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南省名人>济源市名人

杨放之

杨放之人物照片

济源名人杨放之介绍

原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日报》总编辑

杨放之(1908-2003),又名吴敏。生于河南济源,2003年4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杨放之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杨放之,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他的一生波澜起伏。

1908年11月24日,杨放之出生在河南省济源县(今济源市)河合村一个地主家庭,先在村私塾上学,不久转入庙街蚕桑学校,后又到济源县第一高小读书。

1921年夏天,杨放之考入位于开封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这里,他接触到《向导》、《新青年》等刊物,深受影响,积极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1925年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倾向革命的杨放之加入了国民党,属于左派阵营。他的老师和同学中有人加入了国民党后又参加了共产党,其中有一些人参加了河南青年学生赴苏联中山大学留学的选拔。还没有从附中毕业的17岁的杨放之也通过考试入选了。当时从河南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的青年大约有10人,其中有刘少文、杜畏之、潘自力、强玲华、曾昭示、韩沅波等,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中共的重要干部。

应该提及杨放之的父亲,他在杨放之远赴苏联学习的时候表示支持,特意写下四句话交给儿子:“未来不迎,物来顺应。当事不杂,事过不恋。”这四句话,杨放之铭记了一生。2002年,女儿杨学勤到医院看望杨放之时,他把这四句话写给了女儿。

当年杨放之惜别家庭,万里赴苏联之际,他的家境在当地算是殷实的:有田120亩,大牲畜两头,雇有长工一人。但在杨放之看来,那个社会不合理,太黑暗,他要寻求真理,要使贫穷的祖国富强起来。为了这个目的,他什么都愿意舍弃。

这些河南青年于1925年9月下旬从开封出发,到上海后停留数周,再乘一艘苏联货船经日本,于11月初抵达苏联远东的海参崴。同船前往苏联学习的还有张闻天、王明、沈泽民、王稼祥、张琴秋等,张国焘和李立三也同船前往苏联参加会议。

同船前往苏联的青年中,有一位来自湖南的姑娘黄励。她比杨放之大3岁,湖南益阳人,7岁丧父,靠母亲和姐姐洗衣服兼做鞭炮上了小学和中学,后来又在舅父资助下考入位于武昌的中华大学文科。1925年,在大学读书的黄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即受命前往苏联学习。在波涛汹涌的航程中,杨放之和黄励渐渐熟悉了。

王稼祥介绍入党

这批中国青年约在1925年11月下旬来到中山大学。这时的杨放之完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此后他填写履历,都将1925年11月作为自己参加革命的时间。12月,杨放之由刘少文介绍入团(当时称少年共产党),并担任了团支部书记。

由于在国内读的就是留学预科,外语是最重要的课程,加上本人努力,杨放之的俄语水平提高很快,不久就当上了为中国同学服务的翻译,并兼任经济地理教员。

1927年7月,还是在中山大学,杨放之由王稼祥介绍入党,随即担任党支部委员。

1928年4月到1929年8月,杨放之转入设在莫斯科的赤色职工国际东方部工作,任中国代表团翻译和邓中夏的秘书。杨放之在填写个人履历的时候,将杨尚昆列为证明人。

从1925年底到1929年8月,杨放之主要是在莫斯科度过的,他的俄语更加娴熟。后来,他评价自己的外语能力时曾写道:“俄语有较强的听、说、读能力,可笔译文献资料。英语有一般的会话能力,并借助字典进行一般性的文字翻译。”在苏联的岁月中,杨放之、黄励的爱情成熟了,结为夫妻。

1929年9月,杨放之、黄励来到海参崴。杨放之任《太平洋工人》杂志主编,黄励任编辑,度过了他们婚后最平静的两年。

1931年7月,杨放之、黄励夫妇结束了在苏联6年的生活,于9月回到中国上海。杨放之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党报委员会委员、中共沪西区委宣传部长,先在海员中开展反日救国活动,并联系纱场工人,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黄励任上海互济总会主任、党团书记,在纺织女工中开展工作。

1932年4月,担任中共沪西区委宣传部长的杨放之在上海英租界被捕,被投入上海西牢。国民党当局没有查到杨放之的更多情况,将他判刑两年半,送往苏州反省院囚禁。

由于叛徒出卖,已经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的黄励于1933年4月在上海被捕,随即被押解到南京宪兵司令部女牢。她坚持信仰,不向敌人屈服。黄励想到自己可能牺牲,便剪下一缕头发,交给同牢难友钱瑛,对她说:“头发受之父母,我剪下一绺,请你出狱后交给老杨。这时,他也正在西牢里受敌人的折磨,他也在斗争。”

