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名人密昌墀介绍
密昌墀(1852~1919年),字丹阶, 号孑公。汉阳柏泉巨龙岗兰图嘴(今属武汉东西湖)人。
密昌墀人物生平
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任山西徐沟县知县。密勤于民事,常轻骑简从下乡察访,因而有“密青天”之誉。1899年,奉旨进京,朝见慈禧和光绪,陈述时政得失,评价当代人物,并谓“太后不可不慈,圣上不可不孝”,听者为之动容。次年8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挟光绪仓皇出逃西安,路过徐沟,密得召见,力陈两宫出走是不顾社稷安危的失策,同时对义和团颇多诋毁。次日,在慈禧、光绪驻跸的罗村,密看到太监向村民勒索布匹,即厉声喝斥,并趁机斥责王公大臣的误国,后终以“大不敬”的罪名免职。1901年初夏,八国联军直逼山西,守土者兵溃官逃,省城一片惊惶。密临危受命,代理平定州知州。因安抚官兵、调护人民,成绩卓著,补授绛州州官。几月后,被山西巡抚岑春煊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罢官。密离任时两袖清风,谢绝地方绅民馈赠,卖书还乡。
此后,密三次婉拒朝廷要员的招聘,隐居乡里,靠教书的微薄收入维持一家生计。在此期间,密目睹乡亲们为水灾所苦,连年向府、厅申报灾情,使家乡人民减免了多年的钱粮。他还通过撰写《水灾启》与编印募捐簿,向三镇的富绅大贾及各慈善团体募捐,然后按照受灾户的实际情况,分发“赈票”,凭票领取口粮和棉衣棉被。有一年,还向湖广总督张之洞建议开仓办理“平粜”,救活很多灾民。为了根治水患,倡议修筑平城垸(后称汉城垸),历尽艰辛,多方奔走筹措经费。1919年夏,堤身基本竣工,不料被上游来的洪峰冲垮。他以治水为桑梓造福的理想在生前虽未实现,却赢得父老乡亲的交口赞誉。
1907年,张之洞下令拆除汉口城垣,修筑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口至江汉路一段),并将地基变价出售,用来赎买“比国租界”地皮。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密不畏权势,肩负绅商重托,先后向张上了“两禀一书”表示反对,强调指出这是“官吏扎台,巧夺民利”,进而责以大义,晓以利害,终于使张收回成命,另行筹款交付比利时,并将修筑后城马路事改为官商合办。随后,密又赞助夏口厅同知冯?,利用拆城旧砖,将堤街(今长堤街)外大观音阁改建为夏口厅高等小学堂(前?口区文化馆,今普通民房),密主持校务,成为?口地区公办教育的创始人。宣统元年(1909年),密曾参与筹建夏口厅劝学所。
同年,密任湖广咨议局议员。清政府与英、法等国银行团草签借款合同,将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送给外人,武汉各界群起反对。密与刘心源、张伯烈作为湖北商办铁路协会代表进京请愿。密行前表示:“争路不得当以死殉,愿葬大别山上,书‘丹心照千古’为墓碑。”入京后,密等与邮传部尚书徐世昌严辞辩驳,据理力争,一再要求拒外债、保利权、归商办。几经周折,使借款草约未能批准生效。两路收归国有后,由官商合办,密不占一席,也不荐一人。
民国成立后,密囿于传统观念,不肯剪辫而在头顶挽一高髻,佯狂自恣,自号?结老道,人称“密疯子”。1917年,应聘为《夏口县志》审稿,不及看到该书印成,即病逝于汉口。
密昌墀主要成就
密长于诗文,有声江汉。底稿多随手散佚,传世者仅有文2篇、诗89首,宦诲之将其置于所编的《汉上消闲集》卷首;众口争传的上张之洞两禀一书,则被收入《夏口县志》。
密昌墀补充介绍
密昌墀(1852~1919年),字丹阶,号孑公。汉阳柏泉巨龙岗兰图嘴(今属武汉东西湖)人。
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任山西徐沟县知县。密勤于民事,常轻骑简从下乡察访,因而有“密青天”之誉。1899年,奉旨进京,朝见慈禧和光绪,陈述时政得失,评价当代人物,并谓“太后不可不慈,圣上不可不孝”,听者为之动容。次年8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挟光绪仓皇出逃西安,路过徐沟,密得召见,力陈两宫出走是不顾社稷安危的失策,同时对义和团颇多诋毁。次日,在慈禧、光绪驻跸的罗村,密看到太监向村民0布匹,即厉声喝斥,并趁机斥责王公大臣的误国,后终以“大不敬”的罪名免职。1901年初夏,八国联军直逼山西,守土者兵溃官逃,省城一片惊惶。密临危受命,代理平定州知州。因安抚官兵、调护人民,成绩卓著,补授绛州州官。几月后,被山西巡抚岑春煊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罢官。密离任时两袖清风,谢绝地方绅民馈赠,卖书还乡。
此后,密三次婉拒朝廷要员的招聘,隐居乡里,靠教书的微薄收入维持一家生计。在此期间,密目睹乡亲们为水灾所苦,连年向府、厅申报灾情,使家乡人民减免了多年的钱粮。他还通过撰写《水灾启》与编印募捐簿,向三镇的富绅大贾及各慈善团体募捐,然后按照受灾户的实际情况,分发“赈票”,凭票领取口粮和棉衣棉被。有一年,还向湖广总督张之洞建议开仓办理“平粜”,救活很多灾民。为了根治水患,倡议修筑平城垸(后称汉城垸),历尽艰辛,多方奔走筹措经费。1919年夏,堤身基本竣工,不料被上游来的洪峰冲垮。他以治水为桑梓造福的理想在生前虽未实现,却赢得父老乡亲的交口赞誉。
1907年,张之洞下令拆除汉口城垣,修筑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口至江汉路一段),并将地基变价出售,用来赎买“比国租界”地皮。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密不畏权势,肩负绅商重托,先后向张上了“两禀一书”表示反对,强调指出这是“官吏扎台,巧夺民利”,进而责以大义,晓以利害,终于使张收回成命,另行筹款交付比利时,并将修筑后城马路事改为官商合办。随后,密又赞助夏口厅同知冯?,利用拆城旧砖,将堤街(今长堤街)外大观音阁改建为夏口厅高等小学堂(前?口区文化馆,今普通民房),密主持校务,成为?口地区公办教育的创始人。宣统元年(1909年),密曾参与筹建夏口厅劝学所。
同年,密任湖广咨议局议员。清政府与英、法等国银行团草签借款合同,将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送给外人,武汉各界群起反对。密与刘心源、张伯烈作为湖北商办铁路协会代表进京-。密行前表示:“争路不得当以死殉,愿葬大别山上,书‘丹心照千古’为墓碑。”入京后,密等与邮传部尚书徐世昌严辞辩驳,据理力争,一再要求拒外债、保利权、归商办。几经周折,使借款草约未能批准生效。两路收归国有后,由官商合办,密不占一席,也不荐一人。
民国成立后,密囿于传统观念,不肯剪辫而在头顶挽一高髻,佯狂自恣,自号?结老道,人称“密疯子”。1917年,应聘为《夏口县志》审稿,不及看到该书印成,即病逝于汉口。
主要成就
密长于诗文,有声江汉。底稿多随手散佚,传世者仅有文2篇、诗89首,宦诲之将其置于所编的《汉上消闲集》卷首;众口争传的上张之洞两禀一书,则被收入《夏口县志》。
“密昌墀”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