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南省名人>周口市名人>项城市名人

陈亢

陈亢人物照片

项城名人陈亢介绍

陈胡公二十世孙、孔子弟子

陈亢(公元前511年—公元前430年),妫姓,字子亢,一字子禽,春秋末年陈国人,陈国君主陈胡公第二十世孙。 齐大夫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小孔子40岁。 在孔子77位弟子中名列第68位。陈亢曾做过单父邑宰。《论语》中载有关于子禽与伯鱼、子禽与子贡的对话。陈亢为宰时,施德政于民,颇受后人好评。其兄死,反对家人殉葬。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 (1008年),宋真宗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陈亢同时被赠封为“南顿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孔子为“至圣先师”,陈亢被陪祀于孔庙。

陈亢人物生平

陈亢原名妫亢,是陈胡公妫满的第20世孙,春秋末年陈国人。 哥哥陈子车担任齐国大夫。陈亢十八岁入孔门,成为孔子的弟子,在孔子77位弟子中名列第68位。《孔子家语》中记载的孔子76位弟子中,陈亢名列第28位。《论语·季氏》第十三章载有子禽与伯鱼关于学诗、学礼的对话。

后来因为陈国不断遭受外敌入侵,为避免战乱而避难于卫国的河阳,以陈为姓,史称为陈亢,是陈州陈楼一带最早姓陈的人。死后其子陈德与陈瑶率领陈亢弟子20余人到陈国都城治丧,葬于今太康县城北10余公里的来凤岗。陈德守墓,后来就定居下来;陈瑶则子继父业,在陈国故地定居下来。故陈德被称为太康县陈氏的始祖,而陈瑶被称为淮阳陈州陈楼陈氏的始祖。

陈亢轶事典故

◎无为而治

陈亢担任鲁国单父邑宰时,遵循的是无为而治。明代学者顾龙裳写有《公堂清燕》诗:“缅想鸣琴治邑时,雍容雅化坐无为”,就是写陈亢在卫国当官的时候,专施德化不用刑罚、公堂抚琴、“无为而治”的情景。

◎温良恭俭让

司马迁采录了《论语》中陈亢与子贡讨论孔子平时学习和周游列国的内容,写入《仲尼弟子列传》,“适是国必闻其政”的问题。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品行高洁,令各国诸侯尊敬,诸侯都拿国事向孔子请教,所以孔子能了解各国的政治情况。“温良恭俭让”这个成语,即典于此。

◎反对殉葬

陈亢的哥哥子车在卫国因病去世,他嫂子与家大夫商量要举办殉葬礼,对陈亢说:“您哥哥不幸去世,我们准备为他举行隆重的殉葬礼。”陈亢说:“殉葬并不合乎周礼。真要殉葬的话,用你们两个人才比较合适。因为哥哥在世时,是你们奉养的啊。”一句话说得嫂子和家大夫竟再也不敢提“殉葬”的话了。

陈亢文献记载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篇》三十八篇:“陈亢,陈人,字子亢,一字子禽,少孔子四十岁。”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无陈亢(Gāng),但郑玄注《论(Lún)语》和《礼记.檀弓》都说他是孔子的学生。 朱子《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学而)中说:“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皆孔子弟子。或曰:‘亢,子贡弟子。’未知孰是。” 陈亢(Gāng),字子禽。《尔雅》:“亢(gāng),鸟咙。”故名亢(Gāng)字子禽。

●《集解》引《家语》曰:‘名亢(Gāng)字籍’。案:‘亢(Gāng),字也;籍,名也。称亢(Gāng)籍者。

●《文十一年.左传正义》曰:‘古人连言名字者,皆先字后名。’《家语》非也。’籍亦鹊之假借,字亢(Gāng)者,”

● 旧《项城县志》

●《太康县志》记载:“陈子禽,春秋时陈国南顿人,名亢,字子元,一名子禽,孔子弟子。”

陈亢后世纪念

● 陈亢墓

子禽墓位于河南省太康县城北杨庙乡子禽墓村内。1989年,太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子禽墓高2米,周长40米,墓冢为圆锥形。座落在一个土岗上。土岗南北长70米,东西宽40。清乾隆9年(1744年)在墓周筑垣墙167米,墓前建有祠堂三楹及屏门,门悬有匾额,上书“先贤子禽氏祠墓”。现所有建筑俱毁,仅存石碑两通,一通立于清康熙五十年,一通立于道光五年。两通碑均在墓南陈庄。

