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名人郑畋介绍
郑畋(tián)(825年-887年),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诗人,桂管观察使郑亚之子。
出身于荥阳郑氏。进士及第,在藩镇幕府为官。咸通五年(864年)入朝,累官至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后贬梧州刺史。唐僖宗即位,被召回朝,任兵部侍郎。乾符四年(877年),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乾符六年(879年),罢相,贬为太子宾客。广明元年(880年),出为凤翔陇右节度使。长安失陷后,并传檄四方,号召藩镇合讨黄巢。中和元年(881年),被部将李昌言逐离凤翔。中和二年(882年),亦至成都,进位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和三年(883年),被排挤出朝,改任检校司徒、太子太保。光启三年(887年),在陇州病逝。赠太尉、太傅,谥号“文昭”。
郑畋人物生平
郑畋,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诗人,父祖三代皆为进士出身。其父郑亚,曾为宰相李德裕幕僚,深得其器重,在唐武宗会昌年间(841年-846年)入朝,官至给事中。 郑畋于会昌二年(842年)亦以进士及第 ,入仕为宣武军节度推官,加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仅十八岁。
会昌六年(846年),郑畋又参加吏部科目选,考中书判拔萃科,被授为渭南县尉、直史馆事。 当时,李德裕一党逐渐在牛李党争中失势。郑亚先后被贬到桂州(治今广西桂林)、循州(治今广东梅州)。 郑畋两年任满 ,便南下随侍于父亲左右。此后近十年间,白敏中、令狐綯等牛党官员相继担任宰相。郑畋也一直没有能再得官职。
咸通元年(860年),令狐綯被罢去相位,出镇河中。 当时,郑畋已在河东军府担任从事,又被召入朝中,担任虞部员外郎。但尚书右丞郑薰是令狐綯一党,反对郑畋入职尚书省。郑畋最终只得再回河东,继续担任从事,直到咸通五年(864年)方得入朝 。他初任刑部员外郎,不久又升任万年县(在今陕西西安,与长安县共治长安城)县令。
咸通九年(868年),郑畋因得到宰相刘瞻的举荐,被改任为户部郎中、翰林学士,加授知制诰。他后又改任中书舍人,次年(869年)即因起草诏书称旨升为户部侍郎,充任翰林学士承旨。
咸通十一年(870年),唐懿宗因爱女同昌公主病逝,处死负责诊治的御医韩宗绍等,并收捕他们的亲族三百余人。 宰相刘瞻极力进谏,被罢为荆南节度使。当时,郑畋已是接任宰相的最佳人选 。但他却在起草的罢相诏书中盛赞刘瞻,以此声援刘湛。唐懿宗认为郑畋党附刘瞻,在宰相韦保衡的唆使下 ,将他贬往梧州(治今广西梧州)担任刺史。
咸通十四年(873年),唐懿宗病逝,其子僖宗即位。韦保衡被免去宰相之职,贬出朝廷。此前被韦保衡贬逐的官员皆被召回。郑畋亦得以回朝,授为左散骑常侍(一作右散骑常侍)。
乾符元年(874年),郑畋由吏部侍郎改任兵部侍郎,并与户部侍郎卢携一同加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又领集贤殿大学士。 他此后历经调动 ,至乾符四年(877年)时已官至开府仪同三司、行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
郑畋担任宰相期间,正值关东一带灾荒颇多,各地农民起义愈演愈烈。 黄巢在山东作乱,肆虐中原,南下转战江淮、荆襄、浙东、福建等地,“众至百万”,屡败官军。他在乾符六年(879年)进入岭南,攻陷重镇广州,并通过浙东观察使崔璆,向朝廷索要镇守郓州(治今山东东平)的天平节度使一职。
