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南省名人>开封市名人>杞县名人

王毅斋

王毅斋人物照片

杞名人王毅斋介绍

河南省原副省长、政协原副主席

王毅斋(1896-1972),原名子豫,回族,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文化街人。

1917年起先后在长葛县中学和开封一中任教。1928年底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21年在陕西省长公署任译电室副主任。1923年起,先后在德国、奥地利留学。1928年底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刘镇华(时任第十一路军总指挥,驻防河南)派他任济源县长。1930年他到河南大学经济系任教授,后因思想左倾河南大学于1935年将他解聘。“七·七”事变后,王毅斋到豫北师管区司令张轸处任总参议兼政治大队长。1940年,他被聘任河大(时在嵩县潭头)经济系主任。1947年,民盟总部决定王毅斋为河南民盟负责人。

建国前夕和建国后,他历任中原大学筹委会副主任、河南大学教授兼秘书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文委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河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51年5月,他参加郑州地区农村工作检查团,深入农村检查工作。1953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任河南分团副团长。1957年,他带病参加省慰问团,顶风冒雪赴鸡公山慰问解放军休养员;是年,他被错划为“右派”,成为少数民族六大右派之一, 送新乡师范学院监督劳动。“文革”中再次受到迫害,下放封丘县农村劳动,1972年9月因病回到新乡,含冤逝世。

王毅斋人物生平

王毅斋原名子豫,河南杞县人。1896年出生于杞县城内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1906年上小学,教师孙子纯系同盟会会员,经常向学生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09年(时年十岁),一次在题为“何以救中国”的作文中,王有“非民主不足以救中国”之句,作文本被人拿走,说这是反对清朝,要向县里告发,经家中托人用钱疏通把作文本收回烧毁,才免了一场灾祸。年十四,进入开封中学读书,未毕业又插班到河南高等学堂。1915年,以甲等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由校长推荐到当时镇嵩军统领刘镇华家任家庭教师教德文和数学。1916年辞去。1917年至1919年先后在长葛县中学(一年)和开封一中任教。1920年赋闲在家。1921年至1922年在陕西省长公署(刘镇华任省长)任译电室副主任。时封建军阀割据和帝国主义压迫,使中国国势不振,民生日整,他感到要改变中国现状,必须从政治经济上进行改革决定出国学习政治经济学。得到舅交资助旅费,于1923年至1928年,先后赴德国、奥地利留学。1928年底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留学用费,除地方教育经费的补助外,还要靠自己业余做翻译的收入来维持。1929年回国后,刘镇华(时刘任蒋介石系统之第十一路军总指挥,驻防河南)派他任济源县长。不到三个月,他便被撤职。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王毅斋挥笔写下悲壮感人的《泣告河南大学同学书》,号召青年学生成立“抗日救国敢死团”。河南大学学生纷纷响应,“抗日救国、勇赴国难”的正义呼声在河大校园日益高涨。上海“一·二八”抗战爆发,王毅斋积极捐款、捐物,慰劳上海抗日军民,并在河大进步学生中组织“反帝读书会”,以“青年应向何处去”为论题,抨击不抵抗主义。与此同时,他还出资在家乡杞县创办了有名的大同中学,聘请河大进步师生(多数为中共地下党员)到大同中学执教,使这所学校很快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豫东的一个红色堡垒,培养抗日干部的革命摇篮。1933年,他又在河南大学创办《今日》半月刊,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抗战的罪行。1935年暑假,河南省政府胁迫河南大学以王毅斋思想“左倾”为借口,将他解聘。

被解聘之后,王毅斋亲自担任大同中学校长,大力倡导陶行知的“小先生教授法”,让学生订阅革命书刊,在学校广泛开展大众语文运动。在他聘请的教师中,中共地下党员占全校教师总数的80%。王毅斋经常给全校师生做抗日救国的演讲,还亲自带领师生进行街头宣传和游行示威。1936年到1938年,大同中学学生成批开赴抗日前线,不少学生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竹沟。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革命牺牲的大同中学学生就达370人。大同中学学生之所以能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是和校长王毅斋的辛勤培育分不开的。

1940年,王毅斋应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嵇文甫之约,再次回到河南大学,并被聘任为经济系主任。在河南大学四处搬迁条件异常简陋的情况下,他千方百计建起经济系资料室,捐资购买近1000册书刊。他鼓励进步学生广泛传阅《资本论》,辅导高年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

