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名人官楚印介绍
官楚印(1909-1940),河南省新县郭家河乡人。1928年参加革命,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乡苏维埃执行委员、乡农民赤卫队、红军游击师团政治委员、师长、师政治委员等职。
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大别山革命根椐地,官楚印留下坚持斗争。1933年,为了配合红二十五军坚持根椐地斗争,各地游击队在鄂东北特委领导下,分别组成数路游击师。官楚印先后任第九路游击师政治委员、师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奉命北上抗日后,他同战友们一起在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奉命到延安抗大学习。1938年秋,回到大别山开展抗日斗争。后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路东总队政治委员,在边区党委的领导下,在日军占领区和根据地之间,数次重创敌军。1940年7月,在湖北黄陂县王家河战斗中牺牲。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官楚印烈士名列其中。
官楚印人物生平
官楚印,1909年4月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今河南新县)郭家河乡叶湾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在他幼年时,父母先后去世,他跟哥嫂相依为命。后经哥嫂求人说情,把他送到十几里外的大地主刘少波家放牛。在地主家,他受尽了折磨。有一次饿极了,吃了一口喂猪的豆饼,竟被狠心的地主用棍子在头上打了一条两寸多长的口子。官楚印没有流泪,没有哀求,只是攥紧了拳头,把仇恨埋在心里。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在郭家河一带活动,官楚印逐步懂得了穷人翻身解放的一些革命道理。1928年春,在地下党领导人陈文侯、陈定侯的引导下,官楚印秘密加入了农民协会,投身革命活动。同年秋,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深秋,红四方面军主力撤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后,国民党第八十九师向柴山堡地区大举进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地方武装和一些干部不得不转入天台山一带隐蔽。官楚印把一些乡村干部和农民组织起来,组成了弦南区第五乡游击队,坚持斗争,在莲康山、古庙一带打了许多漂亮仗。
一天夜里,100多名反动民团突然包围了游击队驻地叶湾。在这紧急关头,官楚印马上集合队伍,命令:“共产党员留下来掩护,其余的人从后山撤退。”天渐渐黑了,他和留下的三位同志,以山坡上的一处房子为据点,一连打退敌人几次冲锋。但敌人仗着人多势众,以凶猛火力轮番猛冲,最后用火把点燃了房子。这时,屋内三名同志都已壮烈牺牲,官楚印也身负重伤。就在敌人以为火攻伎俩得逞,冲入房子的时候,官楚印趴在地下,把最后的手榴弹扔向敌群,自己却中弹倒在血泊中。战斗结束后,乡亲们在收殓烈士遗体时,发现官楚印尚有呼吸。老乡叶大爷主动把官楚印抬回家养伤,当地群众知道后,纷纷前去看望,并送来药品和食物。在大家的精心护理下,官楚印大难不死,他伤势刚一好转,就又继续坚持斗争。
1934年冬,红二十五军奉命转移长征,高敬亭留下来负责组建红二十八军,在原地坚持斗争。国民党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实行残酷的“围剿”,企图以“倒林”、“移民”和建立“碉堡网”等手段,扑灭大别山的革命火种。一些反动民团,也纷纷反攻倒算。在这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官楚印带领游击队,采取“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活跃在大别山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配合红二十八军,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官楚印带领游击健儿,出没在深山老林,活跃在城镇乡村,截兵车,炸桥梁,处处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为豫南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巩固做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战斗在大别山的红二十八军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开赴抗日前线。1938年6月,官楚印奉命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春学习结束后,组织上分配他回大别山区坚持抗战。在边区党委的领导下,他和同志们一起,很快又建立起一支抗日游击队,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路东总队政治委员。他带领这支队伍,神出鬼没地战斗在大别山区,给入侵日军以沉重打击。1940年7月,在湖北黄陂县王家河(今属大悟县)与日军作战中,官楚印身先士卒,英勇杀敌,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1岁。
官楚印补充介绍
官楚印(1909—1940),1909年生,河南光山县郭家河乡叶湾村人。中共党员,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路东总队政治委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1928年秘密加入农民协会,投身革命活动。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被选为光山县弦南区第5乡苏维埃副主席。1932年秋,组织成立弦南区第5游击队。1933年任第9路游击师团政治委员、师长、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红25军长征后,留在原地坚持斗争。1936年后,任中共豫东南特委常务委员,豫东南第3路游击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路东总队政治委员。
主要事迹
1940年在姚家集同日军作战中牺牲。
“官楚印”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