怀国事,寄慨深长。又有一些诗作写得清丽可读,如《秋日行村路》、《夏日偶书》。

  所著《雪矶丛稿》5卷,清乾隆时选入《四库全书》。有《南宋群贤小集》本;有《雪矶诗评》及《廷对八策》遗世。

  “乐雷发”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