唐僖宗召群臣谋议。郑畋等多数朝臣都倾向于招抚,建议授其为岭南节度使,以岭南之地加以羁縻。他道:“黄巢乱军因饥荒而起,又大肆劫掠钱粮,这才逐渐壮大,席卷全国。不如宽赦其罪责,以官职将其稳住,待日后时机成熟再行剿灭。那些跟随作乱的民众,大都只是为求活路才铤而走险,只要遇上丰收之年必然思乡,到时军队离散,黄巢不战自灭。”当时,卢携正倚重淮南节度使高骈,认为高骈统领的淮南军足以剿灭黄巢,因而极力主张继续进剿。唐僖宗亦希望高骈能够成功,最终采纳了卢携的主张。
郑畋与众宰相在中书省商议起草诏书时,又对卢携道:“贼军百万,横行天下,国家的安危全靠我们几个人来谋划。高骈消极作战,养寇自重。您想依靠于他,我不知道将来结局会怎样。”卢携拂袖欲走,结果不慎将袖子甩到了桌案上的砚台里,气得将砚台扔到地上 。唐僖宗闻之大怒,认为宰相相争难为天下表率,将二人全都免去宰相之职,贬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主词条:黄巢之乱、龙尾陂之战、《讨巢贼檄》、黄巢攻长安之战
广明元年(880年),黄巢率大军由岭南北上,直趋江淮。高骈却只是遣军固守要冲之地,自己坐守淮南,放任乱军过境。 唐僖宗想起郑畋说过的话,便将他召回长安,任为礼部尚书,后又出为凤翔陇右节度使。 而就在当年十二月(881年1月),唐僖宗因黄巢大军逼近长安,弃京出逃,西奔成都。黄巢占据长安,随即便在长安称帝,建立大齐政权,并遣使四处招降唐朝官吏。
唐僖宗西逃途中,在斜谷(在今陕西眉县)遇到前来迎驾的郑畋。郑畋号哭请罪:“社稷至此皆是将相误国,请陛下斩臣以谢天下。”唐僖宗忙抚慰郑畋,让他坚守要冲阻止乱军西进。郑畋则以“道路艰虞,奏报梗涩”,索要便宜行事之权。唐僖宗允诺。
郑畋返回凤翔后,召集军府将吏,商议讨贼之事。诸将皆认为贼军势大,建议等各地勤王军队云集再做打算。郑畋怒气填膺,以致晕倒在地,后虽被救醒却始终无法发声。黄巢的招降使者恰于此时抵达凤翔。监军彭敬柔竟以郑畋的名义起草谢表,表示归顺黄巢,并设宴款待来使。席间,诸将皆哭。来使非常奇怪,幕僚孙储道:“郑相公因风痹不能前来,我们都很悲伤。”
郑畋后来得知这一状况,认为人心尚未厌唐,于是召集将佐,晓以大义,终于得到诸将的支持。他刺破手臂,与诸将歃血为盟,并趁机修缮城池,整治军械,训练士卒,同时秘密联络周边各藩镇,相约合力讨贼。前朔方节度使唐弘夫、泾原节度使程宗楚等皆各率所部,抵达凤翔。 当时,神策军尚有数万大军分散于关中各地,只因朝廷西迁而无人指挥。郑畋将这些军队全部召集到凤翔,并厚赏钱财以结军心,一时间军势大振。 不久,黄巢又遣使者至凤翔。郑畋当即斩杀使者,与黄巢决裂,同时派儿子郑凝绩入蜀朝觐皇帝。唐僖宗加授郑畋为同平章事,充任京西诸道行营都统 ,并允许他以“墨敕”封授官职,自行封赏有功将士。
黄巢因郑畋降而复叛,命部将尚让、王璠率五万兵马攻打凤翔。郑畋命令唐弘夫埋伏于龙尾陂(在今陕西岐山东),自率数千军队,多张旗帜,在高冈疏阵以待。尚让认为郑畋只是个文弱书生,轻敌冒进,行军队伍散乱,结果正中唐军的埋伏,遭到唐军的两面夹击,大败于龙尾陂,被斩首两万余级,伏尸数十里,狼狈逃回长安。时为中和元年(881年)三月。
郑畋随后便向天下发布檄文,号召各藩镇共讨黄巢。当时,皇帝远在蜀地,朝廷诏令不通。各镇皆以为唐朝难以复兴。郑畋檄文一出,顿时天下震动。各镇纷纷发兵勤王。黄巢自此不敢再窥视京西。 不久,郑畋兵至盩厔(在今陕西周至),命唐弘夫、程宗楚率前军进击长安。黄巢假意放弃长安,撤至霸上(在今陕西西安东)。程宗楚、唐弘夫由此收复长安。
