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南省名人>三门峡市名人>卢氏县名人

曹靖华

曹靖华人物照片

卢氏名人曹靖华介绍

现代文学翻译家

曹靖华(1897年8月11日~1987年9月8日),原名曹联亚,河南省卢氏县人,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家、散文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在开封省立第二中学求学时,投身于五四运动。1920年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俄文,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7年4月,重赴苏联,1933年回国,在大学任教并从事文学翻译工作。1959年~1964年,任《世界文学》主编。1987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同年8月,获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各国人民友谊勋章。

曹靖华个人简介

曹靖华,原名曹联亚。中国作家,1897年8月11日生于河南省卢氏县五里川镇河南村,1987年9月8日卒于北京。童年在家乡随父亲曹培元读书,初步接触了反清革新思想。五四运动前后,在开封河南省立二中读书。1920年作为河南代表,去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4年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派往莫斯科,在东方大学学习。翌年回国,参加鲁迅主持的未名社。1926至1927年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革命失败后再去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校任教。1933年秋回国,先后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东北大学、中国大学等校任教。1939年去重庆,任中苏文化协会常务理事,主编《苏联文学丛书》。1948年应聘赴北平清华大学任教。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顾问,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顾问等职。1959年~1964年,任《世界文学》主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担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鲁迅博物馆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外国文学会顾问、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1987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同年8月获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各国人民友谊勋章。

曹靖华人生经历

中学时代

中学时代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4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翌年回国,参加鲁迅组织的未名社。后与鲁迅一直保持深厚友谊。

30年代初起

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曹靖华曾化名亚丹、汝珍、郑汝珍等,和鲁迅通信,介绍苏联革命文学,代鲁迅搜集苏联优秀版画和革命书刊,来往密切,同鲁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23年起

开始翻译俄国进步作品和苏联革命作品,鲁迅非常称赞他“一声不响,不断的翻译”的辛勤劳作精神(见《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他译的契诃夫的独幕剧《蠢货》,曾经瞿秋白介绍给《新青年》杂志;他译的契诃夫另一剧本《三姊妹》,经瞿介绍列为《文学研究会丛书》出版。他重要的译作有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曾经鲁迅出资在1931年由三闲书屋出版,对参加工农红军长征的干部发生过很大的影响。此外他还译有《苏联作家七人集》。

抗战期间

他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的主编《苏联文学丛书》,译有卡达耶夫的《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瓦西列夫斯卡的《虹》,西蒙诺夫的《望穿秋水》(剧本),列昂诺夫的《侵略》(剧本),阿·托尔斯泰的《保卫察里津》,克里莫夫的《油船“德宾特”号》,斐定的《城与年》。曹靖华的散文创作,表现善于察物体情、茹昔涵今,文笔简洁淡朴,涵渲深远,有着自己的艺术风格。作品收入《花》《春城飞花》《飞花集》。

1933年秋回国,曾参加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主编苏联文学丛书。

1949年后,担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苏友好协会理事,《世界文学》杂志副主编、主编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俄语系主任、教授。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

20世纪20年代起

自20世纪20年代起,热心从事俄苏文学介绍翻译,所译多属名著,达数百万字。其中有长篇小说《铁流》《城与年》《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等,剧本《侵略》《契诃夫戏剧集》、儿童文学《盖达尔选集》等。60年代起开始散文创作,出版有《花》和《曹靖华散文选》等4部散文集。

1987年3月10日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8月4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他各国人民友谊勋章。

曹靖华译著评价

曾经有那么一个年代:苏联文学寄托、塑造了几代中国人的爱与恨、青春与梦想。那些伟大的抱负、坚强的个性和敏感的灵魂,通通在译成中文的俄文字句里找到过共鸣。 对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问一句,还记得《铁流》《虹》《第四十一》《保卫察里津》《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吗?对于他们的子孙辈,问一句,这些小说可曾读过?

对于父与子不同年代的人,同问一句,那个和绥拉菲摩维奇、瓦西列夫斯卡娅、拉甫列涅夫、阿·托尔斯泰、卡达耶夫,以及整个苏联文学相连的中国名字,可曾记得?可曾知道?

