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北省名人>黄石市名人>阳新县名人

贾亦斌

贾亦斌人物照片

阳新名人贾亦斌介绍

原中国食品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经理

贾亦斌(1912~2012)陆军大学第7期毕业。曾任国民党政府军营、团长,第七十七师参谋长,军事委员会参议,国民党政府国防部干部管训处办公室主任,预备干部局代局长兼陆军预备干部训练团团长、第一总队总队长,陆军大学教官。1949年4月在浙江嘉兴起义。建国后,历任中国食品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经理,民革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员,民革第五至七届中央副主席、执行局主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副理事长。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届中国政协委员,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七届全国政协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

贾亦斌人物生平

姓名:贾亦斌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名单

(2002年12月9日)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名单(1997年11月24日─)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名单

(1992年12月一)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名单

(1988年11月—)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名单

(1983年12月一)

1979年10月24日五届一中全会选出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名单

(1979年10月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65人)

(截至2002年2月28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65人)

(1993年2月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93年3月-199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65人)

(1988年3月6日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8年4月-199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50人)(1983年4月28日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3年6月-1988年4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名单

(1978年8月-1983年6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特别邀请人士439人)

(1965年1月-197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特别邀请人士308人)

(1959年4月11日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四次会议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增选委员名单

(1957年2月17日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增选)

贾亦斌基本信息

贾亦斌,原名贾再恒,字思齐,1912年11月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

贾亦斌1930年秋入陆军四十八师教导队当学兵。1931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32年入南京陆军步兵学校学习,历任少尉排长,中尉连副,代理连长,上尉参谋,上尉教官。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少校营长,中校参谋主任,上校参谋长,上校团长。1940年1月任湖北省军管区编练处上校科长,代理处长职务。8月,调成都中央军官学校任上校战术教官兼区队长,1941年7月任第七十三军七十七师少将参谋长。1943年初,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同年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七期学习。1946年4月任青年军复员管理处少将组长。与处长蒋经国结识。在抗战期间多次参与正面战场对日作战。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鄂西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坚决主张和平,反对内战。

1947年4月,任预备干部局副局长,1948年3月,蒋经国请辞预干局局长职务,保荐代理局长,因“杨子公司案”同蒋经国发生严重分歧。11月,陆军预备干部训练第一总队在南京成立兼总队长。12月初,与段伯宇等密谋决定择机举行反蒋武装起义。1949年4月7日为策应解放军南渡长江,在在浙江嘉兴毅然率部起义,26日抵达南京,被批准为中共党员。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上海市公安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中国土产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食品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工作。历任上海公安局社会处干训班副主任,上海食品出口分公司经理。1957年8月加入民革,历任民革上海市委员会第三、四、五、六届副主任委员,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9年10月调民革中央工作,先后任民革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届中国政协委员,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兼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顾问,湖南谭嗣同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

著有《半生风雨录》一书。

贾亦斌事迹介绍

历史背景

贾亦斌1912年出生在湖北阳新县一个寒苦的农民家庭。他少年失学,18岁投身军营,淞沪抗战爆发时,他主动请缨到淞沪前线抗日杀敌。 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军侵占了北平和天津,又企图侵占上海,继而进攻南京,实现他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1937年8月13日,保卫大上海的淞沪抗战拉开了序幕。面对占尽海陆空优势的野蛮入侵者,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损失惨重,每天伤亡将士近万人。战争从一开始到第三个月,双方都在不断增兵,最后双方投入总兵力达百万之众。当时年仅25岁的热血青年贾亦斌就是从湖北增援到淞沪前线的。

贾亦斌所在部队的任务是据守上海市郊杨行和刘行一带。这里是一片平地,无险可守,只能靠深挖战壕与敌人打阵地战。战壕里满是积水,官兵们只能陷在泥泞中与敌人苦战。

在同仇敌忾的爰国热情鼓舞下,中国抗日军队英勇顽强,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疯狂的进攻,几乎每一寸阵地都经过反复的争夺,甚至肉搏拼刺刀,双方都伤亡惨重。苦战二十多日,贾亦斌率领的第1营400多人只剩下不到100人,手下连长三个阵亡,一个受伤;排以下军官伤亡殆尽,但官兵们爰国杀敌的士气依然高昂。这时上级表示可以给他派增援,但他拒绝了。

人物事迹

从士兵到将军,从行伍出身到陆军大学教官,从蒋经国的挚友到国民党政府的叛逆,从旧中国高级军官到新中国政协常委,他就是蒋经国评价的:“文将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贾亦斌兼而有之。” 贾亦斌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前后生活了38年。他的故乡湖北阳新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天灾人祸,连绵不断。北伐战争时期,他开始受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热烈欢迎北伐军,当了儿童团长,参加农民运动,打倒土豪劣绅和抵制日货。他因学费和生活费无着,向亲戚借钱受辱,愤而当兵。18岁那年,他报名参加了徐源泉第四十八师教导队。旧军队是用士兵的血泪织成的。他在其中常遭鞭笞辱骂之苦,许多次被打以后,他含着泪暗下决心:将来我当了军官绝不打骂士兵。由于新旧军阀混战,他随着部队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战争。更不幸的是,他当兵和任排长时,参加了两次“剿共”战斗。