程宗楚与唐弘夫因贪功轻敌,入城后只是放任士卒劫掠,没有及时通报郑畋等后军跟进。黄巢趁机反攻长安。唐军大溃,程宗楚、唐弘夫战死。郑畋只得撤回凤翔。 不久,朝廷诏令传至,授郑畋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充任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让他以宰相身份总领收复长安的战事。当时,凤翔已是府库虚竭,只能减少对军士的赏赐,军粮供应亦有不足。
凤翔行军司马李昌言正屯兵于兴平,趁机煽动士卒作乱,于当年(881年)十月回师袭击凤翔府城。郑畋不愿部下自相残杀,便将兵权交给李昌言,当日便离城西去,要到成都投奔朝廷。 李昌言自称凤翔留后,遣军护送郑畋出境。郑畋在途中因心怀惭负,上疏称病辞职,被改授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而后便一直留在兴元(治今陕西汉中)养病。
中和二年(882年),唐僖宗将郑畋召赴成都,再次任命为宰相,授以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之职,并让他主管军务。当时,内宦田令孜常恃权干涉政务,其兄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亦欲以使相身份班列于宰相之前,但皆为郑畋所阻。兄弟二人都对郑畋怀恨在心。
中和三年(883年),唐军终于将黄巢乱军赶出关中,唐僖宗便准备重返长安。当时,李昌言虽早已被任命为凤翔节度使,但一直担心郑畋追究他兵变夺权之事,遂勾结田令孜、陈敬瑄,向皇帝告发郑畋的过错。郑畋亦称病请辞,对唐僖宗道:“陛下回京必经凤翔,沿途供应,全都要靠李昌言来保障。臣若以宰相随驾,必然会让他心怀不安,还是免去臣的宰相之职吧。”唐僖宗改授郑畋为检校司徒、太子太保,随后又以郑凝绩为壁州刺史,让他在壁州(治今四川通江)服侍郑畋养病。
光启三年(887年),郑畋在龙州(治今四川平武,《旧唐书》作陇州 ,治今陕西陇县)病逝,终年六十三岁。唐僖宗追赠郑畋为太尉,后再念及他的忠诚与功劳,又追赠太傅。后来,郑畋归葬荥阳。时任凤翔节度使的李茂贞因早年曾得到郑畋提拔,于是上疏朝廷,请赐郑畋谥号。
唐文德元年(888年)正月,唐僖宗再赠郑畋为司徒,赐谥号“文昭”。
郑畋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
郑畋人物评价
黄滔:相公负英才而作砺,持硕望以登庸。始者四海倾心,一人侧席。朝闻坐幄,暮见飞霖。扇浇薄为淳风,激谗邪归直道。均施炉冶,高揭权衡。使铅汞之不参,令锱铢之各等。故得方圆任器,高下随宜。黜陟无偏,贤愚有序。(《代郑郎中上兴道郑相启》)
李茂贞:臣伏见当道故检校司空、同平章事郑畋,瑞应星精,祥开月角;建洪炉于圣代,成庶绩于明昌。凤毛方浴于春池,龙节忽移于右辅。旋以群鸱啸聚,万猬锋攒,苍黄而玉辂省方,次第而金门彻钥。九州相望,初犹豫以从风;百辟无归,半狐疑而委质。而畋冲冠怒发,投袂治兵;罗剑戟于樽前,练貔貅于阃外。坎牲誓众,衅鼓出师;驰羽檄于四方,畅皇威于万里。身维地轴,决横流而尽入东溟;手正天关,扫妖星而重尊北极。及至囊沙减灶,伐鼓扬旌;四凶方侈于兽心,一阵尽涂于龙尾。大振建瓴之捷,只于反掌之间。不期天柱朝摧,将星夜陨;竹帛徒书于茂烈,松楸未焕于易名。(《请加赠郑畋表》)
康骈:相国仗节训兵,援旗誓众,摧锋督战,累挫凶渠,首芸奇谋,终摧巨孽。其后请朝,庸蜀复秉化权,匡国济时,终始一致,文经武纬,何谢故人。诗云:“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相国有焉。(《剧谈录》凤翔府举兵讨贼条)
刘昫:① 畋文学优深,器量弘恕。美风仪,神彩如玉,尤能赋诗。与人结交,荣悴如一。始为员外郎,为郑薰不放省上,畋不以为憾。及畋作相,薰子为郎,畋特奖拔为给事中,列曹侍郎。其以德报怨,多此类也。② 台文气激壮图,志摅宿愤,慷慨誓众,叱咤临戎;竟扼贼喉,以康天步,谓之不武,斯焉取斯?