1947年3月,王毅斋在开封主持成立了河南民盟地下省支部,并担任负责人。5月,全国“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革命运动爆发,王毅斋被推选为河大教授会代表赴南京请愿,并因此再次被解聘。1948年6月开封首次解放,王毅斋和河大进步师生三百八十余人率先投奔中原解放区参加革命,延安新华社称这一壮举是“文武两支大军在战略要地中原的胜利会师”,号召全国知识分子向他们学习。

1948年7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任命王毅斋为中原大学筹备委员会副主任。他与陈毅、嵇文甫一起为创办中原解放区的这所人民革命大学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封第二次解放后,他重回河南大学,任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河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等重要职务。他为河南大学的振兴、为全省文教事业的发展和统战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

从1949年全国解放后至1957年5月“反右”前,他历任中原大学教员、河南大学教授兼秘书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文委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长、省中苏友协副会长、省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河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从1950年11月闻民盟河南省支部筹委会成立至第一、第二届委员会(1957年5月“反右”斗争以前)期间,他负责河南民盟的领导工作。每逢会议,他总是亲自主持,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领导。他外貌严肃,实则平易近人,从来没有领导的架子。大家尊敬他、亲近他,都以“王先生”称之,而不称职务。他在领导民盟工作中,举凡重大问题,都及时同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联系,交换意见,他常说:“党之所好则好之,党之所恶则恶之。”他常对盟员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民盟;我们热爱盟,更应该热爱党。”对机关党、团员干部也很尊重,遇到具体问题,他总要先与党、团员干部交换意见,形成了机关的良好民主作风。

他服鹰马克思主义,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积极拥护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参加各项政治运动和理论学习,认真改造世界观在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中,他带头“下水”作检查,并在省、市(开封)盟员大会上作自我检查报告。1954年全国第一一次实行征兵制,他带头让儿子王虎去参军。他是以省民盟负责人的身份参加了欢送子弟兵的大会的。会上他说:“我以家长身份来说话,我仅有一个儿子,我最爱我的儿子,我更爱我的祖国,所以我把我最爱的儿子贡献给祖国。”

他对共产党交给的工作,总是欣然应命,尽力完成。1951年五月参加郑州地区农村工作检查团,检查“三大运动”在农村开展的情况。1953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河南分团任副团长,赴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回国后,广泛进行传达,并在《河南日报》发表文章《最可爱的人和最可爱的事》。1954年,国家发行经济建设公债,他带头认购。从1953年到1956年,河南农村多次遭受自然灾害,他以年近七旬的高龄,多次率领慰问团,深入农村,进行视察、慰问,跋山涉水,亲到田间、农舍,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还带头捐款捐物,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感情。每次回来,都要把自己了解的问题和群众的要求及时向省里主要负责人汇报。1957年元月,省里组织慰问团赴鸡公山慰问解放军休养员,其时大雪封山,寒风刺骨,他不顾自己患气管炎,带病参加慰问。五月间,在反右派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王毅斋为人刚毅廉直,胸无成府,有时不免过于自信,吟名节,喜议论,容易给人以口实。

王毅斋被错划“右派”后,撤销了盟内外主要职务,仅保留河南省政协委员和民盟河南省委员会委员,被送到新乡师范学院图书馆监督劳动。在十年动乱中,受到迫害,情况更惨。1969年随同新乡师院师生下到封丘县农村劳动。王毅斋被错划“右派”后二十多年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他始终坚持他不反党,并说:“我的问题总有一天会弄清楚。”1970年7月他写了一首题叫《病中怀念党》的诗:“人皆有母我独无,以泪洗面歌当哭。少壮原欲显身手,老大婴罪合伶孤祖国向无兹伟大,同胞唯有今幸福。一切光荣归于党,万岁万岁振臂呼。”临终时还对夫人穆镜涵说:我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我还是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又说,他很怀念中共河南省委几位领导同志。

王毅斋补充介绍

  王毅斋(1896-1972),原名子豫,杞县文化街人,生于小手工业者家庭。初入私塾、小学,14岁入开封中学,未毕业又插班考入河南高等学堂,1915年以甲等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由校长推荐到嵩岳军统领刘镇华家任家庭教师。1917年起先后在长葛县中学和开封一中任教。1921年在陕西省长公署任译电室副主任。1923年起,先后在德国、奥地利留学,1928年底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29年回国后,刘镇华(时任第十一路军总指挥,驻防河南)派他任济源县长。他到任后革除弊政,严禁烟, ,因此不到3个月便被撤职。

