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南省名人>洛阳市名人>洛龙区名人

元怿

暂无元怿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洛龙名人元怿介绍

北魏孝文帝元宏第四子

元怿(487年~520年8月2日 ),字宣仁 ,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孝文帝元宏第四子,母为罗夫人 ,宣武帝元恪异母弟。

机敏聪慧,容貌秀美,博览群书。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册封清河王。宣武帝元恪即位,授侍中、尚书仆射、司州牧,累迁特进、左光禄大夫、司空公、太子太师。孝明帝元诩即位,历任司徒、太傅、太尉公,掌管门下省事务。

神龟三年(520年),领军将军元乂和侍中刘腾发动“宣光政变”,遭到杀害,时年三十四岁。正光四年,恢复地位,葬礼按照元勰、霍光故事,获 赠假黄钺、侍中、太师、相国、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太尉公、清河王,谥号文献。孙子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元怿人物生平

堪比二南

元怿自幼机敏聪慧,容貌秀美,深受父亲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喜爱。叔父彭城王元勰十分器重他,认为他有风度神韵,外表魁梧,带有中和之色,德行充备。如果上天假借他年岁,可与周公、召公相媲美。元怿博览经史,兼习各家学说,有文学才能,善于谈论道理,宽厚仁爱有气度,喜怒不表现在脸上。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八月,孝文帝封元怿为清河王。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孝文帝去世 ,元怿兄长宣武帝元恪继位, 任命元怿为侍中,后改任尚书左仆射。

醉劝宣武

元怿才能长于从政,明于决断,分析各种事务,十分有名声。司空高肇以宣武帝舅父的身份受宠信,专擅权势后,谋划除去皇室中有才能的人,屡次诬陷元怿和京兆王元愉等人。永平元年(508年),元愉因忍受不住愤怒,就在冀州起兵作乱。高肇利用元愉的叛逆,又诬陷杀害彭城王元勰。元怿恐惧不能免除祸患。高肇又放免囚徒,来树立私人的恩惠。元怿利用侍奉宣武帝饮酒到酣畅时,就对高肇说:“天子的兄弟,还有几个人,而你苦苦相逼不止。从前王莽头发秃顶,凭借渭阳的资本,就篡夺汉室。现在你的奸邪形状显现出来了,恐怕又终将成为祸乱的根源。”又对宣武帝说:“臣下听说只有神器和名分,不可以借给别人。所以季氏旅行到泰山,孔子加以深深的讥讽;仲叔滥用车悬之物,左丘明引以为重大的告诫。这是因为天尊地卑,君臣的道理有分别,应该防微杜渐,不互相僭越。至于缩减膳食、释放囚徒,是君主的事情,现在竟让司徒去做,哪是做臣属的道理?而且陛下修明政教,听讼断案,则时雨降落,气候和顺,为什么使明君在上面失职,奸臣在下面窃取权力呢?助长祸乱的根基,就在这里。”宣武帝笑而不答。

延昌元年(512年)正月,宣武帝任命元怿为司空,司州牧。

规劝太后

延昌四年(515年)正月,宣武帝去世 ,太子元诩继位 ,是为孝明帝。二月,孝明帝任命叔父元怿为司徒。 八月,孝明帝升任元怿为太傅、太尉 ,侍中之职照旧,并诏令元怿裁决门下省的事务,掌管经典义理的注释。当时有个叫惠怜的僧人,自称用念过咒语的水给人喝,能治愈各种病。病人到他那里去的,每天有一千人以上。孝明帝的母亲胡太后(宣武灵皇后)下诏赐给衣服食物,差役从优配备,使他在城西的南面,治疗百姓的疾病。元怿上奏疏规劝说:“臣下听说法律有严防妖言惑众的科条,礼制有杜绝妖冶淫乱的禁令,都是用来使光明居于正位,防治遏止奸邪的。从前在汉朝末年,有个叫张角的,也用这个方法迷惑当时人。论他的行为,和现在没有不同。于是能诳骗诱惑民众,导致黄巾军的祸难,天下灾难困苦几十年,都是张角的缘故。从前新垣平奸猾,不能登明堂;五利将军侥幸,终于遭诛杀。”

无辜被杀

胡太后因元怿是孝明帝的亲叔父,德行为众人景仰,把朝政委托给他,对他视如周公、霍光一般。元怿竭力辅佐朝政,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职责。领军将军元叉,是胡太后的妹夫,仗恃受宠信而骄傲自满。元怿依法裁断,时常抑制他,由此遭到元叉的怨恨。元叉的党羽通直郎宋维迎合元叉的旨意,告发元怿密谋反叛,将元怿囚禁在门下省,审问元怿左右的人和朝廷显要官员,显要官员替元怿分辩,元怿才得到昭雪予以释放。元怿因忠诚而受诽谤,就搜集历代忠诚义烈人士的事迹,编撰《显忠录》二十卷,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正光元年(520年)七月,元叉和宦官刘腾在显阳殿逼迫孝明帝,囚禁胡太后在后宫,囚禁元怿在门下省,诬陷元怿有罪行并杀害了他,元怿死时年仅三十四岁,谥号文献。朝野上下不分贵贱,了解和不了解的人,都满怀悲伤垂头丧气,远近震惊。在京城和返回的夷人,听说元怿的丧事,为之以刀划脸的有几百人。