孙光宪:古者文武一体,出将入相,近代裴行俭、郭元振、裴度、韦皋是也。然而时有夷险,不可一概而论。……郑文公畋首倡中兴,传檄讨贼,杀戮黄寇,镇静关畿。一旦部校李昌言胁而逐之,尚不能固位。
欧阳修:① 畋为人仁恕,姿采如峙玉。凡与布衣交,至贵无少易。郑縠者,薰子也。方畋秉政,擢为给事中,至侍郎。其损怨类如此。巢之难,先诸军破贼,虽功不终,而还相天子,坐筹帷幄,终能复国云。② 唐之季,嗣君暗庸,天秽其德久矣。纤人柄朝,靡谋不乖。如畋、铎(王铎)皆社稷之才,当大过之世,为天下倡。扶支王室,几致中兴。俄而为逆竖乱宦所乘,功业无所成就。
洪迈:若唐宰相三百余人,自房(房玄龄)、杜(杜如晦)、姚(姚崇)、宋(宋璟)之外,如魏征、王珪、褚遂良、狄仁杰、魏元忠、韩休、张九龄、杨绾、崔祐甫、陆贽、杜黄裳、裴垍、李绛、李藩、裴度、崔群、韦处厚、李德裕、郑畋,皆为一时名宰,考其行事,非汉诸人可比也。
黄震:出将有破贼之功,入相有运筹之益,功成身退,始终俊伟,唐末诸相,惟畋优焉。
王应麟:颜真卿、郑畋以兴复为己任,倡义讨贼,其志壮矣。真卿权移于贺兰进明,畋见袭于李昌言,功不克就。故才与诚合,斯可以任天下之重。
李贽:贼陷两京,天子奔走,此正臣子奋不顾身之日。郑畋首倡大义,举兵讨贼,虽未睹成功,然志亦可嘉。
钱谦益:黄巢茸微人,萑蒲贱类,志在攘,谋非远大。一旦长驱江表,径入关中,以郑台文之慷慨临戎,王重荣、王处存之横身赴难,仅足以翕集义徒,收复京阙,而卒无补于唐之社稷。蛇螫断腕,蚁穴坏堤。史臣之所以俯仰三叹者也。
王夫之:黄巢之乱,唐中外诸臣戮力以效节者,唯郑畋一人而已。畋以将佐不听拒贼,闷绝仆地,刺血书表,誓死以斩贼使,不可谓非忠之至;以文吏率数千人拒尚让五万之众,败之于龙尾陂,传檄天下,诸道争应,贡献蜀中者不绝,不可谓非勇之甚,抑不可谓非智之尤;然而一向长安,旋即溃败,凤翔内乱,孤城不保,诸镇寒心,贼益巩固,卒使王铎假手于反覆横逆之朱温、包藏异志之李克用,交起灭贼,因以亡唐,而畋忠勋之成效亦毁,则唯不明于用兵之略也。
汪彦雯:黄巢以下第书生而搅翻世界,郑畋以筮仕书生而整顿残唐,均是英雄伎俩,固不得以成败论也。
乾隆帝:人固有能谋而不能为者,郑畋是也。畋为僖宗画命将之策,视诸相为贤矣。及自当大镇,身任讨贼,乃不知居重驭轻,而倒持太阿,又不知和众丰财,而士有饥色,坐被袭逐,何耻如之。此用之者违其才,而畋不审已之过也。(《御批资治通鉴纲目》)
蔡东藩:郑畋倡义于先,功将成而忽败,李克用赴援于后,兵一奋而即成,非畋之忠义,出克用下也。畋以书生掌戎政,借一时之鼓励,号召诸军,程宗楚唐弘夫等,挟锐入都,一得手而即贪功弛备,复为贼乘,两将战死,余军不振,畋虽孤忠,究系儒者,徒凭意气以为感召,安能久持不敝乎?