一个年代结束,一种文学淡出,一个国家消失,一个名字飘落———曹靖华,一如他自己的散文《飞花 集》。

一位研究者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发现过一本1931年由曹靖华翻译、瞿秋白代译序言、鲁迅编校并自费印刷的初版《铁流》。这个版本仅印了1000册,当时又是禁书,能保存下来,弥足珍贵。

书的内封上,写着6个钢笔字“心爱的书之三”,落款“冯凭”。其后的两张扉页上,有一段同样字迹的“写在《铁流》前面”:《铁流》一出版,就“受着广大群众的热爱”。他也买了一本,两年间,此书跟着他“在日机的炮火下逃过难”,他却一直未曾认真阅读。1934年,国民党颁布禁书条例和禁书单,《铁流》被“明令禁止”,这反而促使他认真地读起此书来,结果发现这“绝非凡品”,而是“明珠”,是“有着绝大意义的一本书”。阅读中,这本书却被人拿走了,于是他“好似丢掉了恋人一般,终日念念不忘,大有废寝忘餐之概了”。后来,此书经过一番周折又回到手中时,他感到如见“久别重逢的故人”,“在半空中悬挂着的一个心,才算落到实地,嘴里不由地说了声‘我的天,你到底又物归原主了’”。

著名的江姐和不那么著名的丁佑君,都是被敌人虐杀的蜀中女杰。研究者称,她们有一个共同的榜样———娥琳娜,苏联小说《虹》中的女主人公。她们都曾和自己的女友一道买过、读过、讨论过曹靖华翻译的这本书,都为书中娥琳娜落难受辱而始终不屈的形象所震撼,都立志一旦同样的考验来临之时自己要像娥琳娜那样坚强。

曹靖华的译笔被赞叹为凄清而华美。评论者说,读过此书的人们恐怕对书中的大部分情节早已淡忘,但相信这样一个场面是决不会从他们的记忆中轻易抹去的:

“这时月明如昼。月光把全世界都变成了一块天青色的冰块……一个裸体女人在通往广场的路上跑着。不,她不是在跑,她是向前欠着身子,吃力地迈着小步,蹒跚着。她的大肚子在月光下看得分外清楚。一个德国士兵在她后边跟着。他的步枪的刺刀尖,闪着亮晶晶的寒光。每当女人稍停一下,枪刺就照她脊背上刺去。士兵吆喝着,他的两个同伴吼叫着,怀孕的女人又拼着力气向前走,弯着身子……这就是她,娥琳娜。”

曹靖华译笔下的另一个场面同样难以磨灭:

一艘白匪的小船向荒岛驶来,中尉奔向小船,在他身后,玛柳特迦毅然地举起了枪。应声倒下的,是她的爱人,也是被她击毙的第四十一名白匪。

抗战时期,从太行山区敌人包围中出来的革命青年把一本油印的苏联小说《第四十一》送给译者曹靖华,告诉他,战士们遇到生死关头,随身携带的一切都可以抛弃,惟独这本书和枪留在身边,或者冲出重围将它们带走,或者同归于尽。

而今,人们评价,尽管苏联解体,政治地图发生巨变,这部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的革命文学作品却依然闪耀着光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资深外国文学编辑孙绳武在不久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把当年的翻译编辑工作称为“替人民过滤‘不良’文学”。他认为,上世纪50年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对苏联文学介绍的分量大,现在看来,“也许有些二三流的作品不介绍过来也可以,算是做了一些多余的工作”。

如今,那个年代不再。然而那些“优良”的苏联文学,永远值得怀念。每当这时,就不能不想起曹靖华。

曹靖华文学作品

曹靖华散文选集

曹靖华原文作品

《望断南来雁》

三五年是多久

罗汉岭前吊秋白

安得一饮黄河水,九泉长眠愿已足!

片言只语话当年

凭吊“新处女”

