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南省名人>安阳市名人>内黄县名人

赵纪彬

赵纪彬人物照片

内黄名人赵纪彬介绍

历史学家

赵纪彬(1905年7月25日 —1982年),原名济焱,字象离。笔名向林冰、纪玄冰,河南安阳市内黄县千口村人。

九岁入私塾,十年的童蒙教育,使他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字基础。1934年后,转入文化教育界,先后任复旦大学、东北大学、东吴大学、山东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山东大学校委会副主任委员、平原省政府副秘书长、平原师范学院院长、开封师范学院院长、河南省文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河南分院副院长、河南历史研究所所长。1964年调中央党校任教,直至去世。

著有《中国哲学史纲要》《论语新探》《困知录》《中国思想通史》(与侯外庐等人合著)等。

概述图参考资料:

赵纪彬人物生平

赵纪彬是一个革命家,也曾是哲学家、史学界的活跃人物,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1905年7月25日出生于河南省内黄县千口村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父亲赵钟庆是晚清秀才,爱书成癖,家学渊源。

赵纪彬从5岁起,父亲就教他背唐诗,兼及孔孟。

9岁入私塾时,他已识字两千余,还能流畅地背诵《论语》《孟子》。10年的童蒙教育,使他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字基础。

1922年考入大名十一中学,因参加学潮被开除。

1923年考取大名省立第七师范。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中共大名特支的负责人之一。

1927年10月,中共濮阳中心县委成立,他是主要领导成员。

1929年2月被捕,1931年出狱,因暴露身份,无法在本地工作,经组织安排,赵纪彬于1932年春去西安警备师任政治教员,不久出任陕西省委宣传部长,后因召开瑞金苏维埃周年纪念会暴露了身份,遂前往北平,任华北高教联组织部长。

1934年后,转入文化教育界,先后任复旦大学、东北大学、东吴大学、山东大学教授。

1949年后,历任山东大学校委会副主任委员、平原省政府副秘书长、平原师范学院院长、开封师范学院院长、河南省文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河南分院副院长、河南历史研究所所长。 赵纪彬转身投入文化教育事业,先后在东北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讲授哲学概论、中国哲学史、逻辑学等课程。他每到一处,都因宣传马克思主义而深得进步师生的拥戴,不少青年学生受其影响走上了革命道路。

1950年,奉命筹建平原大学(今河南师范大学前身)并担任常务副院长兼党组书记,其间恢复了党籍。

1951年八月十七日,被任命为平原师范学院(今河南师范大学前身)院长 。

1953年,平原大学与河南大学合并为河南师范学院,在新乡称二院,开封称为一院。赵纪彬任二院副院长兼党委书记。

1956年11月,赵纪彬出任开封师范学院院长,全面主持学院各项工作,认真贯彻执行“高教十六条”,制订学院工作方案及各项规章制度;主持举办多次教学及科学讨论会;兼任河南省历史研究所(当时在河南大学校内)所长,主持举办重要学术研讨会;进一步完善专业系科结构,使学院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高等师范学校。

1963年11月,赵纪彬调往北京,任中央党校教授。文革期间长期受到审查、迫害。1981年,其“历史问题”被澄清后,受聘为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兼职研究员,直至去世。

1974 年,赵纪彬在“批林批孔批周公”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发表《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一文,考证诛少正卯一事存在,以证明孔子反动保守 。

赵纪彬学术论著

著有《中国哲学史纲要》《中国思想通史》(与侯外庐等人合著)、《论语新探》《困知录》等。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15种,凡300余万言。

1938年他出版的《中国哲学史纲》,自成一家,是我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嚆矢之作。1962年出版的《论语新探》采摭博富,立意宏远,是其生前最用力也最珍视的一部作品,先后在美、日等国翻译出版。除此之外,赵纪彬所著的《中国哲学思想》《中国知行学说简史》《哲学常谈》《哲学要论》等著作,都是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哲学洞识相结合的典范。

遗著由夫人李慎仪和儿子赵明因整理。1982年以后,有22篇未刊稿在期刊上发表。1982年9月《赵纪彬文集》第一卷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内收有《中国哲学史纲要》一书;1985年10月《文集》二卷出版,内收有《中国知行学说简史》一书及《章太炎哲学思想评述》一文;1991年4月《文集》三卷出版,内收入《先秦逻辑史论稿》一书(赵的散稿,由李慎仪编成)及《中国无神论唯物论史专题研究》一书(由李慎仪从《中国思想通史》前四卷中抽出若干章节汇集而成);1991年5月《困知二录》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内收入《释一二》一书八章及《中国权说史略》一书三章。《文集》四卷出版因故搁置下来,内收有《哲学要论》《古代儒家哲学批判》及《中国哲学思想》三书。五本书计170万字。解放后出版的《论语新探》《困知录》和《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三书(共计73万字)未收入《文集》。

赵纪彬补充介绍

  赵纪彬(1905年~1982年) 又名济炎、化南,字象离,笔名林冰、纪玄冰。濮阳县千口村(今属内黄县)人。青年时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1923年考入大名七师,在校期间受到英语教师冯品毅(共产党员)的熏陶,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大名特别支部宣传部部长、特支书记。

  1927年,赵纪彬回到家乡,积极开展中共党组织工作。在千口村成立首届中共濮阳县委,赵纪彬任县委宣传部长。在1929年温邢固事件中,赵纪彬由于叛徒告密而被捕,但未暴露身份,刑满后释放。1932年,赵纪彬到西安警备师任政治教员、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历任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因召开瑞金苏维埃政府建立周年纪念会暴露了身份,赵纪彬转移北平,任华北教联组织部部长,后又被派往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任政治委员。在回北平向省委汇报工作时,赵纪彬因叛徒出卖被捕,被遣送杭州反省院-,后得保释,出狱后-,直到1950年重新入党。在1938年至1949年之间,赵纪彬先后在复旦大学、东北大学、东吴大学、山东大学任教,并从事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这期间在西安和武汉曾任通俗读物编刊社研究室主任。

  新中国建立后,赵纪彬曾任山东大学校委会副主任,平原省政府副秘书长。1951年11月,任平原师范学院(原平原大学,今河南师范大学)院长。1956年12月后,赵纪彬任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院长,河南省文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河南分院副院长,河南省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63年,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研究室顾问、教授等职。

  赵纪彬以大量的心血和精力,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留下200余万字的著作。其主要著作《中国哲学史纲要》、《论语新探》、《先秦逻辑史论稿》大部分收入与侯外庐合著的《中国思想史》(一卷)、《中国唯物论无神论史专题研究》(收入《中国思想史》二、三、四卷)、《中国哲学思想》、《古代儒家哲学批判》、《困知录》等丰富了中国思想史、哲学史。晚年病重期间,还口述了《中国哲学史略》,约5万字。1982年,赵纪彬病逝。后,《赵纪彬文集》四卷出版。

  “赵纪彬”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