郑畋个人作品
郑畋著有《玉堂集》五卷、《凤池稿草》三十卷、《续凤池稿草》三十卷。 此外,《全唐诗》录有其诗作14首(《中秋月直禁苑》《麦穗两岐》《五月一日紫宸候对时属禁直穿内而行因书六韵》《题缑山王子晋庙》《初秋寓直三首》《夜景又作》《杪秋夜直》《禁直寄崔员外》《闻号》《禁直和人饮酒》《下直早出》《金銮坡上南望》《酬隐珪舍人寄红烛》《马嵬坡》)、残句2首;《全唐文》则录其文11篇(《授武臣部宁节度使制》《授李师望定边军节度使制》《切责高骈诏》《擢官自陈表》《加知制诰自陈表》《谢承旨自陈表》《与韩君雄书》《与张文裕及魏博军书》《讨巢贼檄》《唐故上都龙兴观三洞经篆赐紫法师邓先生墓志铭》《谒升仙太子庙诗题后》)。
郑畋补充介绍
郑畋(tián)(825年-883年),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诗人,桂管观察使郑亚之子。
郑畋出身于荥阳郑氏,考中进士后在藩镇幕府为官。咸通五年(864年),郑畋进入朝廷,累官至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后因错被贬为梧州刺史。
唐僖宗即位后,郑畋被召回朝中担任兵部侍郎。乾符四年(877年),郑畋任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成为宰相。乾符六年(879年),郑畋在招安黄巢之事上与卢携发生争执,被罢免相位,贬为太子宾客。
广明元年(880年),郑畋出任凤翔陇右节度使。长安失陷后,郑畋在龙尾坡大破黄巢军,并传檄四方,号召藩镇合讨黄巢。中和元年(881年),部将李昌言兵变,郑畋-离开凤翔。
中和二年(882年),郑畋被召到成都,担-、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管军务。中和三年(883年),郑畋被田令孜排挤出朝改任检校司徒、太子太保。同年郑畋之子郑凝绩将其接往陇州居住。不久郑畋在陇州病逝。郑畋死后,赠太尉、太傅,谥号文昭。
历史评价
刘昫:①畋文学优深,器量弘恕。美风仪,神彩如玉,尤能赋诗。与人结交,荣悴如一。始为员外郎,为郑薰不放省上,畋不以为憾。及畋作相,薰子为郎,畋特奖拔为给事中,列曹侍郎。其以德报怨,多此类也。②台文气激壮图,志摅宿愤,慷慨誓众,叱咤临戎;竟扼贼喉,以康天步,谓之不武,斯焉取斯?
欧阳修:①畋为人仁恕,姿采如峙玉。凡与布衣交,至贵无少易。郑縠者,薰子也。方畋秉政,擢为给事中,至侍郎。其损怨类如此。巢之难,先诸军破贼,虽功不终,而还相天子,坐筹帷幄,终能复国云。②唐之季,嗣君暗庸,天秽其德久矣。纤人柄朝,靡谋不乖。如畋、铎(王铎)皆社稷之才,当大过之世,为天下倡。扶支王室,几致中兴。俄而为逆竖乱宦所乘,功业无所成就。
黄震:出将有破贼之功,入相有运筹之益,功成身退,始终俊伟,唐末诸相,惟畋优焉。
李贽:贼陷两京,天子奔走,此正臣子奋不顾身之日。郑畋首倡大义,举兵讨贼,虽未睹成功,然志亦可嘉。
王夫之:黄巢之乱,唐中外诸臣戮力以效节者,唯郑畋一人而已。畋以将佐不听拒贼,闷绝仆地,刺血书表,誓死以斩贼使,不可谓非忠之至;以文吏率数千人拒尚让五万之众,败之于龙尾陂,传檄天下,诸道争应,贡献蜀中者不绝,不可谓非勇之甚,抑不可谓非智之尤;然而一向长安,旋即溃败,凤翔内乱,孤城不保,诸镇寒心,贼益巩固,卒使王铎假手于反覆横逆之朱温、包藏异志之李克用,交起灭贼,因以亡唐,而畋忠勋之成效亦毁,则唯不明于用兵之略也。
汪彦雯:黄巢以下第书生而搅翻世界,郑畋以筮仕书生而整顿残唐,均是英雄伎俩,固不得以成败论也。
蔡东藩:郑畋倡义于先,功将成而忽败,李克用赴援于后,兵一奋而即成,非畋之忠义,出克用下也。畋以书生掌戎政,借一时之鼓励,号召诸军,程宗楚唐弘夫等,挟锐入都,一得手而即贪功弛备,复为贼乘,两将战死,余军不振,畋虽孤忠,究系儒者,徒凭意气以为感召,安能久持不敝乎?
“郑畋”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