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名人郑文公介绍
郑文公(?-前628年),姬姓郑氏,名踕,郑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郑厉公之子,春秋时期郑国第10任国君(前672年 - 前628年),在位45年。
公元前673年(郑厉公七年)五月,郑厉公去世,公子踕即位,是为郑文公。郑文公在位期间,曾数次摇摆依附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公元前628年(郑文公四十五年),郑文公去世,其子郑穆公即位。
郑文公人物生平
当时,东周王室日益没落。诸侯国中以齐国最为强大,宋、鲁、陈、蔡、卫、郑、许、邾、曹等国皆服从齐国,称齐桓公为盟主。
前667年(郑文公六年),郑文公与鲁庄公、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再次会盟。
但是,雄居长江中游的楚国,自持国大兵强,不尊周王室,也不服从齐国,经常出兵中原,和齐国争夺诸侯国,欲称霸中原。
前666年(郑文公七年),楚成王以郑国背楚向齐为由,派楚国令尹(相当于执政大臣)公子元为中军元帅,斗御江、斗梧为先锋,公孙游、公孙嘉为后卫,发兵车六百乘讨伐郑国,争夺郑地。
公子元率领楚国兵马已经攻破郑国的梏敉关(今河南郑城南郊的关口),攻入纯门(今河南郑城外城的南门),将到达逵市(今河南郑城纯门通往内城的大道)。
郑国的正卿叔詹正确地估计形势,认为楚国发六百乘兵车伐郑,倾国内全部兵力,国内必空虚,害怕国内生变,不敢久战,便大胆地设空城计以待楚师。公子元害怕,不敢攻郑城,撤兵回楚。
前664年,公子元率兵马伐郑不战而回,楚成王大怒,乘机杀死公子元。
前658年,楚成王派兵伐郑,斗章俘虏了郑将聃伯。
前657年,齐桓公闻报楚军伐郑国,便与宋、江、黄等国会盟于阳谷,谋划伐楚。
前656年,齐桓公带领诸侯的军队侵蔡,蔡溃,于是伐楚。为此,楚成王派与师言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隶。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夏天,楚成王派屈完如师。师退,驻扎在召陵。
前655年(郑文公十八年),齐桓公得知周惠王有意废掉太子姬郑,改立次子姬带为太子,便与宋、鲁、郑、卫、许、陈、曹七国国君在首止共同拜会太子姬郑,表示拥戴太子姬郑,借此机会向周惠王表明众诸侯拥戴太子姬郑,以巩固姬郑的太子地位。
周惠王派周公去首止,私自会见郑文公,说:“我安抚你去跟随楚国,又让晋国辅助你,这就可以稍稍安定了。”郑文公对周惠王的命令感到高兴,又对没有朝见齐国感到惧怕,所以打算逃走回国而不参加盟誓。孔叔阻止,郑文公不听。
齐桓公对郑文公在首止私自逃盟很不满意,又听说郑文公派人私通楚国,大怒,于前654年(郑文公二十八年)率领齐、鲁、宋、陈、卫、曹等国兵马讨伐郑国,包围郑国的新城(今河南新密东南)。
楚成王得知齐国伐郑,便亲自率领兵马伐许国,包围许城。齐桓公听说楚兵伐许,便转移伐郑的兵马去救许,郑城才得救。
前653年(郑文公二十九年),齐国人进攻郑国。孔叔对郑文公说:“俗语有这样的话:‘心志假若不坚强,怎么能又怕屈辱?’既然不能强硬,又不能软弱,因此只有死路一条。国家危险了,请您向齐国屈服以挽救国家。”郑文公说:“我知道他们是为什么来的了,姑且稍稍等我一下。”孔叔回答说:“情况危急,早晨到不了晚上,怎么等待君王呢?”夏季,郑文公杀死申侯以讨好齐国,秋季,鲁僖公和齐桓公、宋桓公、陈国的世子款、郑国的世子华在宁母结盟,策划进攻郑国。冬季,郑文公派遣使者到齐国请求订立盟约。
