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南省名人>洛阳市名人>老城区名人

王玄策

王玄策人物照片

老城名人王玄策介绍

唐朝官员、外交家

王玄策,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唐朝官员、外交家,数次出使印度。 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后升任朝散大夫。

贞观十五年(641年)印度的中天竺送使节来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王玄策奉命作为副使,跟随李义表出使天竺(印度)。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此时阿罗那顺成为中天竺的新国王,派军队劫掠使团。王玄策调吐蕃兵、泥婆罗兵击败中天竺。显庆二年(657年),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王玄策在各地访问之间,还曾前往摩诃菩提寺参拜。关于这些印度旅行的事迹,他虽记录有《中天竺国行记》一书,惟完本早已失却,只余下《法苑珠林》、《释迦方志》等散逸残篇。

概述内图片来源:

王玄策人物生平

出使印度

王玄策早年事迹不详,初任融州黄水县令。贞观十七年(643年)三月,王玄策奉命作为副使,跟随朝散大夫、卫尉寺丞、上护军李义表护送婆罗门国使节回国。同年十二月,到达摩伽陀国。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七日,李义表、王玄策到王舍城,登耆阇崛山,立碑,同年二月十一日,在摩诃菩提寺立碑。

击溃印军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朝又派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天竺(印度),四天竺国王多派使者带着财物来,准备与王玄策一起到唐朝朝贡。恰逢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中大乱,其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于是发动所有军队以拒王玄策。跟随王玄策的30骑兵与敌人交战,失败被擒获,敌人趁机劫掠诸国贡献的财物。 王玄策逃离,到达吐蕃。王玄策发檄文征召军队,得到1200吐蕃兵、7000泥婆罗(今尼泊尔)骑兵。 王玄策与副使蒋师仁率吐蕃、泥婆罗的军队进攻到中天竺的茶镈和罗城,作战三天,攻破茶镈和罗城,斩首三千余级,敌人被溺死的约1万人。阿罗那顺逃走,收拢散兵再次交战,蒋师仁擒获阿罗那顺,俘斩敌人数以千计。余众跟随国王的妻子在乾陀卫江抵抗,蒋师仁击败他们,俘获其妃、王子,又俘虏男女一万两千人,各种牲畜三万,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三万馈军,还送来了弓、刀、宝缨络。迦没路国献异物,并送上地图,请求得到老子像。天竺震惊、害怕。贞观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把俘获的阿罗那顺及王妃、子等,俘虏的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二万余送到长安献俘。唐太宗封王玄策为朝散大夫。

王玄策带回了天竺方士那迩娑婆寐,自称寿命两百岁,有长生之术。经过数月,那迩娑婆寐造出延年之药。当时唐太宗病重,吃了其他的药没有效果,于是吃那迩娑婆寐造的药,但是没有任何效果(既没有好的效果,也没有坏的效果)。后来唐太宗是因为病而死。那迩娑婆寐被放还回国。唐太宗葬于昭陵。

唐朝并没有把天竺当做强大的对手,王玄策在天竺取得的胜利也因此不受重视。而且与当时其他唐朝将领的众多对外大胜相比,王玄策所做的事也并不出众。

虽为曾经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绝后奇功”的唐代使节,王玄策三度出使天竺的经历却在史书上鲜有记载。究其原因,田中芳树不无幽默地表示,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夺目光彩淹没了与之同时代的王玄策,而且他的官位比较低,在正史当中不可能单独为他树碑立传。一个人出名是要靠宣传的,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这位英雄最终为世人所遗忘。

三次出使

显庆二年(657年),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天竺(印度)。 显庆五年(660年),菩提寺主为王玄策等人设大会,送给王玄策使团成员每人华氎十段,然后菩提寺主又献上宝珠、大珍珠八箱、象牙佛塔一、舍利宝塔一、佛印四。

王玄策主要成就

外交

出使印度

从贞观十七年(643年)到显庆二年(657年),王玄策三次出使印度。至于是否存在第四次出使,学术界则意见分歧。有学者认为王玄策出使印度只有三次,有学者认为还有第四次,从龙朔二年(662年)到麟德二年(665年),王玄策第四次出使印度。

军事

大胜印军

王玄策发檄文征召到1200吐蕃兵、7000泥婆罗(今尼泊尔)骑兵。 王玄策与副使蒋师仁指挥这些军队进攻到中天竺的茶镈和罗城,作战三天,攻破茶镈和罗城,斩首三千余级,敌人被溺死的约1万人。阿罗那顺逃走,收拢散兵再次交战,蒋师仁擒获阿罗那顺,俘斩敌人数以千计。余众跟随国王的妻子在乾陀卫江抵抗,蒋师仁击败他们,俘获其妃、王子,又俘虏男女一万两千人,各种牲畜三万,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三万馈军,还送来了弓、刀、宝缨络。迦没路国献异物,并送上地图,请求得到老子像。天竺震惊、害怕。贞观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把俘获的阿罗那顺及王妃、子等,俘虏的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二万余送到长安献俘。

经济

开通道路

王玄策开拓了从西藏通向印度的路线。王玄策是西藏——印度路的主要开拓者。西藏——印度路的开通,促进了唐朝和五天竺国的友好往来及文化交流。

改进制糖

唐太宗派王玄策出使天竺(印度)。王玄策在印度摩伽陀(摩揭它)国取制糖法,并且带回了制糖工匠,唐太宗下诏扬州送上诸蔗,用此法制作的糖,其颜色味道品质远超过西域制的糖。

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王玄策奉唐朝皇帝的命令从印度带来10位制糖专家,利用“竹甑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这种印度沙粒糖的梵语名称是“sarkarā”,时人音译为“煞割令”。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为当时的人们带来了经济收益,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王玄策人物评价

美国汉学家Edward Hetzel Schafer:王玄策是一位精明强干的使臣。

中国唐史学会理事陆庆夫:王玄策是中国唐代杰出的外交家。

阴松生:杰出的政治使者,王玄策。

王玄策个人作品

王玄策几度出使印度,带回佛教文物,对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贡献。著有《中天竺国行记》十卷 ,图三卷,今仅存片断文字,散见于《法苑珠林》、《诸经要集》、《释迦方志》中。人们在洛阳龙门石窟发现了王玄策的造佛像题记。

王玄策补充介绍

  王玄策,生卒年不详,唐初期洛州洛阳人,著名外交家、旅行家。唐太宗、高宗时曾数赴印度,并开创了经西藏过泥婆罗到印度的新路,功绩卓著,名播异域。

  王玄策曾任融州黄水县令。贞观十七年(643年),他奉命护送摩揭陀王使者还国,就是这一次出使印度,开创了通往印度摩揭陀国的新路。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显庆二年(657年),王玄策两次出使印度,足迹遍及印度各地。他从印度带回大量经卷,对中国佛教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印度时,他曾几次勒碑,并果断参与了印度平乱。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归来后,把带回的“弥勒菩萨新样”供塑于洛阳的皇家寺院敬爱寺中。

  王玄策曾于麟德二年(665年)在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内造佛像。洞内西壁北侧下凿一弥勒像龛,其造像记曰:“王玄策……下及法界众生,敬造弥勒像一铺,麟德二年九月十五日。”这个时期龙门、巩县石窟中所出现的优填王造像,以及敦煌莫高窟第98、237诸窟中所表现的尼泊尔阿耆泼尔水火池故事画等均与王玄策出使印度有关。

  王玄策出使西域归来后,撰有《中天竺国行记》,共10卷。该书在《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中均有著录。《历代名画记》载其有文10卷,并有图3卷。此书在当时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一样,备受大家重视。

  “王玄策”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