正光四年(523年)二月,孝明帝下诏追封元怿为范阳王,以礼加葬。 八月,孝明帝又改追封为原爵位清河王。

元怿史书记载

《魏书·卷八·帝纪第八》

《魏书·卷九·帝纪第九》

《魏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

《北史·卷十九·列传第七》

元怿历史评价

元勰:“此儿风神外伟,黄中内润,若天假之年,比《二南》矣。”

魏收《魏书》:①“幼而敏惠,美姿貌,高祖爱之。”②“博涉经史,兼综群言,有文才,善谈理,宽仁容裕,喜怒不形于色。”③“才长从政,明于断决,割判众务,甚有声名。”

李延寿《北史》:“清河王器识才誉,以懿亲作辅,时钟屯诐,始遘墙茨之逼。运属道消,晚扼凶权之手。”

元怿个人作品

《显忠录》,共二十卷,记载历代忠诚义烈人士的事迹。

元怿补充介绍

  元怿(487年—520年),字宣仁,北魏孝文帝第四子,洛阳人。他11岁被封为清河王,深受孝文帝宠爱。他是北魏颇有名气的政治家。

  元怿从小聪明伶俐,一表人才,曾接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他博览经史子集,颇有文才,为人宽仁容裕,喜怒不形于色。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病逝,太子元恪继位,是为宣武帝。他重用彭城王元勰和清河王元怿等皇亲。元怿被任命为侍中、尚书仆射,是年他仅14岁。从此,元怿开始步入政坛。他“明于断决,割判众务,甚有声名”。但同时,宣武帝又重用舅舅高肇,且对之宠信有加。高肇擅权,并将阻碍他弄权的宗室王公大臣一一除掉。孝文帝临终前任命的6位辅政大臣司空北海王元详、尚书令王肃、左仆射广阳王元嘉、吏部尚书宋弁、侍中咸阳王元禧、尚书右仆射元澄,都被高肇陷害,或被免官,或被杀害。元禧被杀后,政事皆由高肇一人主持。他结党营私,“附之者旬月超擢,不附者陷以大罪”,尤其对元氏诸亲王,更是欲尽除之而后快。他常向宣武帝进言,要提防诸王,并让羽林军把守诸王宅第,“殆同幽禁”。

  高肇之女被立为皇后以后,高肇为尚书令,地位更加稳固。他多次变更先朝旧制,且拥兵于外,令朝野不安。于是,怨声载道。高肇不仅毫不收敛,反而步步进逼,并将矛头对准宣武帝的两个弟弟元怿、元愉。他屡次向元恪陷害二人。元愉最终“不胜其忿怒”,遂诈称得到元怿密信,说高肇要弑帝谋逆,于是,元愉于冀州起兵反叛,并自称皇帝。他很快被平定。高肇借元愉反叛案诛杀了元勰。元怿看到宗室亲王一个个被杀,自己又涉嫌元愉谋反案,恐不能自免,遂于延昌二年(512年)的一次宴会上公开指斥高肇,并提醒宣武帝要提防奸臣,不可大小事都交给高肇处理。

  延昌四年(514年),宣武帝去世,侍中于忠、崔光、侯刚等人迎立太子元诩登基,是为孝明帝。于忠等人奏请任城王元澄、高阳王元雍辅政。随后,诛杀高肇,并以元怿为司徒,胡太后临朝听政。不久,元怿又进位太傅,主持门下省事务。胡太后认为元怿是皇帝的亲叔,且“有才学闻望”,德高望重,遂委以朝政,“事拟周霍”。元怿也“竭力匡辅,以天下为己任”。正由于元怿“素有才能,辅政多所匡益,好文学,礼敬士人,时望甚重”,才致“海内才子,莫不辐辏,府僚臣佐,并选隽俊”。在他辅政后,北魏出现了“理无滞而不申,贤无隐而不举”的较为平稳的良好局面。

  元怿的刚正不阿,也得罪了权臣元叉。领军元叉是胡太后的妹夫,他“恃宠骄盈,贪欲无限”。元怿不畏其势,“裁之以法,每抑黜之”。因此,元叉对他恨之入骨,想尽办法要除掉元怿。卫将军刘腾也是权倾内外,他对元怿也非常不满。他们联合起来,共同陷害元怿。正光六年(520年)七月,他们以谋逆罪逮捕并杀害了元怿。消息传出,“朝野贵贱,知与不知,含悲丧气,惊振远近”。

  直到孝昌元年(525年)四月,胡太后重新执政,元怿之案才得以平反。元怿被追赠为太师、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重葬仪式。元怿墓即在今洛阳市北邙山南麓.

  “元怿”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