前652年(郑文公三十年),鲁僖公和周王室的使者、齐桓公、宋桓公、卫文公、许僖公、曹共公、郑世子款在洮地会盟,商谈安定王室。郑文公请求参加盟会,表示顺服。
前653年(郑文公二十九年),郑文公派太子华代前往宁毋。太子华对齐桓公说:“泄氏、孔氏、子人氏三族,违背您的命令。您如果除掉他们而和敝国讲和,我国作为您的内臣,这对您也没有什么不利的。”齐桓公准备答应他时,管仲说:“君王用礼和信会合诸侯,而用邪恶来结束,未免不行吧。儿子和父亲不相违背叫做礼,见机行事完成君命叫做信。违背这两点,没有比这再大的邪恶了。”齐桓公说:“诸侯进攻郑国,没有得胜,现在幸而有机可乘,利用这点,不也行吗?”管仲回答说:“君王如果用德来安抚,加上教训,他们不接受,然后率领诸侯讨伐郑国;郑国挽救危亡还来不及,哪敢不害怕?如果领着他的罪人以兵进攻郑国,郑国就有理了,还害怕什么?而且会合诸侯,这是为了尊崇德行。会合而让奸邪之人列于国君,怎么能向后代交代?诸侯的会见,他们的德行、刑罚、礼仪、道义,没有一个国家不加以记载。如果记载了让邪恶的人居于君位,君王的盟约就要废弃了。事情做了而不能见于记载,这就不是崇高的道德。君王还是同意为好!郑国一定会接受盟约的。子华既然做了太子,而要求凭借大国来削弱他的国家,也一定不能免于祸患。郑国有叔詹、堵叔、师叔三个贤明的人执政,还不能去钻它的空子。”齐桓公于是向子华辞谢。子华因此得罪了郑国。郑文公得知后大怒,之后把儿子全部赶出郑国。
公元前643年(郑文公三十年),齐桓公去世。不久,齐桓公的几个儿子争夺君位,相互攻打残杀,齐国大乱,政局不稳,国力日落,诸侯纷纷叛离。这时,郑文公见齐国没落,便开始朝于楚国。
公元前639年(郑文公三十四年),楚成王和宋襄公在孟邑(今河南睢县西北)与诸侯会盟。
前638年(郑文公三十五年)夏季,宋襄公进攻郑国,楚人进攻宋国以救援郑国,宋军被打得大败,宋襄公大腿后受箭伤,跟随宋襄公的卿大夫子弟任护卫的被歼灭。十一月初八日早晨,郑文公夫人芈氏、姜氏在柯泽慰劳楚成王。楚成王派师缙把俘虏和被杀死的敌人的左耳给他们看。君子说:“这是不合于礼的。女人送迎不出房门,和兄弟相见不出门槛,打仗时不接近女人的用具。”初九日,楚成王进入郑国接受享礼,主人敬酒九次,庭院里陈列的礼品有一百件,另外再加笾豆礼品六件。宴请完毕,夜里出来,文芈送他到军营里。楚成王带了郑国的两个侍妾回去。
公元前637年(郑文公三十六年),晋国的公子重耳逃亡时路过郑国,至郑城。郑文公得知公子重耳将要到郑城,召集群臣商议,说:“晋国公子重耳叛父君而逃亡国外,不忠不孝,到什么地方都不受人欢迎,屡遭饥饿。此不忠不孝的人,我们不必以礼相待!”正卿叔詹劝郑文公说:“晋国公子重耳有‘三助”,是天佑的人,将来必得国为君,不可怠慢!”郑文公不信,问有何“三助”。叔詹回答说:“公子重耳是狐氏女所生,狐与姬是同宗,同宗为婚,出类不凡,必成大材。此一助。自从重耳流亡国外十八年,国内一直不安,无人能管理,是天意等待贤人回国为君。此二助。跟从公子重耳的赵衰、狐偃、介子推等人,皆为当代的英雄豪杰。重耳得而用之,必成大业。此三助。公子重耳有此‘三助”,将来必得国为君。主公应以礼相待才是。”郑文公不听叔詹的劝言,说:“重耳已在外流亡十八年,将近六十岁了,有何做为!”叔詹见主公将无礼重耳,又说:“主公若不礼公子重耳,请将他杀了,以免留下后患。”郑文公一听大笑,说:“大夫所言是何道理,一会儿让寡人以礼相待他,一会儿又让寡人杀了他。以礼相待有什么好处?杀了他又是因为有什么仇怨!”当即下令,让门吏紧闭城门,不准公子重耳入郑城。晋公子重耳等人听说郑国不让他们进入郑城,怒而改道往楚国去了。