好似春燕第一只

哪有闲情话年月

素笺寄深情一个没有拍摄的小镜头

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雪雾迷蒙访书画

洱海一枝春

天涯处处皆芳草

顽猴探头树枝间,幡桃哪有灵枣鲜

艳艳红豆寄相思

尾尾“没六”洞中来

忆梅园

望断南来雁深沪春意浓似酒

秦淮夜话

风雪万里栽铁花无限沧桑话遗简

智慧花开烂如锦

永生的人

小米的回忆

电工”鲁迅

红岩归来

访重庆沙坪坝旧居

春温漾漾满清泉

一枚牙章

忆范文澜同志

怀念庆龄同志

怀念费定同志

粽香飘飘忆当年

乡情小札

曹靖华著作书目

《花》(散文集)1962,作家

《春城飞花》(散文集)1978,陕西人民

《飞花集》(散文集)1978,上海文艺

《曹靖华散文选》1983,陕西人民

《曹靖华抒情散文选》1988,作家

《望断南来雁》(散文集)1988黄河文艺

曹靖华补充介绍

  曹靖华(1897.8~1987.9),原名联亚,卢氏县五里川乡路沟口村人,父名培元,晚清秀才,是一位立志于山区教育事业的启蒙教育家(有传)。靖华有2姊1弟2妹,他自幼酷爱听父母与邻居长者讲故事,父亲称他为装不满的"故事罐儿",听后常对故事中人物发表自己的爱憎之情,如听刘老汉讲:"有一年因一群毛猴把地里庄稼糟踏殆尽,村里一个勇敢的穷孩子跑到毛河琉璃庙借老道士一把降妖剑,杀了为首的猴子,把猴头挂在树上示众,赶走了所有毛猴,从此后每逢雨过天晴,树权上就会长出毛茸茸的猴头,是美味的山珍",他便激动地说:"这个穷孩子真好,我长大了也要象这个孩子一样,为大家除害。"

  1903年春,其父受聘到直隶分州朱阳关义学教书,把7岁的靖华托于其族伯私塾中读书,未及两月,把一本《三字经》背得烂熟。一日其父回家,问及他的学习,他便恭恭敬敬地把《三字经》放于父亲面前案上作个揖,背过身,一口气背完。其父听后,和蔼地问:"人之初的人怎样写,啥意思?"靖华瞪着眼答不出,其父提笔写一"人"字,边写边讲道:"人分好人坏人,要当个堂堂正正的好人,写人字要迈开两脚,才能站得稳,走得远;要顶天立地,不偏不倚,才是个真正的人,若写得歪斜不正,就成了邪曲小人,坏人。读书光死记硬背下来不行,要懂得意思"。因兵匪骚扰,义学停办,其父回五里川火神庙私塾教书,靖华随父就读。在家里,他要和父亲一同起早推磨,实际是象征性地扒着磨杆跟着空跑,打扫庭院,自幼养成勤劳习惯。休息时,父亲在地上写出"上、中、下、天、地、人、大、小、男、女"等字对比着教他记认字形,理解字义。吃饭时在饭场也结合生活教他认"吃、喝"等字,当他年老时还常谈.及幼时在父亲身旁上的"磨道学堂"和饭场识字等趣事。

  1907年,时局渐稳,和弟弟葆华随父到朱阳关义学,开始读四书、五经,先由父亲逐句讲解,弄懂含义道理,再朗读背诵。当时在这里只能见到《饮冰室文集》和《白话报》两种报刊,靖华极喜爱白话文的开门见山,浅显易懂,初步受到新文化的影响。父子3人在亲戚家吃饭,一天中午,因蒸的馍较黑,靖华已吃完一个,葆华咽不下,悄悄扔了半个,被靖华看见拾起,晚上靖华故意问弟弟还记得"锄禾日当午"那首诗吗?葆华接着背道:"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错吧?"父亲听见后,哈哈大笑道:"那为什么把这么大一块馍扔了呢?"趁机又讲了一番要爱惜粮食的道理。

  1912年,靖华随父回五里川私塾学习。五里川是卢氏南部的重镇,通陕鄂要道,辛亥革命、宣统退位等消息很快传到这里,靖华年已15,勤学好问,善于思考,已懂不少道理。一天,他和弟弟等几个同学在五里川街头听了号召剪辫子的宣传后,经过一番议论,就一同下决心要剪掉头上的这条"尾巴",靖华借来一把剪子,同到河边柳树林中,互相剪掉了已留多年的辫子,回去后得到了父亲的赞许。

  在私塾的八年中,都过着农闲读书,农忙种地的耕读生活,在其父影响下,不仅打下了扎实的古汉语基础和革新反清的思想基础,还养成了勤劳质朴,刚直正派,一芥不取的品质和执着倔强的性格。

  1913年,年已16岁的曹靖华,受其父"好男儿志在四方",要走出去闯大世界的教诲,首次徒步翻越老界岭,来到卢氏县城,报考县立高等小学。他先到亲戚家投宿,亲戚见到他的一身穿戴,惋惜地说:"如今虽不比当年的科举,但进城考洋学堂,穿这身土里土气的山里人衣裳,怎么能行呢?"靖华说:"我是来考学问,不是来考衣裳的,管他土气不土气!"亲戚还是取出一套时兴新衣恳求他穿上,靖华只得换上,试后榜出,名列全县第一,曹靖华的名字在全县传开了。