抗战爆发,贾亦斌自告奋勇,请缨杀敌。参加了淞沪、徐州、武汉、鄂西和长沙五大战役,两次受伤,不下火线,誓死不当亡国奴,因战功从营长不次提升为师参谋长、军委会少将参议。抗战后期,由彭位仁、韩浚推荐,考入陆军大学学习。在陆大,他研究“新国防论”和预备干部制度理论,发表论文《新国防论》和专著《预备干部制度的理论与实际》。他的这一构思,日后成为台湾至今仍在实施的预备干部制度的蓝本。同时,他认识了同学段伯宇(中共地下党员),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逐步走上革命的道路。

贾亦斌越接近国民党政权的核心,就越了解四大家族的黑暗内幕,也就越感到失望和痛恨。而且看到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人心,蒋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蒋管区民众反抗运动风起云涌,国民党政权内外交困,已呈现出土崩瓦解之势。在这一历史关头,个人何去何从,贾亦斌的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初他想尽快脱离蒋政权,解甲归田,退隐山林,但很快发现遍地战火,无处安身,退隐之念纯属幻想。他的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继续追随蒋氏父子,最后做蒋家王朝的殉葬品,这是死路一条;一是弃旧图新,反戈一击,投向人民的怀抱。贾亦斌通过段伯宇与上海地下党联系,并在党的领导下,为发动蒋武装起义积极作准备。他和段伯宇、宋健人、林勉新等陆大同学,曾密谋在南京发动“第二次西安事变”,逮捕蒋介石等国民党要人,将其送往解放区,因条件不成熟被段伯宇劝阻。蒋氏父子对他产生怀疑,特将他召到奉化溪口进行“考察”时,贾亦斌又曾动念为早日结束内战,欲像荆轲刺秦王那样,用手枪击毙蒋介石,然后自杀,以谢天下,继想到上海地下党领导所说“无产阶级革命不搞暗杀”而终止。1949年4月7日,为策应人民解放军渡江,在中共上海局领导下,贾亦斌率领预干总队在浙江嘉兴举行武装起义,在沪、宁、杭敌人心脏地区打响了起义的枪声。起义后,迭遭敌军围追堵截,激战多日,身负重伤,历尽艰险,终于在当地群众和游击队救护下,被送往游击区,继随解放军进入上海。从此获得新生。

贾亦斌评价

贾亦斌同志为民族解放、新中国建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为祖国和平统一,奋斗一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贾亦斌人物评价

1937年11月5日,日军又一增援部队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上海后方失守,中国抗日军被迫全线撤退。亦斌受命掩护大部队撤退,最后战至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高龄的贾亦斌依然身体安康。他总结自己一生做了四件事,上半生是八年抗战和反对内战;下半生是政协工作和对台工作。在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的时候,贾亦斌曾写过一副对联。上联是:醒狮怒吼,谁敢鲸吞蚕食;下联是:散沙凝结,哪怕豆剖瓜分。他现在最大心愿就是人民幸福、国家统一。

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打破了日军三天占领上海、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幻想,共歼灭日军4万多人,中国抗日军也付出伤亡30多万将士的惨重代价。由于在淞沪会战中的英勇表现,贾亦斌后来被升任中校团长,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屡立战功。1941年又升任73军77师少将参谋长,参加了鄂西战役和第三次长沙会战。抗战胜利后,贾亦斌担任国防部预备干部局代局长,成为蒋经国信任的副手。1949年4月,因为反对内战,贾亦斌率手下青年军4000多人在浙江嘉兴起义,给国民党反动当局以沉重打击。

贾亦斌补充介绍

  贾亦斌,1912年11月生,湖北阳新人。又名思齐。国民党军少将。陆军步兵学校第2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7期毕业。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秋入陆军四十八师教导队当学兵。1931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32年起,历任少尉排长,中尉连副,代理连长,上尉参谋,上尉教官。抗战爆发后任第1军1师2旅4团1营营长,参加淞沪会战,战后任第1军1师2旅中校参谋主任,上校参谋长,上校团长。1940年1月任湖北省军管区编练处上校科长,代理处长职务。8月调成都中央军官学校任上校战术教官兼区队长,1941年7月任第七十三军七十七师少将参谋长。1943年任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抗战胜利后,1946年4月任青年军复员管理处少将组长。1946年任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办公室主任,1947年任副局长,1948年升任代局长,1949年2月兼任陆军预备干部训练团团长,并兼任第1总队总队长,4月7日在浙江嘉兴起义。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公安局社会处干部训班副主任,第九兵团联络部台训团团长,中国食品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经理,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等。民革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员,1979年后任民革第5-7届中央副主席、执行局主任,第八至十届民革中央名誉副主席。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政协委员、常委、副秘书长。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至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2012年4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贾亦斌”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