1933年7月5日,黄励在南京雨花台牺牲,年仅28岁。她的照片和生平介绍在新中国成立后长留雨花台。

妻子的牺牲震撼了杨放之,使他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1935年10月,杨放之获释出狱,到上海郊区一所小学一边休养一边教书。身体康复后,杨放之立即找到上海的党组织负责人周扬,投入他领导下的上海左翼文化运动,担任中央文委(上海)委员。从此时起,杨放之经常使用吴敏这个名字发表文章,并逐渐以笔名为人所知。一年后,根据上级指示,吴敏于1937年1月来到香港,任《珠江日报》主笔。

新华日报社的才子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敏于1937年10月来到南京。在周恩来领导下,吴敏会同潘梓年、徐迈进、华西园(华岗)等人筹办中共中央在国统区出版的机关报《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吴敏在《新华日报》任编辑、编委、副刊主编、社论委员会成员。

在新华日报社,人们将吴敏与石西民并称为“江南才子”。吴敏行文敏捷流畅,喜欢用毛笔书写文稿。当时的同事左明德回忆:“吴敏文静沉思,但是诙谐活泼,常与同志们开玩笑摆龙门阵,感情融洽。”

日军占领南京后,兵锋逐渐指向武汉。1938年9月,因日军逼近,《新华日报》不得不暂时停刊。中共中央长江局决定:新华日报社大部分人到重庆去,继续出版《新华日报》,吴敏、何云等15人前往西安,准备在西安创办《新华日报》(西北版)。据当时参加这项工作的董谦回忆:吴敏对他说,长江局认为,西安靠近陕北根据地,是西北重镇,如在那里创办《新华日报》(西北版)与重庆的《新华日报》同时出版,遥相呼应,影响要大得多。根据长江局的指示,新华日报社事先用3500元的价格买下了西安永新印刷厂的设备。

吴敏、何云等人于1938年9月22日离开武汉去西安。到达西安以后,他们即与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负责人林伯渠等人商议办报事宜。当时已经确定吴敏、何云为《新华日报》西安分馆负责人。

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周折。西安的国民党当局告知,此事请示过蒋介石,得到的答复是:“只允许全国出一张《新华日报》,不准再出其他地方版。”

正在这时,朱德、周恩来和彭德怀先后路经西安,了解到吴敏、何云遇到的困难。朱德提议,请吴敏、何云到太行山敌后根据地去办《新华日报》(华北版)。周恩来还来到分馆筹备处已经租下的地方视察,同意吴敏、何云到太行山去。

林伯渠提出,吴敏、何云等人的关系都在长江局,如这批人转而前往敌后根据地,要经过长江局组织部长博古的同意,他要吴敏即前往延安就此事向博古请示。

吴敏按林伯渠的指示去了延安。博古同意这批人的大部分去华北敌后,归彭德怀领导,但因工作需要,吴敏等人要去重庆。

吴敏与何云分手了。何云率领大部分人员东进来到太行山创办《新华日报》(华北版),吴敏和袁勃、张谔、史乃展来到重庆。可以设想,如果当时吴敏来到太行山,他将是《新华日报》(华北版)的主要领导,与后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队伍将是十分熟悉的。不过,与吴敏一同来到重庆的袁勃后来又从重庆参加采访队伍北上,辗转来到太行山根据地,结果留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工作,后来成为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和华北《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

“临时新华总社”负责人

吴敏到达重庆后担任《新华日报》编委常委,编报中撰写了大量言论,成为著名的政论文作者。1941年5月19日,延安《解放日报》创刊,吴敏奉调到延安,从8月起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兼新闻部部长。

在这一时期,吴敏担负了繁重的工作。他参加了《解放日报》的改版工作,撰写大量社论。吴敏在延安还结识了女干部杨博然,结为夫妻。

此后延安整风中出现的一些错案牵连了吴敏。他在苏联学习期间和所谓“二十八个半”的关系,以及他在上海被捕、关押期间的历史问题都被提了出来。从1945年11月到1946年7月,吴敏到延安中央党校二部学习,同时接受审查。审查结果,没有发现问题,而且证明吴敏久经考验,信仰坚定,意志坚强。

全面内战爆发,吴敏被分配到晋冀鲁豫解放区工作。 1946年8月,吴敏来到河北武安县,参加了一段土改后,即到晋冀鲁豫中央局短暂工作。1946年10月,吴敏来到位于河西村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任总编辑。吴敏到任后,张磐石专任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社长。

由于当年到了西安以后又折返重庆,吴敏和太行山上下来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的办报队伍不太熟悉。然而,他为人谦和、平易近人,性格与社长张磐石不同,给河西村中的编辑、记者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吴敏来到河西村的时候,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正处于一段较长的稳定时期。于是,在抗日烽火中投身革命的干部一个又一个地在河西村迎娶新娘。热心的吴敏主持了好几个婚礼,向新人送上充满祝福的话。后来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李庄与赵培蓝的婚礼,就是在河西村由吴敏主持的。