  县立高等小学堂废除讲经,设国文、数学、历史、博物等课程,但在老师指导学生作文时仍跳不出"八股"陈套,离不开"之、乎、也、者"。曹靖华在一次作文中,依命题写了一篇白话文,并用了标点符号,被保守的国文教师当堂斥为:大逆不道,异想天开,违犯了孔老夫子的教规,画的点点圈圈,有的象蝌蚪,有的象秤钩,不成体统!"他把"?"倒画于黑板上,且少了一个圆点,引起哄堂大笑,这位"学究"恼羞成怒,把曹的作文本扔于地下,激起众多学生的反抗。曹靖华据理质问,直至其哑口无言,该老师只得辞职离校。当时的校长倒还开明,赞扬靖华有革新精神,批评守旧派老师常拿"八股"吓人,用费解的典故作文字游戏。

  将要毕业时,他在"我的志愿"命题里写道:"纵观我国数千年历史中,无数英雄人物,只有对民众有益的人,尽管一生平凡无奇,也会赢得众人的怀念。我想做一只报晓的雄鸡,把黑暗里的梦中人唤醒,象根极不显眼的火柴,将豺狼遍野的荒原烧得烈火熊熊,甚至想当一头勤劳的黄牛,默默地吃草,不停地耕种……"。

  1916年考入开封省立第二中学。1919年,在席卷全国的"五·四"运动中,与关尉华、潘保安、孟昭本、蒋鉴章等八位进步同学成立了"青年学会",创办《青年》杂志,宣传"五·四"精神,曹靖华曾在宋门(开封城门)检查日货。1920年,曹靖华被河南学生联合会推选为河南代表,参加上海全国第二届学生联合会代表大会。是年毕业,因无钱升学,赴上海谋生,在泰东书局当校对,旋至安徽大通任小学教员。

  1921年,他到上海渔阳里外语学社跟杨明斋学习俄语,该社实为当时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基地,同年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读书。1922年和韦素园常去向住在苏联的瞿秋白请教,受瞿帮助很大,影响很深,后成为瞿的挚友,年底回国。

  1923年到北大旁听鲁迅讲的《小说史》,初步接触鲁迅,并常向已回国的瞿秋白请教,他的第一篇译稿《蠢货》交瞿订正,瞿在他主编的《新青年》第二期予以发表,瞿说:"中国的文艺田园太贫瘠了",鼓励曹作一名引水运肥的"农夫",自此曹靖华开始了他翻译、引进大量苏联革命文学作品,以教育中国人民的革命工作。

  1925年初,与尚佩秋在河南罗山结婚。是年,北京政变后,受李大钊派遣,赴开封任国民军第二军苏联顾问团翻译。曹在任翻译期间,把鲁迅作品《呐喊》推荐给苏联顾问团成员瓦西里耶夫(汉语名王希礼),王把其中的《阿Q正传》第一次译成俄文本,曹靖华为作者、译者之间传达信件,自此和鲁迅开始了共同介绍苏联革命文学为主的友谊关系。是年参加"文学研究会",和鲁迅、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六人在北平成立文学团体"未名社"。1926年春,国民第二军撤退,他又回北平,被李大钊派往广州国民革命军总部,给总顾问布留赫尔元帅当翻译,随军北伐,参加了汀泗桥、贺胜桥、武汉、南昌、武胜关、郑州等著名战斗和战役。

  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携夫人尚佩秋再次赴苏,先后在奠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及国立大学任教。1929年秋,曾专程去莫斯科看望瞿秋白,瞿提出:要把介绍苏联革命文艺作品与文艺理论工作当作庄严的革命政治任务来完成,鼓励他"给起义的奴隶偷运军火"。秋自回国前也曾到列宁格勒同曹畅叙。瞿回国后,二人常互寄书刊、信件。他在苏工作期间,翻译苏革命文艺作品较多,和苏联作家联系亦多,和国内的鲁迅书信来往频繁,大部译稿寄鲁迅,或由鲁迅再转秋白。受鲁迅之托,为之搜集了许多木刻珍品寄回,沟通了鲁迅与苏联木刻家的文学交往。