● 子禽墓村

《太康县志》和太康《陈氏家谱》记载,公元前430年,陈亢在卫国病死,家人将他的灵柩南迁,准备安葬在他老家南顿。可是南行至太康“来风岗”时,不知何因,家人把他安葬在岗子上了。其家人亦在此定居守墓,繁衍生息,“来风岗”因此更名为“子禽墓村”。

● 石碑

清代及民国《蒙城县志●人物志》中均记载:“周 ,陈亢,字子禽。乾隆三十二年,邑侯淡如水立有陈亢故里碑。”

陈亢补充介绍

  “南顿侯”陈亢(约公元前508——前430)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字“子亢”,春秋时顿子国(今项城市南顿镇)人。他十八岁入孔门,后随孔子到卫国(今河南滑县、濮阳一带),以儒士身份,留在卫国做了官。河南郡志记载,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 (1008年)宋真宗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陈亢同时被赠封为“南顿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孔子为“至圣先师”,陈亢被陪祀于孔庙。

  旧《项城县志•人物志》的《儒林》第一篇,记载的就是陈亢的事迹。说陈亢的哥哥子车在卫国因病去世,他嫂子与家大夫商量要举办殉葬礼,对陈亢说:“您哥哥不幸去世,我们准备为他举行隆重的殉葬礼。”陈亢说:“殉葬并不合乎周礼。真要殉葬的话,用你们两个人才比较合适。因为哥哥在世时,是你们奉养的啊。”一句话说得嫂子和家大夫竟再也不敢提“殉葬”的话了。

  《论语》记载说:陈亢认为孔子教自己的儿子,一定会与别的学生不同,会给儿子一些特殊的传授。所以他就私下里问孔子的儿子伯鱼(名鲤)说:“你也许听到过老师的特殊教训罢?”伯鱼回答说:“没有啊。曾经有一天,父亲一个人站在厅上,我很快地走过庭前,父亲问我:‘有没有温习《诗》?’我答说:‘没有啊。’父亲说:‘《诗》里面知识丰富,不把《诗》温习熟,就缺乏说话材料。事理不通达,心气不和平,便不能从容应对说话。’我就退下去温习《诗》。又一天,遇到父亲一个人站在厅上,我也是很快地走过庭前,父亲问我:‘你有没有温习《礼》?’我回答说:‘没有啊。’父亲说:‘学礼就是学做人,不把《礼》温习熟,品节不详明,德性不坚定,将来便不能立身处世!’我就退下去温习《礼》。我所听到的教训就是这两点。”陈亢回到家中,很欢喜地说:“我去问伯鱼一件事,却得到了三种知识:一是学诗可以言,二是学礼可以立,三是君子对儿子也和对弟子一样教导,并不偏爱儿子。”

  这则故事从另一方面介绍了陈亢的勤学好问和聪颖过人。

  在《论语•学而》中还有一段故事,说陈亢因看见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定熟悉这个国家的政治,感到很奇怪,就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国,总清楚这一国的政事。究竟是夫子自己请求国君告诉他的呢?还是国君自己情愿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国君认为我们的老师有‘温良恭俭让’这五种美德,所以每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君主,就会自动把一国的政事告诉老师,向他请教。哪里是老师请求呢?若要说是老师请求,那末,老师大约也和别人的请求一样吧!”

  陈亢做官,遵循的是无为而治。明代学者顾龙裳《公堂清燕》诗中,有“缅想鸣琴治邑时,雍容雅化坐无为”,就是写陈亢在卫国当官的时候,专施德化不用刑罚、公堂抚琴、“无为而治”的情景。

  据《太康县志》和太康《陈氏家谱》记载,公元前430年,陈亢在卫国病死,家人将他的灵柩南迁,准备安葬在他老家南顿。可是南行至太康“来风岗”时,不知何因,家人把他安葬在岗子上了。其家人亦在此定居守墓,繁衍生息,“来风岗”因此更名为“子禽墓村”。

  陈亢事迹散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论语》。旧《项城县志》、《太康县志》均有传。

  南顿镇 南顿镇人杰地灵, 历史悠久 。据《太平环宇记》载:“南顿,古顿子国,后逼于陈南徙,故号南顿,其城令尹子玉所筑。”汉置南顿县,晋惠帝置南顿郡,宋熙宁六年省为镇,入商水、项城。明省入项城,清设南集牌,民国时设区。建国后为第六区,1958年成立南顿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南顿乡,1988年撤乡设镇。南顿镇是三纵三横的“申”字型框架, 现正开发“金……

  “陈亢”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