公元前636年(郑文公三十七年)春天,重耳回到了晋国,并继承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文公。
公元前636年(郑文公三十七年)秋天,郑文公派兵攻打滑国,郑军进入滑国的时候,滑人听从命令。军队回去,滑国又亲附卫国。郑国的公子士、洩堵俞弥带兵进攻滑国。周襄王派伯服、游孙伯到郑国请求不要进攻滑国。郑文公怨恨周惠王回到成周而不给厉公饮酒礼器杯子,又怨恨周襄王偏袒卫、滑两国,所以不听周襄王的命令而逮捕了伯服和游孙伯。周襄王发怒,准备领着翟人进攻郑国。富辰劝谏说:“不行。下臣听说,最高的人用德行来安抚百姓,其次的亲近亲属,由近到远。从前周公叹息管叔、蔡叔不得善终,所以把土地分封给亲戚作为周朝的屏障。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各国,是文王的儿子。邢、晋、应、韩各国,是武王的儿子。凡、蒋、邢、茅、胙、祭各国,是周公的后代。召穆公忧虑周德衰微,所以集合了宗族在成周而做诗,说:‘小叶杨的花儿,花朵是那样漂亮艳丽,现在的人们,总不能亲近得像兄弟。’诗的第四章说:‘兄弟们在墙里争吵,一到墙外就共同对敌。’像这样,那么兄弟之间虽然有小不和睦,也不能废弃好亲属。现在您不忍耐小怨而丢弃郑国这门亲属,又能把它怎么办?酬答勋劳,亲近亲属,接近近臣,尊敬贤人,这是德行中的大德。靠拢耳背的人,跟从昏暗的人,赞成固陋的人,使用奸诈的人,这是邪恶中的大恶,抛弃德行,崇尚邪恶,这是祸患中的大祸。郑国有过辅助平王、惠王的勋劳,又有厉王、宣王的亲属关系,郑国国君舍弃宠臣而任用三个好人,在姬姓诸姓中属于近亲,四种德行都具备了。耳朵不能听到五声的唱和是耳聋,眼睛不能辨别五色的文饰是昏暗,心里不学德义的准则是顽固,嘴里不说忠信的话是奸诈。狄人效法这些,四种邪恶都具备了。周室具有美德的时候,尚且说‘总不能亲近得像兄弟’,所以分封建制。当它笼络天下的时候,尚且害怕有外界的侵犯;抵御外界侵犯的措施,没有比亲近亲属再好的了,所以用亲属作为周室的屏障。召穆公也是这样说的。现在周室的德行已经衰败,而这时又改变周公、召公的措施以跟从各种邪恶,恐怕不可以吧!百姓没有忘记祸乱,君王又把它挑起来,怎么来对待文王、武王呢?”周襄王不听,派遣颓叔、桃子出动狄军。夏季,翟军进攻郑国,占领了栎地。
当初,甘昭公受到惠后的宠爱,惠后打算立他为嗣君,没有来得及惠后就死去了。昭公逃亡到齐国,周天子让他回来,他又和隗氏私通。周天子废了隗氏。
前636年,颓叔、桃子说:“狄人这样,是我们指使的,狄人可能会怨恨我们。”就奉戴大叔攻打周天子,周王的侍卫人员准备抵御,周王说:“如果杀死太叔,先王后将会说我什么?宁可让诸侯来商量一下。”周王于是就离开成周,到达坎欿,都城里的人又把周王接回都城。秋季,颓叔、桃子奉事太叔领了狄人的军队进攻成周,把周军打得大败,俘虏了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周襄王离开成周去郑国,住在汜地。太叔和隗氏住在温地。郑文公和孔将鉏、石甲父、侯宣多到汜地问候天子的官员和检查供应天子的用品,然后听取关于郑国的政事,这是合于礼的。之后,晋文公护送回到成周。
公元前632年(郑文公四十一年),郑国帮助楚国攻击晋国。因为晋文公经过郑国时郑国没以礼相待,所以郑国背叛晋国帮助楚国。
公元前631年(郑文公四十二年)十月,晋文公、齐昭公、宋成公、鲁僖公、蔡庄公、秦穆公、郑文公、陈共公以及邾、莒的国君会盟于温,皆到河阳朝拜了周襄王。