  1933年回国,应范文澜等人之邀,先后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中国大学、东北大学、中法大学任教。在国民党的-下,曾以亚丹、郑汝珍、联亚等化名与鲁迅通信,积极宣传抗战,揭露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向学生介绍苏联革命作家的作品和苏联革命后的情况,启迪青年向往革命,追求真理。此时,他和鲁迅、瞿秋白的革命感情愈加密挚。1934年,利用寒假亲往上海看望鲁迅,1935年6月,闻瞿秋白牺牲,一登上讲台就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此后同鲁迅的联系更加频繁,每年常通信数十封,鲁迅曾几次抱病为他的译稿写"小引",并设法出版。

  1935年的"一二·九"、"一二·一六"爱国-中,有教师10人被捕,他都积极设法营救,北平地下党与上海临时党中央失去联系,他曾通过鲁迅设法做接线工作。1936年10月19日闻鲁迅逝世,痛哭失声,曾撰《我们应该怎样来纪念鲁迅》、《吊豫才》等五篇文章来纪念其挚友鲁迅先生,至此他11年间,共收到鲁迅信件292封,仅保存85封半,后经许广平转鲁迅博物馆保存。

  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校迁至西安、汉中。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曹为理事之一,当年被国民政府教育次长以"宣传马列主义"的罪名解聘。1939年春,一家四口至重庆,当选为抗敌协会第二届理事,并任《中苏文化》编委。1940年初,在重庆见到周恩来,在周直接提名和领导下,参加中苏文化协会和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主编《苏联抗战文艺丛书》。不论环境多么复杂险恶,遵周嘱托,在1940-1945年的五年间,曾译出《列宁的故事》、《苏联空中女英雄》、《侦探队长》、《油船德宾特号》、《保卫察里津》、《自由的摇篮》,加上以前和日后翻译的《一月九日》、《铁流》、《虹》、《侵略》、《城与年》等共三十余种约三百万字,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鼓舞着成千上万的读者投入党所领导的革命洪流,"特别是《铁流》,参加长征的老干部,很少没有读过"(林柏渠语)。曹靖华以自己的翻译成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此期间他又写作了《抗战三年来苏联文学之介绍》、《论卡达耶夫》、《高尔基生平》、《抗战以来苏联文学在中国》、《战斗的艺术家--高尔基》、《无言的悲怆》等文,与茅盾、郭沫若等进步作家亲密合作,先后被选为"文协"四届理事,"文协"监事,和进步文艺工作者常在郭沫若家里聚会,接受党的领导,听取延安代表传达党的文艺精神,讨论-策略。

  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中苏文化协会"迁南京,继续主编《苏联抗战文艺丛书》。

  1948年应聘只身至清华大学任教,年底全家北迁迎接全国解放,次年秋到北京大学任教,从1951年到1983年一直主持俄语系系务。

  建国后,参与繁忙的文学、政治、社会活动,曾出席在布拉格、巴黎同时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参加全国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开国大典,出席中苏友协成立大会,并被选为理事;先后当选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苏友好协会全国理事会理事兼北京分会副会长,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等职。195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1964年,任《世界文学》主编,曾多次出国访问和接待各国代表团,他为推动和发展中苏文化交流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1987年5月,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同年8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他"各国人民友谊勋章"。

  从60年代起,曹靖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这些文章或歌颂祖国的锦绣山河,或追忆革命前辈的嘉言懿行,均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分别收入《花》、《春城飞花》、《飞花集》、《曹靖华散文选》等集子里。

  1976年清明节,他连续三日夜到天安门广场参加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的活动,粉碎后,他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顾年高体弱,积极投身各项工作,先后担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鲁迅博物馆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顾问、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1981年骨折后,在病榻上仍坚持撰写文章,审阅文稿,接待来访,关心教育工作和文艺工作的健康发展,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曹靖华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一生追求进步,坚持革命,董必武曾以"洁比水仙幽比菊,梅香暗动骨弥坚"的诗句,赞誉他高尚的革命情操和不凡风骨;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踏实苦干,不务虚名,鲁迅先生曾称赞他"一声不响,不断地翻译着"的实地劳作精神;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人谦逊朴实,平易近人,对青年循循善诱,关怀备至,培育了几代人;他革命一生,战斗一生,为了党,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河南村 河南村……

  “曹靖华”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