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名人樊西曼介绍
樊西曼,原名樊淑俊,1915年出生于河南省淮阳县。早年丧父,家境贫寒,樊西曼从小就养成了勤奋自立的好习惯。
1931年,樊西曼在亲友的资助下,考入了开封省立女中读书,她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为学生自治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进步教师的熏陶和影响下,樊西曼阅读了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国家与革命》、鲁迅的《彷徨》、《呐喊》以及苏联小说《铁流》等革命书刊和进步文学作品。这使她很快地接受了新思想,开阔了视野。
1935年暑假后,国民党河南省教育厅将女中进步校长鲁鸿谨撤职查办,并以共产党嫌疑犯的罪名逮捕了一些进步教师。樊西曼和几个进步同学面对国民党当局的-行为,无所畏惧,挺身而出,找新来的校长朱纪章论理,强烈要求放回被捕教师。随后,樊西曼等组织学生自治会骨干,发动学生进行-,愤怒的学生包围了校长室,吓得朱纪章躲在办公室里不敢出来。-斗争持续了几日后,朱纪章叫来 将樊西曼等10余名学生骨干抓走。半个月后,由于各方舆论的谴责,国民党当局才被迫将樊西曼等人释放。出狱后,樊西曼并没有被国民党的暴行所吓倒,不久,她又组织并带领周坤明、王兰和等学生代表赶赴南京国民党教育部-,要求撤换朱纪章,请回原校长鲁鸿谨。这次-虽未能达到目的,但此举震动了省城开封,樊西曼因领带 ,被校方开除,于1935年底转入私立北仓女中高三班读书。
1936年,为了追求革命真理,寻找中国共产党,樊西曼毅然放弃学业,从开封奔赴北平。9月,在北平经地下党员陆冬年的介绍,樊西曼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北平女子文理学院体育系秘密党支部书记。从此,她的革命热情更高,干劲更足。“七·七事变”前,日本帝国主义把大批军队开进东北.妄图灭亡中国.但蒋介石集团却置国家和民族利益于不顾,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激起了北平广大青年学生的极大愤慨。北平学生组成“南下--团”赴南京 国民党集团的反动行径,樊西曼为该团的主要成员之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在血雨腥风的-里,樊西曼机警地奔波于工厂、学校、城镇,不辞劳累,大声疾呼。慷慨陈词:国难当头,中华好儿女应该奋起抗战,抵御外海!
1937年11月,樊西曼被派到河南泌阳参加游击队。在游击队里,樊西曼不仅作战勇敢,而且还热心地教战士学文化和唱革命歌曲。
1938年初,樊西曼所在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樊西曼任团政治处民运股长。3月,樊西曼随部队由豫南邢集出师东征,开赴抗日前线。8月,部队由皖中转战皖东。1939年初,樊西曼被调到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直属第三十工作团工作。不久,接任了三十工作团党支部书记。4月,经中共苏皖省委批准,中共和含全县委成立,樊西曼任县委组织部长。
和含全县委主要是以皖东国民党统治区大本营古河为中心,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和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地下组织等项工作。身为组织部长的樊西曼,不顾环境的危险,经常独自一人走村串户,边宣传抗日救亡,边进行党的地下组织建设。她每到一地,与群众促膝谈心,给群众讲抗日救亡的道理;找积极分子谈话,帮助和培养在抗日救亡中涌现出来的骨干,在具备条件时,及时地将积极分子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樊西曼等人的辛勤工作下,古河周围一带的地下党组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巩固。1939年7月,由于形势的变化,和含全县委撤销,樊西曼撤到省委所在地瓦屋薛,不久,被分配到寿县中心县委工作。
解放战争初期,樊西曼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军留守处党总支书记。留守处主要负责伤员、家属、小孩的安全工作,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进攻,留守处常处于危险境地,但由于樊西曼的精心安排和组织,留守处多次化险为夷。
建国后,樊西曼任二十四军七0师后勤部政委。1952年,樊西曼从部队转业到地方铁路系统工作,先后在南京,南昌铁路分局任政治处主任,上海铁路局副局长。1955年,樊西曼调任铁道部党校党委副书记。-开始后,樊西曼遭受到非人的折磨,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不幸于1966年8月25日逝世。周恩来总理听到樊西曼逝世的消息后,十分痛心惋惜地说:“樊西曼同志是铁路上的第一个女局长,不幸牺牲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樊西曼的冤屈得到了昭雪,组织上给她平了反,恢复了名誉。
“樊西曼”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