1947年3月,国民党军胡宗南部进攻延安。3月19日,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在3月14日撤离的,当天即由瓦窑堡的广播电台接替播音,仍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呼号。

在此之前,中共中央电令晋冀鲁豫、晋察冀解放区,根据自己的条件筹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接替电台,一旦陕北广播电台不能播出,就接替上去。当时晋察冀解放区不具备条件,晋冀鲁豫中央局接受了任务,即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电务科为无线电通讯的基本力量,调集邯郸广播电台的主要力量,组建了陕北广播电台的接替台。3月中旬,又根据需要,调集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的编辑为骨干,成立“临时新华总社”,负责向陕北广播电台接替台供稿。吴敏受命担任“临时新华总社”负责人,承担了原先新华社总社的任务。他来到河北涉县的西戌村,主持全面工作。

1947年3月30日晚,邯郸广播电台全面接替陕北广播电台,进行了完整的播音。播音员的预先训练很有成效,声音和陕北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十分相似。“临时新华总社”亦开始运转,向接替电台发稿。这就保证了党中央的电台始终不断地发出声音。

在这段时间里,吴敏独当一面地工作。原陕北广播电台的部分人员于1947年4月25日赶到,逐渐接手播音。到6月中旬,新华社副总编辑梅益率领陕北广播电台工作人员约20人也来到西戌村。从下旬起,陕北广播电台和邯郸广播电台由新华社总社统一领导。

7月上旬,新华社总社主要人员在社长廖承志的率领下,长途跋涉来到西戌村。“临时新华总社”结束了自己的使命。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宣部副部长、新华社社长廖承志兼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部长,在西戌村负责全面工作。

在三个多月中,吴敏的工作非常紧张。6月下旬,他积劳成疾。廖承志来到西戌村后,吴敏向他交接后即入医院手术,术后休养了将近一年。1948年冬,吴敏担任了华北局宣传部秘书长。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吴敏恢复使用原名杨放之,于1950年3月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秘书长、计划局副局长。1953年10月任政务院专家工作局局长。1954年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并长期兼任外国专家局局长。“文革”中受到迫害,1975年恢复工作,任北京图书馆副馆长。1979年1月任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党组书记、局长,1980年12月改任顾问。1986年12月任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1989年离休。2003年4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杨放之人物简介

杨放之(1908-2003),又名吴敏。生于河南济源。1925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其间参加党团工作,编辑杂志,秘密发行到我国东北各地宣传革命道理。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回国。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党报负责人、中共上海沪西区委宣传部部长、上海海上区区委书记等职。1932年4月,他在上海英租界被捕。1935年后,历任中共中央文委委员,香港《珠江日报》主笔,华南区救国会委员,南京、武汉、重庆《新华日报》编委、编委常委,延安《解放日报》编委、副总编辑、新闻编辑部部长。1945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日报》总编辑,华北局宣传部秘书长。1947年在河北武安组建了临时新华总社。建国后,历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秘书长、计划局副局长、国务院副秘书长兼秘书厅主任政务院专家工作局局长。1954年4月后,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兼秘书厅主任。1979年1月后任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党组书记、局长。1989年离休。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医药卫生组副组长。

杨放之补充介绍

  杨放之,又名吴敏。男,汉族,1908年12月24日出生,河南省济源县合河村人。1925年加入国民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少年在村私塾上学,不久转入庙街蚕桑学校,后到济源县第一高小读书。1921年夏考入开封的河南大学附中,1925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5年12月担任团支部书记,兼任经济地理教员。1927年7月莫斯科中山大学党支部委员。1928年4月到1929年8月在莫斯科的赤色职工国际东方部中国代表团翻译和邓中夏的秘书。1929年9月到苏联远东城市海参崴任《太平洋工人》杂志主编,1931年回国。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党报负责人、中共上海沪西区委宣传部部长、上海海上区区委书记等职。1932年4月在上海英租界被捕。1935年10月获释出狱,历任中共中央文委委员,1937年1月到香港任《珠江日报》主笔,华南区救国会委员。1937年10月到南京筹办中共中央在国统区出版的机关报《新华日报》。1938年1月在《新华日报》任、编委、副刊主编、社论委员会成员。1939年任重庆《新华日报》编委、编委常委,后任延安《解放日报》编委、副总、新闻部部长。1945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日报》总,华北局宣传部秘书长。1947年在河北武安组建了临时新华总社。建国后,历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秘书长、计划局副局长、国务院副秘书长兼秘书厅主任、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局长。1954年4月后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兼秘书厅主任。1979年1月后任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党组书记、局长。1989年离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医药卫生组副组长。2003年4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杨放之”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