  1930年他到河南大学经济系任教授。“九·一八”事变后,他满怀爱国热情写出慷慨激昂的《泣告河大同学书》,倡议组织“抗日救国敢死团”他常被邀请到公共场所作抗日救国演讲,受到广大爱国青年的热烈拥护,因而引起国民党河南当局的仇视,学校遂以思想左倾罪名于1935年暑假将他解聘。

  为实现“挽国魂于童蒙”的愿望,他于1932年创办私立杞县大同小学。两年后增设中学,自任校长,自聘教师,自筹经费。他被河大解聘后,为维持学校正常上课,他变卖了仅有的家产,不得已又去求助刘镇华(时任国民党安微省主席),谋到合肥烟酒税务局长职务,他一人在外,省吃俭用,把节余的钱全部献给学校。他聘任的教师都是进步知识分子,不少是中地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有时讲到国难深重,国家民族危如垒卵时,慷慨悲歌,声泪俱下,师生无不深受感动。为培养学生的革命意志,他又聘请了军事教官和武术教员,要求学生学文习武,随时准备保卫祖国。每逢国耻纪念日或国民党丧权辱国的消息传来,他总是亲自领着学生到街头宣传,--,而且总是走在队伍的最面前,不顾可能被-的危险,赤着臂膀,敲着铜锣,激昂愤慨地高喊抗日救国口号,为此,他曾被人称为“王疯子”。1935年后,随着国家民族灾难日益深重,大同学校的抗日救亡运动更加深入,杞县国民党当局采取各种手段禁止宣传抗日,而大同学校一进门的影壁上就有他手书的“坚决对日抗战”6个醒目大字。为此,国民党杞县党部曾多次派人来校寻衅闹事,甚至给学校戴上“-”帽子,但在他正义凛然的斗争下,县党部也无奈何。

  “七·七”事变后,王毅斋到豫北师管区司令张轸处任总参议兼政治大队长,负责收容和训练平、津-学生,在训练班里他宣传抗日,反对妥协投降,并将学生送到延安。因此他于1938年春节被国民党十三军军长汤恩伯扣押在许昌,后转押到鲁山农村。释放前汤企图拉拢他,遭到他的严辞拒绝。是年6月开封沦陷前夕,省会各机关学校纷纷迁往豫西山区,他担心大同学校师生的安全,当他得知学校师生已由中-员教师段佩明、王静敏等带领参加了抗日武装,他才放心到镇平任留守处负责人。

  1940年,他被聘任河大(时在嵩县潭头)经济系主任,对进步学生组织的社会科学研究会、文艺笔会等积极支持,常为之题词、写文章、作演讲;他还费尽心血筹集《资本论》、《反杜林论》等一批进步书刊创办了资料室,供师生查阅,一次他在社会科学研究会作演讲,知道在场有国民党特务,仍慷慨陈词,揭露国民党腐败无能,并说:“是我王毅斋说的,随便你们去告吧”,因此不到一年他便被解除了系主任职务。

  1947年3月,民盟总部决定王毅斋为河南民盟负责人,中旬,他在开封主持成立了河南民盟地下省支部。5月22日,河南大学学生自治会组织全校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并欢迎河大学生赴京-代表团。23日,王毅斋与马辑五教授被推选为河大教授会代表赴京-,回来后他再次被解聘。吴芝圃知道后托人给他送去500元钱,他说“现在革命斗争需要钱,钱应该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去”,坚持不收;刘镇华的儿子、国民党师长刘献捷送钱给他,也被他退了回去。

  建国前夕和建国后,他历任中原大学筹委会副主任、河南大学教授兼秘书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文委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河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他对党交给的任务总是尽职尽责,0完成。1951年5月,他参加郑州地区农村工作检查团,深入农村检查工作;1953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任河南分团副团长,回国后在《河南日报》发表了《最可爱的人和最可爱的事》等文章;1953至1956年河南农村多次受灾,他虽年近6旬,仍多次率领慰问团深入农村视察、慰问,亲到田间、农舍,带头捐款物;1957年1月,他带病参加省慰问团,顶风冒雪赴鸡公山慰问解放军休养员。

  “王毅斋”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