公元前630年(郑文公四十三年),晋文公因郑国帮助楚国讨伐晋国,以及晋文公经过郑国时郑文公对他的无礼,便与秦国国君秦穆公一起围攻郑国。
当初,郑文公有三个夫人,有五个宠爱的儿子,都因罪早死。郑文公发怒,把众公子全都赶出郑国。公子兰逃到晋国,随随晋文公围攻郑国。公子兰服侍晋文公很小心谨慎,晋文公宠爱他,公子兰于是在晋国暗中活动,争取回郑国作太子。晋国这时想抓住叔詹把他杀掉,郑文公于心不忍,不敢对叔詹说。叔詹得知后,对郑文公说:“我曾经对您说过,您不听我的,晋文公终于成为郑国祸患。然而晋国围攻郑国的原因,是为了我,我死而能赦免郑国,是我的心愿。”于是自杀。郑国人将叔詹的尸体交给晋国。晋文公说:“一定要见到郑国国君,侮辱他一番才离开。”郑国人担忧这件事,于是派人暗中对秦国说:“攻破郑国增强了晋国,是对秦国不利的事。”于是秦军撤兵。
晋文公想将公子兰送回郑国立为太子,将此事告诉郑国。郑国大夫石癸说:“我听说姞姓是后稷的元妃,她的后代应当有兴起的。公子兰的母亲是姞姓的后代。再说夫人的儿子全都死了,剩下的庶子没有比公子兰更贤德的。今围攻紧急,晋国为公子兰请求,没有比这更大的好处。”郑文公于是答允晋国,与晋国结盟,而终于立公子兰为太子,晋军才罢兵离去。
公元前628年(郑文公四十五年),郑文公去世,公子兰即位,是为郑穆公。
郑文公轶事典故
郑文公有个妾是南燕国女,姞姓,故称燕姞。 公元前649年(郑文公二十四年),燕姞梦见天神给她一支兰草,并对她说:“我是伯鯈(伯鯈是南燕国始祖 )。我是你的祖先,把兰草作为你的儿子,兰草是国中最香的草。”燕姞把梦讲给郑文公听,郑文公便与她同房,又给她一支兰草作为凭证,于同年生下儿子,取名为兰 ,即后来的郑穆公。
郑文公史书记载
《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
郑文公主要成就
郑文公继位后,任叔詹为正卿,执掌国政;任用堵叔、师叔为大夫。叔詹、堵叔、师叔被合称为郑国“三良”。
当时,东周王室日益没落,诸侯国中以齐国最强,郑国与宋、鲁、陈、蔡、卫、许、邾、曹等国皆服从于齐国,推齐桓公为盟主。公元前667年,郑文公与鲁、齐、宋、陈等国再次会盟。
郑文公人物评价
郑文公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国君中在位时间较长的一位,执掌郑国政权四十五年(公元前673年―前628年)。郑文公在位时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失去郑庄公时代地区小霸的威风,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二流诸侯,因此郑国常受到像楚、晋这样强国的欺凌。好在郑文公一是能忍,并善于察言观色;二是常常出席大国主持的盟会,寻求“保护伞”,郑国也因此躲过了一次次灭国危机。
郑文公补充介绍
郑文公(?-前628年),姬姓,郑氏,名踕,郑厉公之子,春秋时期郑国第八位第十任国君,公元前672年-前628年在位,在位45年。公元前673年(郑厉公七年)五月,郑厉公去世 ,公子踕即位,是为郑文公。 郑文公在位期间,曾数次摇摆依附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公元前628年(郑文公四十五年),郑文公去世,其子郑穆公即位。
“郑文公”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